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8478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寓言类文言文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26题;共371分)

1.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①使弈秋遴二人弈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2)根据文言文,写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工,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匚

④虽与之俱学。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时应该读出的语气,自:

非然也”应该读出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4)《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有删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

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

A.愚公年纪大了,时间很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B.愚公家住在山区,北部很闭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很不方便。

C.愚公想证明智叟说的是错的。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A.完成

B.于是,就

(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河曲智叟亡以应()

A.死亡

B.没有

(4)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多选)

A.愚公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B.愚公是一个敢于挑战困难的人。

C愚公是一个不听从别人劝告、很固执的人。

3.文言文阅读

怀素写字①

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④其庵⑤曰:

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

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

写字。

④【名】命名,起名。

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

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

(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

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房也取一个雅

号。

名吾堂曰:

“:

理由是:

4.课外阅读。

墨鱼①自蔽②

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④墨而渔之。

噫!

彼所自蔽者,乃所以⑤自祸⑥也欤?

人有恃⑦智,亦足以鉴。

注释:

①墨鱼:

乌贼。

②蔽:

隐蔽。

③拳然:

屈曲成一团的样子。

④迹:

循着踪迹,即跟踪。

⑤所

以:

••…的原因。

⑥自祸:

给自己带来祸患。

⑦恃:

凭借,依仗。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①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

②亦足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以墨蔽其身。

(3)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B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

C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

5.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②。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

洗衣服。

②自若:

神情不紧张。

③庶几:

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

思。

④寻:

副词,随即,不久。

⑤去:

离开。

⑥被:

施加,给••…加上。

(1)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

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

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和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

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②虎亦寻至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6.课外阅读。

曾子①杀猪

曾子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日:

女③还,顾④反为女杀彘⑤。

”妻适⑥市来,曾子欲捕彘杀

之。

妻止之日:

特⑦与婴儿戏耳。

曾子日: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⑧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⑨欺之,是教子欺

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⑩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②之:

至L去。

③女:

通汝”,你。

④顾:

回来。

⑤彘:

猪。

⑥适:

往,至ij。

⑦特:

只不过。

⑧待:

依赖。

⑨子:

你。

⑩遂:

就。

(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

(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7.课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朱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为设果。

②孔指以示儿曰……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君”与失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②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③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4)孔君平由“而联想到小儿姓“:

就和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说明孔君平非常幽默。

(5)想一想,小儿的回答巧妙在哪儿?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他巧妙地称赞了孔君平的高尚人格

8.他用对方的方法来反驳对方,既表现了他的聪明,也表现了他语言的幽默

C他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用朱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正话反说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

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8.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

所以

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

宥盐乎?

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

菜。

母曰:

安可如此?

”愚人曰:

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

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②食之,甚美

(2)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9.阅读理解。

(一)王冕好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小牛陇图上,窃屿入学舍班,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呼之。

已而复如初叫

【注释】①牧:

放牧。

②陇:

田间小路。

③窃:

偷偷。

④学舍:

学堂。

⑤辄:

总是,就。

⑥挞:

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⑦已而复如初:

事过之后又像当初一样。

(1)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

A.王冕牧牛陇上

B.王冕听诸生诵书

C王冕暮归忘牛

D.父亲挞之

(2)这个故事中的王冕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

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土笑

而然之。

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

①所宝以百数②尾搐入两股间

(2)请用两条"/给第①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②题句子。

①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②处土笑而然之。

(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杜处土)所宝以百数

B.(戴嵩)常以自随

C.(牧童)拊掌大笑

D.(古语道理)不可改也

(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日:

所以

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日:

宥盐乎?

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

菜。

母日:

安可如此?

”愚人日:

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

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昔有愚人:

②食之,甚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主人既闻,乃益盐。

②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1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

其子曰:

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

”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

暮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①宋:

宋国。

②雨(y可:

下雨,名词作动词。

③筑:

修补。

④盗:

小偷。

⑤父(f0: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⑥亦云:

也这样说。

亦,也。

云,说。

⑦暮:

晚上。

⑧亡:

丢失。

⑨家:

指这家人。

⑩甚:

很,非常。

⑩智其子:

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

1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欲速则不达①

子夏②为莒父宰③,问政④。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①选自《论语子路》。

②子夏:

孔子弟子,姓卜名商。

③莒父宰:

莒父地方的总管。

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④问政:

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

【附参考译文】

子夏到莒父做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

孔子说: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就达不到目

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

1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日:

夜不得私行。

吏系①得一夜行人。

王问:

自奚来?

”云:

从师家授

业还,不觉日晚。

"吏曰:

鞭乎?

