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1303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docx

高三历史教案人教版原创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最新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新航路的开辟(扩张的时代:

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

1、原因:

①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

②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和货币的狂热追求

(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③商业危机:

商路不畅——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阻隔了东西方商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学说、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罗盘针的普遍使用、武器装备的改进)

3、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①已经完成中央集权;②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4、概况:

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首先直航印度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5、意义:

①引起商业革命:

A、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欧洲同非洲、亚洲、美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欧洲的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事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和英国取代

②引起价格革命:

贵金属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飞涨,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势力日益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

④推动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⑤总结: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1、概况

葡萄牙

西班牙

概况

①美洲的巴西

②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①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

②菲律宾

特点

①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②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

③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是其三大财源

①扩张的主要方向在美洲

②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

2、影响:

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种族屠杀、黑奴贸易)

②源源流入欧洲的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新航路开辟成功和早西方殖民时代开始的影响

1、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以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

2、由于西方的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第三节文艺复兴

一、概念:

1、时间:

14——17世纪

2、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方法:

借助于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范围:

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

4、首先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摧毁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②意大利更直接更系统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意大利各城市与拜占廷和阿拉伯人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5、核心:

人文主义

6、内容: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7、意义:

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8、局限: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时期

人物

作品

内容

备注

早期

但丁

《神曲》

揭露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制的残暴

乔托

以宗教题材为主,但反映世俗世界

欧洲绘画之父

前期

彼特拉克

提倡用人学对抗神学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揭露教会腐化,提倡个性解放

鼎盛(美术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大卫》

展现人体健美和力量

拉菲尔

展现圣母温柔、典雅、母性的一面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

冲破了神权政治理论的桎梏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扩展时间:

15世纪后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2、代表

国家

人物

作品

内容

英国

莎士比亚

反映英国的社会现实,发掘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法国

拉伯雷

《巨人传》

提倡个性解放

德国

伊拉斯谟

《愚人颂》

揭露教士的愚昧和教皇、主教、贵族的贪婪

西班牙

塞万提斯

《堂吉柯德》

讽刺了骑士制度,揭示教会的专横、社会黑暗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

①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②面对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自然

③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条件

2、开端:

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3、概况

学科

人物

学说

意义

天文学

革命

波兰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

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德国开普勒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意大利加利略

用自制望远镜证实日心说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数学物理

取得突出进展

科学哲学

意大利的布鲁诺、英国的培根等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英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

1、经济方面(生产力因素):

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A、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便利了海外活动,大大刺激了资本主义发展。

B、继续进行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是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使土地关系发生改变,产生资本主义农场、牧场。

C、16世纪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D、都铎王朝的统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方面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如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教会;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在16世纪末最终打败西班牙,建立了海上殖民霸权。

2、阶级基础(生产关系变化):

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

3、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上层建筑的阻碍作用)①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

②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

③英国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了反对派。

4、直接原因(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过程(1640——1688)

1、爆发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查理一世要求议会通过征税法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

2、内战时期(1642——1649):

①领导人:

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②重要战役:

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③结果: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3、共和国时期(1649——1653)性质: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4、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时期(1653——1658)

①措施:

A、对内:

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厉行清教法规

B、对外:

派兵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C、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成为军事独裁者

②实质: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①根本原因: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造成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直接原因:

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③国王:

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

④影响:

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

——辉格党和托利党

6、完成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发动者:

辉格党人联合部分托利党人

三、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发展

1、《权利法案》:

①时间:

1689年

②内容:

限制王权

2、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三、历史意义

1、国内:

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国际:

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第四节欧洲的启蒙运动

一、背景

1、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2、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二、性质:

继文艺复兴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三、时间:

17、18世纪

四、内容

1、核心:

理性主义

2、主张:

①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②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五、代表人物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概况及主要观点

兴起

时期

英国

霍布斯

①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②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

如:

③④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洛克

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高潮

时期

法国

伏尔泰

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狄德罗

用《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

四、影响

1、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①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②启蒙思想家们的许多著作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酒社会而斗争。

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一、背景

1、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3、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4、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召集三级会议(直接原因、导火线)

二、标志: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三、过程

法国大革命时期

拿破仑第一帝国

阶段特征

开始(1789、7、14——1792、8)

发展(1792、8——1793、5)

高潮(1793、6—1794、7)

督政府时期(1794、7—1799、11)

第一帝国时期(1804—1814)

国名变化

政治派别

阶级基础

政治制度

权力机构

对内政策

经济

政治

法律

文化

对外政策

垮台原因

四、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人民群众显示伟大的力量,一再挽救革命,并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2、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结束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3、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第六节美国独立战争

一、背景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有了共同的语言、文化、市场和民族意识)

