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89894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docx

Get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

年度

2007年

编号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申报课题类别重点课题(非资助)

课题名称中学英语程序性写作梯形导练研究

课题主持人宾爱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填表日期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申请者的承诺:

我如实填写了本评审书有关栏目。

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的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2007年10月25日

 

填表说明

一、课题类别分为重点课题(资助和非资助)和规划课题。

二、封面左上方编号框申请人不填,其它栏目按要求填写。

三、课题行政主持人,系指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等项保障工作的行政领导人员;业务主持人,系指负责课题专业研究的人员。

行政主持人与业务主持人可同为一人。

课题组主要成员,系指承担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人员,不含课题主持人。

四、申请评审书须经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五、本表用计算机输入打印或钢笔填写。

六、本表一式4份(其中1份原件,3份复印件)报送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中学英语程序性写作梯形导练研究

课题类别

B

A、重点课题(资助)B、重点课题(非资助)C、规划课题

行政主持人姓名

毕国军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5

行政职务

校长

职称

高级

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博士

工作单位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工作电话

27540963

家庭电话

手机

137********

电子邮件

业务主持人姓名

宾爱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1

行政职务

学科组长

职称

高级/特级

研究专长

教学理论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硕士

工作单位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工作电话

27157165

家庭电话

手机

136********

电子邮件

aihua.bin@

自筹经费(万元)

3万元左右

预期完成时间

2010年5月

预期的主要成果

ACDG

A.专著B.译著C.论文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G.其他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赖炜周

高级(特级)

教学实验研究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郑红云

高级

教学实验研究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张世萍

中级

曾参加过类似的研究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易爱平

中级

曾参加过类似的研究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第一推荐人姓名

廖声斌

职称

高级

研究专长

英语教学评价

工作单位

深圳市教学研究室

第二推荐人姓名

刘秋云

职称

高级

研究专长

英语教学评价

工作单位

宝安区教科培中心

二、课题组主要成员分工

姓名

承担研究任务

签名

宾爱华

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具体负责开题工作和中学英语写作梯形导练模式研究

赖炜周

负责高频词汇灵活运用研究及课题的结题工作

郑红云

负责英式思维习惯培养研究与典型英语句式运用研究

张世萍

负责英语作文快速成文训练研究

易爱平

课题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全面负责,具体负责读写整合训练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与此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作者、成果名称、发表刊物和出版单位、时间)

宾爱华,课题组组长,特级教师,2004年7月与人合著《英语书面表达梯形导练》一书,由济南出版社出版;2004年在湖北省教育学院学报《培训与研究》上发表论文《英语课时目标编写探究》;2004年6月在湖北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中,其论文《英语课时时标设置与表达研究》一文获省级一等奖,同时8月在第四届教育家大会上交流并获全国一等奖,2006年9月在《双语报》上发表文章《表格式书面表达实例点评》等文章。

 

三、选题论证

1、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完成研究的有利条件。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涉及的几个概念,作如下界定:

(一)“导练”的含义:

所谓“导练”是针对教师与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的角色、地位而言。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实践,而这种实践又必须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的。

教师的地位要由权威主体向平等主体转变,由支配主体向支架主体转变。

(二)“梯形”的含义:

梯形是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言的。

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样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

(三)“程序”的含义:

本课题中的“程序”包括“程序性知识”与“程序写作教学法”两层含义。

1.“程序性知识”的定义:

程序性知识是指潜在于行动背后的知识,即是关于技能、认知操作和如何做事情的知识。

而知识的另一分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它可以用某种词语来表达或以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

写作程序性知识(即写作技能)是由陈述性知识转化而来的,而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一定量和质的训练。

因此教师必须按写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有的放矢地指引学生进行训练。

2.“程序写作教学法”的定义:

“程序写作教学法”是由英国两位学者布鲁克斯与格伦迪(ArthurBrookers&PeterGrundy)在《英语写作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一书中提出的。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语写作理论研究是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是在Flower&Hayes的认知程序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研究成果,适用于二语学习的各年龄段的初、中级学习者。

他们强调写作教学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并把写作划分为两个阶段七个程序:

(1)动笔前的准备阶段:

选题、构思、拟提纲。

(2)写作阶段:

起草、评价、修改与重写。

教师应设计不同活动针对写作的不同阶段分别实施教学。

学生进行写作是要考虑四个因素:

写作目的、文章中心思想、目标读者、适当的形式。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既是激励者与合作者又是程序活动的创造者。

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在学生提交作文后写评语打分,而是对写作程序了然于心,找出学生感兴趣的不超出能力范围的活动。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在过去的30年间里,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经历了一个“理论辈出,方法竞现”的繁荣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变化体现在研究范式的转变上:

1.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修辞教学模式受到了来自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挑战。

2.随之而来的是“过程写作法”、“体裁写作法”、“社会认知写作法”的理念得以充分展示。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在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于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生存方面的严峻挑战。

