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080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docx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制度办法范文合集5篇

【篇一】

为加强我院部分“特殊学生”的安全管理和跟踪教育工作,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特殊学生跟踪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建立

“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机制,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

“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隐患,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二、“特殊学生”的界定:

(1)有智力、肢体、听视力、心理障碍的学生;

(2)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子女;

(3)监护人中有精神病史的学生;

(4)留守的未成年人;

(5)孤儿;

(6)实施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在校学生;

(7)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

(8)监护人中有服刑、劳教或者刑释解教人员的子女;

(9)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食物过敏等);

(10)另外需要说明的特殊学生等。

三、工作要求:

1、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班级心理委员对自己班级摸底排查,了解班内家庭不健全学生、违纪生、学习后进生、经济特困生和心理健康重点服务对象等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

2、班主任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其转变,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

3、每月通过观察、宿舍走访、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该生跟踪教育,并将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及时记载起来。

4、班主任要经常向辅导员、宿舍成员、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5、班主任要经常与该生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该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6、班主任、辅导员你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7、班主任、辅导员对个别特殊学生教育方法不当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情况。

8、每一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要对一学期以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记录。

每学年结束后,各班主任上交班主任工作总结,以便下学年进行跟踪教育。

各班要对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研讨总结,并使之固化成为今后我们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和管理机制。

同时,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要进行表彰和奖励。

【篇二】

为加强我院特殊群体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帮扶教育工作,针对学院特殊群体的学生特点,并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办法,加强我院平安班级建设。

一、指导思想

建立我院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教育工作机制,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骨干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院特殊群体学生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隐患,防止意外突发事故的发生,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二、领导小组

成立特殊群体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为副组长,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为特殊群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三、特殊群体学生的类型

特殊群体学生一般指:

(1)家庭特殊类学生(经济困难、离异或单亲家庭、孤儿等);

(2)学习困难类学生(降级等);

(3)情感困难类学生(失恋等);

(4)身体疾病类学生(智力、肢体等);

(5)心理困难类学生;(抑郁等)

(6)因民族习惯而造成困惑的少数民族类学生;(新疆等)

四、管理措施

【辅导员】

1、每学期初,各班辅导员对自己班级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所带班级中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情况,完善家庭特殊、学习困难、情感异常、身体及心理困难,少数民族困惑等各类特殊学生群体的信息档案,且及时上报学院学工办。

2、经常找学生谈话,并通过多方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举措,将帮扶效果、经验与总结及时记录。

3、辅导员要定期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学生家长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主体性教育,并做好记录。

【班主任】

1、班主任要多关注班级学生的班级状况,教育引导学生,如发现学生情况异常,及时和辅导员沟通,共同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2、班主任要关心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定期向任课老师、班委、其他学生了解特殊群体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及时做好记录。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应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优先扶持,将特殊群体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全员参与。

学院形成以学院领导带头,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全员参与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共同研讨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措施,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教育和服务。

3、家校互动。

充分发挥家长参与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形成家校互动机制,共同帮扶特殊群体学生,使特殊群体学生感受到人性化关怀,既体会到家庭带来的温暖,又能体会到学校给予的关爱。

4、班级自治。

充分发挥班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班级班委应加大对他们的日常关注,如发现情况异常及时上报,同时组成帮扶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业及其他情况和班主任、辅导员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目标。

六、评价机制

对于在特殊群体关爱和教育引导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在评优工作中予以优先考虑。

各班要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研讨总结,并使之固化成为今后我们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和有效手段。

【篇三】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特殊群体学生帮扶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帮扶对象

特殊学生群体主要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生理缺陷学生、境遇性危机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等学生群体。

三、帮扶措施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

1.构建“资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的帮困育人体系,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心理扶助、能力提升,促进其全面发展。

2.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内引外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拓宽资助渠道,扩大资助受益面与资助额度,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3.各院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做好相应的调查、登记、跟踪、扶助等工作。

4.辅导员、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经济困难群体学生家庭情况,及时把握该群体学生动态,各院系利用寒暑假期间定期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辅导员、班主任联合学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摆脱自卑和自闭心理,树立信心,正确看待经济贫困,达到经济与心理的双重脱贫。

6.通过科学设置教研助理、管理助理等勤工助学岗,鼓励受资助学生做爱心义工等方式,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

7.对于存在就业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就业指导与援助。

8.加强受助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因客观原因导致存在一定学习障碍或困难,不能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仅靠自己难以完成必要学习任务的学生。

1.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消除厌学心理和自卑心理。

2.院系组织相关专业老师、学生党员、学业优秀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因社会、家庭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学生,院系要深入了解和密切关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对于受到学业预警的学生,按照《**医学院学生学业预警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辅导员、班主任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

(三)心理障碍学生。

心理障碍学生是指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抗挫折能力差或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常伴有强迫、焦虑、抑郁等症状。

1.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级设心理委员,宿舍设学生信息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每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心理障碍群体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其建立自信,实现自助为发展目标,保护学生自尊和隐私安全。

