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8224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x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技术

第一章建筑结构与构造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荷载和变形而不被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稳定性。

2.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需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3.耐久性:

在正常的维护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中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二、两种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安全性)

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的承载能力或者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它包括结构或者构件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或者滑移),构件或者连接因反复作用而发生疲劳破坏等。

2.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适用性)

1)它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过大的振幅等。

2)裂缝的控制分三个等级:

①构件不出现拉应力;②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③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不超过允许值。

3)限制最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要求。

3.结构的耐久性

1)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混凝土强度可以低于列表中的要求,但降低幅度不得低于两个强度等级,且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和C20。

2)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②碱骨料反应;③环境影响。

3)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要求是“提高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5)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构件,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列表中规定的低一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当低两个强度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mm。

三、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

1.地震的成因有三种:

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

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的是构造地震。

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发生后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烈度用M表示,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2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M>5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震,M>8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

3.基本烈度大体为在设计基准期超越率为10%的地震烈度。

4.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振、消能减震设计。

我国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为“小阵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量建筑物属于丙类。

5.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

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6.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7.非地震地区,平面为圆形的建筑比为方形的建筑其风压可减小近40%。

8.装修对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1)装修时不能自行改变原来的建筑使用功能。

2)在进行楼面和屋面装修时,新的装修构造做法产生的荷载值不能超过原有建筑装修构造做法荷载值。

3)在装修施工中,不允许在原有承重结构构件上开凿孔洞,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4)装修时,不得自行拆除任何承重构件,或改变结构的承重体系;更不能自行做夹层或增加楼层。

9.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禁止行为

1)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擅自修改原结构主体或承重结构。

2)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改为卫生间、厨房间。

3)扩大承重墙上原有门窗的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

4)损坏房屋原有的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

5)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

10.防震缝:

当房屋高度在15m以下时,其宽度也不应小于5cm。

11.建筑结构体系及应用

1)混合体系,指砖和混凝土体系,一般在6层以下。

2)框架结构体系,在非抗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

3)剪力墙体系,一般为钢筋混凝土体系,厚度不小于140mm,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8m,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

4)框架—剪力墙体系,一般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

5)筒体结构体系,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适用于30—50层的建筑。

12.屋架的高跨比一般为1/6——1/8较为合理。

13.网架结构是高次超静定的空间结构,网架的高度与短跨比一般为1/15左右。

14.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为轴向压力。

15.薄壁空间结构,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向压力。

四、建筑结构构造要求

1.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强度较高。

2)可模性好,适用面广。

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

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延性好,适合抗震抗爆结构,同时防震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合于防护结构。

5)易于就地取材。

2.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1)影响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的厚度、钢筋间的静距离等。

2)对于梁的配筋,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他们的破坏都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

3)影响梁的斜截面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①剪跨比和高跨比;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③腹筋的数量,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3.梁、板的构造要求

1)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等于3时,宜按单向板计算。

2)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板的保护层厚度通常为15—30mm,受力钢筋常用6、8、10、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3)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20以上。

4.砌体结构受力的特点及其构造

1)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2)影响允许高厚比的主要因素有:

砂浆的强度;构件类型;砌体种类;支撑约束条件、截面形式;墙体开洞、承重和非承重。

3)砌体房屋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主要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4)刚弹性和弹性方案的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架可靠连接。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度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的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5.钢结构构件的特点及连接类型

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可分为焊缝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

2)钢结构构件在制作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除锈和涂装,一般安装焊缝处留出30——50mm暂不涂装。

3)焊接:

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且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焊缝施焊后须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焊接材料与母材应匹配,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

五、掌握建筑构造要求

1.掌握楼梯的建筑构造

Ø防火、防烟、疏散的要求

1)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住宅出外)。

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2)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附设茶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

3)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

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置其他的门窗洞口。

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疏散门内、门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5)疏散用的楼梯或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或扇形踏步。

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宜大于10度,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

Ø楼梯的空间尺度要求

1)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净宽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征,按照每股人流宽度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

2)住宅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少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m。

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3)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4)楼梯休息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的宽度;楼梯踏步的宽度b与高度h应满足:

2h+b=600—620m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超过18级,亦不少于3级。

5)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6)楼梯应至少一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达到三股人流时应设置两侧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可加设中间扶手。

7)室内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宜小于0.9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05m。

8)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2.掌握墙体的建筑构造

Ø墙体构造设计原则

1)在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处,由于结构的变形会引起外墙装修层的开裂,设计时应考虑分缝措施。

2)当外墙为内保温时,在窗过梁、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圈梁处产生冷桥现象,会引起室内墙面的结露,此处装修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3)凡是墙面的整体装修层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做分缝处理。

