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1696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docx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

布封的莺的阅读答案

LT

4、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各段中的关键语句,并据此概括各段的大意,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

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萧条冷漠毫无生气的冬季,是鸟类的归来,唤醒沉睡的大自然,于是大地有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到处生机勃勃。

大意:

鸟是春的使者。

第二自然段,先写莺之惹人喜爱之处,再说莺之多及其活动范围之广。

大意:

介绍莺的特性(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善叫、钟情)

第三自然段:

用简略之笔介绍莺的毛色:

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大意:

介绍莺的毛色。

第四自然段:

介绍莺的生活习性:

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也不缺乏温情。

大意:

介绍莺的生活习性。

第五自然段:

主要介绍莺生性胆小的特点,然后进一步展示活跃、欢快永远是它们生活的主旋律。

大意:

莺生性胆小。

第六自然段:

以莺家族中的黑头莺为例,写其优美动听的歌声及给人的感受。

大意:

黑头莺是杰出的歌唱家。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结合课后“练习二”,弄清文章抓住莺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

要求:

学生细读课文一遍,思考:

作者怎样介绍莺,主要介绍莺的那些特点?

[提问1]莺有那些特点?

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加以概括。

明确:

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生性胆小。

[提问2]莺的特征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

活跃、爱唱歌。

第2段“处处能看见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说明其活跃,“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说明其爱唱。

第4段它们“玩耍、搭窝、不停的出入”又是活跃的表现,而“总是以几支歌结束”有时爱唱的表现。

第5段,一旦危险过后,“它们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这是活跃、爱唱的表现。

第6段在以黑头莺为例,极力描述其叫的“最好听”,声音“最流畅”,听之使人动情,真实杰出的歌唱家。

2、语言积累与感知。

提示:

上课前,我们看了《大百科全书》中有关莺的介绍,“练习二”中提到课文中运用了文学的笔调来描写莺,大家怎么样来理解这种文学的笔调呢?

明确:

所谓的文学笔调,它的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扩展,寓说明于叙述、描写之中,以取得形象、生动的效果。

为此,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其中优美,即那些形象、生动的句子。

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出优美语句并加以揣摩。

如:

①?

?

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

②?

?

他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

③他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

五、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1、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应怎样理解。

2、本文着重写莺的可爱,第三段为什么要写莺的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

3、放录像,让学生观察蜡嘴鸟的生活片断,回答问题下面问题。

a、下列说法对吗?

(1)蜡嘴鸟是织布鸟的一种,它只用芦苇作材料搭窝。

()

(2)雄性蜡嘴鸟不搭窝只等雏形的蜡嘴鸟搭好再进去住。

()

(3)蜡嘴鸟搭的窝外形象正方形的木箱。

()

(4)蜡嘴鸟搭的窝顶有盖玄关提供安全仓库,目的是在受到外敌攻击是以便安全逃走。

()

b、课后回去用文字生动、准确的把蜡嘴鸟这段生活片断的描述出来。

六、教学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板书设计

《莺》

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唱歌

【篇二:

《莺》教案】

莺的特性。

2、品味优美的语言描写。

3、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可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分析归纳莺的各个特点。

2.难点:

(1)体会语言的优美。

(2)学会细致观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在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法指导进行教学。

2.教学中贯彻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原则。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美好春光的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大家集体来背诵一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

莺是大自然杰出的歌唱家,它以其动人的歌喉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唐诗中还有很多写莺的诗句,能想起来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等。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诗句当中,莺给我们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啼

对!

莺的歌声,(啼声)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因此它进入了古诗中、春联中,成了吉祥喜庆的象征,成了春的使者。

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莺的看法,那么,莺在法国作家布封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生动描绘去认识,了解一下莺。

(板书:

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介绍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26岁入法国科学院。

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

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说明文体。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能达到三个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拿出笔划出生字,并初步了解莺的特性。

下面同学们看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阴霾休眠欢畅栖息涵养恬静无忧无虑

千呵万护销声匿迹迁徙

2、学生交流初读收获和感受。

大家读了这篇优美的小短文,必定获得了一些收获,总观全文,莺有哪些特性?

它最突出的特性是什么?

——莺的特性是:

活跃、灵巧、轻盈、好动,生性胆小,无忧无虑,歌声美妙。

最突出的特性是:

喜爱唱歌。

总结:

莺是春的使者,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正是这“嬉笑打闹”、“唱歌传情”的莺所带来的。

大家能很快概括出莺的特性,很不错!

只是老师有点不明白,莺既然是春的使者,可作者为什么要先从冬天写起呢?

——文章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莺,而是从萧条冷寂、毫无生气的冬天写起,引出鸟类的回归,

唤醒大自然,然后再写莺的出现。

这是把莺置于一个具体季节的背景中,像舞台人物的出场一样,先有一个蓄势的过程。

这比那种开门见山落笔就对莺进行说明的写法,显得更有波澜,更富有文学性。

三、再读课文,找出文章各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

一般情况只有一个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放在段尾,个别情况下才放在段中。

陈述性的段有时没有中心句,但可综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四、再读课文,品味词句

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莺的生活习性和情感世界,我们都会喜欢上这活泼灵巧的小生灵,那么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课文,品读文章的精彩之处,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大家可以选择你认为说明生动的部分,仔细品味、揣摩,用“我觉得文中?

?

的句子(词语)很生动,理由是?

