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0163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

嘉鱼县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练习题新人教版

欧姆定律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对公式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2.首先发现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科学家是()

A.安培B.库仑

C.伏特D.欧姆

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a>Rb

B.电压相同时,通过a的电流较大

C.电流相同时,b两端的电压较大

D.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4.如图所示,把电值R1、R2(R1>R2)接入电压不变的电路中,在电源处电流最大的连接方式是

A.

B.

C.

D.

5.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为(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

R2=3:

1,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与I2之比是

A.3:

4B.4:

3

C.1:

3D.1:

4

7.已知R1:

R2=2:

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A.I1:

I2=3:

2U1:

U2=1:

1B.I1:

I2=3:

2U1:

U2=3:

2

C.I1:

I2=2:

3U1:

U2=1:

1D.I1:

I2=1:

1U1:

U2=2:

3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

R2=1:

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  )

A.2:

1B.1:

2C.3:

2D.2:

3

9.如图所示,小刚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电流表指针有所偏转,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灯泡的灯丝断了B.滑动变阻器断路C.小灯泡短路D.电流表断路

10.如图所示的是某地下停车场烟雾报警船的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

的阻

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电路中的电压表指针偏转至某一角度时报警器开始报警。

若想使报警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以下方式正确的是(  )

A.增加激光强度B.减小

的阻值

C.减小电源电压D.改接大量程电压表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某同学利用粗细均匀的铅笔芯制作的调光灯,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灯L标有“4V1.6W”字样,A为固定端,B为滑环当B距A为2cm时,灯L正常发光,此时铅笔芯连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__

,当B距A为4cm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且R1>R2,当闭合S1,断开S2,电压表有示数;断开S1,闭合S2,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R后,当闭合S1,断开S2,小灯发光;断开S1,闭合S2,小灯不发光,则一定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

13.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Ω;当它两端电压为0V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Ω。

14.两只定值电阻,R1标有“10Ω1A”,R2标有“20Ω0.5A”。

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一电源上,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得超过_____V;若将它们并联,为了不损坏电阻,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A。

15.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的电阻是_______

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A。

16.甲和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图是甲、乙两灯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电路的工作电流应为_____A,电源电压最大为_____V.

三、实验题

17.小致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分别为2.5Ω、5Ω、10Ω、15Ω、20Ω、25Ω。

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1A”。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闭合”或“断开”)。

(2)实验中,若把10Ω电阻接入电路后,应该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A,此时比接入5Ω电阻实验时,变阻器阻值要更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3)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______Ω,要保证所有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该控制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小于________A。

四、计算题

18.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x的阻值。

参考答案

1.D2.D3.A4.B5.D6.D7.A8.D9.C10.B

11.50.3

12.R1短路、R2断路或R1短路同时R2断路R2断路

13.2525

14.151.5

15.200.3

16.0.58

17.断开0.3大2.51.2

18.(

)6V.(

)20Ω.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燃料的热值

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能简单计算燃料释放出的热量

2.热机的效率

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领悟下列对话,咨询学生,你们是否理解这段对话?

为什么不同的燃料释放热量的本领不同?

如何比较出它们释放出热量的多少?

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揭开这些疑惑!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燃料的热值

活动1:

让学生走进生活,交流、讨论说出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不同燃料所需要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根据学生阐明的观点,得出结论。

结论:

不同燃料释放热量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活动2:

根据上面的论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出燃料释放出热量的能力呢?

总结:

(1)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让它们完全燃烧,比较释放热量的多少;

(2)让不同燃料释放出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燃烧质量的多少。

活动3:

根据比较方案,得出燃料热值的概念为:

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活动4:

自学课本22页到23页,交流分析出热值的单位、几种常见的热值的值及其代表的物理意义。

总结:

(1)热值的单位是J/kg、J/m3;

(2)煤油的热值是4.6×107J/m3,代表的物理意义是1kg的煤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4.6×107J.

