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2794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6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填空判断附答案重点讲义资料

《语言学概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重要名词解释:

1语言学:

《期末复习指导》第13页。

2、普通语言学:

《学习指导书》第4页末段。

3、专语语言学:

《学习指导书》第4页倒数第二段。

4、历史比较语言学:

又称比较语法,它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它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语言: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6、二层性:

语言是由一定的单位按照一定的层级组成的,可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7、任意性:

《期末复习指导》第17页末段。

8、符号:

《期末复习指导》第17页第一段。

9、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10、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11语音:

《期末复习指导》第20页;

12、音素(后有语素,估计是印刷错误):

《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

13、元音:

《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

14、辅音:

《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

15、音标:

《期末复习指导》第21页;

16、发音部位:

《期末复习指导》第22页;仃、发音方法:

《期末复习指导》第22页;

18、音位:

《期末复习指导》第22页;佃、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障朋现或具体代表.音位实际上是对一组发音近似的音素的祗括,一个音位,在不同的皆音环境中总是以一个较貝体的面貌出现,所以可以这样说,一个音位的实际发音,就是这个音位的变瞅上匕如切音位,在音节pan、das碎卫、ku他中,实际读育是牴以亀ci,它们都是a音位的变异形

式,是a音位的变体。

20、区别特征:

《期末复习指导》第24页倒数第二段;

21、音节:

《期末复习指导》第25页;

22、语流音变:

书第83页倒数第二段;

23、语法:

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

24、句子:

句子是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述单位,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

25、词组:

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26、词:

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27、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言的最小单位;

28、词根: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29、词缀:

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30、词尾:

词尾是粘附在词(词根或词缀)后面,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素,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如books中的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就是词尾;

31、词干:

词干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

32、变词语素:

没有构词作用,但是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的语素,是变词语素,词尾就是变词语素。

33、构词语素:

具有构词作用的语素就是构词语素,词根和词缀能参与构词,就是构词语素。

34、单纯词:

是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例如汉语的“人、手、水、河、啊、琵琶、枇杷、哗啦、坦克”等,英语如man、teach、book、moon、sun、long等都是单纯词。

35、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36、复合词:

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词就是复合词。

例如汉语的“思想、学习、黄

瓜、大豆、胆怯”等,英语的如“snowwhite、makeblieve、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等。

37、派生词成分: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结合构成的词就是派生词。

38、直接成分:

就是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结构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39、词类:

《期末复习指导》第29页第二段

40、语法意义:

《期末复习指导》第27页倒数第二段;

41、语法形式:

同上,末段;

42、语法范畴:

《期末复习指导》第29页末段;

43、形态:

同上,倒数第二段;

44、句法同义:

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做句法同义。

《学习指导书》80页倒数第二段。

45、句法多义:

指同一个句法组合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

《学习指导书》82页第一段。

46、孤立语:

书第121页第一段;

47、屈折语:

同上;

48、粘着语:

同上,末段;

49、复综语:

同上,第122页第二段;

50、词汇:

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词和熟语的总汇;

51、基本词:

《期末复习指导》第30页末段;

52、词义:

同上,第31页中间一段;

53、附加色彩:

指词义中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等方面的意义;

54、派生义:

同上;

55、多义词:

《学习指导书》第98页第一段;

56、义素:

《期末复习指导》第32页倒数第二段;

57、义场:

同上,末段;

58、文字:

《期末复习指导》第33页倒数第二段;

59、拼音文字:

《学习指导书》第123页第三段;

60、表意字:

《学习指导书》第121页第三段;

61、意音文字:

《学习指导书》第123页第三段;书第161页末段;

62、形声字:

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造出来的字。

字体结构中既有表意的成分,又有表音的成分,如“鹅、期”等左边表音、右边表意,“沐、驱”等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63、字母:

《学习指导书》第127页末段;

64、书面语:

《学习指导书》第128页;书第167页;

65、口语:

同上;

66、渐变性:

是语言演变两个特点之一,语言只能渐变而不能突变,这是由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

67、不平衡性:

也是两个特点之一,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在语言系统内表现为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不同;

68、社会方言:

《期末复习指导》第36页第一段;

69、地域方言:

同上,第二段;

70、亲属语言:

同上,中间一段;

71、共同语:

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如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72、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73、借词:

《学习指导书》第149页第二段;

74、洋泾浜:

《学习指导书》第154页第二段;

75、混合语:

书第216页末段;

76、词语替换:

书第245页末段。

二、填空:

1、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包括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分为专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两类。

4、结构主义语言学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三个分支学派。

5、文字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6、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7、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线条性两个特点。

8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一群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在同一个环节可以互相替换,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9、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

10、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1、语音的四要素是指音高、音重、音长、音质。

12、音质是由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3、人体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14、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5、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女口a是前、低、不圆唇元音,u是后、高、圆唇元音。

16、辅音的音质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如s是舌尖前清擦辅音,p是双唇不送气清塞辅音。

