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7755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7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 译文 注释.docx

部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古诗词译文注释

部编版语文1-6年级

古诗注释与译文

一年级上册

0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曲项:

弯着脖子。

歌:

长鸣。

拨:

划动。

02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一会在莲叶的东边游戏,一会在莲叶的西边游戏,一会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一会又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注释

何:

多么。

田田:

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03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

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

吃惊,害怕。

04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悯:

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禾:

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

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05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

呼作:

称为。

白玉盘:

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

怀疑。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06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

解落:

吹落,散落。

解:

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

秋季。

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

能够。

二月:

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

经过。

斜:

倾斜。

二年级上册

01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

冒着严寒。

遥:

远远地。

知:

知道。

为(wèi):

因为。

暗香:

指梅花的幽香。

02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注释

蓬头:

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

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

钓鱼。

纶:

钓鱼用的丝线。

莓:

一种野草。

苔:

苔藓植物。

映:

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

应:

回应,答应,理睬。

0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

太阳。

依:

依傍。

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

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

眼界宽阔。

更:

再。

04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注释

香炉:

指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

从远处看。

挂:

悬挂。

前川:

一作“长川”。

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

笔直。

三千尺:

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

怀疑。

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一作“半天”。

0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

绝:

无,没有。

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

人的脚印。

孤:

孤零零。

蓑笠(suōlì):

蓑衣和斗笠 笠:

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

独自。

06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

住,过夜。

危楼:

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

高。

百尺:

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

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

说话。

恐:

唯恐,害怕。

惊:

惊动。

07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注释

《敕勒歌》:

敕勒(chìlè):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

川:

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lú):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ǎ):

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

苍苍:

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

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

同“现”,显露。

三年级上册

0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

指放牛的孩子。

振:

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

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

想要。

捕:

捉。

鸣:

叫。

立:

站立。

0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山行:

在山中行走。

远上:

登上远处的。

寒山:

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

石子的小路。

斜:

为倾斜的意思。

深:

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

轿子。

坐:

因为。

霜叶: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

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

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03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

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

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

举,向上托。

雨盖:

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

菊花凋谢。

犹:

仍然。

傲霜:

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

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

一定要记住。

正是:

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

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04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萧萧:

风声。

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挑:

挑弄、引动。

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0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

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

劈开,断开。

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

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

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

突出,出现。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06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湖:

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

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

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

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

也显得十分美丽。

0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释

洞庭:

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

湖面的波光。

两:

指湖光和秋月。

和:

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

指湖面。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

也作“山水色”。

山:

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

一作“白云”。

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0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发:

启程。

白帝城:

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

早晨。

辞:

告别。

彩云间:

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

今湖北荆州市。

 

还:

归;返回。

猿:

猿猴。

啼:

鸣、叫。

住:

停息。

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09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

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

指荷花。

乱入:

杂入、混入。

看不见:

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

听到歌声。

始觉:

才知道。

四年级上册

01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鹿柴(zhài):

“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但:

只。

闻:

听见。

返景:

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照:

照耀(着)。

0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

可爱。

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

即珍珠。

月似弓:

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0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

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

侧面。

各不同:

各不相同。

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

因为;由于。

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

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04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

生卒年不详。

“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

诗人。

阁笔:

放下笔。

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05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常娥:

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

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

暗淡。

长河:

银河。

晓星:

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

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

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

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

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06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

只要。

龙城飞将: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

“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不教:

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

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07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

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

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

将要。

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

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

你。

征战:

打仗。

0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人杰:

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

鬼中的英雄。

项羽:

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

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09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注释

董大:

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

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

太阳黯淡无光。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

哪个人。

君:

你,这里指董大。

五年级上册

01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节: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

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

比喻多。

0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注释

示儿:

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

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

什么也没有了。

但:

只是。

悲:

悲伤

九州:

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

统一。

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

将北方平定。

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

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

不要忘记。

乃翁:

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03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韵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注释

临安:

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

旅店。

西湖:

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

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

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

简直。

汴州:

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04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

中国的别称之一。

分别是: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

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

依靠。

万马齐喑:

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

造物主。

抖擞:

振作,奋发。

降:

降生,降临。

0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

暝(míng):

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

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

刚刚。

清泉石上流:

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

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

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

洗衣服的姑娘。

浣:

洗涤衣物。

随意:

任凭。

春芳:

春天的花草。

歇:

消散,消失。

王孙:

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

居。

06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

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

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

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

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夜半钟声:

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07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

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

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08渔歌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