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89075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docx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doc

试论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江苏省溧阳市第三中学吴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语言技能的七级目标(即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级别描述中对听的要求是:

“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以及结果;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能听懂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例如:

天气预报。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完成听力这项活动中存在些许问题。

有的学生对听力缺乏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一听就怕,就怕听不懂,往往出现紧张、焦虑和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有的学生不能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听力理解是一种心理过程,其独有的特征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运用相应的策略,以便及时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信息,预读预测策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这种策略可分为听前预测、听中预测和听后预测。

一、听前预读预测

《标准》提出学生在听前活动中要明确听的目的,激发自己的兴趣和欲望,使自己心理上产生期待。

这要求听者利用“试卷分发后”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后”之间的时间(尤其是介绍每一节试题做法和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的5秒钟,及时、迅速地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

这样可以减少记忆负荷,缩小信息结构范围,提高听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难度,消除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进行准确理解。

在听前预读预测中应完成以下任务:

1.默读选项,比较差异,做出预测。

在听材料之前要求听者把题干和选项在心里默读,对于有些可以有不同读法的地方也要采用不同的读法默读。

如:

8:

55,可读成eightfifty-five,也可读成fivetonine,这样我们就可以预测到听力材料中这个时间的读法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对于有些选项词数较少,差异一目了然的要做记号。

如:

例1:

What’sJenny’sphonenumber?

A.8763456.

B.8763465.

C.8736456.

默读此题,我们可首先用笔划掉三个选项中相同的前两位数“87”,

同时我们注意到A,B选项的前四个数字是一样的,而选项A,C中的最后三个数字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取这三个选项的交集,即先预测选项A是问题的答案,然后在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辨别第三位数“6”、“3”这两个数字上,再听清尾数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涉及时间、价格、数字的试题往往需要经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我们在听的过程中最好记下所听到的数字,以备换算。

如第NMET2002第二小题

例2:

Whattimedoesthetrainleave?

A.At6:

15.

B.At6:

25.

C.At6:

50.

原文是:

M:

I’mafraidwe’llmissthetrain.Whattimeisitnow?

W:

It’s6:

15.Thereare10minutesleft.Let’shurry.

这个对话中,男士所说的内容涉及乘火车时间,并询问当时的时间。

女士则说出了当时的准确时间,即6:

15,接下来,她又说出了离火车出发还差10分钟。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火车几点开,正确答案为:

六点15分+10分=六点25分

2.根据问题及选项,猜测大意。

例3:

2000年NMET第15—17题

15.WhatisMary’splanforSaturday?

A.Visithermother

B.CookdinnerforTom

C.AskJohnandhiswifetodinner

16.WhatdoesJohnsaytoMaryabouttheinvitation?

A.He’snotfree

B.He’llcertainlygo

C.He’snotsure

17.WhathasJohnpromisedtodo?

A.Phonebackwithananswer

B.PersuadeJanetojoinhim

C.VisitMary’smotherOnSaturday

听力原文为:

M:

Hello.

W:

Oh,hello,John.Howareyou?

M:

Justfine,thanks,Mary.

W:

Say,TomandIwerewondering.AreyouandJanefreethisSaturday?

M:

Saturday,er…mum….ItseemsJanementionedsomethingaboutvisitinghermotherthatafternoon.Why,whatdidyouhavein

mind?

W:

Oh,wouldyouthinkitwouldbenicetohaveyouoverfordinner?

Butifyou’renotfree….

M;Well,letmecheckagainwithJane.I’llcallyoutonight,andletyouknowforsure.OK?

预读第15题后,我们就会想到在录音中必然会出现与A,B,C三个选项有关的关键信息词,究竟选哪一个,待听完录音后定夺。

看过第16,17题的题干和选项后,不难看出,录音内容应该是与邀请有关的话题,而且被邀请者可能是John和他的妻子,那么有关邀请的句型立刻在脑海中闪现,如“AreyoufreethisSaturday?

“Willyoucometo…?

“I’dliketoinviteyouto….。

因此,在听录音内容时,就要对这些句型特别注意。

3.抓住谈话主旨要点

我们在预读时要抓住选项中重复率高的词语进行预测,集中精力把握主题内容。

如2002年高考题第2小题:

例4:

Whatarethetwospeakerstalkingabout?