"王曰:

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

”释之,并令吏护送反

家。

【注】①系:

抓。

②致:

达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

②且

③岬

②匕

(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惊弓之鸟

B.君子何之

C置之度外

D.久而久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1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②小儿游③。

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⑥走⑦取之⑧,唯⑨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⑩。

【注】①尝:

曾经。

②诸:

众,各。

③游:

游玩,玩耍。

④子:

果实,指李子。

⑤折枝:

折,弯曲。

把树枝压弯了。

⑥竞:

争着。

⑦走:

跑。

⑧之:

它,这里指李子。

⑨唯:

只有,仅。

⑩信然:

确实这样。

(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

(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6.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日: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予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

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1)解释划线的字。

①子何恃而往

②贫者海还

(2)翻译句子。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3)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1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令臣使

楚,不当从此门入。

"俵者JL(genggeng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予对曰:

齐之临淄三百闾(l员,张抉(meD成阴,挥汗

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

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日:

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

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工xiaoxia)o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为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更(genggeng道不g(xiaoxia力主

(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

(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这三个成语用了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的人。

(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

1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越人种稻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榻,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

未几

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

欲学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

人谓宜泻水种黍,弗对,而仍其旧。

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

所歉而赢焉。

故日: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1)解释下列字。

①盖:

②鄙:

③兵:

④偿:

(2)翻译最后一段。

故日:

阜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3)文章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

(4)这两个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5)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

为什么?

19.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日:

非然也。

(1)诲”在文中的意思是。

(2)找出两个人学弈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3)选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4)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要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B.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

C.学习应专心,不可三心二意。

20.文言文训练。

田登作郡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

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

木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

田登,人名。

上元:

元宵节)

(1)解释划线词: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21.课外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何不/试之以足

D.私拟作/群鹤舞空

(2)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楚人有涉江者_/郑人有欲买履者—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昂首观工

C.又留蚊壬素帐中/王土墙凹凸处

D.遽契其舟/常蹲其身

(3)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楚人有涉江者②遽契其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③尽之④,遂辞归⑤。

秦青弗止⑥,饯行郊衢⑦,抚节⑧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⑨行云。

薛谭乃谢⑩,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

①讴(ou):

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唱歌

②穷:

尽,完,这里指学完。

③谓:

认为,以为。

④之:

代词,指代秦青高超的唱歌技巧。

⑤遂辞归:

于是就(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遂(sui),于是。

辞,告辞

⑥弗(fu)止:

没有劝阻

⑦饯行于郊衢:

在城外大道旁给他用酒食送行。

衢(q),大路

⑧抚节:

打着节拍。

⑨遏(e):

阻止。

⑩谢:

认错,道歉。

①反:

通返”,返回

(1)对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说自己什么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B.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自己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2)秦青为薛谭饯行,高歌一曲之后,薛谭是怎么做的?

写出相关的句子。

(3)秦青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要说明理由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态愁(yin)然①,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

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②,荡倚冲冒③,姑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日:

技止此耳!

因跳踉④大?

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愁愁然:

小心谨慎的样子。

②狎: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荡倚冲冒:

荡,碰撞。

倚,靠近。

冲,冲击。

冒,冒犯。

④跳踉:

跳跃。

⑤?

怒吼。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

蔽林间窥之远遁

以为且锂也踵之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写出两个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

(4)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4.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买楼(du)还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丕兰之柜②,薰以桂椒③,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④,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楼而还(huanh如其珠。

此可谓善卖楼矣,未可谓善鬻⑤珠也。

【注】①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犊:

木匣子。

②柜:

盒子。

③桂椒:

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

④玫瑰:

一种美丽的玉石。

⑤鬻:

卖。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还(huGnha)i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为:

②缀:

③饰:

(3)此可谓善卖楼矣,未可谓善鬻珠也”的意思是()

A.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珠宝,而不善于卖木匣子吧。

B.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木匣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C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既善于卖木匣子,又善于卖珠宝吧。

(4)那个郑同人把珠宝还给商人,只留下木匣子,原因是()

A.珠宝实在太好了,闪闪发光

B.木匣子做得太好了,被这个郑国人看中了

(5)买楼还珠”这个成语指()

A.留下珠宝退还木匣子,比喻取舍得当。

B.留下木匣子退还珠宝,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C留下木匣子退还珠宝,比喻眼光独到,取舍得当。

(6)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想对那个只买了木匣子的郑国人说些什么?

25.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这个故事是讲和的故事。

故事的结果是赢了。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6.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之磨铁杵②,问

之,曰:

迭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至业③。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①媪(:

年老的妇人。

②杵(chU):

棒槌。

③卒业:

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

方:

欲:

还: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_?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1)案】

(1)①教导;②引,拉

(2)①的;②弈秋的教诲;③鸿鹊;④他:

专心听讲的那个人

(3)B;D

(4)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考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

(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

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

境。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

诲:

教导。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

鸿鹄(天鹅)。

援:

拉、拉开。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

中去理解。

(3)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来判断。

为是其智弗若与:

是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日:

然也:

对啊,是这样的

(4)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

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

本的中心主题。

故答案为:

(1)①教导②引,拉

(3)①的②弈秋的教诲③鸿鹊④他:

专心听讲的那个人

(4)B、D

(5)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

(1)B

(3)B

(4)B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