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9792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ABC公司平价购买刚发行的面值为1000元(5年期、每半年支付利息40元)的债券,该债券按年计算的到期收益率为( )。

  

 A.4%   B.7.84%   C.8%  D.8.16%  

  【答案】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实际年利率与周期利率的关系。

由于平价发行的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周期利率等于到期收益率的周期利率,所以,周期利率为4%,则实际年利率 =8.16%。

  

  2.在利率和计息期相同的条件下,以下公式中,正确的是( )。

  

  A.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  

  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1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投资回收系数=1  

  D.普通年金终值系数×预付年金现值系数=1  

  【答案】B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的互为倒数关系。

  

  3.在进行投资项目评价时,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报酬率取决于该项目的( )。

  

  A.经营风险  

  B.财务风险  

  C.系统风险  

  D.特有风险  

  【答案】C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投资项目评价时,站在投资组合的角度,只考虑其系统风险而不考虑非系统风险。

  

  4.某公司根据鲍曼模型确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为1000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

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为( )。

  

  A.5000  

  B.10000  

  C.15000  

  D.20000  

  【答案】B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

在存货模式下,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机会成本等于交易成本,即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应为交易成本的2倍,所以,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2×=10000(元)。

  

  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一季度至四季度的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000件、800件、900件850件,生产每件甲产品需要2千克A材料。

公司的政策是每一季度末的产成品存货数量等于下一季度销售量的10%,每一季度末的材料存量等于下一季度生产需要量的20%。

该公司二季度的预计材料采购量为( )千克。

  

  A.1600  

  B.1620  

  C.1654  

  D.1668  

  【答案】C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二季度产量=800+900×10%-800×10%=810(件)  

  三季度产量=900+850×10%-900×10%=895(件)  

  二季度材料采购量=810×2+895×20%×2-810×2×20%=1654(千克)。

  

  6.以下营运资金筹集政策中,临时性负债占全部资金来源比重最大的是( )。

  

  A.配合型筹资政策  

  B.激进型筹资政策  

  C.稳健型筹资政策  

  D.紧缩型筹资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激进型筹资政策的特点。

在激进型筹资政策下,临时性负债占全部资金来源比重最大。

  

  7.以下股利分配政策中,最有利于股价稳定的是( )。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有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固定或持有增长的股利政策的特点。

虽然固定或持有增长的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均有利于保持股价稳定,但最有利于股价稳定的应该是固定或持有增长的股利政策。

  

  8.市净率的关键驱动因素是( )。

  

  A.增长潜力  

  B.销售净利率  

  C.权益报酬率  

  D.股利支付率  

  【答案】C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市净率的关键驱动因素。

市净率的驱动因素有股利支付率、增长率、股权资本成本和权益报酬率,但关键驱动因素是权益报酬率。

  

  9.以下原则中,不属于成本控制原则的是( )。

  

  A.经济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C.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D.全员参与原则  

  【答案】C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成本控制的原则。

关于成本控制的原则,教材中提到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和领导推动原则共四条。

以顾客为中心属于成本降低的基本原则。

  

  10.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 )。

  

  A.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B.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C.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D.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答案】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类。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两个差异:

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或分解为三个差异:

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

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影响无风险报酬率的有( )。

  

   A.平均资金利润率 B.资金供求关系  

  C.国家宏观调控 D.预期通货膨胀率  

  【答案】ABC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影响无风险报酬率的因素。

由于无风险报酬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而平均资金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纯粹利率,进而影响无风险报酬率,所以,A、B、C和D选项均正确。

  

  2.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企业去年的股东权益增长率为8%,本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去年相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本年的销售增长率为8%  

  B.企业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为8%  

  C.企业本年的权益净利率为8%  

  D.企业本年的实体现金流量增长率为8%  

  【答案】AB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可持续增长率的前提假设和含义。

在保持去年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并且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本年的实际销售增长率等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也等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上年的股东权益增长率等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同时,在稳定状态下,本年的销售增长率等于本年的实体现金流量增长率,也等于本年的股权现金流量增长率。

  

  3.债券A和债券B是两支刚发行的平息债券,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相同,票面利率均高于必要报酬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两债券的必要报酬率和利息支付频率相同,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低  

