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1605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docx

广东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

XX市县机构简政改革试点:

扩权强县“镇级市”2010-05-1013:

16:

14

[提要]  XX省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现场会日前在XX市XX区召开。

在XX珠三角地区一些经济强镇,“常住人口四五十万,经济总量相当于内地一个地级市,但管理权限只是一个科级。

下放给镇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扩大镇政府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置权限。

  XX省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现场会日前在XX市XX区召开。

针对一些地区县镇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管理与行政设置不匹配、“小马拉大车”的问题,XX计划将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下放给县和镇。

通过简政放权,XX力争用3―5年时间,让县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得到根本优化,促进县镇经济与各项社会事务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便民高效的政府。

  在XX珠三角地区一些经济强镇,“常住人口四五十万,经济总量相当于内地一个地级市,但管理权限只是一个科级。

”这种“小马拉大车”的现状意味着,镇一级行政部门无法提供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镇基层发展活力,影响到了珠三角地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务的协调发展。

  对此,XX省省长黄华华表示,把简政放权与富县强镇结合起来,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增强市场活力和政府效能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把用好用活事权与强化责任结合起来,着力破解制约县镇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障碍,切实减少审批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XX市XX区容桂街道由镇改街,常住人口达到50万,经济总量达330亿元。

在实行“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容桂街道将41个党政部门合并为16个大部,并大力培育商会、慈善会、村居福利会、文体协会等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对社会事务不再大包大揽,而是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向市场和中介组织购买服务,让社会力量在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事权多与行政编制少的矛盾,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

XX市将284项行政审批权下放到镇一级,并计划今年再下放235项,对此XX市表示,凡法律未禁止向镇一级下放的权限都将下放。

  XX依据常住人口、土地面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建立新的考评体系,将全省所有的镇级行政单位分为一般镇、较大镇、特大镇三级,各镇将按照分级设立综合性办事机构、行政编制配备。

特大镇可依法赋予其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财权也将进一步扩大。

  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扩大镇级管理权限,在继续推进XX市XX区容桂街道、南海区狮山镇、XX市塘厦镇和石龙镇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增城市新塘镇、XX市长安镇共6个特大镇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珠三角地区其他市的经济发达镇也将陆续推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

  相关文件指出,镇政府主要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基层XX四个方面履行职能,重点强化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下放给镇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扩大镇政府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置权限。

  试点镇除了试行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外,镇财力的投放要从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退出,重点保障民生和满足公共需求,不得参与经营性投资活动;服务和保障要从救济型向普惠型发展,积极推动建立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免收费制度;在用人制度上,探索专业性较强的公务员职位和辅助性公务员职位实行聘用制,建立固定工资和机动工资福利待遇相结合的灵活工资制度。

(记者李刚)

来源:

人民网

XX将试点镇级市惹争议专家称可弥补体制缺点

大中小

  新名词:

“镇级市”

   XX公开提出将5个强镇试点建市,“镇级市”首次正式现身官方文件

  XX专家认为,此举对珠三角具启发意义,“镇级市”改革可弥补现行机制缺点

  近日,以民营经济著称的XX,“大胆”酝酿一项新举措。

XX市委、市政府公开提出,要努力将该市下的柳市镇等5个强镇作为扩权改革的试点,建设成为镇级市。

  就在不久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透露,我国将积极研究完善设立县级市的标准,把人口、经济、财政、税收以及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县(镇),适度改设为市。

这也向公众释放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信号。

  在探索强镇扩权的过程中,XX公开提出建立“镇级市”的想法,这在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方面可谓首例。

“镇级市”,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新名词进入公众视野。

  作为行政区划改革中首次出现的新名词,“镇级市”到底是一个什么市?

“镇级市”改革模式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破立“镇级市”的实质是县辖市

  XX将试点打造五个镇级市!

  据XX日报报道,2月22日,XX市委常委举行强镇党委书记座谈会。

XX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占维在会上指出,开展强镇扩权试点,加快强镇转型升级是XX市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XX将着力解决强镇责大权小的突出问题,努力把5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

  “我们要早日争取建立龙岗市!

”1月20日,XX苍南县龙港镇镇长王忠秀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早在1955年,龙岗就被列入XX省试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并坚持把培育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出路。

  “我们主要是为了推进小镇城市化的进程。

”昨日,龙港镇镇委书记林万全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媒体的报道好像有点误解了‘镇级市’的真正本意。

”按照林万全的理解,“镇级市”的概念主要是让镇级政府承担起建设城市的职能,由镇级政府承担起县级管理的能力,推动城镇向城市转型。

  “‘镇级市’可以按照城市的规划要求,解决城镇责大权小的问题。

”林万全坦言,龙港镇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权小”的问题成了当地发展的制约瓶颈。

  据林万全介绍,龙港镇现有本地人口约28万,外来人口10多万。

然而,按照以前的政府机构设置,“很多权力不在我们这一块,管理人口的能力也比较弱。

”因此,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很难充分发挥。

  尽管林万全的理解与媒体所报道的有点出入,但他对“镇级市”的说法也表示赞同,“通过小城市的建设,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

  “镇级市”的实质是县辖市,实际上,随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民间很早就有了建立县辖市的提议。

  而官方正式公开提出,XX是第一个,有网友将XX“镇级市”的改革称为“石破天惊”。

 争议

  更名作秀还是质的突破?

