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900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大纲.docx

蒙古族民间舞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90914Z10

课程名称:

蒙族民间舞/MongolianFolkDance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

64/4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舞蹈表演

教材、教学参考书: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潘志涛,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中国民间舞技术训练教程》,满运喜,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中国民间舞教材及教学法》,马力学,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蒙族民间舞是舞蹈表演专业核心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对汉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步伐训练、风格训练组合及综合性表演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汉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及各种技术技能,同时准确把握汉民族的核心民族气质,并对汉民族舞蹈文化的深度内涵有所了解。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设置为必修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学生在今后教学创作及舞台表演中能自如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创作力和表现力有着显著作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蒙族舞蹈文化背景;蒙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和脚位及风格特点;2、能力要求:

要求达到以下能力:

掌握蒙古族舞蹈元素技术技巧;发展与蒙古族舞蹈相关的素质和表现能力。

此基础上提高对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创新编创转换能力;3、素质要求:

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

蒙古族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章节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讲课

(含实训)

实践

第1章

蒙族舞蹈文化背景、掌握蒙族舞蹈基本体态和动律

2

2课时,其中研讨1课时

0

蒙古族民族舞的基本风格

蒙族提胯、立腰、拔背、敞胸、重心略偏后呈微靠势的基本体态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第2章

蒙族舞手位、脚位及体态

4

4课时,其中研讨2课时

0

蒙族软手及趟步的基本规范

肢体动作与目光远视,气息下沉,稳重、端庄、含蓄、柔中见刚的民族气质相结合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第3章

肩部训练:

肩、柔肩、双肩、绕、耸、碎抖肩

6

6课时,其中研讨3课时

0

肩部不同角度不同轨迹不同质感的动律

肩部动作中的自然、松弛、灵活的状态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第4章

腕部训练:

硬腕带肩训练

4

4课时课时其中研讨2

0

腕部不同幅度不同速度不同质感的提沉

腕部动作的干净利落“脆”的质感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课内实践环节1

蒙族表演性剧目学习表演技巧

10

0

10

对蒙古族民族舞蹈风格的领悟及评论

对蒙古族民间舞蹈代表性风格的把握及鉴赏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

第5章

上肢训练:

软手柔臂、上下、拧转柔臂、划圆、横摆扭

6

6课时其中研讨3课时

0

手臂不同幅度速度质感的三节运动

手臂从肩、肘、腕、掌、指到指尖连绵不断的波浪式运动及其上下、拧转、划圆、横摆扭等动律的协调配合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第6章

马步训练:

立掌、跺掌、刨步、倒换步、

吸腿步、摇蓝步、旁伸步

马步技巧

12

12课时,其中研讨6课时

0

脚下刨、剁、揉、摇等不同动作质感的协调配合

舞蹈表演中各种奔放、灵活的马步及其充满激情的表现力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第7章

牧民新歌组合、

鄂尔多斯组合、

哈拉哈组合

10

10课时,其中研讨5课时

0

蒙古族舞蹈所需手、脚、身体韵律的协调配合

综合蒙古族民间舞蹈组合中,整体性把握与运用

多媒体影像演示、口传身授,主要是问答式、示范与模仿、互动教学

课内实践环节2

舞蹈元素重新排列组合表演

10

0

10

,蒙古舞蹈元素的创新性实践

蒙古舞蹈编创组合中的风格保持与元素的运用

观摩,口传身教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该课程总课时为64,期间安排两个个课内实践环节,共20个课时。

第一个实践环节为了解并学习分了解蒙族族民族文化背景以及蒙族舞蹈相关学科的经典片断,要求提高对蒙族民间舞的民族表演技巧,表现力。

对本民族精神、气质、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10个课时。

第二个实践环节为定期组织学生把所学舞蹈元素重新排列表演,了解蒙舞的创作动态,展开讨论、评价,要求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艺演出、比赛,积累舞台表演经验,10个课时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备注

课堂考勤

主动性与团队意识

10

理论研讨评价

蒙古族风格特点

及动律形成

20

课堂进行

随堂测试

腕部训练

30

分组进行

肩部训练

上肢训练

分组进行

马步训练

综合汇报表演

作品展示:

经典表演性组合

自创表演组合

40

保存电子档

七、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