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87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2.docx

《古代汉语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2.docx

古代汉语2

古代汉语

(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

《古代汉语(2)》自检自测题

(二)

参考答案

 

责任教师陈白夜

 一、填空(20分)

1.每空1分,共4分。

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

2.每空1分,共2分

杂记类;哀祭类。

3.每空1分,共3分

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4.每空1分,共2分

断句错误;使用标点符号错误。

5.每项1分,共2分

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古代没有冒号等标点符号。

6.每空1分,共4分

四句的顺序不对不给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7.每空1分,共3分

   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二、每字1分,共10分。

1.王(此):

使(这三人)为王。

爱;爱戴。

2.淫:

过分。

是:

这。

贼:

祸害。

3.田:

打猎。

饿:

饿得要死。

4.趋:

快步走。

5.恨:

遗憾。

 三、说明在句中的词性1分,说明意义或作用1分,共20分。

1.或:

代词,有人。

2.以(封):

介词,表对象。

是:

代词,这。

(君)之(不肖):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乃:

副词,就。

稍:

副词,逐渐。

4.于(此):

介词,表处所。

(欲其子)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诸:

“之乎”的合音词。

5。

以:

介词,表原因。

 四、每个词类活用2分,共10分。

1.饮:

使动用法,使(赵盾)喝酒。

2.怀:

使动用法,使(敌)归顺。

抚,使动用法;使(远方的人)归附。

3.衣:

用作动词,包扎。

4.崇:

用作动词,斟满。

 五、错一处标点扣1分,不倒扣,共10分。

1.大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愿足下详察之。

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学剑,又不成。

 六、每句诗的平仄1分,每句只要错一处(包括画圈的错误)就不给分。

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2分,没有说明和说明不正确的均不给分。

共10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一一一 ||,| | |一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①|,一一①|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①一一||,① | |一一。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一一|,一一| |一。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没有三平调和犯孤平。

   七、本文标点共5分,标点错4个扣1分(不倒扣)。

6个重点词,每个1分,9个译文单位,每个单位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

共20分。

   原文标点: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桕服以戏于朝。

泄冶谏曰:

“公卿宣淫,民无效焉。

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公曰:

“吾能改矣。

”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

公弗禁,遂杀泄冶。

孔子曰:

“诗云: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其泄冶之谓乎?

参考译文:

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都同夏姬淫乱,②他们都贴身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嬉戏。

③泄冶劝谏灵公说:

“国君和大臣宣扬淫乱,百姓没有好的榜样了。

④而且自己的声誉也不好,您还是把夏姬的内衣收起来吧。

”⑤灵公说:

“我能改的。

”⑥灵公把泄冶劝谏的话告诉了孔宁、仪行父,孔宁、⑦仪行父请求杀了泄冶。

灵公也不禁止,⑧于是他们就杀了泄冶。

孔子说:

“《诗经》上说: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⑨这大概说的就是泄冶(劝谏这件事)吧?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史系

2005年5月

古代汉语

(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

《古代汉语(2)》自检自测题

(一)

参考答案

 

责任教师陈白夜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感叹

2.引出谓语加强语气

3.最后

4.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

5.集解体

6.“.....的样子”

7.臣子写给皇帝

8.传状

9.史传文

10.一韵到底

11.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同

12.词调的名称

13.把....怎么样

14.信亡之事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每个词语2分,意义1分,用法1分,共20分)

1.穷困:

仕途坎坷;引申义。

2.被:

遭受;引申义。

3.残:

杀害;本义。

4.偷:

懒惰;引申义。

5.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6.破: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7.富、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安定。

8.详:

通“佯”,假装。

9.距:

通“拒”,拒止。

10.欲谁归罪:

欲归罪谁,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前置。

三、说明加点词在句中的词性和语法作用(每词2分,词性1分,作用1分,共36分)

1.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使该结构作分句。

2.之:

助词,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3.之:

动词,到……去。

4.其:

助词,表示委婉语气。

5.者:

助词,表示提示语气。

6.所:

代词;以:

介词。

“所以”表示原因。

7.或: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人。

8.焉: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9.少:

