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0556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docx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

附件3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手册》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田径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

要求

技评标准

动作方法

要点

合格

不合格

1.高抬腿跑

预备:

提踵,下额微收,身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屈肘半握拳提至腰间。

高抬腿跑时,上体正直稍前倾,摆动腿大腿高抬至平,大小腿自然折叠;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自然前伸,用前脚掌着地,充分蹬伸髋、膝、踝关节,步幅比较小;两臂自然屈肘前后摆动。

重心高,上体保持正直,大腿高抬,积极下压,步幅较小,频率要快。

10米行进间高抬腿。

上体正直,支撑腿充分蹬伸,摆动腿大腿高抬至平,保持比较快的步频。

上体后仰,支撑腿蹬伸不充分,摆动腿大腿未抬平,频率慢,动作不协调。

2.小步跑

上体稍前倾,大腿前抬较低并快速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摆,前脚掌积极着地。

前脚掌着地后,膝关节伸直,踝关节稍缓冲并以脚趾完成扒地动作。

膝踝关节放松,用前脚掌着地,完成“扒地”动作。

10米行进间小

步跑。

摆动腿膝、踝关节放松,前脚掌积极“扒地”,上下肢协调配合。

前脚掌着地后,不能主动完成“扒地”动作,动作僵硬,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

3.后蹬跑

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时充分蹬直,最后以脚趾蹬离地面。

摆动腿以膝关节领先屈膝前摆,然后大腿下压前脚掌着地。

两臂与腿的动作协调配合,前后自然摆动。

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蹬充分,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抬,两臂协调配合。

后蹬跑20米。

前脚掌用力蹬地,摆动腿以膝带髋前送,后蹬充分,重心比较平稳,动作协调连贯。

后蹬不充分,送髋不够,重

心起伏较大,动作不协调。

4.蹲踞式起跑

“各就位”:

站在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前);前脚尖距起跑线约1脚半,后脚尖离前脚中部约一小腿长,两脚内侧相距约15厘米;两腿屈膝,后膝跪地;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稍并拢(或稍分开),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

颈部放松。

“预备”:

臀部平稳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

“跑”或信号声:

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以膝领先积极前摆,前腿髋、膝、踝充分蹬直跑出,身体有较大前倾。

体重落在五个支点上(双手、双脚及后膝)

提臀肩前移,臀稍高于肩。

迅速蹬离,反应快,蹬摆快。

“预备”,提臀肩前移的动作要有所控制,避免抢跑;起跑第一步要小一些,身体保持较大前倾。

动作僵硬、重心不稳,上体过早抬起。

5.30米快速跑

(1)站立式起跑:

“各就位”:

两脚前后站立,有力脚在前,重心在前脚;身体自然站立,后脚跟提起。

“预备”:

两腿稍屈,重心下降、前移,前腿的异侧臂屈肘于体前,同侧臂自然后伸,上体前倾,两前脚掌着地。

“跑”或信号声:

两脚用力蹬地,后腿迅速前摆,两臂积极前后摆动,上体前倾,迅速向前跑出。

(2)起跑后的疾跑:

两臂摆动积极有力,腿充分后蹬,摆动腿迅速向前上方摆起,髋前送,脚落地时积极用前脚掌扒地。

步长和步频逐渐增加,上体逐渐抬起。

(3)途中跑:

前摆腿屈膝,带动同侧髋向前;紧接着大腿积极下压,前脚掌落在身体重心垂直线稍前面,脚触地后膝关节微曲,使身体重心很快移过垂直阶段。

后蹬时髋、膝、踝关节依次迅速伸展,完成快速有力地后蹬。

头要正,目视前方,上体保持正直或微向前倾。

两臂以肩为轴,肘用力,自然协调的前后摆动。

(4)终点跑:

终点跑的技术与途中跑相似,但在离终点15~20米时尽量保持上体的前倾角度,加强后蹬力量及摆臂速度。

在距离终点两米左右(或最后一步)时,躯干迅速前压,以躯干触及终点线并跑过终点。

跑过终点线后,逐渐降低跑速,自然跑进一段距离。

起跑反应敏捷、迅速,很快进入加速跑和途中跑,并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

做完整的30米快速跑

 