  B.如果两债券的必要报酬率和利息支付频率相同,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高  

  C.如果两债券的偿还期限和必要报酬率相同,利息支付频率高的债券价值低  

  D.如果两债券的偿还期限和利息支付频率相同,必要报酬率与票面利率差额大的  

  债券价值高。

  

  【答案】B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债券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平息债券(即分期付息债券),当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相同,票面利率高于必要报酬率,即溢价发行的情形下,如果债券的必要报酬率和利息支付频率不变,则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期限缩短),债券的价值逐渐向面值回归(即降低);如果债券的偿还期限和利息支付频率不变,则必要报酬率与票面利率差额越大(即票面利率一定的时候,必要报酬率降低),必要报酬率(即折现率)与债券价值反向变动。

  

  4.下列各项因素中,对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没有影响的有( )。

  

  A.订货提前期 B.送货期  

  C.每日耗用量 D.保险储备量  

  【答案】AB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陆续供货陆续领用模型下的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可知,影响存货经济订货批量的因素有五个,即:

存货全年总的需求量、一次订货成本、单位存货年变动性储存成本、每日耗用量和每日送货量。

订货提前期、送货期和保险储备量均对经济订货批量没有影响。

  

  5.以下关于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是为了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B.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保持不变  

  C.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要考虑公司的现金是否充足  

  D.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公司不能动用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  

  【答案】BC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是为了确保目标资本结构不变,使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达到最低。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并不意味着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不变,只是保持资本结构(长期有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不变,无需考虑公司的现金是否充足,同时公司也可以动用和支配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

  

  6.以下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预测基数应为上一年的实际数据,不能对其进行调整   

  B.预测期是指企业增长的不稳定时期,通常在5至7年之间  

  C.实体现金流量应该等于融资现金流量  

  D.后续期的现金流量增长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答案】A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有关内容。

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下,预测的基数有两种确定方式:

一种是上年的实际数据,另一种是修正后的上年数据,即可以对上年的实际数据进行调整。

预测期是指企业增长的不稳定时期,通常在5至7年之间,实体现金流量(从企业角度考察)应该等于融资现金流量(从投资人角度考察)。

有些时候后续期的现金流量增长率的高低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很小。

  

  7.在制造成本法下,以下各项支出中,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

  

  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废品净损失  

  C.存货跌价损失  

  D.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答案】AB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即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在制造成本法下,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废品净损失可以计入产品成本,存货跌价损失和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8.以下关于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逐步结转分步法有利于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成本管理  

  B.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不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C.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D.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无须将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答案】 AB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特点。

逐步结转分步法有利于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成本管理,同时也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适宜采用此法,而不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法)。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而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无需进行成本还原。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各步骤生产费用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为2400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400件。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中,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12  

  B.在保本状态下,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75%  

  C.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800元  

  D.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较安全  

  【答案】 BC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本量利分析。

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中,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销售收入,所以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变动成本率,即60%。

在保本状态下,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2400/(20-12)=300(件),则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300/400=75%,即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75%,安全边际率=1-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25%,表明企业经营较安全。

安全边际额=(预计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单价=(400-300)×20=2000(元),则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2000(1-12/20)=800(元)。

  

  10.以下关于责任中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  

  B.任何可以计量利润的组织单位都可以确定为利润中心  

  C.与利润中心相比,标准成本中心仅缺少销售权  

  D.投资中心不仅能够控制生产和销售,还能控制占用的资产  

  【答案】A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有关各类责任中心的含义和特点。

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但并不是任何可以计量利润的组织单位都可以确定为利润中心,从本质上讲,只有当其管理人员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等广泛权力,而且可以计量利润的组织单位才可以确定为利润中心。

与利润中心相比,标准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不仅缺少销售权,而且对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也无权决策。

投资中心不仅能够控制生产和销售,还能控制占用的资产(即具有投资决策权)。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代码“√”,你认为错误的,填涂代码“×”。

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每题判断错误的倒扣1分;不答题既不得分,也不扣分。

扣分最多扣至本题型零分为止。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越强,风险性就越大。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金融性资产的特点。

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与其风险呈反向变化,即流动性越强,风险性就越小。

  

  2.由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可知,权益净利率等于资产净利率乘以权益乘数。

因此,企业的负债程度越高,权益净利率就越大。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由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可知,权益净利率等于资产净利率乘以权益乘数。

