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82774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报告.docx

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研究型课题结题报告

报告标题:

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研究

课题编号:

研究成员:

赵翰卿(课题组长)

伍成宏

陈妍蓓

陈竹馨

邓添

龚歆然

扶彦君

彭宏伟

李婧莹

所在班级:

高1001班

指导老师:

姜小明

2010年12月-2011年4月

 

一.整体报告

(一)课题的选题过程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结果

二.正式报告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引言

三.体验报告

 

 

《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课题结题报告

班级:

高1001班

课题组组长:

赵翰卿

课题组成员:

彭宏伟,邓添,龚歆然,扶彦君,陈竹馨,李婧莹,陈妍蓓

指导老师:

姜小明

关键词:

物价上涨生活影响

一.整体报告:

(一)课题的选题过程:

调查背景:

2010年以来,随着GDP的不断增长,市场物价水平也呈现了较强的上升趋势,可以说是“涨”声一片。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为103.3%,较2009年同期增加了4个百分点。

但月度增长幅度较大。

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为105%,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

物价的不断上涨,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成为公众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广大居民当中,普遍关心的是物价上涨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更担心物价上涨会导致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滑。

那么,物价到底上涨到了什么程度?

还会继续上涨吗?

对居民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物价上涨有何利弊?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研究内容:

1.物价上涨情况。

(幅度,开始时间,上涨速度、范围等)

2.物价上涨给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

3.人们对于物价持续上涨的看法。

4.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

5.如何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调查时间:

2010年12月-2011年5月

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物价上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议。

了解民生,关心生活,培养主人翁意识,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2、扩充经济学知识,更好的了解物价持续上涨带来的各方面效应。

3、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促进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调查采用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查找资料法(网络,书籍等)。

(三)课题研究的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

不同职业类型的人,对于物价持续上涨的感受有差别。

物价持续上涨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不利影响最大。

针对物价持续上涨这一现象,我们在报告后面提出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二.正式报告:

摘要:

本研究以各类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

了解了物价持续上涨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并对物价持续上涨原因进行探究,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研究表明:

不同职业类型的人,对于物价持续上涨的感受有差别。

中低收入人群,遭受的不利影响最大。

通过查找资料以及结合调查、访谈结果,研究认为:

本轮物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货币超发,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商人投机等等。

针对这一形势,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物价上涨生活影响

 

引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成本可谓是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了。

的确,只有生活成本低位运行,收入稳步提升。

然后才会增加盈余,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加大发展资料消费奠定物质基础。

而影响生活成本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取决于物价上涨幅度。

诚然,物价不可能总是保持不变,一定会有下跌或上涨的时候,这是十分正常的,可一旦物价上涨成了持续性的现象,就势必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许多方面的影响。

我们小组运用自己制定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各个人群进行了调查,经过深入调查、仔细统计以及查找各方面资料,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数据,对于物价上涨的形势和影响也知道了许多。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物价持续上涨对于不同人群造成的影响:

 

公务员

私营业主

企业职员

自由职业

学生

其它

人数

9

10

19

10

18

8

所占比例

12.2%

13.5%

25.7%

13.5%

24.3%

10.8%

表1调查的人群类别及人数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因收入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为此我们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按照等距分组的方法,抽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个群体中的代表户进行观察,来分析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程度。

据调查资料,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实际增长7.8%。

资料显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232.元、17126.6元、31197元,较200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1%、11.8%和9.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9.8%、8.5%和6.6%。

可以看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值依然较低,仅有高收入群体的29.6%,低、中、高三个不同收入群体的人均收入比例大约是1:

2:

4,呈现几何变化态势,悬殊明显。

由于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和生活水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普遍反映钱不值钱了。

我们调查的76人中,约有46.1%的人认为物价上涨幅度不能接受,有53.9%的人认为情况一般或还能接受。

调查问卷表明,恰恰是收入较高的公务员人群认为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不大,而个体商户,企业白领等中等收入人群及退休职工等低收入人群普遍反映难以接受,可见支出与收入关联程度较高,收入大体上决定着支出。