A.Afootballplayer.

B.Afootballteam.

C.Afootballmatch.

显然,football是其中出现频率高的焦点词语,这就说明谈话内容是与之相关的,究竟是与之相关的人还是事,在听力过程中稍加分析,或者运用一些策略,答案是不难得出的。

二、听中预测

《标准》要求学生在听力活动中要学会抓关键词,听取大意,把握主题,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并且能借助情景预测下文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掌握这一技能,听中预测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预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领会大意,捕捉关键信息进行预测

英文写作的特点是一般都有主题句,它揭示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首尾句,它们往往是材料的主题句。

在听短文和较长的对话时,要从第一个句子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文章进行预测,预测的内容包括讲话或谈话的主题、谈话人的目的、意图和态度等。

如听完2002北京卷第10段听力材料首句后可知这是一则广告,在听音时就要注意该产品的优点和价格。

例5:

听力材料:

Andnowaspecialofferoftheweek!

Forjust$99youcanbuyaboat.

It’snotjustanyoldboat.Thiskindofboatnevergetsaholeinit,and

itpacksflatinthebackofthecar.Itcomeswithanelectricpump.

Andallyouhavetodoisjustswitchiton.It’sbrightorange.Soit’s

safeatsea.What’smore,for$500dollars,youcanhaveasmall

outwardmotortogoontheback.Rushoutandbuyonenow.soyou

canreallyenjoythesummerholidays.

2.利用交际用语进行预测

试题往往要求学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关系。

常见的考查背景的问题有:

Wheredidtheconversationmostlikelytakeplace?

Where

arethetwospeakerstalking?

What'stheproba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peakers?

等。

听力测试的材料都具有真实的生活情景,因而,听力材料中就会出现与某种生活情景相适应的标志性的交际用语。

比如当听到“WhatcanIdoforyou,sir(madam?

”或“CanIhelpyou?

”时,就可预测到对话双方的关系很可能是顾客和店员或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

从某方面来看,对对话或独白发生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考生对语篇整体输入、整体理解能力的高低。

例6:

NMET2000第1题:

Wherearethespeakers?

A.Inadepartmentstore.

B.Inaclothesstore.

C.Onaplayground.

在这个听力材料中,女士使用的“CanIhelpyou?

”这句话就是一种交际语,它比较清楚地表明,谈话是在一种服务性的场所进行的。

然后男士提出了自己的意愿:

“I’dtryonsomesportsjacket.”进一步证明了这是买衣服的情景,正确答案一目了然。

3.利用关键词语或者短语进行预测

听力试题的内容和题材一般较为广泛,从学校、家庭、个人爱好、天气、时间、数字、地点到健康、购物、文化娱乐、体育、租房、旅游、交通等。

听力测试中的对话或独白传递的是这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信息。

我们知道了这个语言环境,一般就能预知要传递的信息。

谈话者的职业、身份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隐含在谈话内容中,听录音时要根据双方谈话的内容和关键词进行分析,推断。

比如在商店,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谈话一般谈论货物与价格问题;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谈论的会是学习、作业、考试等问题。

另外,从对话者的态度、语气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的职业身份,继而通过抓住对话中能反映某种职业或环境特征的关键用语,可以预测到谈话者之间的关系和谈话场所等。

如与商店有关的词语有:

supermarket,departmentstore,onsale,size,clothes,men’ssuit,women’sdress,changes等;与学校有关的词语有:

teacher,student,exam,test,class,homework,score,mark,termpaper等;与银行、邮电有关的有bank,openanaccount,cash,withdraw,deposit,mail,post,stamp,envelope,parcel,airmail,package,check,postoffice,telegram等;与医疗、医药有关的有:

doctor,patient,operation,cancer,cold,fever,cough,hightemperature,dentist,surgery等;与宾馆、餐厅有关的有:

asingle/doubleroom,hotel,receptiondesk,menu,waiter/waitress,soup,softdrink,beer,wine,salad,paythebill等。

如2002北京卷第2小题:

例7:

Wheredoesthisconversationtakeplace?

