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8397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docx

古代汉语2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

古代汉语

(2)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一

一、论述题

1、词义引申的途径是什么?

详细论述并举例说明

答:

(1)、延展引申:

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

如:

临,从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

(2)、比喻引申:

是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

斗,由古时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舀酒的勺子),引申出北斗星,只因两者形状相似。

(3)条件引申:

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

刊,本是砍,所以可以说“刊木”,而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4)、活用引申:

是指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而固化出新义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

如“衣”常作动词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为经常活用而产生新义,并为人们所公认的。

2、、写出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两种平仄格律形式。

答: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分几个方面?

分别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

答: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1)、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词义扩大。

如:

河,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不包括一般的河流,后来河扩展为北方河流的总称现代,不论南方水系还是北方水系,都可以称河了。

(2)、词义缩小:

词义有的从原义过度到新义后,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也随之收敛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词义缩小。

如:

臭,本指所有的气味,包括好闻的,难闻的,香气,秽气。

后来词义范围缩小到专指秽气。

(3)、词义转移:

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新义和原义之间,彼此没有类书关系,他们是靠现实中的某种关联——修辞上的关联,语法上的关联,某种事实上的关联,甚至某种偶然的关联——联结在一起的,这种由事物的关联发展出的词义,叫做词义转移。

如:

领,上古汉语指脖子,后来因为脖子和衣领的部位相关,于是把衣服围绕脖子的部位也叫领,这是部位相关引起的转移。

(此道论述20分,每条理论部分4分,每个例子1.5分)

4、写出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两种平仄格律格式

答:

五言律诗平起平收式(即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仄起平收式:

(即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5、本义指什么?

怎样推求词的本义?

论述并举例说明。

答:

(1)本义:

这里是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但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2)分析汉字的字形来推求本义:

1)根据古文字字形来推求本义:

古文字是一种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有密切联系,所以从分析古文字字形入手探求词的本义,是一种较为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如:

叔:

《说文》:

“叔,拾也。

从又尗声。

”本义是拾取。

2)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辨别本义:

形声字的声符表示该字的声音,意符表示该字本意所属的范畴。

分析形声字的意符有助于辨别本义。

如:

“贱”字的形符是“贝”,凡意符是“贝”的字,本义一般与财物有关,由此可知的“贱”的几个义项(“价钱低”、“地位卑下”、“轻视”)中“价钱低”是本义。

(3)从词的多义中进行分析归纳来推求本义:

因为一个词的内部的各意义是互相关联的,词义的产生是有先后顺序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先后产生的意义之间通常存在着某种“相似点”或其他方面的联系,只要我们抓住词义的相互联结的纽带,就可以推出它的本义。

如:

集:

有鸟落树上、聚集、聚会、成就、诗文的汇集等在义项中,可以推知

(1)群鸟落在树上是本义,其它词义都与此义项有关。

6、写出七言律诗两种基本平仄格律格式.

答: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是分别在五言律诗每句的前面加平平或仄仄形成的。

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轨,以首句入韵的两种格式为基本格式

七言律诗的平起平收式(即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仄起平收式(即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

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

“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

”遂赴敌,获一甲首而献之,曰:

“此塞一北。

”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

“此塞再北。

”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

“此塞三北。

”庄子曰:

“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

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

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

”遂反敌,杀十余人而死。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文中义。

答:

北:

败北初:

当初塞:

抵补

首:

头再:

第二次是:

这具:

具有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

三次败逃,因为要奉养母亲,这是尽为人子的责任

3.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交往的朋友都责备他(卞庄子),国君也羞辱他。

现在母亲故去了,请求让我对国家尽自己的责任,从而让我的灵魂有个归宿。

二.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倚于郎门。

门者刖跪请曰:

“足下无意赐之余沥乎?

“夷射叱曰:

“去!

刑余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

“刖跪走退。

及夷射去,刖跪因捐水郎门霤下,类溺者之状。

明日,王出而呵之,曰:

“谁溺于是?

“刖跪对曰:

“臣不见也。

虽然,昨日中大夫夷射立于此。

”王因诛夷射而杀之。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

倚:

靠余:

多余呵:

怒责

去:

离开溺:

排泄小便诛:

惩罚

2.指出划直线部分是两个词还是一个双音词,并解释意义。

答:

于是:

两个词,在这里:

虽然:

两个词,虽然这样(2分)

3.将划虚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受过刑的人怎么竟敢向尊长要酒喝

刖跪就把水泼在廊门的檐沟下

三.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鲁人对曰:

“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14分)

答:

屦:

麻鞋缟:

白绢徙:

迁移

履:

踩踏,穿跣:

光脚冠:

戴帽子益: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6分)

答:

被,通“披”覆盖

3.将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答:

有人对他说:

“你一定会受穷的.”

