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82329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A]《孔乙己》

[B]《狂人日记》

[C]《在酒楼上》

[D]《阿Q正传》

2、《大荒集》是作家()的散文集。

[A]朱自清

[B]冰心

[C]梁遇春

[D]林语堂

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觉新

[B]觉慧

[C]觉民

[D]天保

4、梁遇春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的。

[A]从容幽默

[B]一本正经

[C]尖酸刻薄

[D]峻急激愤

5、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

[A]破产的农民

[B]乞丐

[C]告密者

[D]土匪

6、巴金的《家》是其()中的第一部。

[A]《春秋三部曲》

[B]《雷电三部曲》

[C]《风雪三部曲》

[D]《激流三部曲》

7、穆旦诗歌中出现的上帝、()等词,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

[A]“圣人”

[B]“万有”

[C]“上苍”

[D]“天地”

8、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红烛》

[B]《死水》

[C]《女神》

[D]《野草》

9、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北岛积极投身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

[A]《宣告》

[B]《回答》

[C]《岛》

[D]《一切》

10、王朔在小说中尽情地讽刺挖苦(),对他们表现出一种敌视的态度。

[A]知识分子

[B]军人

[C]政府官员

[D]商人

11、老舍的话剧《茶馆》中的茶馆老板是()。

[A]松二爷

[B]秦仲义

[C]王利发

[D]常四爷

1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诗歌()。

[A]《回答》

[B]《一切》

[C]《湖》

[D]《岛》

13、1985年韩少功发表被称作寻根文学宣言的()一文。

[A]《我们的“根”》

[B]《“寻根”文学》

[C]《祖国的“根”》

[D]《文学的“根”》

14、1978年12月1日,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专栏,对文革进行反思。

[A]《真话集》

[B]《随想录》

[C]《病中集》

[D]《无题集》

15、《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女青年知识分子()。

[A]郑瑾

[B]林道静

[C]江华

[D]林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话剧事业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

[A]优秀的剧作家

[B]现代话剧运动的重要参加者和组织者

[C]主持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

[D]抗战期间写作抗战剧本

17、诗人冯至结集出版的诗集有()。

[A]《昨日之歌》

[B]《十四行集》

[C]《圆宝盒》

[D]《北游及其他》

18、鲁迅的《野草》包含下列篇目()。

[A]《死火》

[B]《雪》

[C]《秋夜》

[D]《风筝》

19、周作人的散文集有()。

[A]《雨天的书》

[B]《自己的园地》

[C]《大荒集》

[D]《泽泻集》

20、曹禺的《雷雨》可以看作是一部()。

[A]讽刺喜剧

[B]滑稽戏剧

[C]悲剧

[D]诗剧

21、张承志作品的题材范围很广,下列作品属于他的有()。

[A]《心灵史》

[B]《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C]《北方的河》

[D]《黑骏马》

22、顾城的《远和近》当中的“远”和“近”可以理解为()。

[A]在心灵上感觉到相近

[B]一种幻觉

[C]一种心理感受

[D]和顾城的童话意识有关

23、过士行曾经谈到他写作“闲人三部曲”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三者在在智慧层面上互相辉映的结果。

[A]儒学

[B]悖论

[C]老庄

[D]禅

24、下列属于《故乡相处流传》中的人物的是()。

[A]曹操

[B]朱元璋

[C]慈禧

[D]陈玉成

25、在对余秋雨散文的批评意见中,有一种意见认为余氏散文表现出“宣谕”式的色彩,这主要指他的散文有()。

[A]具有社论的节奏和诗的旋律

[B]和读者交流的意愿

[C]充满滔滔不绝的主观倾诉

[D]叙述语调是朗诵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简要分析话剧《茶馆》的象征性。

27、简述女诗人翟永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28、简述梁遇春散文的“悲剧的幽默”。

29、简述巴金《随想录》当中的一篇作品《怀念萧珊》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试述《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剧意义。

31、请从知识分子成长的角度来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C

D

B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B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BCD

ABD

ABCD

ABD

C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BCD

ACD

BCD

ABCD

A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茶馆》是写实剧,在对旧北京风俗的描写上,可以当作史料来读;但《茶馆》又是象征剧,《茶馆》第一幕“秦庞对阵”和第三幕“三人自奠”都有着很强的象征性。

