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519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

(一)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明朝)初立国,即下令: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曾令户部移文天下,课百姓种植桑枣,每里百户,种植枣桑秧苗二亩,违者谪戍边。

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家庭手工业兴起B.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

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列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

这反映出唐代(  )

A.门阀士族的衰落B.重农抑商政策的调适

C.人地矛盾的缓解D.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

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

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B.表明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

5.如图为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变迁示意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秦汉丝织业中心主要分布丝路沿线

B.唐宋时期丝织业中心遍布黄河流域

C.元至清时丝织业中心均在长江流域

D.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影响丝织业分布

6.在中国古代考核地方官员的述评材料中,往往可见“祷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内容。

这说明(  )

A.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B.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C.“祷雨”是地方官主责D.重农思想影响官员升迁

7.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

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

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

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

材料旨在说明(  )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8.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晚明海外贸易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臣请言开洋之利。

我中国人若贩吕宋,则单是得起银钱而已…是以中国湖丝百斤至彼悉得价可二三百两。

何乔远《请开海事疏》

“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商人回澳,征水陆二饷外,属吕宋船者,每船更征银百五十两。

张变《东西洋考》

“所通乃吕宋诸番,每以贱恶什物贸易其银钱,满载而归,往往致富。

李廷机《李文节集》

A.晚明政府禁止民间海外贸易B.白银自吕宋流人中国

C.西方殖民者垄断东西方商路D.中国商人主导对外贸易

9.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

《新唐书》记载:

“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这表明当时(  )

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

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10.19世纪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

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

A.工业成本昂贵,重工业发展缓慢

B.小企业大企业并存,企业经营分散

C.流动资本不足,工业企业投资少

D.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

A.石油B.电C.水力D.煤炭

12.机器化生产、工业污染最早出现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

13.使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

14.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法币改为与英销及美元挂钩。

这说明明(  )

A.近代中国经济和金融实现了统一

B.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倒退

D.中国货币体系开始走向了国际化

15.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

A.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16.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

据此可以推知(  )

时间

创办者及身份

企业名称

1866年

方举赞(铁匠作坊主)

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2年

陈启源(华侨商人)

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

朱其昂(轮船招商局会办)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882年

黄佐卿(商人)

上海公和永缫丝厂

A.洋务运动影响深远B.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化成果已传入中国

17.分析我国《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造成这种地区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江苏

45

安徽

17

奉天

5

广东

24

湖北

9

北京

2

浙江

22

四川

11

陕西

2

福建

17

广西

8

吉林

1

A.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B.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清政府控制力量强弱的体现D.通商口岸商人政治诉求强烈

18.如表是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时间

工业类别

1935年

1941年

资本总额

(万元)

占全国总

资本比例

资本总额

(万元)

占全国总

资本比例

冶炼业

%

%

机械金属业

1/66%

%

纺织业

48/53%

%

食品工业

%

%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A.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衰退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D.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19.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为完成“一五”计划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20.如图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照片,其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改革激发农民发展经济激情B.社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

C.民众积极开展一五农业建设D.经济政策与当时国情脱节

21.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在多个场合表示“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不正常了”,“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继而把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制由党中央主席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主席制”改为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的“书记制”,邓小平的意图是(  )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防止出现新的个人崇拜

C.不断推进对外开放D.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

22.如图表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

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市场调节已完全确立B.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

C.对农业加大市场指导D.放弃宏观的经济管理

23.如表是1948﹣1959年北京同仁堂发展态势数据。

这一时期,北京同仁堂跨越式发展得益于(  )

同仁堂

职工人数

产值

1948年

190

16万元

1959年

539

万元

A.公私合营B.计划经济C.国家援助D.抗美援朝

24.“包租公”“包租婆”源于粤语,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出现的一批依靠房租收入为生的人群的称呼。

这一群体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

A.分配制度出现重大调整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

25.如图为l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中苏关系交化导致GDP增速波动

26.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元洋货”。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

A.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B.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27.1927年,天津12名社会名流将跳舞与自由结婚、自由离婚、女子再嫁、社交公开等新潮联系起来,指责跳舞像其他新潮一样“毁坏名节,伤风败俗”,“男女偎抱,旋转蹲踢,两体只隔一丝”导致“大起自由之渐,随开诲淫之门”,主张禁止跳舞。

这反映了(  )

A.近代风俗变迁受民主思潮的影响

B.跳舞等新潮活动破坏了社会稳定

C.传统礼教思想在社会中依然存在

D.城市社会生活变迁较为延缓滞后

28.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

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

第一,不缠足。

第二,识字。

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

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

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

这反映出当时(  )

A.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D.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29.19世纪末,熊希龄在长沙成立了“延年会”,其《章程》规定:

“会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都要做操,不搞无谓的社交应酬,婚丧嫁娶要从简办理,反对起居无节,酒食征逐等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延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顺应了新文化运动的新要求

C.体现了“移风易俗”的时代需求

D.彻底清除了腐朽的生活方式

30.王韬《瀛蠕杂志》中谈道,清季上海服饰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学,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衙署隶役,不着黑衣,近直与缙绅交际……恬不为怪”。

由此可见(  )

A.上海的社会风俗开始趋于奢靡

B.传统服饰的等级观念在上海被打破

C.西方服饰文化已经在上海普及

D.辛亥革命后上海移风易俗成效显着

31.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

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

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

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

A.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3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政策由胡佛的自由放任转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

你认为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互相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33.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20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B.西欧和日本取得了同美国同等的地位

C.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出现

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3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最主要特点是(  )

A.自由放任生产B.实行计划经济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减少政府开支

35.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

其原因在于(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B.美苏冷战格局的客观推动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6.1928年,苏联农民购买一公斤糖要卖7公斤小麦,至1962年,要卖14公斤小麦,1965年2月则要卖15﹣16公斤小麦。

这表明苏联(  )

A.长期优先工业建设B.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C.国内物价持续上涨D.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37.苏俄曾采取的重视市场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

38.斯大林执政时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优先发展(  )

A.农业B.商业C.重工业D.轻工业

39.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道琼斯指数录得2008年以来最差开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录得2001年以来最差开局。

同时,英股富时100指数收低%、法股CAC指数急跌%、德国DAX指数重挫%.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C.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

40.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的主要标志是(  )

A.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亚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高中历史必修二基础选择题

(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C;2.A;3.D;4.C;5.D;6.D;7.B;8.B;9.C;10.B;11.A;12.B;13.B;14.A;15.A;16.D;17.B;18.C;19.B;20.D;21.B;22.B;23.A;24.C;25.C;26.C;27.C;28.D;29.C;30.B;31.A;32.C;33.B;34.C;35.D;36.A;37.B;38.C;39.B;4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