用你所擅长的专长,游历到不用它的国度,想使自己不受穷,怎么能做到呢?

 

三、将下面古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於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答:

标点: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於群臣:

“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

“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

“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翻译:

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是他心里欢乐,问大臣们:

“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

"可以攻打胡国。

"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

"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

"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

2.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答:

标点: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

“臣请三言而已矣!

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

“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

“客有于此。

”客曰: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

“亡,更言之。

”对曰:

“君不闻大鱼乎?

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

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

“善。

”乃辍城薛。

翻译:

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修筑城防工事,因为会引起齐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阻他。

田婴于是吩咐传达人员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

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保证说:

“我只说三个字就走,要是多一个字,愿意领受烹杀之刑。

”田婴于是接见他。

客人快步走到他跟前,说:

“海大鱼。

”然后转身就走。

田婴赶忙问:

“先生还有要说的话吧?

”客人说:

“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

”田婴说:

“不碍事,先生请讲!

”客人这才回答道:

“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

鱼网钓钩对它无能为力,但一旦因为得意忘形离开了水域,那么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

以此相比,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要了薛地有什么用呢?

而你如果失去了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又有什么作用呢?

”田婴称赞说:

“对。

”于是停止了筑城的事

3.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而赦之 

答:

标点:

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

丑曰:

“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

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

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

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

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境吏恐而赦之。

 

翻译:

张丑为人质的事到了燕国,燕王要杀死他。

张丑逃跑了,快要逃出边境时,边境上的官吏抓到他。

张丑说:

“燕王所以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宝珠,燕王想得到它,但是现在我已经丢了宝珠,可燕王不相信我。

今天您准备把我送到燕王那里,我就会说您抢了我的宝珠并吞进了肚子,燕王一定会杀了您,剖开您的肚子和肠子。

想要得到君王的赏识,也不该用财物取悦于他。

我如果被腰斩而死,您的肠子也会一寸寸地被截断。

”边境上的官吏很害怕,就赦免了张丑。

练习题二

一、论述题

1.同义词的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论述并举例说明

答:

(1)、由方言形成的同义词:

如:

黔首原是秦方言,到战国末期始进入全民语言,同“黎民”、“百姓”构成同义词。

(2)、因造字时侧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同义词:

如:

见、视,“视而不见。

”视与见是同义词,但视表看的动作,见表看的结果“看见”。

(3)、由词义时代性所形成的同义词:

如:

屦、履,战国时代前,鞋用“屦”,战国以后,“履有了鞋的意思。

(4)、由于词义在引申过程中相互交搭而形成的同义词:

如:

召、招,在“招致,引起”这一意义上是相同的,可以通用,但两词区别在于“召”本义是“以言召人”,“招”则是“以手招人”。

2、写出七言律诗两种首句不入韵的平仄格律格式.

答:

七言律诗的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仄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词义引申的类型指什么?

可以分几种?

分别是什么,论述并举例详细说明。

答:

从词义引申的类型上说,即由本义(或基础义)派生出引申义,所显现层次和线路上说,也有一定格局和规律。

我们就管词义引申所形成的格局叫词义引申的类型。

一般可分两大种:

(1)、连锁式的引申:

由本义(或基础义)在不同层次上所产生的连锁派生。

即由本义A派生出引申义a→引申义b→引申义c→引申义x;因为它是连锁式的,一环套一环的,所以叫“连锁式”引申。

如:

习,(反复地练习飞)→反复练习、钻研→熟习、熟悉→习惯。

(2)、放射式(辐射式)的引申:

是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次以上的向不同方向的引申,即由本义A派出引申义a、b、c、d……x;派生的方式犹如光束向四周放射,所以叫放射式的引申。

如:

节,有竹节引申出“季节”,“骨节”,“节拍”,“节省”等义。

(举例子不分析扣1分)

4、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式与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的平仄格律形式。

答:

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的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阅读题

一.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

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日: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搏黍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14分)

答:

受:

接受示:

给……看与:

给丧:

失去

异:

不同鄙:

鄙陋弥:

更加

2.找出文中的者字结构,并指出其中的“者”字指代什么(8分)

答:

得玉者,献玉者,贤者,这里的“者”指代人

所宝者:

这里的“者”指3代事物,可译为…..东西

3.将划虚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答:

我把不贪作为宝,你把美玉作为宝。

如果拿和氏璧和道德的至理名言给贤人看,贤人必定会选取至理名言了

二.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

嗜:

喜欢货:

财物踬:

苟:

如果艾:

悔改滋:

更虫:

动物昆虫

2.指出划直线部分中含有什么语法现象(8分)

答:

黜弃:

被动

迁徙:

被动

高其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大其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将划虚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答:

不知道财货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多

看到前人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也不知引以为戒。

三、将下面古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1.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答:

标点: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

“不然。

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五往而后得见。

天下闻之,皆曰:

“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

”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翻译:

齐桓公拜见小臣稷,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

跟随着的人说:

大国的君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也可以停止了吧。

”桓公说:

“不是这样的。

那些看不起爵位俸禄的士人,当然会轻视他的君主;他的君主如果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也会轻视士人。

就算士子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五次前去拜访之后才见到了小臣稷。

天下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

“齐桓公对待平民百姓尚且能够谦虚退让,何况国君呢?

”于是一个接一个来朝见齐桓公,没有不来朝见的。

齐桓公能够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错误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都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

2.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答:

标点: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王曰:

“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

”客曰:

“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

“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

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

”王曰:

“善。

”谓卫人曰:

“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

”曰:

“以削。

”王曰:

“吾欲观见之。

”客曰:

“臣请之舍取之。

”因逃。

翻译:

燕国国王喜好细小巧妙(的玩意),(有个)卫国人说:

“(我)可以在荆棘的刺尖上刻母猴子。

”燕国国王很赏识他,按五乘地的收成那样的俸禄养着他。

国王说:

“我看看你在荆棘刺尖上刻的母猴。

”那人说:

“当国王的想看它,必需半年不进后宫,不喝酒吃肉,雨停日出的时候,在半明半暗的地方看,这样才可能看见荆棘刺尖上的母猴子。

”燕国国王于是就养着那个卫国人,不能观看他的母猴子。

有个郑国台下的铁匠对燕国国王说:

“我是做刀具的,所有细微的东西都肯定要用刀具切削它,被切削的东西肯定要比刀刃大。

实际荆棘的刺尖上容不下刀锋,(刀锋)无法在荆棘刺尖上刻削,国王你请看看他的刀具,可不可以刻(那母猴子)就清楚了。

”国王说:

“好。

”(于是)对那个卫国人说:

“你做荆棘刺尖上的母猴,用什么工具做啊?

”答:

“用刀。

”国王说:

“我想看看那刀。

”那人说:

“请让我到住的地方去拿。

”因此便逃跑了。

 

《古代汉语

(2)》练习题一答案

练习题第一套答案

一、论述题

1、词义引申的途径是什么?

详细论述并举例说明

答:

(1)、延展引申:

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

如:

临,从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

(2)、比喻引申:

是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

斗,由古时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舀酒的勺子),引申出北斗星,只因两者形状相似。

(3)条件引申:

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

刊,本是砍,所以可以说“刊木”,而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4)、活用引申:

是指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而固化出新义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

如“衣”常作动词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为经常活用而产生新义,并为人们所公认的。

2、、写出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两种平仄格律形式。

答: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

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

“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

”遂赴敌,获一甲首而献之,曰:

“此塞一北。

”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

“此塞再北。

”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

“此塞三北。

”庄子曰:

“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

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

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

”遂反敌,杀十余人而死。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文中义。

答:

北:

败北初:

当初塞:

抵补

首:

头再:

第二次是:

这具:

具有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

三次败逃,因为要奉养母亲,这是尽为人子的责任

3.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交往的朋友都责备他(卞庄子),国君也羞辱他。

现在母亲故去了,请求让我对国家尽自己的责任,从而让我的灵魂有个归宿。

3、将下面古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於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答:

标点: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於群臣:

“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

“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

“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翻译:

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是他心里欢乐,问大臣们:

“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

"可以攻打胡国。

"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

"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

"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

 

练习题第二套答案

一、论述题

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分几个方面?

分别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

答: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1)、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词义扩大。

如:

河,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不包括一般的河流,后来河扩展为北方河流的总称现代,不论南方水系还是北方水系,都可以称河了。

(2)、词义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