但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工资上调幅度与物价上涨幅度不一致。

并且开始削减一些方面的开支。

娱乐类和家用设备类削减支出的人最多,文化教育,农副产品类和其它(物业费等)一些重要支出则削减较少或保持不变。

 

图1削减开支的方面及人数

 

无论是从调查数据上看,还是从实际生活消费上包括居民的切身感受上来看,中低收入群体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中那些依靠社会最低保障收入生活的较为贫困的家庭,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更为明显。

他们难以感受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实惠。

 

(二)物价上涨的方面:

图2哪些物品价格涨幅度大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大多数人认为食品,房屋,燃料等方面价格增幅大。

民以食为天。

可以说,食品价格的高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将必定使人们增加支出。

国际上有一个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叫恩格尔系数。

指的是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而由于近两年物价持续上涨,我国恩格尔系数在波动式下降了30年后,正在重新上涨。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也就是达到了富裕水平。

2002年至2009年7年间,下降幅度开始减少,2008年为37.11%,基本维持在37%左右。

到了2010年,恩格尔系数上涨至39.76%,较2009年升高了3.26%。

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下降。

从人均食品支出这个方面来看,2010年人均食品支出4805元,增长7.3%。

尽管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是生活水平仍然难以提高。

事实上,低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高达51%,而高收入群体只有15.4%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中低收入群体用于购买肉、蛋、奶、鲜菜(鲜果)等主要副食品的数量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支出却有所增多,表明中低收入群体10年购买与09年同期等量的主要副食品就要多花钱了,换言之,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全年所增加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被物价上涨“吃”掉了。

而高收入群体因为收入数量上有所上升,且食品支出占比不大,所以影响微乎其微。

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涨幅比上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比上个季度继续扩大0.3个百分点。

其中各月涨幅分别为4.9%、4.9%和5.4%,3月份CPI同比上涨5.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食品价格上涨对当月CPI上涨的“贡献”率超过了60%。

说明食品上涨压力仍比较巨大,对于低收入人群的影响还将持续。

同样的,居住成本的不断攀升也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3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位居CPI八大类价格第二。

我们知道,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土地资源成为开发商们争抢的对象,从而使土地价格水涨船高,土地价格升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这样看来,

食品持续上涨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房价的高企,房价降了,土地价格自然会慢慢下降,生产成本降低了,食品价格也会回落。

(三)物价上涨的两面性:

我们综合调查问卷数据以及查找的资料,认为物价上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我们知道,市场机制要发挥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

当前的物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价格机制中的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调节功能之一是实现收入再分配,价格的高低变动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各部门或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比例。

因此,价格适度的上涨体现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过程,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动态平衡。

前面已经谈到,目前的价格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其实就是三次产业之间的收益分配,由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收入偏低,生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此时就需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国民收入再次分配流向第一产业领域,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以达到各产业之间大体上的平衡。

此其有利的一面。

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利弊相伴而生。

物价上涨的另一方面则会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前面的分析表明,当前价格上涨对收入较高群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对中低收入群体就有影响了,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来说这种影响较为明显。

此其有弊的一面。

从现阶段来看,弊大于利。

 

(四)物价上涨的原因:

图3人们认为物价上涨的原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本轮物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这表达了人们对于政府平抑物价的力度还是不太满意的。

还有许多人则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商人投机,哄抢食物等),说明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也助推了物价快速、持续上涨。

我们认为,物价上涨的原因存在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国际上:

1.国际原油及其它期货价格“涨”声一片:

由于中东地区经常性局势不稳、部分资源逐渐稀缺以及国际游资炒作影响,国际原油及其它期货价格保持上涨趋势,势必增加我国企业成本,推动物价上涨。

2.经济危机警报尚未解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开动印钞机印钞票,一部分将用来购买我国的商品。

我国的个人、企业等便会将其向银行兑换人民币。

然后一般如果卖方用的是美元,在当前的升值预期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就要在市场上购进(回收)美元,就意味着储备的增加,储备增加就意味着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发人民币以获得外汇)。

所以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扬。

国内:

1.超发货币:

从2008年3月的42.31万亿元到今年3月的75.81万亿元,M2(广义国内货币供给量)一直增加,这将增加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百姓手中的钱币将会贬值,从而造成物价上涨。