因此,在资产净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权益净利率与权益乘数呈同向变化。

该题的错误在于缺少资产净利率是否发生变化的假设,因为如果资产净利率下降的幅度大于权益乘数提高的幅度,尽管企业的负债程度提高,但权益净利率可能保持不变或变大。

  

  3.ABC公司200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0万元,年初流动负债合计为2500万元(其中短期借款400万元,应付票据1000万元,应付账款500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600万元),长期负债合计为1200万元。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ABC公司2005年的现金到期债务比1.6。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现金到期债务比的计算。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其中:

本期到期的债务包括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所以,现金到期债务比=3200/(1000+600)=2。

  

  4.在证券的市场组合中,所有证券的贝他系数加权平均数等于1。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证券的市场组合的含义。

市场组合的贝他系数为1,而证券的市场组合可以理解为市场上所有证券所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在证券的市场组合中,所有证券的贝他系数加权平均数等于1。

  

  5.利用内含报酬率法评价投资项目时,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因此不需再估计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或最低报酬率。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评价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法的应用。

内含报酬率是投资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判断一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需要将其内含报酬率法与事先给定的折现率(即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或最低报酬率)进行比较才能进行决策。

  

  6.根据存货经济订货量模型,经济订货量是能使订货总成本与储存总成本相等的订货批量。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含义。

根据存货经济订货量模型,经济订货量是能使变动性订货成本与变动性储存成本相等的订货批量。

确定经济订货量不考虑与订货批量无关的成本,即不考虑固定性订货成本与固定性储存成本,在基本模型下,还不考虑购置成本。

  

  7.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转移价格是市场价格减去对外销售费用。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适用前提。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转移价格是市场价格减去对外销售费用。

  

  8.经营风险指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它是企业投资决策的结果,表现在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上。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经营风险的含义。

经营风险是指仅限于经营活动(广义的经营活动,还包括内部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本身,而不考虑筹资活动,即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它是企业投资决策的结果(即息税前营业利润),表现在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或息税前营业利润的变动)上。

  

  9.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按照市价/净利比率模型可以得出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相对价值法下的企业价值的含义。

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相对价值法下的企业价值的含义是指目标企业的相对价值,而非内在价值(即非市场价值)。

  

  10.在确定费用中心的费用预算时,可以考察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这是引导原则的一个应用。

( )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费用中心的费用预算的确定及其依据的理财原则。

在确定费用中心的费用预算时,一个解决方法是可以考察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其理论依据是引导原则.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

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  

  1、A企业近两年销售收入超长增长,下表列示了该企业2004年和2005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单位:

万元)

年度 

2004年 

2005年 

销售收入 

12000 

20000 

净利润 

780 

1400 

本年留存收益 

560 

1180 

期末总资产 

16000 

22000 

期末所有者权益 

8160 

11000 

可持续增长率 

7.37% 

  

实际增长率 

46.34% 

66.67%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计算结果精确到万分之一)。

  

(2)计算该企业2005年超长增长的销售额(计算结果取整数,下同)。

  (3)计算该企业2005年超常增长所需的资金额。

  (4)请问该企业2005年超常增长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并分别计算它们的数额。

  

  【答案】  

(1)200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400/11000×1180/1400)/(1-1400/11000×1180/1400)=12.02%

  

(2)2005年超常增长的销售额=12000×(66.67%-7.37%)=7116(万元)

  或=20000-12000×(1+7.37%)=7116(万元)

  (3)超常增长所需资金=22000-16000×(1+7.37%)=4821(万元)

  (4)超常增长增加的负债筹资=(22000-11000)-7840×(1+7.37%)=2582(万元)

  超常增长增加的留存收益=1180-560×(1+7.37%)=579(万元)

  超常增长增加的外部股权融资=4821-2582-579=1660(万元)

  2、C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

目前的信用政策为"2/15,n/30",有占销售额60%的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满后10天(平均数)收回。

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

如果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40元。

  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5/10,n/20",预计不会影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200万元。

与此同时,享受折扣的比例将上升至销售额的70%;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5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50%可以在信用期满后20天(平均数)收回。

这些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

  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2%.

  要求:

  

(1)假设公司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一年按360天计算,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四位,下同)。

  

(2)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净额,并据此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答案】  

 

(1)不改变信用政策的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平均收现期=60%×15+40%×80%×30+40%×20%×40=21.8(天)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4×100/360×21.8×60/100×12%+2×300/360×21.8×240/300×12%=5.2320(万元)

  

(2)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