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2440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docx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

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运用

  关于物理知识,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中都有所涉及,今天我们为大家总结一下关于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从另一个侧面也有助于我们学科的交叉学习,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诗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是一首颇具浪漫、传奇色彩的七言绝句,诗名为《题都城南庄》,是唐朝诗人护所作。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本事诗》和《唐诗纪事》对此都有所记载。

《本事诗》中记载云:

博陵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和。

举进士不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

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

“谁耶?

”以姓字对,曰:

“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

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

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亦眷盼而归。

嗣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

门墙如故,而以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

  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动人的一幕,少女的面颊被桃花映得粉红,格外动人。

“人面桃花相映红”,写出了艳若桃花的“人面”,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也表现出双方脉脉含情的场景。

“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写,也使人感到“人面不知何处去”,美好事物已经失去了的怅惘,生出许多感慨。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桃花“夭夭其艳,灼灼其华”的原因,用物理光学知识来解释,是因为桃花反射了红光。

太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这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形成的。

我们看到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同一样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的表面对色光具有不同的吸收光与反射光的能力。

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

物体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么这物体就是红色的。

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出来的。

桃花的表面将红光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桃花是红的,桃花本身是不会发出红光的。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春日》诗,是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游春踏青时所作。

诗中,“胜日”是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泗水”是省的一条河,是当年孔子教授弟子的地方;“等闲”是寻常、随便的意思。

春回,万象更新,和煦的东风催来百花盛开;粉红、淡白、明黄、碧绿、雪青、绛紫,绚丽多彩,争奇斗艳,给春天又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游春赏春的兴奋心情尽在诗中,胜于言表。

有学者分析说,朱熹写的这首游春诗,实际上是一首说理诗,因为宋室南渡,泗水已在金人掌握之中,朱熹未曾北上,如何能在此游春。

这里的“泗水”乃暗指孔门,“寻芳”即指求“圣人之道”,他是一位理学家,希望其道能行之久远。

  我们读诗时,体会到的是诗中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句,把春天写活了,不愧为赞美春天的绝妙佳句。

  “万紫千红”亦作“千红万紫”“万红千紫”,古诗文中用它来形容百花烂漫的句子有很多。

如:

宋朝辛弃疾《水龙吟》词:

“人间得意,千红万紫,转头春尽。

”《英烈传》二回:

“春初花放,万红千紫斗芳菲。

  在前面,初步介绍了唐朝诗人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有关“桃花为什么这样红”的光学知识。

花儿颜色的形成,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这里,从物理的角度谈一谈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花和叶的细胞液里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万紫千红,绚丽多彩,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太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酸性的花青素会吸收除红色外的其它色光,而把红色的光波反射出来,传到我们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便是鲜艳的红花;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碱性较强,则成为蓝黑色;白花不含色素,但细胞组织会将各种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我们看到的便是白花。

  不同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红光波长长,紫光波长短。

光的波长越长,增热效应也越大。

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红光和黄光的增热效应比较大,花瓣正好能把中的红光和黄光反射出去,不容易被灼伤,起了自我保护作用,所以在花儿中,红花和黄花比较多。

蓝花一般都生长在树林下、草丛间,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含增热效应大的长光波,这对它的生长是有利的。

而黑色的花能将各种光波全部吸收,容易受到热量伤害,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黑色花的品种便少之又少了,因此就显得特别珍贵。

  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于长庆二年(822),出任刺史。

开成三年(838)67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词。

上面这首是其中之一。

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梦江南》等,白居易题为《忆江南》,突出一个“忆”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怀恋之情。

  词中的“江花”指江边的花,不是指江中的浪花;“蓝”是指一种叶子青绿,可制染料的蓝草。

《说文》中记载:

“蓝,染青草也。

  蓝色,古人叫青。

青草的“青”,青天的“青”,就是蓝色的意思。

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中的“蓝”就是染料,它的意思是说,青色从染料中出来,而它的颜色却胜过染料本色,不是说青色胜过蓝色。

词中的“绿如蓝”,也不是说绿色如同蓝色一样。

  这首词色调鲜丽,感情真挚,诗人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多彩的景色。

看!

