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236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7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书写及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和7两个数

2.会用6、7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理解、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学过程】

一、在“给数找家”中引出“6”和“7”

1.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0、5、3、2。

2.你们帮这些数朋友在数尺上找到家吗?

课件出示:

(1)和3相邻的数是(   )和(   )。

(2)0和2的中间数是(   )。

(3)比4多1的数是(   )。

二、在“给数排队”中比较数的大小

1.拨算珠找6和7。

(1)你知道5的后面是几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6在添一是几呢?

(2)看来我们的数朋友还真不少呢,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数。

2.看数尺读数。

(1)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数朋友吧。

这些数从右往左看,一个数比一个数大还是小呢?

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它大于哪些数呢?

随学生的回答逐一板书板书:

7>(   )>(   )>(   )……

(2)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这些数一个比一个大还是小?

这些数中最小的数是几?

它小于哪些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板书:

0<(   )<(   )<(   )……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6

4,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

我们能从拨珠的过程想到6和4的大小,也能从几个一的角度比较它们的大小,还能利用摆圆的方法进行比较。

虽然大家的方法不同,但是获得了相同的结论,就是6大于4,后面的问题看看你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来解决。

说一说,4

7你是怎样比较的?

小结:

像2,3,4,5,6,7这样的数都是在1的基础上逐个添1得到的,我们看看这个数里有几个一就可以知道它是几了;也可以通过数尺来比较,数尺左边的数较小,右边的数较大;我们还可以通过摆圆片的方法数一数,比一比就知道谁大,谁小了。

看来比较大小的方法真不少,只要你动脑筋想办法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在“排队问题”中研究几和第几

小动物们要到智慧王国去寻找智慧,你看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7个小动物排成一行,看一看,想一想,第7只小动物是谁呢?

(学生会有争论)

如果用一个圆表示一个动物,想一想,从左向右数第7个小动物要用几个圆来表示?

7只小动物应该用几个圆来表示呢?

四、围绕点子图探索6和7的分解与组成

1.摆圆研究6的分解和组成。

(1)研究了数的顺序,比较了数的大小,研究了几和第几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还能研究有关6和7的什么知识呢?

(2)大家想用什么方法研究6和7的分与合呢?

分组进行研究后学生汇报6的组成。

(3)利用点子图进行概括,发现规律。

你发现什么规律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6的组成。

2.看图总结7的分与合。

读一读7的组成。

3.对口令熟悉6和7的组成。

五、巩固练习

1.填一填

2.画一画

3.写一写

六、总结

今天我们对6和7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我们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概括了数6和数7的含义。

说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吧!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难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6、7的分成、组成。

师出示卡片,抽生回答  

师: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6和7的分成和组成了,但是6、7的加减法你们会算吗?

2.板书课题:

6和7的减加法。

(生齐读课题)  

二、探求新知

1.黑板出示“小棒图”  

师:

小眼睛,看黑板,左边有几根小棒?

  

生:

有5根小棒  

师:

右边有几根?

  

生:

1根  

师:

一共有几根小棒?

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

5+1=6  

师:

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吗?

  

生1:

因为1和5组成6。

  

生2:

5个添上1个是6个。

  

师:

你的算法真好,把我们刚刚复习过的数的组成知识用到了这里(奖励)。

  

师:

长棍指黑板,右边有一根小棒,左边有5根小棒,求一共有几根小棒?

想一想,你能列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吗?

  

生:

能, 1+5=  

师:

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

因为右边有1根小棒左边有5根小棒合起来也是6根小棒。

  

师:

比较看看,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师小结:

哦!

原来是观察顺序不一样,从左往右看,小棒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小棒的排列是1和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师、生用手势边比划边读算式)  

2.黑板出示“磁扣图”   

师: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磁扣?

  

生:

7个  

师:

移动右边1个磁扣,问:

老师想拿走右边1个磁扣,而且我用一根虚线把它和左边的6个磁扣隔开。

  

师:

拿走了1个,要用什么方法?

  

生:

减法  

师:

求还剩下几个,算式是?

  

生:

7-1=  

师:

强调从哪里拿走了一个磁扣?

  

生:

从7个里(从总数里)拿走  

师:

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

因为7分成1和6,所以7减1等于6  

师:

如果老师要想拿走左边的6个磁扣,还可以怎样列式呀?

  

生:

7-6=1  

师:

(强调)从哪里减6?

  

生:

从总数里减  

师: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

7分成6和1,所以7-1=6  

师:

(奖励,要求全班用手势边比边读读算式)

师小结:

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3.动手摆一摆42页  

①师在黑板上摆出左边4朵红花,要求生用磁扣代替摆一摆,师右边2朵黄花,生用磁扣也摆一摆。

  

师:

你能根据图意说出两个加法算式吗?

