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64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十,两手抱头,宛转脑上,此名开胁,左右同;

第十一,两手据地,缩身屈脊,向上三举之;

  第十二,两手反捶背上,左右同;

  第十三,大坐伸脚,两手相叉反掣;

  第十四,道家灵符,两手据地,左右顾盻,此名虎视左右;

第十五,立地反拗身,向后三举之;

  第十六,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左右摇,左右脚更为之;

第十七,起立,以脚前后踏,左右同;

  第十八,正坐,伸脚当心,两手勾脚上著膝上,以手按左右;

第十九,手直上指天,直下指地,左右同。

  *篇二:

道家练气术、引导术、冥想修行方法

  练气............................................................................................................................................................1

  道家丹修讲求【精气神】三宝。

........................................................................................................1入门七式...........................................................................................................................................1

  道家导引术................................................................................................................................................3

  引导术十五式........................................................................................................................................3

  冥想............................................................................................................................................................7

  冥想训练的方法.................................................................................................................................7

  练气

  其中【气】,是由先天之气,水谷之气,自然界之清气,三者相融而生成。

  所谓【行气】就是通过呼吸锻炼人体机能,从而充分的调动藏匿于人体深处的一切能量之源,以求达到【人道合一】的修养之境界。

  入门练气术

  行气,是一套动静结合的功法,即练文火,又练武火阴阳相济,不但易使功成,不出偏差,还易结合其他功法来修炼,此功最重意念,要的是,身心放松且自然的状态。

  入门七式

  一式两脚平行而立,与肩等宽,全身自然放松,舌抵上腭眼睛微闭,意守丹田,两手如抱球状,置小腹前数寸,两掌的劳宫穴兑着肚脐,意守丹田片刻,即可联系吐纳之术。

  练法:

以鼻呼吸,要求慢,细,匀,长。

吸气时,想象将树木或自然界清新之气从鼻慢慢吸入丹田,吸气时,小腹鼓起,吸足后需停顿一下再呼气。

悠悠将气呼出,小腹随着收缩,吸气时手掌可稍作扩张,稍远离小腹,意想抱着一团气,呼气时手掌可稍收尽小腹。

此式练10至20分钟。

  功理:

引后天之清气与先天之气结合,有扶正祛邪,壮补脾胃的作用,功效快捷,对脾胃虚弱,肾亏腰疼等疗效有显著。

  二式

  二式站法如一式,先将双手掌向头前上方伸举,掌心朝身后,手指朝天,两掌相距如肩宽,伸举时慢慢呼气。

然后缓缓将双掌回收到小腹前。

手掌向下,手指相对,同时吸气入丹田,待气挺稳,才能呼气。

呼气做法如前。

此式着重在吸气,吸气时意想自然界清新之气从鼻吸入,随手下降与丹田。

  此为采气补齐之法。

练10分钟左右

通过采气进一步练足丹田气,此乃练气之本,对体制虚弱,肠胃诸病,阳痿,遗精,妇女带下,等疗效甚佳,是发气后补气的方法之一。

  三式

  三式站法如一式,先直立,然后下蹲或骑马步,双手掌心向上,自下缓缓上托至鼻前方。

同时吸气,小腹渐收缩,胸部扩张。

稍停。

翻掌向下,缓缓降至小腹前,同时呼气,小腹鼓起,上脱和降下都是手指相对,上托时意念双掌托起两座宝塔,降下时意念将;

两根木桩压入地下,反复练9次。

气在胸腹上下运动,疏通脏腑,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四式

  四式站法如三式骑马步,先双手往两侧平伸,掌心向下,接着双掌卷曲由下缓缓回收至腋下,同时吸气,小腹随着收缩,吸足气稍停,然后双掌转腕或竖掌,向两侧慢慢平推出,掌心朝外,同时呼气,鼓腹,意念一股气流下沉丹田,另有两股气流由膻中向两侧肩,臂,手掌劳宫穴运行,气贯掌心但不能发出,反复练9次。

疏通左右手三阴经,使内气能较快和较大量的向劳宫穴行去,为将来发气打好基础,它对手的三阴的经络,脏腑有调和作用,并可治疗肩,臂疾病。

  2#作者:

九品金莲回复日期:

2010-11-148:

30:

00五式

  五式站法如一式,两手垂直贴于两腿侧,先意守丹田片刻,即行练肚脐【命门与会阴】的循环呼吸和运气,先用意从肚脐吸气至命门,小腹略收,稍停,将气缓缓下沉会阴,同时呼气,达会阴后勿呼吸,用意将气提至肚脐,再行肚脐吸气,循环不断,练10分钟。