红日升起,在的映照下,江边明艳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水色绿得好象染料一样。

湖光山色如此绚丽,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句经典名句,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它不仅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美丽风光,还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太是电磁波,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又叫可见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

清晨日出的时候,日光是斜射到地面上的,穿过的大气层比较厚,大气层中弥漫着许多细小的微粒,不同颜色的光穿过空气的时候,散射的情况不同。

在可见光中,波长比较短的光,如蓝光、紫光大多被空气微粒散射掉;波长最长的是红光,不容易被散射。

因此,红光比其他色光透射得更远,我们在早晨看到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当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艳艳的洒满了江岸,辉映着岸边的景物,便呈现出一幅“江花红胜火”的景色。

  正因为红光的波长最长,橙色和黄色光的波长次之,射到水面上时,它们不受水的阻碍,容易透过江水。

而蓝色和绿色光的波长比较短,在水中只能透入很浅的地方,遇到水的阻碍时,会强烈地散射和反射,在人的眼睛里就呈现出“江水绿如蓝”的景象。

  唐朝诗人籍在他的《春别曲》中,也有一句诗“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把春水的绿比喻成好像染过一样,即是同样的道理。

  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是唐朝诗人若虚写的长诗《春江花月夜》中的四句。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

这首《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千百年来流传,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篇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春花、春月、春夜,这几种事物集中体现了自然与人生最动人的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潮浩瀚无涯,气势宏伟;明月随潮共生,景象壮观。

这两句诗在艺术上是千古绝唱,在科学上也说明了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月有盈亏圆缺”,海有涨潮落潮,大海中的海水每天都按时涨落起伏变化。

古时,人们把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涨落叫做“汐”,合起来叫做“潮汐”。

潮汐现象使海面有规律的起伏着。

  我国古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已经发现了海洋的潮汐现象与月亮的盈亏圆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朝的窦叔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潮汐学家,所撰的《海涛志》是史籍所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他为我国海洋潮汐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专著中论述了海洋潮汐涨落的循环规律,对一个朔望月里潮汐与月亮的对应变化作了具体描述,指出海洋潮汐的规律是随着月亮运行的轨道变化而变化的:

在一个朔望月(农历月)中,有两次大潮时间,分别发生在朔和望(阴历的初一和十五),有两次小潮时间,分别发生在上、下弦(阴历的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

朔望时潮汐最大,从朔望后的第三天开始减小。

潮汐的变化周而复始。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于1687年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才明白了潮汐现象是海水受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道理。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而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两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彼此的引力就越大;两个物体间距离越远,则彼此的引力越小。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

地球与月亮之间,彼此都有吸引力。

它们处于不停的转动中,又会产生与引力方向相反的离心力,而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因此处于平衡状态。

可是,地球表面每个质点受月亮的引力大小并不一样,有的地方,引力大于离心力;有的地方小于离心力,它们的两个力之间的差值,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引潮力。

地球上各地的引潮力随地、月之间的距离远近而变化,加上地球本身也在不停的自转,距离随时在变化。

所以,各地在不同的时间,潮汐涨落的大小是不同的。

  吟诵着优美诗句,学学物理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语文和物理的兴趣。

  坐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牧著名的《秋夕》诗,描写秋夕之夜,寒意袭人,满怀心事的宫女坐在台阶上,轻摇团扇,仰望着天河中牛郎织女星的情景。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女儿,美丽聪明、心灵手巧。

她私自下凡与牛郎相爱,生育了一对儿女,男耕女织,生活非常美满。

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强行把他们隔离在天河两边,两人只能面对面哭泣。

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彩色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王母娘娘无可奈何,只好允许织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和儿女相会一次。

  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和孟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一起,成为我国千古流传的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引起古今多少诗人的咏叹。

除了杜牧的《秋夕》诗外,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应是北宋词家观的这首词《鹊桥仙》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中有抒情,有议论,融汇情、景、理,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

明人际飞评论说:

“(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朽腐为神奇!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人们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可以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如今,对对情人也会在七夕这天晚上,怀着美好的愿望,仰望星空,祈祷爱情忠贞不渝。

“七夕节”也逐步演变为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情人节。

也有学者称,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不妥,应称为“中国爱情节”。

  那么,牛郎织女星在哪里呢?

它们能够相会吗?

  在晴朗的夏秋夜空,可以看见一条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它是由无数密集的小星星构成的。

隔河两边,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遥遥相对。

织女星是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位于银河西北边。

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星,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的织布机。

另一颗亮星呈微黄色,位于织女星的南偏东,即银河的东南边,为牛郎星,也叫牵牛星。

两边各有一颗小星与牛郎星的距离相等,叫挑担星(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神话传说是牛郎挑着的一对儿女。

  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牛郎星、织女星和太阳一样,都是发光发热的恒星。

牛郎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多,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

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是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走过的距离。

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一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经测定,牛郎星距离地球16光年,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可知,牛郎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16年,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而太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只需8分18秒。

两星之间的距离有16光年,电波传输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假设牛郎给织女打个手机,织女也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

因此牛郎织女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每年的“七夕相会”,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正如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一》所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优美的山水诗名篇《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737—约792)在德宗建中二年(781)出任(今市)刺史期间所作,西涧在城西郊野。

诗中描写了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上下雨时在野外渡口的所见。

虽然树上有黄莺在鸣叫,但诗人还是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表现了一种恬淡的胸襟。

后两句又如一幅图画耐人寻味,郊野的渡口拴着无人的小船,在晚潮和春雨形成的湍急小河中,横在水里,随波荡漾。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野渡无人时,为什么会“舟自横”呢?

