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2569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七年级政治上册131认识自己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1课时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也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多方面全面认识自我。

(2)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

3.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

(3)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

难点:

人贵自知。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认识自己》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

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中让学生选取三个镜头来反映自己的中学生活,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觉察自我形象,并初步了解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引出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认识和发现自己不仅成为“我”的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

通过“小刚和队友”的对话,理解自我探索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通过“我是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明确对自己的认识可分为三个方面。

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同时,觉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通过了解“自我评价的方法”,以及“不同的‘我’”活动和“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掌握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2.学情分析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每人在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要抓住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形象,可以具体些,也可以抽象些。

然后在纸上回答问题“我是谁?

”,并写下10个“我是……”的句子。

注意:

(1)不要过多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下来。

(2)句子内容可以很具体,例如:

我是一个男孩、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较抽象,例如:

我是一片云、我是一棵大树等。

(3)句子的内容包括:

①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如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

②自我形象,如你在班级、年级中的学习情况、作用,你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和适应能力。

③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性格、爱好、特长、道德水平、智力、能力等。

④自己的优点、缺点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

森林中要举行“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

“大!

”;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

“大!

”,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心想:

难道我不大吗?

青蛙“嗖”地跳上擂台,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

“我大吗?

”“不大!

”台下传来一片嘲讽之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

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

可怜的青蛙至死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提问: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你觉得青蛙可怜吗?

为什么可怜?

点拨:

青蛙的可怜之处在于它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欣赏故事,感悟思考,明确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通过趣味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学习主题。

探究新知

一、人贵自知

教师引导: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我是怎样一个人?

”“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探寻这些问题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情景分析:

前段时间,班级进行了班干部竞选活动,很多同学带着新的目标和期待参与了竞选活动。

小刚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在小学的时候也担任过学习委员,于是参加了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竞选。

正当他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一定当选的时候,投票的结果却显示另外一名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一点,却热心助人的小彬当选。

小刚……

教师引导:

接下来小刚会有什么想法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想法一:

小彬学习成绩不错,人也热心。

相比之下,我还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足,以后我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进步。

想法二:

既然不选我,那我不参加班级活动了。

想法三:

难道我这么差劲吗?

(从此对自己失去信心。

教师提问:

(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2)这样的认识会分别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展示知识点: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通过该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交往。

二、多把尺子认识自己

1.全面地认识自己

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画好的“自画像”,并进行自我介绍,请其他学生评评画得像不像,说得对不对。

展示表格:

较差(1分)

(2分)

一般(3分)

(4分)

非常好(5分)

做事不马虎

学习

勤奋

成绩

优异

讲卫生

独立

性强

能吃苦

有毅力

孝敬

父母

团结

同学

组织学生对自己进行评分,并在组内分享,请其他同学评论这样的评分是否全面。

2.认识自己的途径

教师提问部分学生,请他们谈一谈通过什么途径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

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两种途径:

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评价自己。

(1)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展示材料:

关于认识自己的名人名言或熟语,如:

吾日三省吾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贵有自知之明。

展示知识点:

自我评价的方法

(1)自我观察和分析。

可以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讨厌的事情等,可以分析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自己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等。

例如,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

(2)与他人比较。

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尤其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途径二:

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教师引导:

在刚才进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能已经听到了不少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这些评价可能有好也有坏,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能也不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评价呢?

展示知识点:

(1)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态度

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2)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①用心聆听。

重视他人的评价,不过早下结论;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②勇于面对。

在他人评价中,有些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但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些评价时,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③平静拒绝。

有时他人的评价是对我们的过分吹捧或人格贬损,这样的评价也许并不能真实地表明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伤害自己。

引导学生谈谈上了本节课后的收获。

学生积极展示,从其他学生的评论中认识自己。

学生给自己打分,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踊跃回答问题,体验认识自我的途径,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做更好的自己。

学生回忆刚才听取他人评价时的心情,说说自己的想法。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面认识自己。

帮助学生体验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两种错误认识自己的危害,进一步懂得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认识自我的多种途径,并加以区分,能根据不同的材料判断体现了哪种认识自我的途径。

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总结出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态度。

课堂总结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

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1.老子说: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这句名言指出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③正确认识自己,是为了自己比别人强

④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在初中综合素养评价中,通过同学互评,小丽发现一些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优点,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由此看来()

A.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B.小丽是一个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

C.同学们的评价都是对的

D.要完全听从其他人的评价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一励志名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B.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C.要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4.[多项]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就要通过正确地与他人进行比较。

下列同学的想法或做法不可取的是()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看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大多是经理、医生,感到很丢人

B.小俊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优秀品质,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D.小雨在班里成绩平庸,她经常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5.根据下列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

妈妈说:

“小华,你放学后只顾着看电视,也不去学习。

”于是小华知道自己太贪玩了。

情景二:

试卷发下来了,小娟发现自己因为粗心,答错了好几道题。

情景三:

小辉发现大家都爱和同桌小丽交往,而自己的朋友则很少,原来是自己待人太冷淡了。

以上情景分别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BD

5.

(1)小华通过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

(2)小娟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3)小辉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回答问题。

通过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课后实践:

填写自我调查表,并说说以后你将怎样扬长避短,完善自己。

父母眼中的我

班主任眼中的我

各科任老师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

独立按时完成

作业。

通过整理完善自我调查表,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反思总结,对扬长避短,完善自己有较深刻的思考。

[板书设计]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