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0996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docx

浅谈基槽检验及地基的局部处理

浅谈基槽检验与地基的局部处理

周吴德明

(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公司063004)

 

摘要本文对基槽检验的目的、检验的容和检验时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对异常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基槽检验钎探地基局部处理

1前言

工程勘察钻探工作勘探点的布置只能是在拟建建筑物周边和角点进行布置,而两个钻孔间的地层变化规律无法准确无误地加以描述,特别是土层变化较大和杂填土较多地区,为了普遍探明基槽土质变化情况和局部特殊土质情况(如松软土质、老的房基、路面、坑、沟、旧井、坟穴、窖窑等),以及核对建筑物位置、平面尺寸、基槽宽、深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就需要在基础施工前进行基槽检验,也就是常说的验槽。

验槽是建筑工地施工第一阶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

当施工单位挖完基槽并普遍钎探后,由建设单位约请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以及监理、质量监督站等有关人员,共同到施工工地进行现场验槽。

同时,对局部异常地基,在探明原因和围后,以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为原则,进行妥善处理。

2基槽检验

2.1基槽检验的目的

1、检验勘察成果是否符与地基现状相符

通常岩土工程勘察的勘探孔数量有限,勘探孔主要沿建筑物轮廓线、角点及中心位置进行布置。

基槽全面开挖后,地基持力层完全暴露出来,首先要检验勘察成果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结论和建议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以防基底下隐藏与勘察报告不相符的异常地质情况,给建筑物造成直接破坏或残留下隐患。

2、解决遗留和新发现的问题

解决勘察报告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如施工时钻孔偏移设计孔位、未能按实际设计进行施工的钻孔等。

同时根据基槽开挖后出现的异常地质情况,提出具体处理措施。

2.2基槽检验的主要容

1、校核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标高,是否符合勘察、设计要求。

2、检验槽底持力层土质(颜色、结构、可塑性、密实度、孔隙、湿度、包含物等)与勘察报告是否相同。

必要时还应往下挖掘,以确定基底设计标高距持力层的深度。

3、当发现基槽平面土质显著不均匀,局部存在有古井、菜窑、坟穴、河沟、暗滨等不良地基,可用钎探查明其平面分布围与深度,若有必要还需采用其它勘探手段进行补充勘察。

4、检查和分析基槽钎探结果,其结果能够反映基槽平面土质的均匀性。

2.3基槽检验方法

2.3.1观察验槽

首先根据槽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初步判明全部基底是否已挖至设计要求的土层。

其次,检查槽底。

检查时应观察刚开挖的且结构没有受到破坏的原状土(如果不是刚开挖的槽,须铲除风干、水浸或受冻的土层),对于粉土或粘性土层应观察它的颜色、湿度、可塑性、孔隙、结构及包含物。

对于卵砾石及砂土应观察其颜色、颗粒级配、粒径、颗粒形状、湿度及包含物等。

并确定是否原设计的持力层,必要时还应往下挖掘,以确定基底设计标高距持力层的深度。

2.3.2钎探

观察验槽虽能比较直观地对槽底进行详细检查,但只能观察槽底表土,而对槽底以下主要受力层深度围的的土层变化和分布情况以及是否有墓穴、软土层等情况,还无法探明清楚,还应该用钎探方法进行检查。

所谓钎探就是将一定长度(2.5米左右)的钢钎打入槽底的土体中,根据每打入地基土层30cm的锤击数来判断地基土均匀性的一种简易勘探方法。

1、钢钎规格和锤重

钎探工具通常采用Φ22~25mm的钢钎,钎尖呈60°尖锥状,长度1.8~2.0m,锤采用8或12磅手锤,锤落距50~70cm,将钢钎垂直打入土中,并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