3.辅导员、班主任对一般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沟通、理解、倾听和关心支持,帮助其疏泄情绪、澄清问题、寻找原因、调整认知,必要时推荐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4.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学生需学校、院系、家长三方联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对院系发现存在精神障碍的学生进行判断,并建议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2)学生工作处对有危害他人及公共安全情形的精神病症学生,各院系、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应及时控制,保证其与周围人群的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向公安机关做报警处理。

(3)各院系与精神疾病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家长应及时将学生送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治疗。

(4)根据学生实际病情及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休学、退学标准的,根据《**医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办理;达到复学条件的,经教务处批准返校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院系要密切关注并跟踪辅导,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

(四)生理缺陷学生。

生理缺陷学生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体弱多病的学生。

1.学校对生理缺陷学生,要以励志为主,帮助和鼓励并重。

尊重、爱护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帮助树立自信心,使之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

2.学校要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关注并给予实际的帮助,尽力为其提供便利的环境和条件。

(五)境遇性危机学生。

境遇性危机学生指生活学习中遭遇罕见或突如其来的悲剧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院系要及时发现境遇性危机学生,学校快速启动危机干预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事件当事人或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对当事人、相关人和亲属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

(六)就业困难学生。

就业困难学生主要指因经济原因或个人身体原因在就业过程中受挫的学生。

1.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因社会交往能力差、缺乏求职技巧等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就业技巧培训、职业素质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

2.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适当对学生进行经济支持,缓解学生就业经济压力,提高其就业成功率。

3.学校、院系通过举办供需见面会,教师与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等方式,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促进其顺利就业。

4.院系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分类指导、个别指导。

5.院系对因自卑心理和精神压力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心理帮扶,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使其顺利就业。

四、健全机制

建全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帮扶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通过党政干部联系班级、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学生导师等方式,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全校教职员工立足于帮助特殊群体学生解决经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经济、心理、精神帮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才环境。

(二)建立预防预警机制。

在新生报到时,通过家长见面会、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特殊群体学生有初步的把握和了解,掌握特殊群体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变更特殊群体档案,对不同时期的特殊群体实施重点教育和帮扶,确保所建档案的时效性。

(三)建立教育沟通机制。

学生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时、主动地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每月要与特殊群体学生谈心交流至少一次,倾听学生需要和诉求,提供多层面的教育和沟通渠道。

(四)建立环境育人机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与帮助,培养特殊群体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根据临沂市教育局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临沂一中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全纳教育”思想,依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实施教育和教学,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平等对待特殊群体学生,以崇高的师德和深深的关爱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领导小组

**

三、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

(1)家庭贫困学生;

(2)学习困难学生;(3)单亲及孤儿学生;

(4)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留守儿童;(6)随班就读残疾儿童;(7)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8)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四、工作要求

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全体学生摸底排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档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并上报相应年级汇总备案。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找特殊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和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

3.每月通过观察、家访、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和跟踪教育,并将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及时记载到《临沂第一中学特殊群体学生关爱与教育工作记录表》上,学校将定期组织相关的“班主任交流会”。

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5.班主任要经常与特殊群体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6.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要唤起班级全体学生的爱心,让这类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平等的力量,并有计划地帮助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7.实施个性化教育。

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在学习方面的特殊要求,通过选课走班制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促进他们的成才和成长。

8.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全纳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用学校的容雅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

9.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学生家长(监护人)座谈会”,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交流,家校共同寻找有效策略。

10.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要对一学期以来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详实的教育案例。

五、完善保障机制

1.建设无障碍通道,餐厅特殊服务窗口,公寓特别卫生间,图书室、实验室特殊座位等,为需要的特殊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休息条件。

2.加强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特殊群体学生的能力。

3.完善评价措施。

对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在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和教师优先评优并进行表彰。

若出现对特殊学生的歧视、偏见或者不当教育方式造成不良后果的班主任和教师,取消评优资格。

【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

“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及片区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依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实施教育和教学,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平等对待特殊群体学生,以崇高的师德和深深地关爱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达到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领导小组:

**

三、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

(1)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2)残疾家庭学生;

(3)单亲家庭学生;

(4)留守儿童家庭;

(5)外来务工家庭

(6)学习困难学生家庭

(7)心理障碍学生家庭

(8)思想与学业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

四、工作要求:

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全体学生摸底排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档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并由政教处汇总。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找特殊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和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做好每次的谈话记录。

3.每月通过学生座谈会及家访等方法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和跟踪教育,并记录下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学校将定期组织相关的“班主任交流会”。

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5.班主任要经常与特殊群体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6.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要唤起班级全体学生的爱心,让这类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平等的力量,并有计划地帮助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7.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用学校的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

8.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学生家长(监护人)座谈会”,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交流,家校共同寻找有效策略。

9.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要对一学期以来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详实的教育案例。

五、完善保障机制:

1.加强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特殊群体学生的能力。

2.完善评价措施。

对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在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和教师优先评优并进行表彰。

不能出现对特殊学生的歧视和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