  200年后,曾任宋朝宰相的寇准在19岁(980)进士及第,在初知巴东县(今巴东县西北)登高楼眺望时,也作了一首五言律诗《春日登楼怀归》。

诗中也描绘了“渡口舟横”的景色: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对这一现象也有一段颇精彩的描述。

孔明“借”得东风后,周瑜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分水陆两路追杀孔明。

遥望前船不远……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去。

看看至近,云拈弓搭箭……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

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

这段话描写了一条在湍急的河流中,帆落下后,失去风力推动而不能行驶的小船只好横在河面上这一自然现象。

  为什么在河中荡漾的小船总是横在河面上呢?

因为小船要处于一个平衡的位置,这是一个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问题。

  先看一般物体在静力作用下平衡的力学原理。

例如,直立在桌子上的一根细杆,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位置,当它受到些微扰动后,重力形成的力矩将使它偏离平衡位置;而细杆悬挂时平衡是稳定的,当它受到扰动后,重力形成的力矩会使之恢复平衡位置。

对运动流体中物体平衡稳定性的精确分析,计算其产生的合力和合力矩比较复杂。

经过许多力学家的持续努力,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得到解决。

  我国力学家用近代流体力学来精确分析韦应物等人所观察到的现象,将小船简化成一个细长椭圆柱体,研究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绕椭圆柱体的二维流动问题,计算出流体对椭圆柱体的作用力和力矩,找到了其稳定的相对平衡位置。

  为检验分析是否正确,力学家又在大学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回流式水槽中进行了实验。

实验模型是一只椭圆柱体小木船,长轴10厘米,短轴5厘米,高2.5厘米。

实验中的水流速度采用激光测速仪(LDV)测速,流动显示采用氢气泡法显示,实验过程用摄像机进行记录。

开启水泵使水流动,可以看到小木船横在水面上,这时椭圆柱体的长轴与水流方向垂直;用外力改变小木船与水流方向的夹角,然后撤去外力,小木船又重新横在水面上;用外力使小木船与水流方向平行,撤去外力后,小木船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短暂平衡后,又横在水面上。

改变水流的速度,重复以上实验,都可以说明长轴与水流方向平行是不稳定的平衡位置,长轴与水流方向相垂直时是稳定的平衡位置。

  关于小船平衡稳定性的分析,对航行中的小船也是适用的。

一个不善于划船的生手,总是难以使小船笔直航行,船往往会在水里打转转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明月”是因为月球反射,三“人”中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从物理学角度看,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参照物,光的直线传播,发声体在振动,声音靠介质传播

  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形成“烟”的过程是吸热过程,“烟”是液化形成的,“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

“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夏季,由于地面受太的强辐射,地面的湿热空气急剧膨胀,空气由于密度变小而迅速上升,形成很强的湿热气流。

上升气流到达低温的高空,就迅速变成饱和汽,形成黑黝黝的乌云。

气流的急剧流动又形成大风,故暴雨之前往往“风满楼”。

飓风驱动云层急剧运动,云层中的强电场使空气电离发生火花放电,隆隆的雷声,闪闪的电光,大有“城欲摧”之势。

  唐朝诗人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音色

  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桃花吸收除红光以外的色光而只反射红光。

  在历代诗人们赞美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来源:

石国磊专业博客

2014年中考理化试卷

——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古诗这些民谚、俗语、古诗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下面按类列举如下:

一、力学

1、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连通器的原理。

2、软也是水,硬也是水。

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

又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难以压缩,所以水是硬的。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

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5、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因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6、爬得高,跌得重。

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

7、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9、小小称砣压千斤。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

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10、人心齐,泰山移。

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11、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12、坐地日行八万里。

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

这是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3、如坐针毡。

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1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5、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二、热学

16、缸穿裙,大雨淋。

缸为什么穿裙子呢?

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

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将有大雨到来。

1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所以当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18、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

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1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2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

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21、瑞雪兆丰年。

由于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2、釜底抽薪。

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如果“抽薪”以后吸收不到热量,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23、水火不相容。

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24、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

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5、纸里包不住火。

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6、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7、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

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

三、电磁学

28、千里眼顺风耳。

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

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四、光学

29、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30、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

因为物体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

31、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32、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34、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35、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

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