可加强丹田气,最主要是疏通带脉,以带脉带任督,为下步练小周天能打好良好的基础,肾和膀胱虚弱者,练此式最佳。

  六式

  六式站法如一式,意守丹田片刻,将气下沉会阴,此时开始吸气,并提纲,气从会阴到长强,上背脊沿督脉过玉枕,入百合,稍停,开始呼气,气从百会向下经祖窍,鹊桥,任督脉下入膻中,然后返回丹田。

周而复始,循环9次。

沟通任,督二脉,可生清降浊,壬属阴,督属阳,任,督通调阴阳,阴阳和,则神清气爽,甚妙不难言

  七式

  七式站法如三式,但双手入竖掌平伸前方,两掌间距如肩宽,吸气时,意想将两掌中之气循手三阴经返回膻中,下归丹田,待听稳,呼气并意念运气上行到膻中,然后从两侧肩按原路线运至掌中,意在劳宫,但不能发出,以免耗气,如此反复9此。

疏通丹田至劳宫这一段经络,为发气治病打好基础,可治疗肩周炎。

关节炎及手三阴经诸病。

关节炎及手三阴经诸病

  收式

  收式如一式,双掌心对着丹田,意想抱着一个气球,意守丹田片刻即可。

  注意事项:

  1。

各式皆用意不用力,但不能意守太重,更不能过于求成。

  2。

各式呼吸时,吸足及呼毕均要稍停。

  3。

除饭后一小时不能练功外,其余时间均可。

  4。

先练一二式半月,再练三四式半月。

  5.练功期间,尽量减少房事。

  道家导引术

  所谓【导引】就是一种炼形之术,

  导:

疏通,宜导的意思。

  引:

伸展,引导的意思

  这是一种可以带动全身气血循环的养生功法,可以深度的运动全身12条静脉,365个穴位,五脏六腑,甚至内耳以及鼻粘膜这样深藏在身体内部的功能组织

  命门是哪个部位?

肝不好适合炼什么?

  命门为两肾。

  位置:

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引导术十五式

  预备式【3分钟】:

双脚平张,与肩同宽,头正身直,双目平视前方,舌抵上腭,面含微笑,呼吸自然,双膝微弯,双手自然放在大腿的两侧,想象身体从头到脚逐节放松,想象头部放松,颈部放松,身体放松,手脚放松。

  第一节

  布气摩面

  双手手心激烈摩擦,用手心摩擦,而不是手指,这时候,想象自己的双手掌间,有一团炙热的火球,这个意念,可以加速手心的热度,达到不能忍受的时候,把手敷到脸上,

  此意念要连续做三个,

  具体如下。

  意念一【三分钟】

  意念手心的热能从手心渗透到皮肤的深层,渗进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皮肤组织,每一个血管和神经线,热能活化脸部的细胞,展开皱纹,消除雀斑,可以意念热能消除脸部皮肤的问题。

  维持三分钟

  意念二【三分钟】

  三分钟过后,就可以进入第二个意念,

  这个意念就是手心的热能,

  能使到皮肤细嫩光华,气色红润,荣光焕发,

  意念三

  之后,轻轻的将手心由内鼻子上方往上旋转,经过脸颊。

来到下巴,又往鼻子上方旋转九圈,这时候,手掌和脸部皮肤是似接触的,动作很缓慢,这时候的意念是双手似在抚摸一块光华绸缎。

回到12岁左右的状态。

  第二节

  夹鼻做九次

  深深吸一口气,憋住气,用双手手掌的掌沿,手心向内,夹着鼻子,不透气,直到憋不住为止,双手迅速弹开,把气用力从鼻孔喷出来,这时候,发出越大喷气声,就表示运动力越强,效果越好。

  这个动作,是基础功法里,唯一一个能够运动到鼻子深处,直达鼻粘膜的运动,通过这个运动,通过运动鼻粘膜,可以治疗鼻敏感,及鼻子的各种毛病。

  第三节

  用双手的中指尖,用力按摩在两眉间的主窍穴,指尖由内向外地旋转,但是,指尖始终不离开穴道的位置,旋转九圈,接着,中指指尖用力从主窍往上呈弧形划过骨眉上方,来到额部两边时,迅速到太阳穴,用力地深深按一下,猛然弹开。