(师巡视后抽生说算式并板书:

4+2=6  2+4=6)

师一共摆出6朵花,要求生用磁扣摆一摆,并在4朵和2朵花之间画一虚线。

生:

(用铅笔把两部分分开)

师问:

根据虚线分的情况可以先拿走那边的花  

生:

回答拿左边6-4=2  拿右边6-2=4  

师:

问怎样计算的?

  

②师要求生:

拿出7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生根据自己的分法说两个加法算式(师巡视后抽生汇报师板书出:

1+6=7  2+5=7  3+4=76+1=7  5+2=7  4+3=7)

师:

在你摆的两堆之间放上一根铅笔把它们隔开,说一说减法算式(师巡视后抽生汇报,师板书出:

7-1=6  7-2=5  7-3=4 7-6=1  7-5=2  7-4=3)  

师:

请你“小朋友们,请把书翻到42页,把书上的算式填完整。

”开始!

  

师小结:

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或两道减法算式  

③投影出示摆一摆“三角形图”  

师要求生根据图想一想: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生交流)

生:

“3+3=6”  

师:

怎样计算3+3=3

生:

3和3组成6所以3+3=6

师问:

“还有吗?

”(学生可能还说3+3=6,或者说没有了。

再问:

“那么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只能写一个加法算式?

生:

两边一样多,两部分一样多。

师:

你说得真好。

现在谁来说一说减法算式?

生:

6-3=3  

师:

怎样计算?

  

生:

因为3+3=6所以6-3=3。

看到加法想减法算式。

  

师:

还有吗?

(生可能还说6-3=3,或者说没有了。

师:

谁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只能写一个减法算式呢?

生:

也是分的两部分同样多的时候。

(师引导)

小结:

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并不是每幅图都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三、当堂巩固

1.屏幕出示计算题

师:

接下来,我们来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请看到数学书的42页“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后,屏幕出示算式,以开火车形式集体订正。

抽生说说计算过程和方法。

2.屏幕出示蜻蜓图

师:

看到这幅图你能说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生:

(汇报算式)

师小结:

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一幅图写4个算式情况。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

开动脑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老师为你们而感到骄傲。

那谁来说说今天我们都学到了那些知识呀?

(生自己交流总结)  

师:

同学们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大家在把今天的收获带回家,向爸爸妈妈展示展示,好吗?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

6和7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难点】

重点:

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活动

"谁能看图一句话?

"(例:

两只蝴蝶在跳舞……请三名同学拿图卡走向讲台。

2、口答

6

—3

=2+4=5

-2

=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加法应用题

(1)出示白兔图:

(不出示括号和?

只)

看一看,图上先告诉什么?

又告诉什么?

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

再在下面画括号并写上?

只。

四人小组讨论:

“括号表示什么?

‘?

’只表示什么?

”汇报。

小结:

括号表示把两群兔合起来,下面"?

只"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只白兔。

"谁愿意再说说图画里先告诉我们什么?

又告诉我们什么?

让我们求什么?

"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4+3=7)为何用加法?

算式中4、3、7表示什么?

(2)练习:

小鱼图

6○□=□

请学生说出图意再列式计算。

2、减法应用题。

(1)出示青蛙图:

7只

小组讨论:

“7只表示什么?

”“荷叶上面的‘?

只’表示什么?

想一想:

图上先告诉你什么、又告诉你什么?

让你求什么?

你能给讲讲吗?

学生边动手摆青蛙图卡边回答以上问题。

怎样计算?

(板书:

7-2=5)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算式中7、2、5各表示什么?

(2)练习:

小鸟图

7只

7○□=□

请一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填在书上,台下“评委”亮反馈牌。

3、对比白兔图和青蛙图。

有什么不同行的地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书:

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4、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解答用图画表示的题有几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操作图卡,口头计算。

(1)天上有4架

,又飞来了3架,一共是几架?

(2)花朵上有7只

,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

2、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7个

7个?

□○□=□□○□=□

3、你愿意帮助他们算算吗?

7片

□○□=□□○□=□

4、谁是今天的智慧星?

(快摆图卡试试看)

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喂1个萝卜,还缺2个。

现在有几个萝卜?

四、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知识/内容?

怎样不容易出错?

比比谁学得最好?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

8和9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数8和9

2、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3、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数导入8和9的认识

1、看图片,认识生活长出现中的数字

2、学生说一说,他们常接触的生活中的数字

二、认识8和9

1、创设情景,认识8和9(会数)

老师:

同学们,你们看!

今天老师带领很多小朋友来到花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

请你认真观察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

有9个人,8棵树、8朵花、9只蝴蝶…….

2、摆一摆,感知数的组成

老师:

①请你用圆形摆一摆,和花的数量同样多。

(8个)

②再加上一个圆形,一共有几个圆形?