2、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原因:

启蒙思想的传播,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富兰克林、杰斐逊

4、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二、过程

1、爆发: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2、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3、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决定性战役:

1781年约克镇战役

5、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6、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

三、1787年美国宪法

1、内容:

①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大权

②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总统执掌

2、评价:

①进步性: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有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②局限性: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权利

3、影响: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四、评价

1、性质: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独立战争

2、意义: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②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第七节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一、原因

1、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拉美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大庄园,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2、拉美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摆脱宗主国的经济动因

3、思想动力:

启蒙思想的传播

4、外部原因:

①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②葡萄牙西班牙的衰落

③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和推动

二、过程

地区

宗主国

概况

意义

阶段

中心

国家

领导人

法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法国

1791—1804

海地

卢维杜尔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西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西班牙

第一阶段1810—1815

墨西哥与中美洲

墨西哥

伊达尔哥

第二阶段1816—1826

南美洲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

玻利瓦尔

智利、秘鲁、阿根廷

圣马丁

葡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葡萄牙

1826

巴西

三、评价

1、性质:

既是民族独立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民族独立为主

2、作用:

①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奠定了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

②独立以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拉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③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封建腐朽统治,配合了欧洲的革命运动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①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经济条件:

A、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B、殖民扩张为英国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C、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D、工场手工业为英国准备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③直接原因:

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

2、概况:

①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②含义:

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③组织形式:

工厂取代工场(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

④结果: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过程:

领域

发明者

发明

时间

备注

纺织领域

凯伊

飞梭

为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5年

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动力领域

瓦特

改良型蒸汽机

1785年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领域

富尔顿(美国)

汽船

1807年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1814年

交通运输也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传播路线:

英国——欧洲大陆——北美——世界2、概况:

国家

时间

特征

原因

法国

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

①相对较慢②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①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推广困难

②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缺少劳动力和市场

③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美国

同上

①发展迅速②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②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破坏

③大量移民涌入,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经验

德国

19世纪早期

有所发展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工业革命的进程

俄、日

19世纪中期

起步晚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性质: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2、影响:

①经济上: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政治上:

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逐步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③思想上: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思想盛行(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④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⑤对东西方关系:

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当地的旧制度和旧思想

⑥对社会生活:

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方式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①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经济危机频繁(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

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阶级条件:

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原因:

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

代表:

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意义: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成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③思想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吸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④组织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工作——1847年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2、标志: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3、内容:

①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取代

③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4、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二、第一国际的成立

1、条件:

①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并走向国际联合——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

2、概况:

①时间:

1864年②名称:

国际工人协会③成立地点:

伦敦

3、意义: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巴黎公社

1、原因:

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先后组织了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同意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对内准备解除巴黎人民武装

2、概况:

时间:

1871年成立巴黎公社

3、措施:

①政权建设:

A、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即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B、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②社会经济:

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等

4、局限: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5、性质:

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6、意义:

①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②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第四节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

②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③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④目的:

为挽救统治危机,俄国统治者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概况:

①时间:

1861年②人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②农民可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

4、性质:

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5、意义:

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6、局限: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二、美国内战

1、领土扩张:

①手段:

赎买、武装颠覆、侵略

②范围:

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

2、西进运动:

①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驱赶

②促进了美国的西部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发展

③实质: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部的扩展

3、内战原因:

①主要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原料、市场、关税等问题的矛盾)

A、两种经济制度的内容:

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B、两种经济制度的性质: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

C、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D、矛盾影响:

废奴运动高涨,南北矛盾尖锐

②导火线: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A、共和党:

代表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

B、民主党:

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4、起讫时间1861——1865

5、内战经过:

①爆发:

南方一些州宣布建立南部同盟,公开分裂国家,并挑起战争

②挫折——原因:

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转折:

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形势

④战役: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方军队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⑤胜利: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林肯被南方奴隶主刺杀

6、内战性质:

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内战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8、局限性:

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三、德意志统一

1、原因:

资产阶级要求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普鲁士掌握了统一的旗帜(经济发展迅速、强大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决心坚决、统治阶级实力雄厚)

俾斯麦的作用:

(铁血政策和灵活的外交)

2、过程:

1864普丹战争——1866普奥战争——1870普法战争——1871完成(威廉一世)

3、性质:

是普鲁士王国领导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4、意义:

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遏制了法国和奥地利,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5、局限:

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

四、意大利的统一

1、原因:

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多数地区被外国控制,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撒丁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的核心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是资产阶级自由派向归的中心)

加富尔的作用(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外交上联法抗奥)

2、过程:

1859年对奥战争,基本统一北部

1860年加里波第解放两西西里

1861年成立意大利王国

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于70年代初最终完成统一

3、性质:

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