起跑姿势稳定,上下肢配合协调,重心平稳,跑成直线,有撞线动作,全程动作自然流畅。

起跑没有蹬摆,途中跑重心起伏较大,跑不成直线。

6.跨越式跳高

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约在30~60度之间。

助跑逐渐加速,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有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上体前倾向上,摆动腿屈膝,大腿靠近胸部,摆至横杆上后,稍内旋,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助跑有力,节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

自选高度,每人3次机会

助跑自然、有节奏,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起跳快速、准确、有力。

摆动腿在杆上能够完成内旋动作。

助跑节奏不清晰,跑、跳脱节,无明显内旋动作。

7.蹲踞式跳远

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

(1)助跑:

用站立式姿势起跑。

助跑动作自然、轻松、逐渐加速,最后一步步幅稍小。

(2)踏跳:

用有力腿起跳。

起跳脚全脚掌迅速着地,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上时快速蹬伸起跳腿,同时摆动腿和两臂快速摆起,眼看前上方。

(3)腾空:

起跳后,摆动腿大腿高抬,起跳腿自然留于身后,成“腾空步”姿势。

身体腾至最高点时,起跳腿屈膝收起与摆动腿靠拢,成蹲踞姿势。

将要落地时,两小腿向前伸出,同时两臂后摆,准备落地。

(4)落地:

脚跟接触沙面后,立即向前、向下压脚掌,迅速屈

膝缓冲,同时两臂屈肘前摆。

助跑轻松,逐渐加速,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

踏跳有力。

标准场地测试

每人3次机会

助跑速度快,节奏好,起跳有力准确,助跑和起跳结合连贯,空中成蹲踞姿势。

 

完全离板起跳或起跳犯规,空中无明显蹲踞姿势,直腿落地。

8.助跑投掷垒球或沙包(以右手投掷为例)

垒球的握法:

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握住球,小指弯曲顶在球的下面,掌心不着球。

面对投掷方向,右手持球(或包)于头的右前上方;助跑几步后,迈右腿的同时,身体向右转右臂靠近身体经下向后引球,左腿迅速向前移动;右腿迅速向前交叉,当左脚刚一落地时,右脚迅速蹬地、转髋,挺胸身体左转,重心前移,上体向前鞭打,挥臂将球或包经肩上快速投出。

助跑有力,迈右腿的同时向后引球;助跑、引球、交叉上步、转体、挥臂等动作连贯,最后用全身的力量将球或包经肩上投出。

器材:

沙包、垒球、海绵包等。

每人3次机会

助跑步点正确,节奏感强;投掷步节奏明显,动作连贯协调;用力顺序正确,挥臂动作迅速。

投掷步动作有明显错误;动作不连贯;越线触地犯规。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足球)

考核内容

考核

要求

技评标准

动作方法

要点

合格

不合格

1.传球:

A、脚内侧传球:

直线助跑,速度和距离要适宜,支撑脚踏在球侧方约一脚远,脚尖对准出球方向;踢球时,支撑腿的膝关节微曲,重心稍下降,摆动腿髋关节外展,使脚内侧对准球,以大腿带动小腿快摆击球;击球时,踝关节用力绷紧,以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随球跟进。

B、脚背内侧传球:

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触球方向成45°角;支撑脚以脚掌外侧积极着地,踏在球的侧后方约20~25厘米处,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身体稍向支撑腿一侧倾斜;支撑脚着地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大腿带动小腿呈弧线形向前摆动;当身体转向触球方向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尖稍外转、指向斜下方,脚面绷直,脚趾扣紧,用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随球继续前摆。

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准确。

 

脚内侧传球5次

 

脚背内侧传球3次

 

支撑脚的位置正确,脚触球的部位准确。

动作连贯,用力协调。

支撑脚的位置正确,脚触球的部位准确。

动作连贯,用力协调。

支撑脚的位置不正确,脚触球的部位不准确。

动作不连贯,用力不协调。

支撑脚的位置不正确,脚触球的部位不准确。

动作不连贯,用力不协调。

2.停球:

接地滚球:

支撑脚踏在来球的一侧,脚尖正对来球方向,腿稍曲;上体前倾,两臂自然张开,重心放在支撑脚上;接球脚提起并向外转,使脚内侧正对来球;当球滚到体前时,接球脚自然伸出迎球,触球的一刹那接球脚顺势后撤,以缓冲来球的力量,把球接在自己控制范围内。

脚触球的部位、时机准确;缓冲、迎撤、压推等动作力量适宜。

脚内侧接球5次

将球接在自己控制范围内,时机、部位准确,力量适宜。

判断不准确,时机、部位、力量使用不适宜,未能将球停稳。

3.运球:

脚背正面运球:

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步幅不要过大;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曲,脚跟提起,脚尖下指,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脚背正面推拨球前进。

推、拨球动作协调自然,用力适宜。

10米直线往返运球

推、拨球动作协调,力量适宜,使球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推、拨球动作不协调,2次以上对球失去控制。

4.射门:

脚背正面射门:

直线正面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约15厘米左右,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微曲,两臂自然张开,当支撑脚踏地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前摆,脚背绷紧,以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的一刹那,踝关节绷紧用力,脚跟提起,脚尖下指,脚面绷直,将球踢出。

球踢出后,身体随球跟进。

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准确。

脚背正面射门5次。

支撑脚的位置正确,脚触球的部位准确。

动作连贯,用力协调。

支撑脚的位置不正确,脚触球的部位不准确。

动作不连贯,用力不协调。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篮球)

考核内容

考核

要求

技评标准

动作方法

要点

合格

不合格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A、双手持球方法:

两手指自然分开,握球的侧后方;两拇指成“八字”形,掌心空出,手腕放松;屈两肘、自然下垂。

B、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两臂垂肘持球于胸前。

传球时,两脚蹬地膝关节伸直,两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同时用翻腕和拇指、食指、中指拨球及抖腕的力量把球传出;接球时两臂自然向前伸出迎球,手指向前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型,当手触球后,两臂随球后引将球持于胸前。

传接球的手法和传接球的协调用力

两人面对面相距2.5~4米,进行相互传接球5次。

●传球手型正确,传得准,力度适当

●接球手型正确,伸臂迎球,触球后缓冲回收胸前

能传准、接稳球,但手型不正确,用力不协调,接球无缓冲

2.运球:

A、原地运球:

运球时,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手掌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随球向上做缓冲,然后小臂下伸,手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

如此反复进行。

B、行进间运球:

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跑动的步法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C、行进间曲线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向左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肩,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加速前进。

A、手触球的部位和时机

 

B、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

C、曲线运球是拍按球的侧上方,侧身跨步协调配合

A、左右手各5秒种原地运球

 

B、行进间10米直线往返运球

C、15米距离内曲线运球通过3个间隔3米的障碍物

A、原地运球:

手法正确,能用手指与指根部拍按球,左右手均可运球。

B、行进间运球:

拍按球的后上方运球前进,运球有节奏且动作协调一致。

C.运球顺利绕过障碍,节奏清晰。

 

手型动作不对,明显无拍按动作,不能较好的控制球。

行进间运球时有2次以上失误。

3.投篮:

A、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曲,右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飞行时向后旋转,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要协调一致。

 

B、单手肩上投篮(以右手为例):

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曲,左手扶球,右手托球于头的右侧上方。

投篮时,两脚蹬地,同时右臂向前上方充分伸展,最后用手腕前屈和手指力量将球投出。

 

C、运球或接球跑动单手投篮(以右手投篮为例):

运球或接球后,双手持球右脚向前跨一大步,右脚落地后左脚向前跑一步,先用脚跟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起跳,同时两臂迅速举球,右腿提膝,配合左脚起跳。