2、钎孔布置和钎探深度

钎孔布置和深度应该根据地基土的复杂情况、基槽宽度、形状而定。

钎探布置原则可参照下表。

钎孔布置

槽宽

排布方式

间距

钎探深度

小于800mm

中心一排

1~2m

1.2m

800~2000mm

两排错开

1~2m

1.5m

大于2000mm

梅花形

1~2m

2.0m

柱基

梅花形

1~2m

大于等于1.5m且不浅于短边宽度

该项工作由土建单位完成,提供验槽的定量数据。

但是由于钢钎直径与铁锤规格不同,落距和用力差别较大,数据往往不够可靠。

目前,许多正规施工企业已采用轻型触探(N10)进行钎探,这不仅可以准确探明基槽土质均匀性,还可以验证勘察报告中地基承载力是否准确。

3、钎探记录和结果分析

在进行钎探前,需绘制基槽平面图。

在图上根据要求确定钎探点的平面位置,并依次编号,绘成钎探平面图。

钎探时按钎探平面图标定的钎探点顺序进行,并同时记录每打入30cm深度的锤击数。

钎探完成后,要全面地从上到下逐层分析研究钎探纪录,然后,逐点进行比较,将锤击数过多或过少的钎孔在钎探平面图上加以标注,以备现场重点检查。

2.4验槽注意事项

1、验槽重点应选择在柱基、墙角、承重墙或其它受力较大部位。

2、验槽时间要抓紧,基槽挖挖好后,突击钎探,随后立即组织验槽。

尤其夏季要避免下雨泡槽,冬季要防冰冻,不可拖延时间形成隐患。

3、槽底设计标高若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较深时,必须做好基槽排水、降水工作,保证槽底不泡水。

4、同一基槽应采用同一规格的钎探工具。

5、验槽结果应填写验槽记录,并由参加验槽的施工、设计、勘察、监理四方技术负责人签字,存档备案。

3地基局部处理

根据基槽检验查明的局部异常地基,在探明原因和围后,均需妥善处理。

其处理方法可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而有所不同,但均应符合使建筑物的各个部位沉降尽量趋于一致,以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原则。

3.1松土坑(填土、墓穴、淤泥等)的处理

1、当坑的围较小时,可将坑中松软虚土挖除,使坑底及四壁均见到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边的天然土层压塑性相近的材料回填。

例如:

当天然土为第四系砂土时,用砂或级配砂石回填,分层回填,夯实或振密,厚度不大于200mm。

若是地下水位以上的较密实的粘性土,则用3:

7灰土分层回填,中密可塑的粘性土则用1:

9或2:

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地下水位以下的部分,先用砂石回填至水面在分别用上述方法回填。

2、当坑围较大,基槽不能开挖太宽,槽壁挖不到天然土时,则应将该围基槽适当加宽,加宽的宽度应按下述条件决定:

当用砂土或砂石回填时,基槽每边按1:

1坡度放宽;当用1:

9或2:

8灰土回填应按0.5:

1坡度放宽,当用3:

7灰土分层回填,如坑长不大,基槽可不放宽,但须将灰土与土壁接触处紧密夯实。

3、如在坑的围较大(大于5m)且坑底土质与槽底天然土质相同,也可将基础落深,做1:

2踏步与两端相接,踏步多少视坑深而定,踏步高要小于0.5m,长度不小于1m。

4、在单独基础下,如松土坑的深度较浅时,可将松土坑松土全部挖除,将柱基落深;如松土坑较深,可将一定深度围的松土挖除,然后用与坑边的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回填。

至于换土的具体深度,应视柱基荷载和松土的密实度而定,一般情况下为槽宽的2倍。

如剩余的虚土为软土时,可用块石夯实挤密后再回填。

如坑井围大于基槽1/2时,应尽量挖出虚土将基础落实,但两相邻柱基高差在粘性土中,不得大于相邻基底的净距;在砂土中不得大于相邻净距的1/2。

5、对较深的松土坑(坑深达于槽宽或大于1.5m时),槽底处理后,还应适当考虑加强上部结构强度。

常用的方法是:

在灰土基础上1~2皮砖处、防潮层下1~2皮砖处及首层顶板处各配置3~4根Φ8~Φ12钢筋。

6、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时,槽底换土不可采用冻土,因为冻土不易夯实,解冻后强度会明显降低,造成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以上几种情况中,如遇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坑积水无法夯实时,亦可用砂石或素混凝土代替灰土。

3.2砖井或土井处理

1、当砖井在槽中间,并填土已密实则应将井的砖圈拆除至槽底1m,然后用3:

7或2:

8灰土回填,如井径大于1.5m时,则应适当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如在墙配筋或做地基梁跨越砖井。

2、当井位于房屋转角处,而基础压力在井上分布不多,则可采用从基础中挑梁的方法解决。

3、当井位于墙的转角处,基础压在井上的面积较大,挑梁困难或不经济时,可将基础沿墙的方向外延出去,使延长出去的基础坐在老土上。

落在老土的基础总面积应等于井圈围原有基础的面积,然后在基础墙再采用配筋或钢筋混凝土梁来加强。

4、单独柱基下由井,若挖除处理有困难,可适当扩大基础或和相临基础连在一起,做联合基础。

5、若井已回填,但不密实,甚至还是软土,可用大块石将下面软土挤密,在选用上述方法回填处理。

若井不能夯实填密实时,可在井的砖圈上用钢筋混凝土盖封口,上部再回填。

3.3局部围硬土(或其它硬物)的处理

当柱基或基槽分布坚硬土质时如:

基岩、旧墙基、老灰土、化粪池、大树根、砖窑底、压实路面等,均应尽可能挖出,硬物挖除后,回填与其余地段土层性质相近的较软弱的垫层,挖除厚度视其余地段地基土性质而定,一般为1m左右。

根据上部结构情况,可在垫层与天然地基接触的基础部分,适当加强刚度,以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发生,造成上部建筑开裂。

3.4管道处理

1、如槽底以上有上下水管道,应采取防漏措施,尤其当地基是填土或湿陷性土层更应注意,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降。

2、管道位于槽底以下,最好拆迁,或将基础落低,否则须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管道被基础压坏。

拆不走,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3、当管道穿过基础,而基础不允许切断,可将这部分基础适当落深,使管道穿过基础墙,并留出足够空间。

3.5橡皮土处理

当粘性土含水量很大趋于饱和时,夯拍后会使地基土变成踩上去有种颤动感觉,俗称为橡皮土。

发现槽底土含水量较大趋于饱和时,要避免直接夯拍,可采用晒槽、掺白灰的办法降低含水量,如果已发生振颤现象,可用碎石、卵石挤密或挖除再回填。

3.6人防通道处理

1、埋藏较浅的可采用挖除法。

2、当建筑物不许跨越人防工程或人防通道时,则应将人防顶部的非夯实填土分层夯实外,基础部分应采取跨越措施。

3、当人防通道和基础平行,若基础底距人防底H和人防距基础距离L之比小于1时,可不处理;若大于1,应将基础落深至落H/L=1处即可。

3.7其它

1、开槽时若发现有文物、古墓存在,应马上停止施工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

2、若发现未经说的电缆、管道,且勿自行处理,应与当地主管部门共同商定施工方法。

4工程实例

某单位办公楼,建筑物平面尺寸58.6m×12.8m,共五层,砖混结构,条形基础,设计基础埋深1.5m,单位荷重130KN/m2,总建筑面积6500m2。

勘察单位共布钻孔6个,孔深15~20m,地层情况见下表:

层号

地层

岩性

层底深度

地质描述

承载力特征值KPa

杂填土

1.2-1.8

杂色,主要由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组成,软硬不均。

100

粉土

3.3-5.4

黄褐色,稍湿,中密-密实,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韧性低。

140

细砂

7.5-10.5

浅黄褐色,长石石英质,松散-稍密,湿-饱和。

120

细砂

11.6-14.5

黄褐色,长石石英质,稍密-中密,饱和。

150

砾砂

15.2-16.5

褐色,长石石英质,稍密,饱和。

180

圆砾

未揭穿

杂色,主要由变质岩碎块组成,亚圆形,一般粒径2-3cm,稍密中密,饱和。

220

勘察报告中指出,通过地表调查,发现拟建场地西南角有一个Φ1.5m,深度约6m的渗水井,中部有一个3m×2m深约2.5m现已回填的菜窖。

施工单位开槽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了钎探工作,钎探记录表明除东北角和中部钎探有异常外,其余比较正常。

经现场验槽发现:

渗水井全部位于基槽,开槽后,通过采用铲探明井深为4.5m,回填物主要为粉土,含有少量生活和建筑垃圾。

中部的菜窖位于基槽中的面积为3m×2.5m,深度1.0m,回填物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生活垃圾。

另外,槽底局部零星分布有10-20cm杂填土,设计持力层为第②层粉土。

处理方法如下:

1、西南角Φ1.5m,深度约4.5m的渗水井

采用人工将井虚土下挖2.4m,同时将井的砖圈拆除,然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石并且夯实,分层厚度为3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2、中部3m×2m,深度约0.9m的菜窖

将菜窖的虚土全部挖除,做1:

2踏步与四周相接,踏步高0.45m,长度1m。

然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石并且夯实,分层厚度为3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3、零星分布的10-20cm杂填土

将杂填土挖除至第②层粉土,施工垫层时用C15素灰找平至设计标高。

5结束语

基槽检验是建筑工地施工第一阶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一是通过基槽检验可验证地层情况是否和勘察报告相符,二是对新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解决,以便消除隐患,从而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

因此,对该项工作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必须由勘察、设计、监理、土建施工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一起,对基槽进行联合检验,达成共识后,相关人员,签字备案存档。

不能走过场,更不允许弄虚作假。

参考文献

1、郭继武.建筑地基基础.高等教育.1990.

2、《工程地质编写委员会》..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