副词,稍微。

10.曾:

副词,竟然。

11.且:

副词,将要。

12.且:

连词,又……又。

13.于:

介词,表比较。

14.以:

介词,表时间。

15.以:

连词,表关联。

16.为:

介词,表对象。

17.虽:

假设连词,即使。

18.然:

代词,指代“受其直,怠其事”,作谓语,这样。

四、全题10分;全标对得满分,标错1个扣1分。

(注意:

加○的字画平画仄都是对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一|一一||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一|||||一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一|一||一一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一||○||一一

五、标点7分,每错4个扣1分(全部只错一个不扣分);译文分13个给分句,每句1分。

共20分。

标点:

(1)晏子为齐相,出,

(2)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3)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4)既而归,其妻请去。

(5)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6)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7)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8)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9)然子之意自以为足,(10)妾是以求去也。

”(11)其后夫自抑损。

(12)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13)晏子荐以为大夫。

译文:

(1)晏子做了齐相,一次坐车外出,

(2)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看她的丈夫。

(3)她的丈夫替相国驾车,抱持着大的车盖,扬鞭赶着驷马,意气扬扬,非常自得。

(4)回家以后,车夫的妻子要求离去。

(5)丈夫问其中的原因。

妻子说:

“晏子身高不到六尺,(6)身为齐相,名声显扬于诸侯。

(7)今天我看他外出,志向和思想是那么深沉,常常表现出自居人下的神情。

(8)你身高八尺,却替人驾车,(9)但是你的神情却自以为很了不起,(10)我因此要求离去。

”(11)从那以后她丈夫就变得谦虚起来。

<12)晏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情告诉了晏子。

(13)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史系

2005年5月

古代汉语

(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

《古代汉语(2)》自检自测题

(二)

 

责任教师陈白夜

 一、填空(20分)

   1.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类;《欧阳生哀辞》属于类。

   3.骈文的特点主要有。

   4.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

   5.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

   6.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

   7.律诗的对仗是指;工对是指;借对是指。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2.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4.任座趋而出。

 

 

5.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宇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

1.或问儒者曰:

“方此时也,尧安在?

 

 

2.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3.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4.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

使楚人傅诸?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

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2.怀敌抚远,何招而不至?

 

 

3.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4.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

 

 

 

 五、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1.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六、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

(10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一、接、别,不入声。

 

 七、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衰袒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

注:

1.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夏姬:

人物的名称。

袒服:

内衣。

2.《诗经》的句子不用翻译。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史系

2005年4月

古代汉语

(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专科)

《古代汉语(2)》自检自测题

(一)

 

责任教师陈白夜

 

 一、填空(14分)

   1.句尾语气助词“哉”表示语气。

   2.“是惟子厚之室”的“惟”起的作用。

   3.句尾语气助词连用时,语气的重点在一个语气助词上。

   4.义疏体是一种的注解体例。

   5.是汇集众说的一种注解体例。

   6.“貌”这个术语是用来表示某种情貌的,相当于。

   7.奏议是的书信或公文。

   8.按照姚鼐文体的分类,《段太尉逸事状》属于类。

   9.古代散文大致可分为、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四类。

   10.近体诗用韵很严,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而且要。

   11.“粘”是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它是指。

   12.词牌是各种。

   1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

”的“如……何”意思是。

   14.“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的“以”后省略的是。

 二、说明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20分)

(特殊用法的具体要求:

l~4小题说明本义、引申义;5~7小题说明词类活用;第8、9小题说明通假;第10小题说明词序)

   1.士穷乃见节义。

   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3.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4.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5.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6.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7.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8.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

   9.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

   10.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三、说明加点词在句中的词性和语法作用(36分)

   1.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

   2.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5.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6.此乃信所以去也。

   7.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8.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9.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10.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11.罪且及副元帅。

   12.吾贱且辱。

   1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4.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15.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16.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17.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18.今我受其直,怠其事,天下皆然。

 

 四、标出下面这首律诗的平仄(10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标点下面一段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史记•管晏列传》)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史系

2005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