起跳后双手举球至头的右上方,当身体腾空接近最高点时,右手托球,右臂和身体充分向上伸展,掌心向上,用扣腕和手指的力量将球向篮筐投出。

A出手的动作、方向及身体的协调用力。

 

B上、下肢要协调用力,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动作将球投出

C步伐清楚,动作连贯、协调、准确。

A原地投篮:

站在罚球线上投篮(女教师可站在罚球线前1米处)。

示范5次。

B、同A。

 

C运球或接球跑动单手投篮:

示范运球跑动单手投篮2次。

 

手法正确,动作连贯,有节奏感,用力协调。

 

手法不正确,动作不连贯不协调。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排球)

考核内容

考核

要求

技评标准

动作方法

要点

合格

不合格

1.垫球:

A.准备姿势:

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两脚尖稍内扣,前脚掌内侧着地,脚跟稍提起,膝关节稍曲、内扣,上体前倾,两臂自然弯曲至于腹前,整个身体应保持平衡状态,两眼注视来球,随时准备起动。

B.正面下手双手垫球:

正对来球,成准备姿势。

垫球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并拢,两拇指平行,两小臂尽量靠近;垫球时,用两脚蹬地,两臂稍内收,利用伸膝、提腰、含胸、提肩、压腕的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将球准确地垫击在前臂的击球部位上。

击球瞬间,两臂要保持平稳,身体重心向抬臂方向移动伴送球击出。

C.击球手型:

a)叠指法:

将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靠压在上面手的中指第二指关节上,掌根靠紧,两臂伸直相夹,手掌部位不能相叠。

b)抱拳法:

将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靠紧,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D.垫击部位:

一般是用手腕向上10厘米左右的平面。

 

准确判断后,迅速移动取位;垫球时双臂插入球后下方,夹臂、压腕,击球部位准确,上、下肢要协调用力。

垫抛球5次

手型正确,以“插、夹、提、送”的垫球技术进行垫球,垫击部位准确。

垫击部位不准确,手型不正确,动作不协调、不连贯。

2.传球:

上手传球:

A.传球前的准备姿势:

正面对准来球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上体前倾,两肩放松,两臂弯曲至于胸前,两肘自然下垂,两手成传球手型,目视来球。

B.击球点:

一般在脸前15~20厘米,当来球落至脸前上方约一个半球(20厘米)左右,做出击球的动作将球传出。

C.传球手型:

手触球时,两手张开,手腕后仰,手指微成半球状,小指在前,两个拇指相对近似“一”字形。

D.击球用力:

传球前手指、手腕稍放松做好传球前的预备姿势。

传球时,手指、手腕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并用手指和手腕的弹力,以及蹬地伸膝,向上展体、伸臂动作的协调力将球传出。

近距离传球时,运用手指手腕的弹力较多;远距离传球则更多的借用蹬地、伸臂、展体的力量。

额前击球部位适当,触球手型半球状,蹬地伸臂腕灵活,指腕弹击控方向。

自传球8个

手型正确,击球时机适当,动作连贯,用力协调,并能较好控球。

传球手型不正确,时机不恰当,动作不协调、不连贯。

3.发球:

A.正面下手发球(以右手为例):

发球前,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脚尖稍向外转,两腿微曲;上体稍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发球时,将球向上抛起约30厘米高,同时右臂后引,当球下落时,右脚蹬地,右臂自然伸直向前摆动,当摆动至腹部右侧前方时,用手掌、半握拳或虎口击球的后下部,击球后随着身体重心前移,顺势跨步,迅速进入场内。

B.侧面下手发球(以右手为例):

发球前,发球人左肩对球网侧向站立,两脚左右分开同肩宽,两腿微曲,上体稍前倾,左手持球置于小腹前。

发球时,左手将球在身体的正前方抛起,离手高度约30厘米。

在左手抛球的同时,右臂向右后方摆动。

击球时,右脚蹬地,身体左转,右臂前摆,用虎口或全手掌在腹前击球的后下方。

击球后,身体顺势转向球网,重心前移进入球场。

击球的后下部、身体协调用力。

注意抛、引、蹬、摆、击的用力顺序。

在标准场地内,完成5次发球。

 

