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1308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现代自然科学▲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麻烦.自然就会懂得为人▲之道。

(3)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4)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父亲的提醒:

“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处世异曲同工自以为是

B.不只处世殊途同归自以为是

C.不止处事殊途同归自行其是

D.不只处事异曲同工自行其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政府既然以执政为民为崇高使命,那就不要怕人民监督。

人民监督有利于政府及其官员时刻避免犯错或遭到误解。

B.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C.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六号”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D.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3、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3分)(▲)

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④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唯待人求⑤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⑥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

A.②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①④⑤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骊山北构而西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洎牧以谗诛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

7、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的遭遇》不仅是索科洛夫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个人遭遇,也是凡尼亚在战争中变成孤儿的遭遇,更是所有俄罗斯人战争苦难的缩影。

B.《鸟啼》描写了鸟儿在冬天死亡的可怕景象和在春天欢快啼鸣的场景,表达“生命与死亡全不相容”的感悟,启示人们“向死而生”,珍视生命。

C.《江南的冬景》通过与北国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晴暖温和、富有生机的特点;又引用古典诗词,如实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

D.《祝福》结尾处的飞雪描写,有着丰富的意蕴,渲染了浓浓的祝福气氛,衬托了祥林嫂死的悲凉,蕴涵了作者的激愤。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

天可必乎?

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

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

“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

“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①,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

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

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世有以晋公②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

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

铭曰:

“呜呼休哉!

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

相时射利,皇恤厥德?

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注】①魏国文正公:

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②晋(国)公,王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者将安取衷哉衷:

中心

B.以直谏事仁宗皇帝事:

侍奉

C.盖未艾也艾:

停止

D.皇恤厥德皇:

同“遑”,闲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皆不待其定而求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责报于天不拘于时

D.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   挟飞仙以遨游

10、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者必有后”,从天命有常立论,既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同时又歌颂了王佑的品德和功业。

B.作者以三槐堂的由来和渊源变化为论据,证明“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的中心论点。

C.作者认为是因为世俗在报应问题上的浮浅和短见,才导致出现“盗跖之寿,孔、颜之厄”的反常怪异现象。

D.铭文不仅仅是对王氏歌功颂德,而且对现世的小人进行了针砭,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3分)

          ▲         

(2)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4分)

          ▲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分)

          ▲         

12、“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请简要概括。

(8分)

          ▲         

          ▲         

三、古诗词鉴赏(2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3分)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

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宋武帝北伐的是哪两句?

(2分)

          ▲         

(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分)

          ▲         

          ▲         

(3)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6分)

          ▲         

          ▲         

14、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第10题。

(11分)

小重山·端午

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①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

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6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⑵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

⑶▲,必先利其器。

(《论语》)

⑷▲,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⑸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⑹▲,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

⑺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⑻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⑼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初雪

【英】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

(1)罗伯特·林德曾这样评论简·奥斯汀笔下的人物:

“他们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能遇上一场小雪就算是一件大事。

”尽管可能被这位诙谐而温和的评论家看成是伍德豪斯①式的人物,我仍然坚持认为,昨晚这里下了一场雪的确是一件大事。

(2)清晨,看到这皑皑白雪,我和孩子们不禁兴奋起来,我看到他们在幼儿室的窗户前凝望着外面奇妙的世界,七嘴八舌说个没完,仿佛又要过圣诞节了。

事实上,这场雪对我和孩子们来说都是奇异、迷人的。

这是今年冬天这里的第一场雪。

(3)去年此时我身在国外,我遇土英属圭亚那三个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刚结束对英国的初访。

在她们印象之中,最深的一件事是:

在索默塞特某地,一天清晨醒来,忽然见到了白雪皑皑的景象。

她们欣喜若狂,一扫淑女的矜持,冲出屋子,来回奔跑在那片晶莹洁白的雪地上,在无人踩过的雪毯上,留下了横七竖八快乐的脚印。

(4)这场初雪不仅是件大事,而且还是件富有魔法的大事。

你睡觉时处在一个世界里,而醒来时却发现你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里。

如果这都不让人沉醉,到哪里去找更醉人的东西呢?

