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954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docx

生态文明指标解释共21页

附录:

指标(zhǐbiāo)解释

(1)资源(zīyuán)产出增加率

指标解释:

资源产出率指的是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矿、磷矿、石灰石、沙石(shāshí)等)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发展间的客观规律。

若资源产出率低,则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资源更多地是依靠资源量的投入,表明该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计算方法:

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资源禀赋、城镇化、工业化差异明显,考核资源产出率的绝对值意义不大。

因此,本指标体系采用资源产出增加率,即某一地区创建目标年度资源产出率与基准年度资源产出率的差值与基准年度资源产出率的比值。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发改、统计、经贸等部门。

(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用地利用效益的指标。

单位工业用地产值越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

其中,工业用地参照《土地现状利用分类》(GB/T21010-2007)统计,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变价核算。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经贸、统计等部门。

(3)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

指标解释:

指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再生资源的循环(xúnhuán)利用程度。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经贸(jīnɡmào)等部门。

(4)碳排放(páifànɡ)强度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某年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根据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计算公式为: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单位热值燃料含碳量-固碳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

其中,燃料消费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国际航海(航空)加油-库存变化;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燃料消费量×换算系数(燃料单位热值);燃料含碳量=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单位燃料含碳量(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固碳量=固碳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含碳量×固碳率;净碳排放量=燃料总的含碳量-固碳量;实际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

固碳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作为非能源使用过程中,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比率,由于这部分碳没有被释放,所以需要在排放量的计算中予以扣除;碳氧化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碳的比率,表征燃料的燃烧充分性。

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参照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表1)。

表1单位燃料含碳量与碳氧化率参数

类别

名称

单位热值含碳量(吨碳/TJ)

碳氧化率

固体燃料

无烟煤

27.4

0.94

烟煤

26.1

0.93

褐煤

28.0

0.96

炼焦煤

25.4

0.98

型煤

33.6

0.90

焦炭

29.5

0.93

其他焦化产品

29.5

0.93

液体燃料

原油

20.1

0.98

燃料油

21.1

0.98

汽油

18.9

0.98

柴油

20.2

0.98

喷气煤油

19.5

0.98

一般煤油

19.6

0.98

液体燃料

NGL

17.2

0.98

LPG

17.2

0.98

炼厂干气

18.2

0.98

石脑油

20.0

0.98

沥青

22.0

0.98

润滑油

20.0

0.98

石油焦

27.5

0.98

石化原料油

20.0

0.98

其他油品

20.0

0.98

气体燃料

天然气

15.3

0.99

数据来源(láiyuán):

发改、统计、环保等部门。

(5)单位(dānwèi)GDP能耗(nénɡhào)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zhuàngkuàng)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

能源(néngyuán)消费总量是指一个国家(guójiā)(地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

能源,是指狭义上能源的概念,即从自然界能够直接取得或通过加工、转换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产生的洗煤、焦炭、煤气、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和同时产生的其他产品;其他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其中,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仅包括人们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获得的,并作为商品能源使用的部分;核能仅包括作为能源使用的部分。

标准煤: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含热值7000千卡(29307.6千焦)的能源定义为一千克标准煤也称标煤。

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

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平均热值(千卡/千克)=Σ(某种能源实测低位发热量)(千卡/千克)×该能源数量(吨)/能源总量(吨)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按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执行(表2)。

表2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平均低位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08kJ/kg(5000kcal/kg)

0.7143kgce/kg

洗精煤

26344kJ/kg(6300kcal/kg)

0.9000kgce/kg

其它洗煤

洗中煤

8363kJ/kg(2000kcal/kg)

0.2857kgce/kg

煤泥

8363kJ/kg~12545kJ/kg

(2000kcal/kg~000kcal/kg)

0.2857kgce/kg~0.4286kgce/kg

焦炭

28435kJ/kg(6800kcal/kg)

0.9714kgce/kg

原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燃料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汽油

43070kJ/kg(10300kcal/kg)

1.4714kgce/kg

煤油

43070kJ/kg(10300kcal/kg)

1.4714kgce/kg

柴油

42652kJ/kg(10200kcal/kg)

1.4571kgce/kg

煤焦油

33453kJ/kg(8000kcal/kg)

1.1429kgce/kg

渣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液化石油气

50179kJ/kg(12000kcal/kg)

1.7143kgce/kg

炼厂干气

46055kJ/kg(11000kcal/kg)

1.5714kgce/kg

油田天然气

38931kJ/m3(9310kcal/m3)

1.3300kgce/m3

气田天然气

3544kJ/m3(8500kcal/m3)

1.2143kgce/m3

煤矿瓦斯气

14636kJ/m3~16726kJ/m3

(3500kcal/m3~4000kcal/m3)

0.5000kgce/m3~0.5714kgce/m3

焦炉煤气

16726kJ/m3~17981kJ/m3

(4000kcal/m3~4300kcal/m3)