2.需求旺盛及自然灾害影响(短期):

今年一季度,受需求量大,以及雨雪冰冻(1月)西南大旱双重影响,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快速(如大豆、蔬菜等)

3.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应对市场物价突变能力较弱:

市场经济是个大舞台,市场的发展主要靠自我调节,但是也不能脱离相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

由于目前对市场与物价的监管力量还不足,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有一些投机取巧、钻营蒙骗之徒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断侵害着守法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其结果就是物价的不正常飞涨。

(如去年的糖、蒜等价格飙涨)

4.分配制度不完善,贫富差距大。

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要突破0.52,这已经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

根据2008年的数据,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

(更有数据说明应在70%)。

收入差距的增大,无疑是限制了中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物价上涨面前,中低收入人群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减弱。

三.建议:

1.政府应缩小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要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和低保标准。

(可以减少垄断行业员工的工资涨幅,大幅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只有这一群体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消费市场才能繁荣起来,物价的合理上涨才会被广大的消费者接受,并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2.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保障方式。

依据地方财力、实际保障任务和补差水平等进行科学分类、合理负担,切实提高被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还可以在用水、用电、就医、住房、教育等方面研究制定一些针对低保户的优惠措施,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也可以动员社会力量来协作解决一些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3.要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功能,完善管理体制,为投资者创造安全宽松的运作环境,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为消费者创造放心的消费场所。

这样,就能使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加大反垄断步伐,降低垄断门槛、引入民间资本、打破垄断。

这样可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民营企业的盈利水平,使分配逐渐公平。

5.银行将利率与物价上涨挂钩,使居民存款降低贬值压力。

6.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对某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如石油等),从而降低成本,无需转嫁于消费者。

7.继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并适当缩紧银根。

8.保证已出台政策的贯彻实行。

9.加快农业生产扶持力度。

10.将央企收缴利润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使全民共享。

 

四.总结及反思:

物价持续上涨是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长久的物价上涨,势必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在CPI“高歌猛进“,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稳物价,反通胀势在必行。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说过: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高兴地看到,政府已经行动起来,在为抑制物价持续上涨努力。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总体看,货币供应量增长呈回落态势。

在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利率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作用下,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步显现”;“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末低6.2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末低1.9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现金净投放257亿元,同比少投放575亿元。

但短期内,因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及收入分配不均,我们认为物价持续上涨势头仍不会消除。

调控尚未成功,政府仍需努力。

 

反思:

1.经济学知识还需更充实,查找资料的面还应更广,平时应多查阅此类书籍。

2.调查时有个别组员未统一行动,致使调查滞后,应加强组员之间交流与协调。

3.组员刚开始热情高涨,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下去了,不过经过相互鼓励、支持,帮助,合理明确地进行分工;我们很快又恢复了热情,圆满地完成了调查任务。

4.设计问卷时我们就考虑到了填写、统计是否方便,因此我们的问卷(见附件)设计得很成功,在问题分类、集中统计和综合分析的时候,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致谢: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财政厅唐迪超老师和湖南师大附中姜小明,严勇华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中研究性学习体验报告

(一)

高1001班赵翰卿

在美国,从小学起就开始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和严谨态度的培养,经常的作业便是研究课题,写论文。

所以美国学生大都擅长于调查研究和找资料。

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要搞“素质教育”,内容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我觉得,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需要耐心,知识,技能和高情商的有益活动。

我是一个很喜欢做调查研究的人,小时候对事物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使我经常去查找各种资料。

研究性学习便是因好奇而生。

本以为高中繁忙的学习会使我们无暇顾及其它活动,可我错了。

各种活动,让人应接不暇。

竟然有研究性学习课程!