第一幕中,阔少而成为新兴资本家的秦仲义不是革命党,他骄傲地认定只有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对常四爷的仗义施舍乞丐他不以为然,认为只是解决当时当地的小问题;对庞太监这样的老朽,表面虽不敢得罪,但也不放在眼里。

而在庞太监的眼里,秦仲义不过是一个乡下的土财主,但自己还得和他过话,实在不甘心。

于是,两人的对话,虽然客气,却都绵里藏针。

秦仲义是刚刚兴起的民族资本家的象征,而庞太监则是皇权的象征,前者生气勃勃,充满了骄傲和自负,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后者大权虽仍在握,但明显地力不从心,封建皇权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程度。

第三幕,年老的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为自己将来的死做祭奠,从最表层的意义上,是象征着埋葬一个旧的时代,人物在埋葬自己的过去,同时也埋葬了那个旧时代。

而从更深的意义而言,三个善良的人,在人生的晚年都感到无望,他们人生的道路并不同,而结局却一样凄惨,确实有更深的象征意味。

秦二爷的末路,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常四爷的遭遇,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而王利发的结局,则说明了在一个黑暗的社会,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住既有的生存的。

但如果我们结合老舍的其他创作来看,王利发的一句“我得罪了谁”,正如《骆驼祥子》当中祥子的“我招谁了”,既是质疑,也是强烈的不满,象征着作者对世事的一种悲观的宿命感。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八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27、标准答案:

翟永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被她自己概括为“黑夜的意识”。

1984年翟永明写出了组诗《女人》及序言《黑夜的意识》。

在序言中翟永明对女性的力量作了如下定义:

“女性的真正力量就在于既对抗自身命运的乖戾,又服从内心召唤的真实,并且在二者中间建立起黑夜的意识”。

这种“黑夜的意识”是女人“个人与宇宙的内在意识”。

在翟永明看来,“每个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不断认可的私心痛楚与经验——远非每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灭。

”而“黑夜的意识”则有可能帮助女性抗拒这深渊,因为“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一个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性的世界。

”组诗《女人》由近二十首诗组成完整的结构,它一反传统意义上对女性命运的美好勾勒,而直接切入女性内心的痛苦并寻找反抗的支点,在当时诗坛上引起很大震动,“黑夜的意识”提供了一个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第二章第八节第二部分

28、标准答案:

梁遇春最欣赏的是英国作家兰姆,他对兰姆的人生遭际有深刻的同情,在梁遇春所写的兰姆的传记中,他在介绍了兰姆生活的不幸之后,指出兰姆的人生态度是“执着人生,看清人生然后抱着人生接吻的精神”,“看遍人生的全圆,千灾百难底下,始终保持着颠扑不破的和人生和谐的精神,同那世故所不能损害毫毛的包括一切的同情心。

”梁遇春把这种人生态度称为“大勇主义”,“值得赞美,值得一学”。

这也是梁遇春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叶公超所说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梁遇春并没有兰姆那样的“悲惨遭遇”,但他的心境却能和兰姆息息相通。

正如叶公超所言,所谓“环境”,或“生活”实在是没有定义的东西,因为我们与外界的接触往往产生含有极端复杂的经验,这些经验所引起的反应更是莫测深浅的问题。

梁遇春的文章可以说是对人生的一种讨论,而他的讨论基于他的经验,“经验有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有从书本子得来的;前者是无组织的,后者乃经过一种主观情感所组织的”。

而梁遇春的经验主要从书本子中来,在书本子经验中,他和兰姆的精神最为契合,所以,在他“平淡温饱的生活里”才能写出兰姆式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部分

29、标准答案:

《怀念萧珊》主要写了巴金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的遭遇。

作者追记了文革中萧珊为了自己所受的苦,以及在精神上给予自己的强有力的支持。

也写到了她有病不能治,被延悟的痛苦与悲哀,以及最后一段时间在医院里的“厮守”。

作者从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为起点来写,追忆了已逝者的高尚的品质,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而这又是一个丈夫写妻子,一个男性写女性的文章,也透露出了常年埋在作者心里的遗憾和歉疚。

作为反革命分子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牌子,被罚扫马路,有病得不到治疗,直到去世前三个星期才住进医院,但已经晚了,癌细胞扩散,肠癌变成了肝癌。

作者写到了萧珊对于自己的精神上的坚强的支持。

在上海作协,巴金被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每当巴金诉苦般地说:

“日子难过啊!