手型、动作及击球部位准确,动作连贯,用力协调,并能将球击入对方场内。

发球动作不正确,未能将球发到有效区域内。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体操)

考核内容

考核

要求

技评标准

动作方法

要点

合格

不合格

1.技巧:

前滚翻

蹲撑、提踵、两手撑垫与肩同宽,屈臂、低头、蹬地、提臀、重心前移,团身滚动,头、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抱小腿成蹲撑。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一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必要时扶腰、背,帮助成蹲撑。

2.技巧:

后滚翻

背向滚翻方向蹲撑,两手同时用力推垫,体后倒,低头、团身向后滚动,使臀、腰、背、颈、头依次着垫,当肩部着垫时,迅速屈肘,两手放在肩上(手背尽量靠近肩胛,指尖朝后),用力推垫,推起成蹲撑,站立。

保护与帮助:

保护人单膝跪在练习者侧后方,当练习者滚翻至肩部着垫时,一手提肩,另一手提推臀部助其滚翻。

3.技巧:

肩肘倒立

两腿伸直并腿坐,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上体向后滚动,两腿上举,两臂压垫同时两腿上伸、迅速屈肘内收,手撑腰背的上部(拇指向腰侧,其余四指托背),展髋、挺腹、脚面绷直,成肩颈和上臂支撑的肩肘倒立姿势。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位于练习者侧后方,在其后倒举腿时,握住两腿顺势上提。

必要时可用小腿顶住练习者的腰部,助其展髋。

滚翻时蹬地、低

头、提臀、团身

滚动,掌握身体

平衡。

 

后倒时手插肩下,为推手做好准备,滚翻时团身紧,夹肘推垫及时,有力。

 

展髋、立腰、腿上伸,两臂屈肘撑腰要和肩成三角支撑,保持平衡。

每人两次机会。

 

每人两次机会。

 

每人两次机会;动作定型后停顿3秒。

直线滚动圆滑,依次着垫部位准确。

动作完整、连贯协调。

 

直线滚动圆滑,依次着垫部位准确。

动作完整、连贯协调。

 

肩颈和上臂支撑;展髋伸腿充分;身体挺直与支撑面基本垂直。

动作不完整;团身不紧、滚动不圆滑;身体失衡。

 

动作不完整;团身不紧、没有推手动作、滚动不圆滑;身体失衡。

 

展髋伸腿不充分;身体与支撑面不垂直或动作定型后停顿不足3秒。

4.支撑跳跃:

A、跳上成跪撑、跪跳下:

助跑,双脚踏跳,两手支撑器械(与肩同宽),提臀收腹,压膝前送,以小腿着器械成跪撑;两臂用力由后摆至前上方并制动,同时脚面和小腿用力压,使身体向上腾起,落地时屈膝缓冲,两臂斜上举。

保护与帮助:

当练习者上箱时,保护者站在器械前,握其上臂;当练习者跳下时,站在落点旁扶其腰背,防止摔倒。

 

B、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

面对器械,助跑,双脚踏跳,两臂支撑器械(与肩同宽),同时提臀,屈膝上提并贴近胸部,两前脚掌踏上器械成蹲撑;然后两臂斜后下举,接着,两臂向斜前上方摆起,两脚用力蹬离器械,向前上方挺身跳下,落地时屈膝缓冲。

保护与帮助:

当练习者上箱时,保护者站在器械前,握其上臂;当练习者跳下时,站在落点旁扶其腰背,防止摔倒。

A、助跑、踏跳有力;顶肩、提臀、收腿时机恰当;摆臂、压小腿、提腰配合连贯协调。

 

B、助跑、踏跳有力;顶肩、提臀、收腿时机恰当;空中姿态舒展。

A、B两项内容任选一项进行考核;每人两次机会;踏板远度可自行调节;跳箱(五级)横放。

助跑与踏跳结合较紧密,动作完整、连贯。

踏跳不正确;动作明显脱节;落地不稳。

5.支撑跳跃:

分腿腾越

助跑,双脚踏跳,双手支撑器械,提臀,两腿伸直向侧分开,迅速推离器械,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越过器械,两腿向前制动挺身,两臂斜上举;接着并腿用前脚掌落地,屈膝成半蹲。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器械前方,两手扶其上臂,顺势上提过器械并后撤一步;站在练习者落地点一侧,一手扶腰背,一手护胸腹。

加速助跑有节奏,前脚掌踏跳有力;顶肩推手要及时。

每人两次机会;踏板远度可自行调节;跳箱(五级)、山羊自选。

助跑与踏跳结合较紧密,动作完整、连贯、平稳。

踏跳不正确;动作明显脱节;屈腿过大;无推手动作;落地不稳。

6.单杠:

一足蹬地翻身上

杠前正立,两手同肩宽屈臂正握杠,蹬地腿向前迈出一步,屈臂引体同时另一腿从后向上沿弧线用力摆动,蹬地腿用力蹬地并迅速与摆动腿并拢,进一步屈臂引体使腹部贴杠,继续向上翻转,当两腿翻转至杠后水平部位时,两腿制动,同时翻腕、抬头、挺身成支撑。

保护与帮助方法:

帮助者站在杠前练习者体侧。

当练习者蹬地后,一手托肩,帮助拉臂;另一手托臀,使重心升高,腹部贴杠。

当翻上成支撑时,一手换扶上臂防止上体前倒,另一手杠后换扶大腿,维持身体平衡。

摆腿、蹬地、拉杠、倒肩、腹贴靠杠动作要协调配合;及时抬头翻腕和制动腿。

每人两次机会;成正撑后停顿3秒;下法自选。

能完成动作;动作基本轻松、自然、协调。

成正撑后停顿不足3秒或不能完成动作。

7.基本体操:

向左(右、后)转走

向左(右)转走:

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左(右)脚上。

当听到动令后,右(左)脚向前迈半步,脚尖稍向内扣,稍有停顿;以两前脚掌为轴向左(右)转90度,接着迈踢左(右)脚,两臂配合两腿协调摆动,向新的方向前进。

 

向后转走:

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右脚上。

动令后,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身体经右向后转体180度,同时两臂随转体摆动;然后出左脚向新方向前进。

预令和动令分别落在左(右)脚上;听动令后,继续向前迈半步,然后以两脚为轴转动。

 

向左(右、后)转走,合为一项,同时进行考核。

自己发口令,每个动作两遍。

口令宏亮、准确;动作节奏清楚。

口令与动作明显脱节;动作节奏有误。

预、动令都落在右脚;身体经右向后转时,两臂随转体摆动,不能外张,转动又平稳。

8.韵律体操与舞蹈:

《七色阳光》、《希望风帆》

动作准确到位、舒展大方,节奏感强。

节拍准确、动作到位;有一定力度和美感。

节拍不准确;动作不到位;出现三次以上明显停顿或错误。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武术)

1、少年拳第一套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

考核

要求

技评标准

动作方法

要点

合格

不合格

1.预备势

两脚并拢,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间,两肩后展,拳心向上,下颚微收,头向左转,眼看左方。

两脚内侧靠紧直立。

双拳握紧于腰间,收腹挺胸。

两脚内侧不完全靠紧或腿部弯曲。

握拳无力,上体不直。

2.震脚架打

右脚提起在原地下跺震脚,左脚随即向左跨一步,向左转体90度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内旋屈肘向上横架于头前左斜上方,拳心向上;右拳臂内旋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眼平视。

震脚身体要直立下沉,左脚落地要轻。

震脚有力,弓步到位,出拳有力。

弓步后腿弯曲或出拳无力,动作不稳。

3.蹬踢架打

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尖上勾并向前下方蹬踢,高不过膝;同时左臂外旋下压,拳心向上;右拳收抱于腰侧,眼向前看。

上动不停,右脚后退还原成左弓步架打姿势。

蹬踢、下压要有力,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

蹬腿有力,身体平衡,落弓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