4.最近一段时期,外语教学中的实效性问题,又引发了我国外语界的一场讨论

5.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国外写作理论研究中的前沿性问题,如何通过“技术精巧”,处理好“创新写作”这一“宏大叙事”,是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技术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重大命题,值得认真研讨。

至于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些,如体裁写作方面的有王迈迈的《9句作文法》,王长喜的《15句作文法》;结构写作方面的有黄自成的《最新高考英语写作OK摸板》;过程写作方面的有邹义明的《英语书面表达梯形导练》等等,但是将过程,结构和方法三要素有序有机整合,即将遣词造句谋篇到阅读概括以及发散创新这一训练过程系统化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均处于研究中。

还没有较为实用的成果。

 

三、选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

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离开了个体的主动建构,学习毫无意义可言。

而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互相作用过程而建构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会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也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括新旧经验的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

2.“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是在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布鲁纳、伍德和麦瑟等人提出。

自问世以来该理论受到语言学界和应用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它要求在教学时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支架式教学模式构成要素或基本环节可分为三个方面:

(1)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人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必要的工具。

(2)搭建支架,引导探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其次,教师要围绕当前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该概念框架应置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形、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反馈等形式,引导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

(3)学生独立探索。

“支架”理论运用于写作教学最根本的好处是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实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能力,教师做学生的支架帮助学生,学生之间互为支架互相帮助。

3.写作过程模型

Hayes&Flower(1980)所构建的写作过程模型是当前在写作心理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个模型。

他们认为写作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

任务环境、作者的长时记忆和作者的工作记忆。

其中长时记忆储存的是陈述性知识,工作记忆(即写作过程)与程序性知识有关,是受关注的重点,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技能时,如果对构成该技能的子技能尚未把握或达到自动化,要成功、顺利地执行整个技能是不可能的。

加涅认为成功的教学设计的关键是确定这类正确的子技能的层级,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写作技能,就必须使大量的写作子技能程序化,只有对含有组合子技能的程序作出广泛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将一些小的产生式组合成一些大的产生式集合。

进行写作训练就该首先对构成一定技能的子技能进行片段练习或专题练习,一项一项地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子技能,然后再综合若干子技能进行整体性练习,经过一定数量的训练之后,这些子技能会贯穿起来,达到技能运用的自动化。

(二)实践价值

1.实用性强

运用正确、流利的英文写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是21世纪人才整体素质的必要要求。

会用英语写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目前国内外各种重要的英语考试中均有写作这一项。

高考英语中加强英语写作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如广东07年的高考英语改革就明显加大了分数权重。

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用英语准确地表达思想、继而真正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2.既必要又重要

英语写作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写作教学之“难”难在没有找到一条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感到无法下笔,常为写作而头痛;教师也觉得批改了不少作文,但收效不大。

而这归根结底又与人们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认识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有关。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中,书面表达的教学难度最高、见效也最慢。

然而许多教师只是按“听、说、读、写”的顺序来认识写作的重要性,认为写作不如前“三会”重要,因而忽视写作使其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他们往往是到了初、高三复习迎考阶段才进行强化,而平时进行的训练也往往采用“学生单独写,教师单独评改”这种单向交流的模式,教师“一稿定乾坤”,而学生则“一劳永逸”,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非常被动,缺乏真正的写作动机和交际目的。

其实学习只有在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中才会发生,而且英语写作是一项组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文的系统工程,其中还包括英汉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它不是到了初中,或高中毕业时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能力,就象学跳操,要从分别学手、胳膊、腿、脚的动作开始再到学连贯的动作,从慢到快再到跳起来,它是一个连续性的、程序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因此中学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应该是一个从长计议,从源头就开始抓起,从基础就开始抓的程序化的逐步提升的过程。

写作是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写的训练中学生既要注意句子结构及单词、词组的用法,又要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运用,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的能力。

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学过但没有真正学会的单词;使用了只会用来分析但没有实际应用的语法知识,锻炼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还熟悉了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使写作训练必须在教师的指引下、从控制性写作开始,不能一开始就进行自由写作;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的错误也要经过由宽到严的修改过程。

四、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

1.探索一个适合于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的有效模式。

能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利用英文进行写作的动机。

这些情况通过考察各子课题实验班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英语作文考试成绩、英语作文获奖情况、对提高英语作文动机的调查情况等来实现。

2.通过研究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教师能将教学行为与科研结合起来,理性地思考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并能撰写出实验研究论文。

这些情况通过考察参加实验的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学生英语写作成绩、辅导学生作文获奖情况、所撰写论文质量等方面来实现。

3.获得一些应用理论研究成果。

可采取专家审查论证的形式进行检验。

五、完成研究的有利条件

本课题组是一个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有过类似课题研究经历,对国内外这项研究最新动态比较了解的一个团队,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2名,均为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是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相关理论并结合本校实际,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进行为期约三年的实验研究,能找到新的生长点。

三是课题研究的清晰度较高,其研究的指导理论、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期望成果形式都比较明确具体。

四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均能得到保证。

我们相信该课题能顺利进行下去并能取得成果。

 

2、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问题、难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梯形导练模式。