A.Inarestaurant.

B.Inacoffeeshop.

C.Inaclothingstore.

听力原文为:

M:

CanItakeyourcoat,madam?

W:

Thankyou.

M:

Andwouldyoulikesomethingtodrinkbeforeyouorderyourmeal?

做此类试题时,我们一定要抓住体现谈话地点的关键词。

本题只要抓住“orderyourmeal”,可知谈话地点是“restaurant”。

4,根据信号词预测

在听力材料中会使用部分词语来表达转折、递进、解释、因果和概括等含义,如:

but,however,thatistosay,namely,forexample,asaresult,onthecontrary,first,second,yet,still,because,inconclusion,inthesouth,inthenorth等。

这些关联词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好地预测下文的内容。

例8:

NMET2000第10段材料

Goodevening.Tonightthemainnewsisaboutthebadweatherwearehaving.Stormsarereportedinallpartsofthecountry.Inthenorth,manyroadsareclosedbecauseofhighwinds.TwomainroadsnearGlasgrowareblockedbytrees.Inthesouth,tooheavyrainsandstormsarereported.NearDover,fiftyhouseshavebeenflooded,andlastnightalorrywasblownoverbythewind.Intheeast,quiteafewareashavebeenflooded.Manysmallboatshavebeenlost,andthismorningoneboatwasfoundtwomilesinland.Thingsarebetterinthewest.Buttwovillageshavebeenfloodedbyariver.Fourpeoplenearlydrownedintheflood.Morestormsareexpectedtomorrow.

这段文章里用了四个表示方位的关联词语inthenorth,inthesouth,intheeast和inthewest,使得语篇层次清楚,让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很容易就把握住了各个方位的天气状况。

三、听后预测

这一过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谈话双方意图、态度的推断能力。

听完材料之后,我们要对材料的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有疑问或漏听的信息,并且对听前预测和听中预测加以分析和修正,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率。

如:

2002北京卷第3小题:

例9:

Whatdoesthewomanmean?

A.Shecan’tseeitnow.

B.Sheiseagertoseeit.

C.Shewantsthemantoseeitfirst.

听力原文为:

M:

I’vejustorderedanewcomputer.It’stwicethespeedoftheonewegotnow,andmuchbetterforgames.

W:

Really!

Ican’twaittoseeit.这是一道推断题,本题中“thewoman”在听了“theman”对所买电脑的介绍后说“Ican’twaittoseeit.”。

由此可推断答案为B。

又如:

2002北京卷第4小题:

例10:

Whatcanwelearnfromtheconversation?

A.Thewomanwillgototheairportbytaxi.B.Thewomanisaskingthemanforhelp.C.Thewoman’scarhasbrokendown.听力原文为:

M:

Howareyougettingtotheairport?

W:

Well,Ihaven’treallygotanychoice.Ihavetotakethebus.Mycarisatthegaragegettingrepairedandthetaxiisjusttooexpensive.从提问方式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道典型的推断题。

这类试题通常比较难,特别是男女双方的谈话都比较含蓄,往往不能提供直接信息,要求我们根据对方的内容进行逻辑推理。

此题根据“Ihaven’treallygotanychoice.Ihavetotakethebus.”可排除B项。

根据“Thetaxiisjusttooexpensive.”可排除A项,从“Mycarisatthegaragegettingrepaired。

”可推知“thewoman”的汽车坏了。

《标准》中的“认知策略”要求学生在完成听力这项任务时要采取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在听力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理论上讲,50%的听力技巧与预测有关;从实践上看,预读预测可增强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而且,能帮助听者提高内懂难度更高一些的听力材料,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2.董本友“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试题研究》2001年第21期(高中英语)3.谢起明“高考听力题型解析及解题技巧”,《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第3期4.教育部考试中心课题组《英语——历年高考试题精选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袭心源“听力测试中正确答案的选择原则”,《外语电化教学》,2001年第4期6.杨坚定“听力理解策略训练与教师的作用”,《外语研究》2003年第3期7.邓道宣“高考听力考试中的预测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用心爱心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