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0938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docx

高一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

课题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班级

授课(完成)时间

教师(学生)

学目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教学难点:

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教学方法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

二战结束,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和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基本方针

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3.基本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______的合法政府。

(2)______、互利及互相尊重__________等原则。

4.内容

(1)“另起炉灶”:

①含义:

不承认__________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意义:

使中国改变了__________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__________。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

先清除__________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__________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________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__________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______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

①含义: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________阵营一边。

②意义:

使新中国在保障__________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__________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美国的遏制:

建国初期,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军事上__________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2)巨大的成就:

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__________,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睦邻友好:

新中国积极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______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访问______和______,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________________、平等互惠、__________。

4.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________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背景: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__________,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__________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目的:

和平解决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3)时间、与会国、地点:

______年,中、____、美、____、法及有关国家外长,瑞士________。

(4)概况:

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______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________提出__________停止敌对活动的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

①是中国______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__。

2.万隆会议

(1)背景:

______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时间、与会国、地点:

______年,亚非有共同遭遇的______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印尼的______。

(3)特点:

是________没有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内容:

①讨论________、争取民族独立、发展__________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②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5)影响:

①加强了中国同______各国的联系。

②中国与更多的______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合作探究

备注

思考1、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当堂检测

备注

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

①“不结盟” ②“另起炉灶”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④“一边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的外交政策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  )

A.采取“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交

B.新中国的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5.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

“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

”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

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6.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这表明(  )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7.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

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  )

①“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方针

④“另起炉灶”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拓展提升

备注

教(学)后反思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案人民版

【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感受邓小平的创造性智慧和胆识;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发展要求:

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历史地位。

说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教学中要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以理解。

【自主预习】

(1)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的《》的讲话是开辟新道路的宣言书。

实际上成为的主题报告。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的根本问题,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制的目标是建立体制,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互动探究】

1.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及其时间。

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

 

2.阅读课文,完成中共十四大的有关内容:

中共十四大

时间

内容

意义

3.完成南方谈话的有关内容:

邓小平南方谈话

背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确立为指导思想的?

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基础训练】(特别提示:

请把答案写在题号前面)

1.下列作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邓小平南方讲话D.党的“十四大”

2.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重新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团结一致向前看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调查研究,注重实践D.独立自主,尊重真理

3.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4.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十二大和十五大D.十三大和十四大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相同点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没社会主义D.什么是“一国两制”

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行的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经济交流的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次讲话①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深入人心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

①维新思想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

 

三、能力提升:

(温馨提醒:

仔细审题,认真解答)

11.阅读下列材料: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以这三位思想家为核心所形成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课后总结】

 

必修三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

【自主预习】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先前看》;新时期(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五。

【互动探究】

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时间:

1992年北京

内容:

①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意义:

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期

时地:

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

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衡量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

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毛泽东思想: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确定。

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确定。

背景: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

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基础训练】1——5BBCAA6——10CABDC

【能力提升】11.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必修三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

【自主预习】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先前看》;新时期(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五。

【互动探究】

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时间:

1992年北京

内容:

①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意义:

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期

时地:

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

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衡量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

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毛泽东思想: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确定。

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确定。

背景: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

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基础训练】1——5BBCAA6——10CABDC

【能力提升】11.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必修三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

【自主预习】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先前看》;新时期(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五。

【互动探究】

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时间:

1992年北京

内容:

①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意义:

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期

时地:

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

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衡量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

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毛泽东思想: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确定。

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确定。

背景: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

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基础训练】1——5BBCAA6——10CABDC

【能力提升】11.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必修三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

【自主预习】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先前看》;新时期(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五。

【互动探究】

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时间:

1992年北京

内容:

①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意义:

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期

时地:

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

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衡量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

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毛泽东思想: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确定。

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确定。

背景: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

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基础训练】1——5BBCAA6——10CABDC

【能力提升】11.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