17、音位变体可分两种,出现条件受环境制约的是条件变体,没有条件限制的是自由变体。

18、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叫非音质音位。

19、汉语声调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调值分别是55、35、214和510

20、t和k的区别特征是:

t是舌尖前音,k是舌面后音。

21、汉语音节可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22、从韵头情况看,汉语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23、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

24、语素可分词根、词缀、词尾三类;其中词根、词缀是构词语素;又叫词干;词尾是变词语素。

如dislikes,其中dis是前缀,like词根,dislike是词干,s是词尾。

25、词从结构成分看可分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类。

26、合成词可分复合词与派生词两类,如“女性”是复合词,“弹性”是派生词°

27、语法组合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五种,如“热爱生活”是述宾,“说不清楚”是述补。

28、常用的语法手段主要有[先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29、常见的语法范畴包括性、数、格、时和体、人称、态、级等。

30、基本词汇具有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三个特点。

31、词义概括性具体表现在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三个方面。

32、词义引申的方式有两种,如“红领巾”本义是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这是换喻;“高

峰”本义是指高的山峰,派生义指事物发展的最高点,这是隐喻。

33、同义词“妻子”和“夫人”的语体色彩不同,“团结”和“勾结”感情色彩不同。

34、“桃树”、“李树”、“杏树”可归入果树义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可归入交通工具义场。

35、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36、文字的主要作用是突破了语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使用范围。

37、从造字法看,文字经历了表意、意音和表音三个阶段的发展。

38、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9、语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40、语言系统的发展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特点。

41、社会方言包括行业用语、阶级方言、科技术语等。

42、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如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3、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法语属于印欧语系。

44、从语法结构角度看,语言可分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四种。

45、共同语一般是在某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6、汉语借词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意译和半音译半意译等方式。

47、从词义演变结果看,新义主要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三、判断:

1、“小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内容。

(对)

2、古人研究语言,以口语为主,目的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运用语言。

(错)

3、专语语言学以某一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如现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

(对)

4、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对)

5、索绪尔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错)

6、单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

(对)

7、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

(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

9、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有不同的特点,这反映了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错)

10、符号的意义内容比符号的外在形式更重要。

(错)

11、没有形式,符号不可能存在,因此符号的形式比意义内容更重要。

(错)

1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指语言的运用是依据个人好恶组织材料的。

(错)

13、人类不同的语言说明了语言的任意性特点,是语言任意性的反映。

(对)

14、语言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反映了语言的生成性特点。

(对)

15、聚合反映了语言的结构法则,组合是对法则的运用和扩展。

(错)

16、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位,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错)

17、汉语拼音中的h,国际音标用x表示。

(对)

18、生理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错)

19、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对)

20、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对)

21、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腭。

(错)

22、元音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其他方面没有区别。

(对)

23、辅音的音质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决定的。

(错)

24、[b]的发音情况是: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错)

25、音位和音素的内涵是一样的,一个音素就是一个音位。

(错)

26、国际音标[t‘]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z和zh。

(错)

27、普通话的声调分四类,其中上声的调值是35。

(错)

28、音位/p/和/p‘/只有一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对)

29、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

(对)

30、后缀又叫词尾,具有构词功能。

(错)

31、一个词中的变词语素是指除去词根的部分。

(错)

32、词干通常由一个语素构成。

(错)

33、一个语素一般不能小于一个音节。

(对)

34、词从结构成分角度看可分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对)

35、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加词缀的词都是合成词。

(对)

36、“买一本”是述宾结构,“买一次”是述补结构。

(对)

37、“红”的语法意义就是指一种颜色,与白、黑等相对而言。

(错)

38、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的概括,语法手段是构成语法形式的方式。

(错)

39、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加词尾或内部曲折都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对)

(如果印刷错误“屈折”印成“曲折”也算错,那就是错的)

40、“Hewritealetters”这个句子,在人称和数的方面都错了。

(对)

41、施事就是主语,主语就是施事,二者是对应的。

(错)

42、“那是一只狼也不怕的狗”,就是一个歧义句。

(对)

4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

(对)

44、“啊”“五”“的”等词能产性差,不是基本词汇。

(错)

45、词义的模糊性不是说词的意义不可捉摸。

(对)

46、“铁窗”本义指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牢,这是换喻。

(对)

47、同义词“商量—磋商”的意义差别主要是语体风格不同。

(对)

48、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的声音和意义。

(对)

49、汉字的特点与汉语语素的特点相适应。

(对)

50、汉字是非拼音文字,主要记录意义。

(错)

51、英文是拼音文字,主要记录语音。

(错)

52、汉字以形声字为主,是一种典型的意音文字。

(对)

53、口语是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的,其发展离不开书面语的发展。

(错)

54、腓尼基字母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字母的源头。

(对)

55、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从根本上说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对)

56、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其实都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对)

57、共同语基础方言的确立是任意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错)

58、语言可以从谱系和类型角度分类,分类结果是一样的,具有对应关系。

(错)