我十分高兴,于是立马联合几位同学,组成了课题组。

经过几轮讨论,我们定下了这个经济方面的课题。

课题定好了,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由于这个课题影响面广,人们也都有所感受。

于是我们主要采用了调查法。

在几个月的调查时间里,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了调查。

手拿着问卷,有的来到狭窄的小巷,有的来到宽敞的街道,有的来到平静的郊外,有的来到繁华的城区。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配合我们,遇到不理解的眼神,我们也是一笑而过。

在这样的调查活动之中,我们的待人接物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慢慢地提高了。

调查大功告成,便要写结题报告了。

大家都知道,撰写结题报告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

这项重任落在我的肩膀上,我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论文撰写不仅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还要有新颖之处,所以我首先统计数据,然后到分析的这个过程,都注意把数据与论述相结合,并且经常查找资料。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提高了自己整理数据,分析事物,查找信息的能力;其次,使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更上一层楼。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论什么事情,要是能集中团队的力量,无疑能使成功的几率增加很多。

我作为课题组组长,也是十分重视大家的意见的。

从开题报告到调查问卷以及调查形式,我都征求了大家的意见。

同学们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最后往往是我综合大家意见,并考虑可行性和正确性之后,再做出决策。

有时我出现一些错误,便能及时改正,不使研究受到影响。

这种全体讨论的形式让每位组员都有机会参与有关课题的各种讨论,也使我们的团队更具凝聚力。

一些小问题,就是通过讨论来解决的,从而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研究性学习贵在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觉得,很多事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得更透彻。

为了更好的感受物价持续上涨的威力,有些组员走进商店,走进菜市场,了解不同时段价格的变化情况。

这是很好的方式。

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我了解到,物价持续上涨,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

我要感谢我的组员们,是他们给了我支持和动力。

大家都是好样的!

我也衷心希望下次还能和大家“并肩作战”,在新的课题中更加给力!

 

高中研究性学习体验报告

(二)

高1001班陈竹馨

在这次活动中,我和我们组的同学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从课题的确立、开题报告、发放问卷、访谈相关人员到结题报告的完成,我和我们组的同学都花了很多的心血和时间,认真负责的完成了本次调查研究,克服了很多的困难。

虽然艰辛,但是,我认为这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很有意义,我们都从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不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活动,我既学到了很多关于物价方面的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这次的实践调查活动中,我在许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在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我克服了胆小的毛病,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分析、整理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分析、统计数据,怎样制作表格或统计图。

在进行访谈时,我认识快速记录、整理信息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很重要。

在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时,我认识到凡事都要以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其好的一面,又要考虑到它本身的弊端和它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活动,我发现物价上涨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这个问题,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监督、管理,大家的积极配合。

政府应该尽量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加大对贫困人们生活的保障力度,加强对物价的管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我们也应该积极监督政府和商家的工作,努力控制物价上涨这一明显现象,为自己和他人谋福利。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更加充实和美好!

 

 

高中研究性学习体验报告

(三)

高1001班扶彦君

转眼间,研究性学习活动就要结束了。

随着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慢慢地感受到了喜悦。

不可否认,研究性学习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能力,陶冶了情操。

回顾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落空,一次次的收获,一次次的喜悦,我们感慨万千,真为自己拥有这一段美好的回忆感到庆幸、自豪。

物价上涨对于很多经济困难的人民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经济过热是导致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就如众多生产商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蜂拥而至,疯狂地生产这种商品,导致这种商品过剩,相关行业过热,产生一定的经济泡沫,而其他一些无人问津的商品生产,就会因产量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使得物价飞涨。

小时候看着姐姐和同学们一起作实验和社会调查。

自己却只能干巴巴的想象自己也在作研究的样子。

现在我也能真正的尝试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培养了探讨和创新意识,看自己的能力,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这次活动还使我学会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学会了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使我初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为我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提前打下了基础。

特别感谢学校给予了我们这次机会,增强了我们的能力。

也感谢在调查中给予支持的每一个人和小组的其它成员。

  

 

 

 

高中研究性学习体验报告

(三)

高1001班李婧莹

“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词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我们能力的过程。

而研究性学习则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研究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中国学生进入高中,已经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我们不必考虑“学什么”“和谁学”“在哪儿学”。

方寸之地间,流失了十几年的岁月,我们常常“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当然,更加不知道要“怎么学习”,老师怎么讲,我们便怎么听,已经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就永远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然而在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加强了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能力。

所以,国外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远远强于我们。

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和我们学习小组的成员就在一起策划、商量如何开展我们的课题。

从开题,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研究性学习,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