”萧珊总是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

“日子难过啊!

”但是她总会加上一句“坚持就是胜利”。

两人相濡以沫的深情就在这一呼一应中自然地体现了出来。

和许多中国女性一样,她们的坚忍成为自己伴侣艰难岁月当中最有力的支撑。

甚至,她们会克服女性所特有的胆小害羞的特点,而变得格外勇敢,巴金就提到,萧珊曾经为了巴金而挨过打。

在替丈夫承受肉体的虐待的同时,还要承受精神的折磨,于是她的生命的火一天天地逐渐熄灭了。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七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一章第四节第二部分

31、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五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二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我的失恋》

[B]《我不知道风——》

[C]《小河》

[D]《雪花的快乐》

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A]理想主义者

[B]颓废者

[C]浪漫主义者

[D]现实主义者

3、萧红的小说《后花园》当中关于冯二成子与邻家姑娘的故事,象一篇典型的启蒙主义的小说,歌颂()的力量。

[A]友谊

[B]爱情

[C]人性

[D]青春

4、诗人穆旦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写过深刻思考人类爱情关系的诗篇是()。

[A]《诗八首》

[B]《五月》

[C]《冬》

[D]《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5、在中国文坛从晚清开始到五四,小说实现了()的移动。

[A]从边缘向中心

[B]从中心向边缘

[C]从中心向中心

[D]从边缘向更边缘

6、过士行的处女作是()。

[A]《鸟人》

[B]《棋人》

[C]《鱼人》

[D]《野人》

7、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莽原》

[B]《论语》

[C]《人间世》

[D]《语丝》

8、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当中最主要的侦察英雄是()。

[A]少剑波

[B]杨子荣

[C]栾平

[D]高波

9、《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女青年知识分子()。

[A]郑瑾

[B]林道静

[C]江华

[D]林红

10、郭小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写有长诗()。

[A]《甘蔗林——青纱帐》

[B]《向困难进军》

[C]《雷锋之歌》

[D]《回延安》

11、()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拥有不少读者。

[A]何立伟

[B]巴金

[C]余秋雨

[D]史铁生

12、张承志试图用草原与知青的()来解释他对知青生活的认识。

[A]兄弟关系

[B]恋人关系

[C]母子关系

[D]父子关系

13、《雪浪花》是()在20世纪60年代写的散文,为人广为传诵。

[A]茅盾

[B]巴金

[C]曹禺

[D]杨朔

14、《车站》的作者是()。

[A]高行健

[B]过士行

[C]曹禺

[D]田汉

15、著名的诗歌《回答》是()的作品。

[A]顾城

[B]舒婷

[C]北岛

[D]杨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围城》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同时又以爱情婚姻为小说的主线,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可以看作是()。

[A]学者小说

[B]黑幕小说

[C]言情小说

[D]侦探小说

17、诗人戴望舒一生结集出版的诗集有()。

[A]《灾难的岁月》

[B]《我底记忆》

[C]《十年诗草》

[D]《望舒草》

18、废名的《灯》这首诗的关节点是“疏远”,由“疏远”这一关节点,能把不相干的意象连接在一起。

诗中主要有如下几对意象()。

[A]“鱼”与“水”

[B]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

[C]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

[D]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

19、《雷雨》中出现的音响效果有()。

[A]雷响

[B]蝉鸣

[C]蛙噪

[D]暴风雪声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巴金作品《家》中的中心人物的是()。

[A]鸣凤

[B]高老太爷

[C]觉新

[D]觉慧

21、“革命历史小说”是当代重要的小说类别,()都属于此类小说。

[A]《保卫延安》

[B]《苦菜花》

[C]《红旗谱》

[D]《风云初记》

22、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写作风格有所改变,写有小说()。

[A]《鲜血梅花》

[B]《十八岁出门远行》

[C]《活着》

[D]《在细雨中呼喊》

23、过士行“闲人三部曲”当中的人物有()。

[A]何云清

[B]丁包罗

[C]三爷

[D]陈博士

24、高行健的话剧《车站》中的人物有()。

[A]楞小子

[B]黑子

[C]戴眼镜的

[D]沉默的人

25、下列属于杨沫创作的小说包括()。

[A]《青春之歌》

[B]《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

[C]《苇塘纪事》

[D]《英华之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简述《女神》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