0.5714kgce/m3~0.6143kgce/m3

高炉煤气

3763kJ/m3

0.1286kgce/m3

其他煤气

a)发生炉煤气

5227kJ/kg(1250kcal/m3)

0.1786kgce/m3

b)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19235kJ/kg(4600kcal/m3)

0.6571kgce/m3

c)重油热裂解煤气

35544kJ/kg(8500kcal/m3)

1.2143kgce/m3

d)焦炭制气

16308kJ/kg(3900kcal/m3)

0.5571kgce/m3

e)压力气化煤气

15054kJ/kg(3600kcal/m3)

0.5143kgce/m3

f)水煤气

10454kJ/kg(2500kcal/m3)

0.3571kgce/m3

粗苯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热力(当量值)

0.03412kgce/MJ

电力(当量值)

3600kJ/(kW·h)[860kcal/(kW·h)]

0.1229kgce/(kW·h)

电力(等价值)

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

蒸汽(低压)

3763MJ/t(900Mcal/t)

0.1286kgce/kg

秸秆

3500(Kcal/kg)

0.5kgce/kg

沼气

5000(Kcal/m3)

0.7140(kgce/m3)

数据(shùjù)来源:

统计、经信、发改等部门。

(6)单位工业(gōngyè)增加值新鲜水耗

指标解释:

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qūnèi)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

工业增加值指全部企业工业增加值,不限于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统计、水务、经信、环保等部门。

(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

指标解释:

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水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计算公式为:

单位GDP水耗=全社会用水量/GDP

资料来源:

水务部门。

(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指标解释:

指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

计算方法:

毛灌溉用水总量:

指灌区全年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取用的用于农田灌溉的总水量,其值等于取水总量中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管路)弃水量、向灌区外的退水量以及非农业灌溉水量等。

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应根据灌区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实际取水测量值统计分析取得。

在一些利用塘堰坝或其他水源与灌溉水源联合灌溉供水的灌区,塘堰坝蓄水和其他水源用于灌溉的供水量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方法进行分析后计入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中。

净灌溉用水量:

同一(tóngyī)时间段进入田间的灌溉用水量。

其分析计算针对旱作充分灌溉、旱作非充分灌溉、水稻常规灌溉和水稻积水灌溉等几种主要灌溉方式分别采取典型观测与相应计算(jìsuàn)分析方法等合理确定不同作物的净灌溉定额,根据不同作物灌溉面积进而得到净灌溉水量。

如果灌区范围较大,不同区域之间气候气象条件、灌溉用水情况等差异明显,则在灌区内分区域进行典型分析测算,再以分区结果为依据汇总分析整个灌区净灌溉用水量。

对于非充分灌溉、有洗盐要求和作物套种等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对于井渠结合的灌区,如果(rúguǒ)井灌区和渠灌区交错重叠,无法明确分区,则将灌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分别统计井灌提水量和渠灌引水量,以两者之和作为灌区总的灌溉用水量。

有些渠灌区中虽包含有井灌面积,但两者相对独立,这种情况下井灌和渠灌作为两种类型分别单独计算。

数据来源:

统计、水务、农业等部门。

(9)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指标解释:

指辖区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计算方法:

节能环保产业:

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

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

相关标准及要求参考《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

数据来源:

经信(jīnɡxìn)、发改、统计、环保等部门。

(10)高新技术产业(chǎnyè)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指标(zhǐbiāo)解释:

指一定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统计、科技等部门。

(11)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

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不能重复统计。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统计、农业、林业、环保、质检等部门。

(12-15)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指标解释:

指单位土地面积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反映了辖区内环境负荷的大小。

按照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本指标计算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氮(NH3-N)、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强度。

计算方法:

注:

主要污染物的种类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实时调整。

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及机动车、农业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为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量之和。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量之和。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机动车排放量之和。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用(cǎiyòng)三种方法,即实测法、物料平衡法和产排污系数法。

污染物排放量多根据监测数据,首选实测法计算。

实测法:

主要(zhǔyào)污染物排放量为流量与排放浓度之积。

监测数据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必须与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相互对照验证。

物料衡算法:

主要适用(shìyòng)于火电厂、工业锅炉、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工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公式如下:

火电厂(工业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煤炭(油)消耗量×煤炭(油)平均硫分×转换系数×(1-综合脱硫效率)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工序二氧化硫排放量=(铁矿石使用量×铁矿石平均硫分+固体燃料使用量×固体燃料平均硫分)×转换系数×(1-综合脱硫效率)

综合脱硫效率以自动监测数据及投运率确定。

产排污系数法:

主要适用于火电厂、工业锅炉、水泥厂氮氧化物排放量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测算,公式如下:

火电厂(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煤炭(油、气)消耗量×产污系数×(1-综合脱硝效率)