Ø门、窗

1)窗台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在砌体上安装门窗时严禁使用射钉固定。

3)金属保温窗的主要问题是结露,应将与室外接触的金属窗框和玻璃结合处做断桥处理,以提高金属框内表面的温度,达到防结露的目的。

Ø墙身细部构造

1)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高度不小于700mm。

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2)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放出200—300mm。

3)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可按20—30m的距离设置伸缩缝。

4)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充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5)水平防潮层的位置:

室内地坪(±0.000)以下60mm处。

3.掌握屋面、楼面的建筑构造

1)高度在10m以上的建筑物当无楼梯通达屋面时,应设上午面的人孔或外墙爬梯。

2)内保温的建筑,靠近外墙处的楼板会因此处的温度较低而出现结露现象,做楼面装修前,应现在此处楼板上下做保温处理。

3)不发火(防爆的)面层所采用的碎石应选用大理石、白云石或其他石材,以金属或石材碰撞不发生火花为标准;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宜为0.15——5mm,含泥量不宜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0.15%;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面层分隔的材料应选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配制,配制时应随时检查,避免混入金属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杂质。

4.掌握门窗的建筑构造

1)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2)窗台高度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3)防火门窗应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

甲级为1.2h,乙级为0.9h,丙级为0.6h;

4)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补应跨跃变形缝;

5)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区分隔。

当采用包含背火面温升作为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h;当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温升作为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延续喷水时间不应小于3.0h。

6)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眷帘应在卷帘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六、熟悉建筑装饰装修构造要求

1.建筑装修材料的常用连接方式:

粘结法、机械固定法、焊接法。

2.吊顶装修构造

1)吊杆长度超过1.5m时,应设置反向支撑或钢制转换层,增加吊顶的稳定性;

2)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3)龙骨在短向跨度范围内应根据材质适当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200;

4)大面积吊顶或在吊顶应力集中处应设置分缝,留缝处龙骨和面层均应断开,以防止吊顶开裂;

5)石膏板等面层抹灰类吊顶,板缝须进行防开裂处理;

6)重型灯具、风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

3.墙体裱糊工程

1)新建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剪封闭底漆;

2)旧墙面裱装前应先清除旧的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混凝土或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4.涂饰工程

1)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

2)基层腻子应该平整、坚实、光滑,无粉化、起皮和裂缝;内墙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的规定。

3)厨房、卫生间、地下室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

4)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

5)涂料涂饰工程应涂饰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

第二章建筑工程材料

一、常用建筑结构材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

1.掌握水泥的性能和应用

1)水泥属于水硬性材料,主要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2)凝结时间:

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低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

3)水泥终凝前开始进行养护,即硅酸盐水泥从6.5h开始养护,其他五类水泥从10h开始养护。

4)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程度。

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5)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因素有:

水泥孰料矿物组成中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或者水泥粉磨时掺入过量的石膏。

6)水泥的细度越大,产生的水化热就越高。

7)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配置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沿着石子产生放射性裂纹)。

2.掌握钢材的性能和应用

1)热轧光圆钢筋强度较低,主要用作板的受力钢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

2)HRB335和HRB400级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受力钢筋,HRB400又称为新Ⅲ级钢,是我国规范提倡使用的钢筋品种。

3)国家标准规定,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使用的钢筋牌号为“在带肋钢筋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的钢筋,该类钢筋应满足以下要求外,其他要求与相对应的已有牌号钢筋相同:

i.钢筋的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ii.钢筋的实测屈服强度与表中规定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

iii.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不大于9%。

4)不锈钢是指含铬量在12%以上的铁基合金。

铬的含量越高,钢的防腐性能越好。

5)钢材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疲劳性能等。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含碳量少,塑性好,延伸率大。

反映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6)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

7)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是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

强屈比越大,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候的可靠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钢材的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

8)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来表示。

伸长率是钢材在断裂时可以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

伸长率越高,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好,且伸长率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冷弯也是考核钢筋塑性的一个指标。

9)受交变荷载的的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一般钢材的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

3.掌握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

1)经验证明,水泥的强度等级通常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

2)砂中所含的泥块、淤泥、云母、有机物、硫化物、硫酸盐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属于有害杂质,需要控制其含量不超过有关规定。

重要工程混凝土所使用的砂,还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以确定其适用性。

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的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对于泵送的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输送管径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

抗渗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满足,一般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梁为25mm,板为15mm,柱为35mm。

但对于基础中纵向受力的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其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70mm。

5)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0mg/L。

6)未经处理的海水不得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在无法获得水源的情况下,海水可用于素混凝土,但不宜用于装饰混凝土。