59、意译词和仿译词的来源都是外来词,所以都是借词。

(错)

60、一种语言驱动另一种语言,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要起决定作用。

(错)

61、洋泾浜就是皮钦语,混合语就是克里奥尔语。

(对)

62、洋泾浜就是克里奥尔语,混合语就是皮钦语。

(错)

63、有些古诗今天读来不押韵,那是因为语音上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对)

64、语法的组合规则总是有例外的,不能完全类推。

(对)

65、古代汉语中的“鹰”、“梅”今天使用“老鹰”,“梅花”,这是词语的替换。

(对)

四、单项选择

1、(B)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A、历史比较语言学;B、哥本哈根学派;C、转换生成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教程》著名语言学家(A)的代表作。

A、索绪尔;B、鲍厄斯;C、萨丕尔;D、乔姆斯基。

3、下列说法(A)不正确。

A、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

B、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C、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意识,但没有阶级性;D、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

础。

4、下列说法只有(C)正确。

A、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B、没有语言,利用文字照样可以进行交际。

C、在语言的辅助交际工具中,文字是最重要的。

D、汉语的“主席”,英语用“chairman”表示,这里反映了思维能力的民族性。

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说明了(D)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C、语言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D、语言是一种社会特有的现象。

6、语言符号的层级性的核心是(A)

A、以少驭多;B、具有生成性;C、语言比较复杂;D、可以任意组合。

7、从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D)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8国际音标主要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9、汉语拼音中的0、c、h,国际音标分别标写作(C)。

10、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11、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开头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12、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13、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d—[d];B、p—[p];C、h—[x];D、b—[b]。

14、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

A、[t]—[d];B、[b]—[p];C、[s]—[z];D、[t]—[k]。

15、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后a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6、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B)

A、[x]—[h];B、[t]—[d];C、[x]—[k];D、[ts]—[ts‘。

]

17、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8、我们在念“展览”时,通常要把“展”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19、对英语单词“congratulations'的结构要素的分析。

(C)是正确的。

A、congr是前缀;B、tions是后缀;C、ion是后缀;D、s是构词语素。

20、对英语单词“classmate的结构要素分析,(D)是正确的。

A、只有class是词根;B、mate是唯一的词根;

C、mate是后缀;D、class和mate都是构词语素。

21、“看电影”属于相同组合类型的词组是(A)

A、看一本;B、看一回;C、看一次;D、看一遍。

22、从语法范畴诸要素看,下列句子(C)是正确的。

A、lhasmanything.B、shehaveabrothers.

C、Smithlikestoplayball.D、Motherdoinghousework.

2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B)

A、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B、缺乏词形变化;C、具有较丰富的形态变化;D变词语丰富。

24、下列各种说法,(A)不正确的。

A、没有能产性特征特点的词不是基本词;B、词义的一般性指词义不是反映个别事物现象的;

C、词义的全民性是说词义没有阶级性;D、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了。

25、汉字与汉语相适应,(D)正说明了这一点。

A、汉字的字形反映了汉语音节结构特点;B、汉字结构反映了汉语语素的特点;

C、汉字是意音文字,记录了汉语的音和义;D、汉字表示音节,同汉语语素特点比较一致。

26、汉字是意音文字,这里的“音”是指(C)

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质。

27、下列各种说法,(A)是不正确的。

A、书面语一般要先于口语产生;B、书面语的发展离不开口语;

C、书面语的发展是口语促进的;D、书面语比较严谨规范。

28、下列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A、语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B、社会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

C、语汇反映社会发展的情况最为直接;D、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元音比辅音变化快。

29、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A)方面。

A、语音;B、词汇;C、语法;D、词义。

30、下列谱系分类,(D)是错误的。

A、印欧语系;B、乌拉尔语系;C、汉臧语系;D、日尔曼语系。

31、(B)词语全都是借词。

A、激光、民主;B、芭蕾、镭射;C、蜜月、躺椅;D、面包、水泥。

32、(C)是柴门霍夫创造的。

A、洋泾浜;B、皮钦语;C、世界语;D、克里奥尔。

33、“瓦”原来是陶制品的总称,现指盖房用的土器,这是(B)。

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词义的消失。

五、综合分析:

1、分析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1)前、低、不圆唇元音;

(2)后、半高、圆唇元音;(3)前、高、圆唇元音;(4)后、低、不圆唇元音;(5)前、次低、不圆唇元音;(6)齿间、清、擦辅音;(7)舌面前、清、擦辅音;(8)

舌面后、清、擦辅音;(9)双唇、浊、塞辅音;(10)双唇、不送气、清、塞辅音。

2、(答题时注意标上声调)

guoposhanhezai,chengchuncaomushenganshihuajianlei,henbieniaojingxin。

Fenghuoliansanyue,jiashudiwanjin。

baitousaogengduanhunyubushengzan。

3、给下面的句子注上严式国际音标:

拟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uq[rriBn][tSBq[tpir^[lv][i][lcfl[pin][1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