水泥厂氮氧化物排放量=水泥熟料产量×产污系数×(1-综合脱硝效率)

综合脱硝效率以自动监测数据及投运率确定。

造纸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机制纸及纸板(浆)产量×排污系数

印染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印染布(印染布针织、蚕丝及交织机织物、毛机织物呢绒)产量×排污系数

数据(shùjù)来源:

环保部门。

(16)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bǐlì)

指标解释(jiěshì):

指辖区内各类(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基本农田等面积占全部陆地(湿地)面积的百分比,上述区域面积不得重复计算。

数据来源:

统计、环保、建设、林业、国土、农业等部门。

(17)林草覆盖率

指标解释:

指区内林地、草地面积之和与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统计、林业、农业、国土等部门。

(18)耕地保有量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的实际耕地总数量,等于上一年结转的耕地数量,扣除年内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数量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及生态建设退耕的数量,加上年内土地开垦、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数量。

江苏省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尤其是耕地比重较大,但我省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随着开发建设利用的强度逐步提高,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对农用地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将耕地保有量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指标,强调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切实保障粮食主产区、特优农产品产业区的农业用地资源。

计算方法:

当年耕地保有量=上一年结转的耕地数量-年内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数量-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及生态建设退耕的数量+年内土地开垦、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数量

资料来源:

国土部门。

(19)污染土壤修复率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受污染农田开展修复和被二次开发(改变用途)的面积(miànjī)占辖区受污染农田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

土壤污染:

指人为活动(huódòng)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土壤中某些指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污染土壤修复:

指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yǒujī)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使修复后土壤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或当地划定的土壤功能区标准。

数据来源:

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

(2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率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对畜禽养殖粪便、化肥、农膜和农药等处置利用不当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防治的程度。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农业、环保、统计等部门。

(21)生态恢复治理率

指标解释:

指辖区通过人为、自然等修复手段得到恢复治理的生态系统面积占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

生态恢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生态恢复的目标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一个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或为当地的各种动物提供相应的栖息环境。

数据(shùjù)来源:

国土、水利、海洋与渔业、城建、环保、林业、统计等部门。

(22)空气质量(kōnɡqìzhìliànɡ)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比例(新标准)

指标(zhǐbiāo)解释:

指辖区内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重。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23)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

指标解释:

指地表水质达到Ⅰ、Ⅱ、Ⅲ类地表水断面数占监测断面总数的比重。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环保部门。

(24)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指标解释:

指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的监测点位个数占区域监测点位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25)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指标解释:

指城乡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地表水水源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和地下水水源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标准的水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

包括市县和乡镇两部分。

计算方法:

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shuǐzhì)达标率=市县各饮用水源地取水(qǔshuǐ)水质达标量之和/市县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之和×100%

乡镇(xiāngzhèn)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乡镇各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量之和/乡镇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之和×100%

资料来源:

环保部门。

(26)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

指标解释:

指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城镇污水量与城镇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

计算方法: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城镇污水量/城镇污水排放总量×100%

资料来源:

住建部门。

(27)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指标解释:

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住建、城管等部门。

(28)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指标解释:

指达到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并获有关部门认证的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

绿色(lǜsè)建筑:

指在建筑的全寿命(shòumìng)周期内,最大限度(xiàndù)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关评价标准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建科〔2007〕205号)。

数据来源:

城建、环保等部门。

(29)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指标解释:

指建成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比率。

城市绿化用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

计算方法:

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总面积×100%

资料来源:

住建部门。

(30)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覆盖率

指标解释:

指区域联网供水乡镇个数占比。

城乡供水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将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覆盖率作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指标,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计算方法: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覆盖率=区域联网供水乡镇个数/乡镇总个数×100%

资料来源:

住建部门。

(31)食品及鲜活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

指标解释:

指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主要食品及鲜活农产品实施抽样检验,判定为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样品数量占全部抽检样品数的百分比。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因此将食品及鲜活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指标。

计算方法:

食品及鲜活(xiānhuó)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被抽检产品样本(yàngběn)合格数/被抽检产品(chǎnpǐn)样本总数×100%

资料来源: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3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行政村占辖区所有行政村的比例。

计算方法: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建设适宜人居环境为宗旨,妥善处理“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环境保护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主动预防和被动治理的关系”三大关系,着力做好“权利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强化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八大工作,开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数据来源:

环保、农业、统计等部门。

(33)生态用地比例

指标解释:

指辖区内生态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

生态用地:

指为了保障城乡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需要(xūyào)的土地。

包括:

林地、草地、湿地等具有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壤保持等生态功能的区域。

上述区域面积不得重复计算。

数据来源:

国土、城建、环保、农业、林业(línyè)、统计等部门。

(34)公众(gōngzhòng)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

指标解释:

指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

该指标值的获取采用国家生态文明考核组现场随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