  这是推宫活血的动作,可以加强脑部的供血,神清气爽。

  第四节

  拉耳【九次】

  用双手的掌心用力压紧耳朵,挤压不留一丝缝隙,用尽全身力气挤压,直到感觉内耳充满空气,感觉气压饱满时,手掌猛然放开,这时,就会听到内耳发出把瓶塞那样的声音。

这是道家所有基础功法中唯一可以达到内耳的运动,同时,还可以检测耳朵是不是有毛病,在锻炼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内耳隐隐作痛,就表示内耳有毛病。

  如:

中耳炎,耳鸣等。

  长做这个锻炼,可以提升听觉的能力。

  第五节

  梳顶【十八次】

  将手弯曲成爪状,十指如耙,用力的从前额梳向头顶,直到脑后风池穴,手指用力地深按一下,再放开手指,先从头中间的部位开始,接着就向两边的耳朵上方梳去,再重复,每个部位做九次,总共十八次。

  通过这个动作,可以疏通头部的经络和穴道,改善头皮的气血循环,除可以治疗脱发,头发白的毛病外,还可以治疗头部的疾病。

片头疼,头晕目眩,对恢复记忆也有帮助,塞车时,或是在办公时间,可以随时做这个动作。

  第六节

  【拍颈】

  头正身直,头不动,双目平时前方,双脚平张,与肩同宽,左右手从两旁展开,用空心掌往头上的百汇穴交替拍打,由轻渐重,由慢到快,拍打36次。

  通过对【百会穴】的拍打,达到对六谷震动的功效,拍打时,力度从天门穴而下,力透内脏,直达脚底的涌泉穴,震动全身的十二条正经和365个穴道。

  可以预防中风,偏头疼,脑血栓。

  第七节三十六次

  【扣脑】

  用掌紧压着耳根,双手手指伸向后脑部位,双手手指同时拍击或是敲击后脑,这时候,就会听到后脑发出像空谷回音那样空灵的声音。

  通过这个动作,可以平衡左右脑,对增强记忆力有明显的帮助。

  22#作者:

2010-11-168:

14:

00第八式36次

  【摸大椎】

  双手十指交叉,低头,把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发热三十六次

  *篇三:

导引吐纳按摩术

  导引吐纳按摩术默认分类2008-04-0711:

53:

50阅读40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导引吐纳按摩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开篇就记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我国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也在他著的《金匮要略》中,也是开篇就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我国道教经典〈道臧〉中记载更多,就是朝鲜医学家许浚主编的《东医宝鉴》中也有辑录并推广是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亚健康状态人数不断增加,我们更应该加以重视。

  “导引”,几乎就是肢体运动、意念运动和自我按摩;

“吐纳”,主要就是呼吸运动;

“按摩”,可分为自我主动按摩和被动接受他人按摩。

按摩,却是采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经络、穴位、反射区,调节人体各系统机能。

中医认为,人病多因滞,不通则病,是术可使脏腑通、经脉通、诸窍通。

“通”能推陈出新,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人体健康状态。

笔者幼时体虚多病,经习是术身体状态显著改善。

长年坚持大获裨益。

值此,为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特将是术介绍给大家分享。

  预备式:

每日早晚先做“吐钠功”,即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

以口呼气,以鼻吸气。

一呼一吸为一息,行九息至三十六息为宜,呼气时收腹,吸气时,自然松腹[切忌有意鼓腹!

]。

  一、十指梳头法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

是人体阳经经气的汇聚之处。

  方法:

每日早晚,首先将手搓热,以十指分别先后从前发际向后发际及头部左右侧梳理108次;

  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二、搓掌浴面法

  中医认为,“女子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42岁)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

男子六八(48岁)阳气衰竭于上,面焦。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

每天早晚,将双手掌搓至发热,搓搽面部至热,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面肌富有弹性。

促进面部血液循环、防治面瘫、面痉挛、焕发精神等;

  三、摩耳法

  全息理论认为,耳是人体的全息缩影,就像母腹中的婴儿。

每日早晚,以掌、指摩揉耳部至发热为宜。

促进耳部血液循环,防治耳源性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的作用;

  四、鸣天鼓法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人体六条阳经经脉都聚于耳,其他有的经脉入于耳。

  :

方法:

每天早晚,将两手掌心覆盖于两耳,十指对称地横按在后枕部,将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后枕部,可闻及如击鼓之声。