(9个)

③请看老师的计数器,7颗珠子再加上一颗珠子是多少颗珠子?

8颗珠子再加上1颗珠子是多少颗珠子?

3、观察尺子,学习8和9的位置

(1)请观察尺子,尺子的起点是哪个数字?

(0)

(2)尺子上面7后面的一个数是什么?

(8)8后面的一个数是什么?

(3)全班一起数数:

顺着从0到9,倒着从9到0

4、比一比、感知数的大小

(1)请坐在左边的同学摆7个圆形,右边的同学摆8个圆形,比一比,谁摆的比较多?

(2)请坐在左边的同学摆8个圆形,右边的同学摆9个圆形,比一比,谁摆的比较多?

(3)完成课本P54比大小练习,填“<>”

5、认识并区分8和9的基数和序数

(1)完成课本P54蝴蝶图,涂一涂

(2)通过为蝴蝶涂颜色,感知序数与基数

6、书写8和9

(1)老师示范书写8和9的笔画

(2)学生上讲台示范书写8和9

(3)学生在课本P54练习8和9的书写

三、学习8和9的分解与组成

1、8的分解与组成

(1)同桌合作,将8个圆形分成两堆,讨论有多少种分法

(2)小组汇报各种分法,全班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板书)

2、9的分解与组成

(1)请同学上讲台将9个积木分成两堆,实践有多少种分法

(2)全班学习齐读9的分解与组成(板书)

(3)完成课本9的分解填空

3、8和9的分解与组成练习(课本P55—做一做)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54P55的1、2、3、4、5题。

五、全课小结

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8和9,请你们回家找一找,你们的好朋友都出现在身边的什么地方?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重难点】了解8、9的组成与加减法的联系,并根据这一关系掌握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

(出示恐龙图画)

师:

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

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生:

2.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

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记录。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生:

(交流分享)

师:

(点评)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

A、摆9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

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

(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

7个添上2个是几个?

(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

(2+7)

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

(9-2)

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

(9-7)(板书:

7+2=   9-2=        2+7=   9-7=   )

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计算:

6+2=   8-2=      2+6=   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

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

2.发掘计算的方法。

想一想:

5+3=(   )   8-3=(   )   3+5=(   )   8-5=(   )

师:

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思想,还可能想到利用加法来算减法。

总之,要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老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如:

“5+3=8,3+5就一定等于8吗?

和“你怎么知道:

5+3=8,那么8-3就等于5?

(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势必要利用黑板上的算式对加减法间的关系进行不完全的儿童化的归纳)。

4.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

7+1=(8)抢答:

8-7=(  )

师:

怎么想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想7+1=8,所以8-7=1。

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这种计算方法。

如:

他好棒呀!

大家计算减法时很多都用数数或想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今天我才知道,咱们班还藏着一个数学天才!

5.通过谈话,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

如:

(接着和上面那位同学谈话)这是你这一节课的一个收获吗?

它能用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举例子,如:

要算8-6=?

就想6+

(2)=8)

三、小结

师: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生:

板书课题:

8、9的加减法

四、当堂巩固

课本P55第6、7题(师巡堂指导)

五、课后练习

课本P56第10、11、12题。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7:

8和9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准确表述同一组动物的数量。

二、知道数量发生变化时,用加法还是减法来计算。

【重难点】

重点:

知道数量发生变化时,用哪种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

从图片中筛选信息,发现数量变化时懂得用相应的运算方法,并正确列出式子解题。

【课前准备】

鹿头纸9张(可戴在头上),天鹅头纸8张(小尺寸投影),磁扣9枚,开投影仪

:

一、复习旧知

师:

今天啊,老师带着好多个小动物来到教室里,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用磁扣将鹿头和鹅头固定在黑板上)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同学,小动物不喜欢和他一起做游戏噢!

(扫视全班,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诶,老师看到××同学早早做好了课前准备,所以呢,小动物们想请他到黑板上来一起做游戏。

××同学,快来认识你的动物朋友吧!

(再次扫视全班,确认所有人做好课前准备)现在大家都拿出书本了,那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今天的动物朋友吧!

小眼睛——看黑板!

请××同学拿着木棍带同学们数一数,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多少个小鹿朋友?

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师:

××同学,请你带着大家数一数,今天一共来了多少个天鹅朋友呢?

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师:

谢谢××同学,请回到你的座位上去。

刚才同学们数数的声音真大声!

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一点掌声呢?

(老师听到××同学数数的声音特别大声,我们是不是该给他一点掌声呢?

生:

棒,棒,我(你)真棒!

棒,棒,我(你)最棒!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嗯!

我们每个同学都做得很棒!

下面我们要开始做游戏了!