一切都悄然地在一种神秘的沉静中完成,因而更给这场初雪增添了玄妙的色彩。

若所有的雪铺天盖地倾泻下来,把我们从午夜的沉睡中惊醒,那么,这就没什么值得欢呼雀跃的了。

但它却是趁我们熟睡时,分秒必争,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

卧室里窗帘拉拢了,外面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无数的精灵仙童在悄悄地施展魔法,而我们只是翻个身,打个呵欠,伸一下懒腰,对此毫无知觉。

然而,这变化是多么巨大呀!

我们仿佛掉进了另一片天地。

即使在白雪鞭长莫及的室内,也好像不一样了,每个房间都显得小巧而温暖,好像有某种力量的驱使让它成为一个伐木工的棚屋,或一所温暖舒适的圆木房。

外面,昨天的花园,现在却是晶莹皎洁的一片,远处的村落,犹如置于古老德国神话中的一个仙境。

所有住在那里的人们:

戴眼镜的邮政局女局长、鞋匠、退休的小学校长以及其他人,如果你听说他们都成了古怪精灵般的人物,能为你提供隐身帽和魔术鞋,你也不会感到不可思议。

你也会觉得自己和昨天不太一样。

一切都在变化,你又怎会一成不变?

屋子萦绕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一种由兴奋而产生的微弱的颤动,让人心神不宁。

(5)今天早晨起床时,整个世界变成了淡蓝洁白交相呼应的冰封天地。

光线从窗,射进来,迷迷离离,竞然使得洗脸、刷牙、刮胡子、穿衣服这些日常小事也显得很离奇古怪。

接着太阳出来了,到我坐下来吃早餐时,太阳的光彩已经绚丽夺目,给雪地添上一抹柔和的浅粉色。

屋外的小梅树愉快地沐浴着日光,枝杈上镶嵌着淡粉色的雪花,巧妙地装点着树干。

过了一两个小时,万物都成了寒气四溢、白蓝交辉的发光体,世界再次焕然一新。

我从书房的窗户中望去,穿过花园,越过草地,看到那远处的低丘,大地晶莹皎洁,天空一片铅灰,所有的树木呈阴森恐怖状。

在那幽暗的矮树林中,似乎有一队骑兵随时都会从里面冲杀出来,随时都会听到刀剑无情的砍杀声,也可能会看到远处某一处雪地被鲜血染红。

这时情况又在变化。

光亮已经消逝,那恐怖的迹象也荡然无存。

雪下得正紧,大片大片柔软的雪花扬扬洒洒,人们几乎看不清对面那浅浅的山谷。

厚厚的积雪压着屋顶,树木也都弯下了腰,映着影影绰绰的空茫,依然能清晰地看见乡村教堂的风标,然而它已变成安徒生笔下的某种动物了。

(6)我的书房独立于整所房子,从这儿我可以看到幼儿室的孩子们把鼻尖紧巴巴地贴在窗玻璃上。

突然,我的脑海里响起一首儿歌,虽然音韵不协调,但在我孩提时,鼻尖紧贴着冰冷的玻璃凝视着飘舞的雪花时,总唱起它:

(7)雪花,雪花飘得快,

洁白的雪花真可爱!

苏格兰宰了多少鹅,

片片鹅毛这边飘落!

(选自《世界上最优美的散文》,有删改)

伍德豪斯,英国幽默小说家。

16、第三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         

17、文中第四节说“这变化是多么巨大呀”,具体有哪些变化?

请概括说明。

(6分)

          ▲         

          ▲         

18、赏析第五节中的画线部分。

(4分)

          ▲         

19、探究文章以儿歌结尾的好处。

(6分)

          ▲         

          ▲         

六、论述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2题。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王开岭

①作家要具备两种能力:

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

你的关怀力越大,越激发这两股力量,爱得越深沉,越能贴身地看清爱的敌人,看清那些威胁美的东西,你就要去抗争,去捍卫这个生存共同体,去保护你所爱的人和事。

②鲁迅之伟大,正因为他对“义务”的理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③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责任,一个作家的精神成绩,往往取决于关怀力大小。

好作家首先是一个赤子,要发现时代的任务,要关心共同体的遭遇和命运。

有一次,某报刊请我谈“理想主义”,我举了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的例子,在回答为何不出国避难时,他说:

“因为这是我的祖国,这儿的人和我讲的是同种语言。

对国外那种自由生活,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

”“我没有参与创造它”,这是最打动我的话。

一个作家,若只沉迷手艺而拒绝时代的订单,那只是个平庸的文匠;一个人,若只有生活理想而无社会理想,是难称理想主义者的。

理想主义者通常是忧郁的,但要哀而不伤,可以愤怒,但不能绝望。

理想主义不是画饼充饥,它富于行动,要做事,要追求改变。

它要赶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④当代中国有个精神危险:

由于粗鄙和丑暗对视线的遮挡、对注意力的绑架,国人正逐渐丧失对美的发现和表述。

换言之,在能力和习惯上,审丑大于审美。

这其实是个悲剧,生活有荒废的可能。

尼采说: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长期以来,我在写作中总告诫自己别忘了凝视和采集美好之物,这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依据。

正像我在一本书中所写:

“即使在一个糟糕透顶的年代,一个心境被严重干扰的年代,我们能否在抵抗阴暗之余,在深深的疲惫和消极之后,仍能为自己攒下一些明净的生命时日,以不至于太辜负一生?

⑤我的第一本书《激动的舌头》出版时,评论人王小鲁说:

“他在一个措辞不清的黄昏里,具有罕见的说是与不是的坚决与彻底能力。

他在一个虚无主义的沙漠中,以峭拔的姿态和锋利的目光,守护着美与良心。

”抛去形容词,有两个名词是恰当的:

美与良心。

换言之,审美精神与批判精神,爱与恨。

我离不开这两样东西。

⑥我对单极事物有呕吐感,必须有两张精神餐桌,否则会厌食,会憔悴。

所以,当你推崇我的文字“嫉恶如仇”时,我想提醒说:

我不是反对者,我只是反抗者。

我出生的全部目的只有一个:

生活!

在充分的肯定心境中生活,在充分的美和爱中生活,聚精会神、不被干扰地生活。

我从未料到会带着愤怒和冒烟的心情来度日,但当生活被恶意篡改时,我想,必须奋斗,必须抗争。

有些任务,应在这代人身上完成,否则,我们配不上来自后世的尊敬和爱戴。

后人可重复我们的爱,但不应重复我们的恨。

(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有删改)

20、结合文意,概括标题“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的丰富含义。

(6分)

          ▲         

          ▲         

21、简析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6分)

          ▲         

          ▲         

22、如何理解第⑥段中的“两张精神餐桌”?

请结合本段内容作简要说明。

(6分)

          ▲         

          ▲         

泰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现代自然科学▲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麻烦.自然就会懂得为人▲之道。

(3)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4)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父亲的提醒:

“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处世异曲同工自以为是

B.不只处世殊途同归自以为是

C.不止处事殊途同归自行其是

D.不只处事异曲同工自行其是

1、B(“不止”感觉上与数量有关。

“止”有终止的意思,到此为止,后面就没有了。

不只有连接性,不只是这样,而且还那样。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

“异曲同工”指不同曲调演得同样美妙,比喻不同人的辞章、言论同样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此处应选“殊途同归”。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

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自行其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一般用作贬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政府既然以执政为民为崇高使命,那就不要怕人民监督。

人民监督有利于政府及其官员时刻避免犯错或遭到误解。

B.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C.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六号”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D.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2.A(B项不合逻辑,把“所以”改为“因为”;C项“跻身”有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之意,因此,“于”属赘余。

D项成分残缺,可将“随着”去掉。

3、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3分)(▲)

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④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唯待人求⑤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⑥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

A.②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①④⑤

3、C(②是写厨房,但上下联不对仗。

④不是写书房的对联,是用在书店的对联。

⑥是写卧室的,但上下联不对仗)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骊山北构而西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C名作状,名作动(A名作状B使动D名作动)

5、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洎牧以谗诛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D被动句(A判断句、宾语前置句B状语后置句C判断句)

6、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

6、B(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分析可知:

④句是对首句中“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进行具体阐释,①句中的“诸子作品”“也”是紧跟着④句)

7、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的遭遇》不仅是索科洛夫在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