2.构建中学英语写作程序性导练模式。

3.研究该模式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操作范型。

4.探究中学生英语写作障碍及改善方法。

5.研究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包括“中学英语梯形写作训练模式研究”与“中学英语性程序性写作训练模式研究”“读写整合训练模式研究”等多个子课题。

具体涉及到1)习语、固定搭配及句型的套用训练研究;2)段落的完整表达训练序列研究;3)语篇衔接和连贯训练专项研究;4)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熟练运用研究;5)阅读概括与发散创新写作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如何进行该模式的操作范型,包括课堂教学样式、课后训练样式、及英语写作校本课程的开发。

2.研究在该模式的框架下如何营造班级及校园英语写作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满足学生对英文写作的需要。

3.研究在该模式进行过程中评价学生写作的方法、手段。

4.探究学生习作错误的类型及成因,教师纠错的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把握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动态。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出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

(1)调查学生在实验前后英语写作的状况、有关写作能力指标的变化,为分析实验提供依据。

(2)调查学生的写作策略、对写作类型的需要,努力使实验目标与操作切合实际,提高实效。

3.实验研究法。

在一个年级中进行实验,以年级开展跟踪实验研究。

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的方式构建理论假设,搞好实验设计和实验指标、因果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修正完善原有理论假设。

4.行动研究法。

相关教师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提高此模式的应用价值,并且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

3.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与具体安排

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课题的准备阶段

2007年10月——2007年12月为准备阶段。

1)组织相关教师的培训,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明确总体方案,制定实施方案。

2)申请立项

3)完成前测的相关工作。

2.课题的实施阶段。

2008年01月——2009年12月为具体探索阶段。

以学期为单位,分三个实验阶段,每个阶段开10节该模式课、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举行一次学生英语作文比赛。

定期收集实验组的英语书面作业或试卷,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好课题阶段性小结,不断修正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2008年01月——2008年12月开展第一阶段的研究及第一阶段总结验收并调整确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5)2009年01月――2009年09月,第二阶段研究及第二阶段总结验收并确定第三阶段实施方案。

6)2009年10月——2010年01月,第三阶段的研究、后测及第三阶段总结验收。

3.课题的成果总结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3月。

总课题结题,课题组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

7)对子课题组结题评价。

8)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9)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的资料(各种数据、教案、教材、录像、课件、学生优秀作文集、学生习作常见错误集、论文、专著等)

10)聘请上级单位、有关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二)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2.黄莹,从“程序写作教学法”得到的启示——兼评《英语写作教学》[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

3.戴健林、莫雷,西方关于写作过程的自我调控研究的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4.麻彦生、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2)

5.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

6.陈琳:

《高中英语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9月

7.吕晓红:

《英语写作套路与演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8.黄自成:

《最新高考英语写作OK模板》,广州出版社,2007年3月 

9.王长喜:

《直击考点12句作文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月

10.裘雯:

《英语写作套路与演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

1、课题行政主持人近5年科研概况

主要

项目

课题名称

课题

类别

立项

时间

批准

单位

任主持人或研究人员

结题

与否

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

成人成人教育

2006

教育部

研究人员

未结题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成人教育

2004

广东教育学会

主持人

结题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发表刊物

出版单位

发表或

出版时间

迈向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专著

广州出版社

2005年

奖项名称、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颁奖单位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特等奖

2007

广东省教育协会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一等奖

2006

广东省教育协会

2、课题业务主持人近5年科研概况

主要

项目

课题名称

课题

类别

立项

时间

批准

单位

任主持人或研究人员

结题

与否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发表刊物

出版单位

发表或

出版时间

《课时目标编写探究》

论文

湖北教院学报

2004,7

《英语书面表达梯形导练》

专著

济南出版社

2006,7

奖项名称、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颁奖单位

《英语课时目标设置与编写研究》

省级一等奖

2004,10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英语课时目标设置与表述研究》

全国一等奖

2004,12

第四届教育家大会

3、课题研究的经费、资料、时间等有利条件;课题负责人曾获得的省、市专业荣誉称号(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师骨干等)。

本课题组是一个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有过过类似课题研究经历,对国内外这项研究的最新动态比较了解的一个团队。

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2名,均为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是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进行为期约三年的实验研究,能找到新的生长点。

三是课题研究的清晰度较高,其研究的指导理论、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期望成果形式都比较明确具体。

四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均能得到保证。

我们相信该课题能顺利进行下去并能取得成果。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申请立项(07.10-07.11)

《课题申请*评审书》

申请报告

2

开题与前测(07.12内)

《中学生英语程序性写作梯形导练研究》

开题报告会

3

实施阶段I(08.01-08.12)

英语典型句式运用训练

《英式思维习惯的培养》

论文

4

实施阶段II(09.01-09.09)

快速成文训练

《中学英语程序性写作技巧》

论文

5

实施阶段III(09.10-10.01

读写整合训练

《阅读概括与要点发散写作基本技巧》

论文

6

后测与结题(2010.05前)

《中学生英语程序性写作梯形导练研究》

实验报告等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2008.12

《英式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