  “镇级市”的提法,表面上是名字的更改,其背后深层之义仍是政府权力的下放。

  由“镇级市”引起的强镇扩权话题很快引起了公众热议。

  有网友公开发文反对县辖市的模式,在他们看来,“镇级市”并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很快,但发展很不平衡。

”反对者认为,在我国沿海地区,许多建制镇的城市化水平早已达到或者超过了设市的标准,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因此,“镇级市”对于中西部地区没有任何意义。

  “‘镇级市’的改革是确定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与网友观点不同的是,XX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利文认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很多乡改为镇,一个镇就是几千人规模。

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现在很多镇已经达到了几万人的规模,“再以镇的行政结构来管理,那就不大合理了。

  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曾经做出过“县级市”的尝试,但在1993年国家停止了相关的审批。

  于是,有网友直批我国目前的市制体制混乱,设置“镇级市”其实是人们的心理在作怪,势必会加剧我国市制的混乱局面,“这样只能满足几个大镇的虚荣心,对于行政改革没有任何意义!

  而在记者采访过的专家中,他们无一例外都对“镇级市”的改革措施持赞同态度。

  华南师X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胡靖教授认为,“镇级市”不仅是一个行政级别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而大都市很难解决近年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每年春运,几亿的人要来回颠簸,可以说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

  “设立‘镇级市’的想法是对的。

”XX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处处长、研究员谭炳才说,把镇改为市,可以使它的功能比传统的镇更大,这样就可以提高城镇聚集人口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谭炳才认为,“镇级市”的本质是赋予城镇城市建设的能力,从而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和本土化,“一方面,当地农民可以洗脚上田,进入工厂,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另一方面,外来工可以在工作地安居乐户。

  “经济发达的县可设为县级市,县下发达的镇可设为镇级市。

”在激烈的争论中,有网友提出了理性的建议,在他们看来,“镇级市”的问题并非能不能改革的问题,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县级市和镇级市的设置必须有严格的标准”。

启示

  “XX的未来是‘县镇化’”

  有专家指出,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对城市的含义多少有些误解,以为城市化就是向城市转移。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很多中小城镇成为一副“空壳”。

  “这主要是政府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缺乏管理的眼光。

”曾经担任过XX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巡视员的王利文认为,过去,我们的发展总在大城市上做文章,尽管一直都在提倡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还是缺乏力度。

  王利文认为,在各地招商引资中,有能力的城市就可以拉到产业,而政府缺乏有力的调控,导致下面的中小城镇难以发展。

  即使在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由于体制上的困境,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许多制约。

谭炳才向记者透露说,XX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首先让XX和XX尝试市管镇,让市级的功能代表了县级的功能。

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很多镇已经具备了县级市的功能”。

  “XX和XX的行政架构是扭曲的行政架构。

”谭认为,在这样的行政架构下,XX和XX等城镇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制约,主要是因为没有市级功能,审批的X围、管辖的事项都受到限制。

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公众对镇的理解还保留在农村的概念上,这样会对其招商产生不良影响。

  而“镇级市”的改革可以弥补现行机制的缺点。

  “XX应当尽快启动‘县镇化’!

”胡靖分析说,目前,XX省内,粤北、粤西、粤东约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到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但真正能够在珠三角买房,实现城市化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胡靖认为,多数农民在过了40岁以后,还得返乡居住。

因此,XX未来的方向还是需要“县镇化”。

也就是说还是要依靠全省的1200多个镇和120多个县来解决问题。

名词解释

  所谓“镇级市”,也就是县辖市,目前仅存在于我国XX地区,比如台北县就有板桥、三重、中历等县辖市。

随着中国大陆东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县辖市的呼声早在民间高涨,但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中,XX是第一个。

“镇级市”实质不在名而在赋予市的发展权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教授毛寿龙:

  镇级市和县级市其实质是一样的,从我国现行的行政级别来看,级别越高,发展机会越多。

设立镇级市,如果对当地的发展真正有好处,那还是好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在于名称的改变,而在于给镇以城市的发展权。

其背后是强镇扩权的问题。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发展快,很多强镇在发展中遇到了制度瓶颈,因此,很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权。

镇级市的提法,不管其能不能成功,关键是可以率先在体制上实现突破。

 华南师X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胡靖:

  县、镇最受政府歧视改革要打破梯级制度

  “镇级市”的改革关键要突破形式。

  过去政府的基本建设不仅是搞“二元投资”,而且是“梯级投资”。

中央政府重点建设好首都和直辖市,省政府重点建设好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地方政府重点建设好地级市,县政府重点建设好县城,镇的建设排在最末端。

由此导致县、镇的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建设太差。

农民都不愿意购房居住,由此导致“空壳镇”现象。

  而基础设施太差,必然投资环境就不理想,必然无法“招商引资”,甚至本土萌芽的企业都要外迁。

这就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困境:

最有希望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县、镇,恰恰最受各级政府歧视,而其根源就是“梯级投资”。

  “镇级市”要求打破公共服务财政覆盖的梯级制度,使镇的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居住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市化”的效果。

XXXX相继试点“镇级市”强镇扩权获中央肯定

发布日期:

2010-09-01          :

《瞭望》

    这一轮强镇扩权与去年推进的省直管县在理念上是一致的,都是纵向权力结构的扁平化和权力中心的下移。

    强镇扩权是否成功,将影响到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格局,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以及城乡一体化这个大战略。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继XXXX市试点5个镇级市后,XX省日前宣布将启动镇级市试点,计划用3—5年时间将省内20多个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

    在我国目前的市制体制中,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4级。

但浙、鲁两省启动的镇级市试点并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它的核心要义是:

以一个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管理一个镇。

    在这一项改革的背后,仍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强镇扩权的强烈冲动。

【镇级市】一个政治新名词的诞生

“镇级市”首次见诸媒体是今年2月。

时任XX市委书记邵占维在2月22日召开的XX市强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指出,XX将着力解决强镇责大权小的突出问题,努力把5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

    新名词甫一出台,有人形容“石破天惊”。

部分公众认为,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新名词进入公众视野,在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方面可谓首例。

    但在政策制定者邵占维看来,镇级市与行政区划改革无关。

他说,建“镇级市”不是将原建制镇的行政级别升格为县级建制市,而指以现代小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管理镇。

镇的城市规模、设施、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能力要达到城市化水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也要接近城市化标准。

    与此同时,XX市赋予一定的财权和事权给试点镇。

XX模式】四权扩大 党政一把手升级

    按照XX“镇级市”试点方案,这些试点镇将扩大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

    扩大土地使用权是指:

每年安排不少于所在县总量1/3的用地指标,单独切块、直接下达给强镇统筹安排。

    扩大财政支配权则是指:

县与镇财政分配采取确定基数、超收分成、一定三年的办法。

强镇的土地出让收入除上交有关税费外,80%—100%留给镇,县属部门驻强镇的下属单位在镇内的各种收费,除县以上部门代收和特别规定外,都统一纳入镇财政专户管理。

    此外,尽管试点镇的行政级别不提高,但其党政一把手“升级”:

书记进入所在县(市)委常委,镇长明确为副县长级,列席县(市)政府常务会议。

    这样一来,在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一部分属于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赋予乡镇一级政府。

党政一把手的升级,又让他们在协调工作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一概念提出半年之后,XX5个镇已进入实操阶段,不少县级职能部门在试点镇成立分局。

XX则于上周宣布将启动镇级市试点,计划用3—5年时间将省内20多个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

XX则在派出大批考察团学习XX模式之后,仿照XX启动了“简政扩权”改革。

【经济强镇的冲动】谋求与经济地位相符的财权事权

    镇级市试点的背后,是经济发达省份强镇扩权的强烈冲动。

    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批“富可敌市”的强镇,无论是在人口数量、工业化程度,还是在环境等各方面不亚于中小城市。

但在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这些乡镇的发展却面临着财政留成少、人手紧缺、事权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

“镇级体制、县级工作量、市级要求”———这成为这些强镇体制运行的一个真实写照。

于是,摆脱体制的羁绊,向上要权和要钱成了这些强镇发展的内在诉求。

    强镇扩权成为解决这一窘境的必然选择,其目标就是给强镇松绑,给强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昨晚对南都记者分析,中国强镇扩权的探索自2006年XXXX开始,在各地的探索之中,除了XX“镇级市”模式外,还有一种是“副县级镇”模式。

比如XXXX市将桐炀、柘皋、黄麓、槐林列为副县级镇。

它与XX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提高镇的行政级别来获得财权和事权,后者则不调整行政级别,将县市部分权力下放。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认为,除了这两个模式外,还即将出现第三个模式:

离县城比较近的乡镇变成该县的街道办事处。

即它不再是一级政府,成为县的一个派出机构,从政府层级上就减少一级政府,也不需要再设人大、政协等班子。

比如XX市富阳市是一个县级市,辖内有21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它计划将21个乡镇都变成街道办。

    汪玉凯说,这几种模式有两个共同的基本特征:

管理重心下移和增强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

而实际上,这一轮强镇扩权与去年推进的省直管县在理念上是一致的,都是纵向权力结构的扁平化和权力中心的下移。

【中央肯定】今年13省试点发达镇的行政改革

    但无论各地探索的模式差异,强镇扩权的思路至少获得中央的肯定。

    直接的例子是,今年4月28日,中央编办召开关于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将于今年展开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13个省的25个经济发达镇成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

而改革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将权力下放到镇级政府。

    汪玉凯认为,强镇扩权是否成功,将影响到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格局,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以及城乡一体化这个大战略。

    他说,中国2000多个县,4万多个乡镇,如果未来这两级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缺陷能够得到弥补,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向下走的话,会对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格局产生很大影响。

“以大城市经济圈,周边县为依托,全面开花,就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