活动5:

根据热值的概念和热值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交流讨论得出燃烧燃烧时释放热量的公式。

总结:

Q=mq=Vq其中m是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是燃料热值,单位是J/kg、J/m3;V是体积,单位是/m3.

知识拓宽:

学生讨论火箭升空,为什么往往以液态氢做为燃料?

总结:

因为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烧中,氢释放的热量最多,故利用氢做燃料。

 

典例剖析

(2016•资阳模拟)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点拨】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探究点二热机的效率

活动1:

从情景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用煤气烧水时,煤气燃烧释放的热量能否被水完全吸收?

有哪些能量损失?

总结:

(1)煤气不能完全燃烧,损失了一部分能量;

(2)装水的容器吸收了一部分能量、煤气灶本身吸收一部分热量、高温的烟气带走了一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能量散失掉了,只有水吸收的热量才是有效利用的。

活动2:

根据以上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煤气灶的效率的表达式为

活动3:

出示汽油机模型,演示其工作过程,让学生讨论分析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能量损失?

如何来表示热机的效率?

学生以组为单位阐明自己组的观点,其他组给予补充。

师出示课件展示热机能量流向图,总结问题。

归纳总结: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作热机的效率。

表达式为

活动4:

让学生根据热机效率的能量流向图,分析、讨论得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总结:

(1)使用上,正确使用、保养,保证良好的润滑;

(2)在设计制造上,不断改进和革新;(3)调整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得当;(4)设法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

板书设计

第2节热机的效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燃料的热值各热机的效率。

本课时从提出问题入手,让学生思考不同的燃料释放热量的本领为何不同,然后再分析一个家庭在一个月中用不同的燃料所需要的燃料值不同,引导出热值的概念,为了进一步的加深对热值概念的理解,利用典例剖析进行巩固。

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能流图分析问题还是首次接触,可以结合图解帮助学生想像,提高学生观察能能力,分析能力.本节的一个较大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考察了能量在具体过程中的损耗,要注意让学生细致的分析问题,养成缜密的思维形式.注意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要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中要结合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热电站相比一般的火电站的优点,并结合所生活的社区,思考关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3节比热容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2.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2.1×103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3.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

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

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4.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结果描绘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A.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B.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

C.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D.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

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A.5.04×105JB.4.2×105J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二、填空题

6.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比乙的温度高,则甲比乙的比热容   .如果质量为1kg,初温为20°C的乙液体,吸收4.2×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30°C,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

7.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c水=4.2×103J/(kg·℃)]

8.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水=4.2×103J/(kg·℃)]

9.小林把地沟油和菜籽油放进冰箱进行鉴别。

当温度都降到8℃时,变为固态的是地沟油,保持液态的是菜籽油。

这种鉴别方法的依据是地沟油的_______比菜籽油的高。

若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的两种油降温的幅度不同,则说明这两种油的______不同。

三、实验题

10.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  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

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

[c水=4.2×103J/(kg•℃)]

11.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图甲中):

先调整固定_________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__的位置(两空均选填“A”或“B”)。

(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的多少,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3)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

四、计算题

12.有一个饮料包装盒,上面标明容量500mL,若饮料密度ρ=0.9×103kg/m3.若饮料的比热容为4.0×103J/(kg·℃),求该饮料的温度升高5℃需要吸收的热量。

13.如图所示,一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5kg,内底面积为180cm2.有一次小军同学用该热水壶装了1.5L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壶中水深15cm,初温20℃.请你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强多大?

(3)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

[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10N/kg]

第3节比热容精品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二、填空题

6.答案:

小。

4.2×103

7.答案:

2.52×107;热传递

8.答案:

98;8.4×104;小于。

9.答案:

凝固点。

比热容

三、实验题

10.

(1)质量;

(2)不相同;2.1×103;

11.答案:

(1)BA

(2)实验次数1、3或2、4中加热时间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吸热能力越强(3)4.2×103

四、计算题

12.答案:

9×103J

13.答案:

(1)此时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2kg;

(2)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强为1.5×103Pa;

(3)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5.04×105J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