如此叩击24次。

此法道家称为“鸣天鼓”。

醒脑开窍,有助于防治神经性耳鸣及耳源性疾病;

  五、叩齿法

  中医认为,“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

每日早晚各叩齿36次。

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

常叩齿,可健齿强肾,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

  六、赤龙搅海咽津法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道家养生书中将舌比喻为“赤龙”,口腔比喻为“海”,“津”就是指口中的唾液,有滋养脏腑机体和促进消化的功效。

每日早晚,将舌体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唇齿间各转7次,再在上下腭之间弹舌9次。

活动舌体有健脑护脑之功,可以防治心脑疾病,咽津有滋养脏腑机体和促进消化的功效;

  七、屈伸、按摩颈部法

  颈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

每日早晚,捏拿颈部36次,先仰屈颈部9次,再分别左右旋转颈部6次。

然后食、中、无名指及小指,四指并拢自上而下捋左右项部6次。

有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八、上肢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人的“手三阴、手三阳经脉”都分布在上肢部,并内联脏腑,通于肺、大肠、心、小肠、心包和三焦(三焦,非实质性脏器所指,一般指人体的膈上胸腔、膈下脐上腹腔和脐下腹腔及盆腔,中医另一典籍〈难经〉说:

?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所以还有人认为三焦“包括循环、呼吸、消化、排泄诸器官的功能”);

外络肢节。

每日早晚,先以手拇指,沿上肢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大陵穴)按压6次;

然后以手掌,从胸部(中府穴)、(云门穴)拍击至手腕(太渊穴)、(大陵穴)、(神门穴);

最后再以手掌,从上肢外侧腕部(阳池穴)拍击至肩部(肩髎穴)、(肩髃穴)9次。

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促进循环、促进代谢的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十、胸胁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胸胁部位为肝胆经脉分布区。

每日早晚以手指沿肋间隙推按、和以手掌拍打胸胁部9次次。

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促进消化的功效,对肝胆疾病、情志不舒、食欲不振以及岔气、肋间神经痛等有调理和治疗效果;

  十一、腹部穴位按摩法

  人的任脉、肾经、胃经、脾经都分布在腹部。

每日早晚,双手握空心拳,从剑突(鸠尾穴)、推至脐上(水分穴);

然后从剑突沿肋缘向左右两边呈“八”推运;

继而将双手掌重叠,覆盖于脐部(神厥穴)按顺时针方向旋摩36次,逆时针方向旋摩36次,毕后,双手静置于神阙穴36息。

有扶元固本、温煦丹田,健脾和胃、促进助运,改善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十二、腰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腰者肾之府”,肾乃人的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

每日早晚做下蹲起立36次,和弯腰起身36次,并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

  注:

弯腰起身法:

俯身弯腰收腹呼气,尽量两手触脚尖,起身恢复直立状。

能强肾壮腰,提高免疫力;

还可消除腹部赘肉,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十三、骶尾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人的督脉、膀胱经都分布在骶尾部。

每日早晚,先以双手指擦尾部(长强穴)至热,再以手掌、指,搓檫骶部的(会阳穴)和(八髎穴)至热,然后再以空心拳,拳眼、拳背、拳心叩击骶部。

可以改善大小便异常、男性前列腺疾病、女性性冷淡症状和治疗腰骶痛等疾病;

十四、下肢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人的“足三阴足三阳经脉”都分布在下肢部。

并内联脏腑,通于肝、胆、脾、胃、肾、膀胱,外络肢节。

每日早晚,以空心拳先从臀部(环跳穴)向下,沿大腿外侧,叩击胆经经脉至(绝骨穴)3次;

再从臀横纹(承扶穴)向下,沿大腿后面,叩击膀胱经经脉至(承山穴)3次;

再以空心拳从大腿根部(髀关穴)向下,沿大腿前面,叩击胃经经脉(伏兔穴)、(梁丘穴)、(足三里穴)、(条口穴)等穴至(丰隆穴)3次;

最后再以拇指按揉脚内踝(太溪穴)6次、小腿内侧(三阴交穴)6次;

最后再以空心拳从小腿、大腿内侧叩击至大腿根部6次;

活血理气、舒筋通络,对调理肝肾和脾胃功能尤佳。

  附:

冬季晚睡前用40~50℃温水泡脚30分钟,擦干后反复以手指擦搓足心(涌泉穴)至热。

涌泉穴为肾经之源,对滋阴补肾健脑、清肝明目的功效。

《略谈道家吐纳导引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