7)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8)各类具有室内使用功能的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的氨量不得超过0.10%(质量分数)。

9)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流动性通常以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流动性愈大。

10)按外加剂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i.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

ii.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

iii.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

iv.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和着色剂。

11)减水剂:

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若不减少拌合用水量,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若减少水而不减少水泥时,则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若减水的同时又减少水泥用量,则可节约水泥,同时水泥的耐久性也得到显著改善。

12)缓凝剂:

主要用于高温季节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与滑模方法施工以及远距离输送的商品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最低气温低于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或蒸汽养护的混凝土。

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检测其缓凝效果。

13)引气剂是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引气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泌水离析,并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但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引气剂适用于抗冻、防渗、抗硫酸盐类、泌水严重的混凝土。

14)防冻剂:

对于含有硝酸盐、碳酸盐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于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防冻剂,不得用于饮水工程与食品相接处的工程,严禁使用;对于含有硝铵、尿素等刺激性气味的防冻剂,不得用于办公室、居住等工程。

15)外加剂进场时需具备的文件:

①产品使用说明书,并应标明产品的主要成分;②出厂检验报告和说明书;③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性能检测报告。

16)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品种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使用前需进行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17)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和碱的数量。

4.了解石灰、石膏的性能和应用

1)石灰膏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陈伏,一般在储灰坑中陈伏2周左右。

2)建筑石膏在运输和及储存过程时应注意防潮,一般储存3个月后,强度降低30%左右,储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后,需检验后才能使用。

3)石膏制品不宜长期用于靠近65℃以上高温的部位。

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特性与应用

(一)掌握饰面石材和建筑陶瓷的特性和应用

1.花岗岩:

属于酸性石材,可以用于室外和室内,需掌握内容如下:

①当花岗岩用作建筑石材幕墙时,需要对其弯曲强度进行复验,其弯曲强度不得小于8.0MPa;②当室内装修采用天然花岗岩石材使用面积超过200平米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分别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③当花岗岩是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时,需要对进场花岗岩的耐冻融性指标进行测试。

2.大理石:

属于碱性中硬石材,所以除少数大理石如汉白玉、艾叶青等质纯、杂质少、比较稳定、耐久的品种可以用于室外,绝大多少大理石只适合用于室内。

3.陶瓷砖:

按材质分为瓷质砖(吸水率≤0.5%)、炻瓷砖(0.5%<吸水率≤3%)、细炻砖(3%<吸水率≤6%)、炻质砖(6%<吸水率≤10%)、陶质砖(吸水率>10%)。

4.陶瓷砖需掌握以下三点:

①对于吸水率>10%的陶瓷砖只能用于室内,当吸水率<10%的陶瓷砖,可用于室内也可用于室外;②陶瓷砖的吸水率越低,抗冻性能越好;③当室内装修采用的陶瓷砖使用面积超过200平米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分别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

5.陶瓷卫生产品:

按材质分为瓷质卫生产品(吸水率要求不大于0.5%)、陶质卫生产品(吸水率大于或等于8.0%,小于15.0%)。

6.陶瓷卫生产品的技术要求:

①陶瓷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吸水率,它直接影响洁具的清洁性、耐污性,普通卫生陶瓷吸水率在1%以下,高档卫生陶瓷吸水率不大于0.5%;②节水型和普通型的坐便器的用水量分别为不大于6L和9L,节水型和普通型的蹲便器的用水量分别为不大于8L和11L,节水型和普通型小便器的用水量分别为不大于3L和5L;③水龙头合金材料中的铅含量越低越好。

(二)掌握木材和木制品的特性和应用

1.平衡含水率是指木材中的水分与周围空气中的水分达到吸收和挥发动态平衡时的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因地域而异,如吉林省为12.4%,青岛市为15.5%,江苏省为14.8%,海南省为16.4%,平均含水率是木材及木制品避免变形或开裂而应控制的含水率指标。

2.实木地板:

7%≤实木地板的含水率≤我国各使用地区的木材平衡含水率。

同批地板试件间平均含水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4.0,同一板内含水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4.0。

3.实木复合地板:

既适合普通地面铺设,也适合地热采暖地板铺设。

4.人造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分类

1)人造木地板按甲醛释放量分为A类(甲醛释放量≤9mg/100g),B类(甲醛释放量>9~40mg/100g),采用穿孔法测试。

2)按环境控制标准,Ⅰ类民用建筑的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1类人造木地板。

E1类的甲醛释放量≤0.12mg/m3,采用气候箱法测试。

5.人造木板:

按使用环境条件,分为Ⅰ、Ⅱ、Ⅲ类胶合板,Ⅰ类胶合板即耐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