?

”的格式说一句话,进行小组交流。

a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学法指导:

通过品味词语的妙用来品句子。

明确:

“唤醒”、“焕发”两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莺的出现给大地带来了新的气象,饱含着作者对莺的喜爱、赞美之情。

)此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品味,目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

b有些住在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

(同上题学法。

明确:

“住”、“钻”、“藏”等动词的运用,把小鸟人格化了,体现了莺的活泼好动、灵巧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c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明确:

本句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场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

d最后一段。

(明确:

这段介绍莺动听的歌声。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强调了黑头莺是众多莺类中叫得最好听的一种。

它声音最流畅,歌喉轻快纯洁,歌声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唱歌的时间最长。

“春天的唱诗班”,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春天众多的鸟类大合唱。

这一段,作者把对莺的赞美推向高潮,“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

”多美的语言啊,在黑头莺的独唱中,结束了全文。

这时候,作者情不自禁地写道:

“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教师指导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自然从胸中流出:

这是对那些争名逐利、煞费苦心的人们的含蓄地批判。

试想,面对这样的幸福鸟歌唱,面对这样美妙的文字,那些奔忙于世俗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教师总结:

那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段话:

《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明是纯粹的知识介绍,语句精炼。

从前面同学们的分析中知道整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莺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传神,形象地表现了莺的特点,在使读者获得有关莺的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

这一方法希望我们同学在作文中也要加以运用。

现在就让我们充满激情的来朗读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这些精彩的描写。

生美读文中精彩的描写语句。

(主要在2、4、6自然段中选取)

五、问题质疑

可让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然后出示两个问题:

1、本文着重写莺的可爱,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要写莺的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

(明确:

本文是科学小品,科学小品不仅要有文学性,更要有科学性,所以必须让读者全面了解莺的外形体貌、生活习性,否则就起不到传授知识的作用。

但这一节对莺暗淡毛色的描写,并不损害它在读者心中美好的印象。

美好并不等于完美,美的东西也许总有一些让人遗憾的地方。

莺之可爱,主要不在于它的外形,而在于它们活泼好动,无忧无虑对人们心灵的感染和触动。

2、文章最后“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句话有什么内涵?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自然从胸中流出。

汲汲奔忙于俗世、为真争名逐利而煞费苦心的人民,面对这样的幸福鸟的歌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以这句话结束全文,发出感叹,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中生命世界的喜爱和赞美。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和语气朗读这一段。

五、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练习

2、现在天空中的鹰少之又少,为什么呢?

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一切动物。

六、总结

作者运用抒情的、富有人情味的语言把普普通通的莺介绍得这样生动,带给我们这么多真切的感受,除了作者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经过了长期的仔细的观察。

据说布丰在写作《自然史》的时候,常常整天整天地呆在大自然中,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描述。

看来仔细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才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所在。

希望大家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这样才能把小动物描绘得逼真。

【篇三: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中考试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pclass=txt>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分)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

(4分)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名篇。

c.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7)▲,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栗树大都生在山里。

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

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干净,然后环树刨出一道道沟垄,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

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4年中国好书”颁奖盛典上,南京师范大学

朱赢椿的《虫子旁》,凭借对虫子世界的细致刻画与独特感悟,获得科普生活类好书荣誉。

《虫子旁》讲述的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

在那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

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6.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5分)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每处2个,3分)

①▲②▲③▲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2分)④▲⑤▲二(3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0题。

(13分)金山寺(并序)

[宋]梅尧臣

①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

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

应其请。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⑧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

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句的内容相呼应。

(2分)

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

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10分)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后父的一本书——大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

书是看不懂的,我合上它,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一本讲鲁滨逊的书。

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

在严寒的一天,在课间休息时,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小孩轻蔑地说:

“童话,狗屁,鲁滨逊才是真正的故事呢!

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逊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逊,为了也能够说一句:

这是狗屁!

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

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里有鲁滨逊,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们破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

“在中国,一切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也是中国人。

”我记得,这一句话,由于它的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我在学校里没能把《夜莺》读完,因为时间不够。

我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站在炉台旁,手拿着煎锅把儿,正在煎鸡蛋,她用奇怪的、遏制的声音问道:

“你拿了一个卢布?

“拿了;这不是买的书……”

她用煎锅把儿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在不知什么地方,这比挨打更令人悲伤。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第十二章,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1.为什么“我”本想买讲鲁滨逊的书,却买了安徒生童话?

(3分)

12.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分)

13.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16分)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

(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

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

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

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

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

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麻雀

[法]法布尔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

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

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

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

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

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

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

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抵御雨水。

这个窝布臵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垂及屋顶。

整个夏季,麻雀都飞到这儿来栖息,生息繁衍。

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飞出其家屋的第一站。

(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同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

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

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

一对麻雀夫妇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二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

瓦屋顶提供

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

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丰子恺

(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画中诗句出自明代方孝孺的《百雀诗》:

“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

但令四海常丰稔,

14.三则材料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各出于什么原因?

(6分)

15.材料二中,作者详略得当地说明了麻雀是如何利用不同场地筑巢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分)

16.甲、乙两处都用了拟人的方法,但语言各有特色,请分别举例说明。

(4分)▲

三(54分)

17.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4分)

x月x日星期三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

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仔细观察后发现:

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③,我数了数,哇,有25条!

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

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改为: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

18.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

“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

?

”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