27、简述“论语时期”的林语堂的散文。

28、请简述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29、请简述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基本风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周作人是现代中国重要的散文作家,请谈谈他的散文成就。

31、刘震云是当代中国重要作家,请结合他的作品谈谈你对他的创作的认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A

C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A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C

ABD

ABCD

ABC

C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BCD

CD

ABCD

ACD

A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女神》在新诗的发展上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

它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由胡适等人提倡的,不用格律、不用典,用白话口语等革命性口号,在实践上作了最好的“诗体解放”;另一方面,诗歌的情感因素和诗歌建立于诗人个性基础上的独特性,都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女神》让中国新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

从诗体解放的角度来看,在《女神》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便是我呀!

”(《天狗》)形式的无拘与飞动的想象的结合,使《女神》创造了自由的诗的空间与时间,这是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二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27、标准答案:

林语堂于1932年9月开始主编《论语》,《论语》一鸣惊人,创刊号就重印了多次。

《论语》提倡“幽默”,一时间幽默成风,1933年被称为文坛的“幽默年”。

“论语时期”的林语堂与“语丝时期”的林语堂有很大不同,“语丝”的特色是“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而《论语》则提倡幽默,强调“谑而不虐”。

“论语时期”的文章多收在散文集《大荒集》和《我的话》中。

林语堂的散文,幽默中透着从容睿智,行文轻松自然,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三章第三节

28、标准答案:

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主要写自己与天一阁的相遇,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及其传人。

余秋雨的散文都有很明确的主题,而且多是关于文化或文化英雄的悲剧命运,因此他的散文的运思,都会集中朝自己的主题努力。

他会把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的多种复杂的因素尽力删减,把自己叙写的故事“熔铸得很纯粹,纯粹得可以一无障碍地表达他强烈的抒情意向。

而强烈的抒情意向往往也都十分脆弱,遇到哪怕是些微非抒情杂质都会顷刻瓦解,所以作者必须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杂质排除”。

就《风雨天一阁》来说,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余秋雨除了写自己与天一阁的相遇以外,还重点介绍了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及其传人。

作者把藏书家复杂的藏书动机,简化为怀着隐秘使命,就象一个坚强的地下工作者,他具有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这种人才可能“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他赞扬范钦具有一种冷俊的理性,能够提炼自己的文化良知,“使之变成一种清醒的社会行为”,并且认为范钦的社会人格比较强健,“只有这种人才能把文化事业管理起来。

太纯粹的艺术家或学者在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是办不好这种事情的”。

最后几句话,在夸奖具有社会人格的文化人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作者对纯粹专家学者的某种不敬。

这与作者对文化精神的张扬又是相悖的。

余秋雨写作文章的时候,正是商业大潮席卷全中国,许多人都在担忧人文精神的失落,他的写作,以挽救将坠的人文精神为己任,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但是,这种挽救的姿态如果过于激烈,就会显得做作,反而不是彰显文化精神,他在散文开始,写自己与天一阁的相遇,“圣殿”,“卑躬屈膝”、“哆哆嗦嗦”等词的使用,就令人有用力过猛之感。

就算认定自己是能思接千载的有悟性的文人,也不必将与天一阁的相遇渲染得如此神秘,夸张。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

课件第七章第三节第二部分

29、标准答案:

从艺术渊源上说,政治抒情诗写作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中国新诗中固有的浪漫派风格的诗风;准确地说,应是它们中的崇尚力、宏伟的一脉如郭沫若等的作品。

当然,更直接的承继是30年代的“左联”诗歌,和艾青等抗战期间大量出现的鼓动性作品。

另一方面是从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人,尤其是苏联革命诗人的诗歌遗产。

苏联革命诗人,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从处理现实政治,到艺术表现,都给当代政治抒情诗提供可直接仿效的基本方法。

在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这种评述和反应,一般来说不可能出现多种视角和声音,因为其精神上的“资源”,来自当时对现实历史所作的统一叙述。

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

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

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

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形式,如复沓、排比、对偶、铺陈、铿锵的音调、阶梯式等无不为朗诵准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