小动物们都在森林里做游戏,那谁来当森林里的小鹿呢?

老师请最会倾听,最懂得尊重别人的9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扮演黑板上的小鹿。

谁最安静、最会倾听呢?

××、××、××和××,坐得最端正,请你们来扮演小鹿;××、××、××、××和××同学也很安静,你们也来扮演小鹿(在学生头上戴鹿头)。

师:

全班同学,请安静——我安静!

请坐好——我坐好!

下面的同学如果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待会也有机会上来表演。

九只小鹿,听口令:

立正!

老师先请这边三只小鹿走到旁边(示意三名学生离开队伍),下面的同学一起说,这三只小鹿干什么去了呢?

生:

跑了!

师:

哦!

三只小鹿跑到右边去了!

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多少只?

(板书“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多少只?

”)

生:

6只!

师:

只剩6只,小鹿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生:

变少了。

师:

变少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三只跑走的小鹿怎么样啊?

谁来说?

(如果学生不理解,就以”减出来还是加上去“提示)。

生:

减出来。

师:

对啦!

减出来。

9只小鹿,跑了3只,就要减去3只,那我们该怎么列式子呢?

老师看到××同学坐得真端正,真有精神!

老师请他来列式子。

如果大家觉得他写对了,请你给他这个手势(示意正确的手势)。

生:

(根据讲台上同学的表现比手势)。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写得对不对。

9只小鹿,跑了3只,就是减少了3只,最后还剩下6只(批改学生的式子)。

所以××同学的式子写对/错了。

我们请9只小鹿回到座位上去(示意学生把纸取下留在讲台)。

师: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黑板上这句话和下面的式子。

生:

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多少只?

9-3=6

师:

9-3为什么等于6呢?

你是怎么想的?

生:

(说出想法或没有想法)

师:

(生说出想法则表扬)想不出来没关系,大家看,老师是这样想的(在黑板上画9个〇),9个〇就像9只小鹿,跑了3只,我们就划掉3个〇,还剩多少个〇呢?

生:

6个。

师:

我们还可以有别的想法。

请同学们伸出9个手指,9只小鹿“嗖”地一变,通通变成了我们的9个手指,然后,有三个调皮的小鹿跑掉了(示意屈下三根手指),还有多少只乖乖的小鹿呢?

生:

6只!

师:

同学们都答对了。

现在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和下面的式子读一遍,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

为什么要用减法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这个式子?

要一边读,一边想!

“9只小鹿”,开始——

生:

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多少只?

9-3=6

师:

声音真响亮!

请同学们继续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

当一种东西变少了,我们想知道还剩多少个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

减法!

师:

棒极了!

当一种东西变少了,我们想知道还剩多少个的时候,用减法来计算。

这是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老师要看大家会不会用自己发现的这条规律。

小眼睛——看黑板!

黑板上的天鹅也想和我们做游戏噢!

请大家注意看(把三只天鹅挪到一边),8只天鹅,有3只游走了,谁来提一个问题呢?

天鹅最喜欢和善于提问、认真倾听的同学做游戏了,××同学,你来。

生:

3只天鹅游走了,还剩多少只?

天鹅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师:

原来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多少只?

(板书“原来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多少只?

”)我们该怎样列式子呀?

谁来?

生:

8-3=5。

师:

看来这些小动物一点也难不倒我们聪明可爱的同学,现在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和下面的式子读一遍,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

为什么要用减法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这个式子?

要一边读,一边想!

生:

原来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多少只?

8-3=5。

师:

读完了,我们再把小眼睛关注到屏幕的右上角(出示主题图),跟老师读这一行字:

树根下有6个蘑菇(板书“6”)。

生:

树根下有六个蘑菇。

师:

树根下有六朵蘑菇,离树根远一点的地方有多少朵呢?

××同学,你来说。

生:

2朵。

师:

树根下有6朵蘑菇,远一点的地方还有2朵。

蘑菇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生:

变多了。

师:

变多了要怎么算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朵蘑菇呢?

生:

加起来!

6+2=8!

师:

有同学说,加上去!

老师补充一点点:

我们看到一种东西变多了的时候,如果想知道总共有多少,就要把多出来的部分加上去。

如果是变少了呢,就要把减少的部分减掉。

(带学生读一次)

三、当堂巩固:

同学们都已经学会用规律来回答问题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能不能自己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两道题。

请大家翻到课本58页,看到第一题……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9:

10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目标】

1、按一定顺序数数,找出用“10”表示数量的物体

2、懂得10是由哪些数量组合而成的

3、掌握10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数数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数吗?

老师请××同学来说(请不听课的同学)。

生1:

……

师:

既然想不起来了,是不是要认真听一下别的同学是怎么想的呀?

谁来帮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