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414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表1-1“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时间

春秋战国

概念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

”泛指数量多

“争鸣”:

指争论和

社会原因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崛起

思想文化上

学在民间

派别代表

道家

老子、庄子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历史影响

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和儒学

孔子生平

时代

春秋末期

创办了儒家学说,儒学勃兴

经历

勤奋好学、政绩显著、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创办私学

孔子思想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代表作:

“六经”

政治思想

核心是“仁”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思想(战国中期)

“仁政”

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民贵君亲”——民本思想

“性善论”

荀子思想(战国末期)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表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背景

儒学的坎坷历程

应运而生(春秋)→蔚然大宗(战国)→遭遇打击(秦朝)→逐渐恢复(西汉初期)

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

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

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

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经过

汉武帝数次“举贤良对策”

概念

通过举荐和策问的双向结合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

方式

举荐→策问

作用

一些人进入政府官员行列

意义

通过此举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历史地位

汉朝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生平

生活在西汉文、景和武帝时代,是一位大学问家

公元前140年,三次应对,得到汉武帝赏识任用

晚年著有《春秋繁露》

贡献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思想主张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提出相应措施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儒学教育状况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有专门研究、传播五经的“博士”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太学兴盛

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儒学地位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影响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表1-3宋明理学

时代

特征

具体情况

魏晋隋唐时期

儒学有新发展,日益辉煌

魏晋南北朝

背景

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

发展情况

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有新发展

隋唐时期

隋朝

“三教合归儒”

唐朝

尊孔

建国学

儒家经典的标准读本《五经正义》

宋朝

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北宋

代表

程颢、程颐兄弟

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思想)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南宋

代表

朱熹

著述

《四书章句集注》

思想

“理气论”

“心性论”

评价

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

明朝

理学发展新阶段——心学

明朝中期

代表

王阳明

思想

形成“心即理”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

提出“致良知”学说

对儒家“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

表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代表人物

生活背景

思想主张

评价

李贽

做官→入狱,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黄宗羲

处于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动荡年代,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主张“经世致用”;

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对传统儒学思想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顾炎武

王夫之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表2-1“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领域

重大成就

地位与意义

四大发明

造纸术

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

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

欧洲借鉴印刷术,创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数学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这种记数法为国际通用,延续至今。

割圆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国家(3世纪中期,刘徽首创);割圆术含有古代微积分思想萌芽,它使中国的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天文学

赤道坐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现代天文学已经用它取代了黄道坐标。

《石氏星表》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浑仪与简仪

浑仪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农学

混合选择法

成为现代常用的选种方法。

人工杂交育种

中国是最早掌握无性杂交嫁接技术的国家。

医学

《黄帝内经》

中医学奠基之作。

针灸疗法

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建筑

山西应县辽代木塔

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造船航海

郑和宝船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牵星术

代表着当时利用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表2-2辉煌灿烂的文学

体裁

主要成就

特点

地位与意义

独立、成熟的诗歌

《诗经》

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楚辞(骚体)

《离骚》

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活泼;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汉赋

西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在楚辞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

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唐诗

初唐:

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各种诗体都以臻于完备,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我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代,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盛唐

边塞诗:

高适、岑参;

山水诗:

孟浩然、王维;

杰出代表:

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杜甫

中唐: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晚唐:

杜牧《江南春》、李商隐

宋词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诗的另一种形式。

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陆游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秋思》

形式通俗生动,抒情叙事兼长。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戏曲史上有特殊地位。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超越前代。

小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表2-3繁花似锦的戏曲

元代杂剧的繁荣

产生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出现优伶→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代,元杂剧

主要成就

关汉卿(奠基人),《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马致远《汉宫秋》

衰落(元代后期)

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的投入减少

杂剧自身表演模式过于呆板僵化

地位意义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抗争。

明代传奇的兴盛

产生发展历程

宋元,南戏→明中期,形成不同地域色彩的各种声腔,昆山腔和昆曲一统局面形成→明后期,黄金阶段→清代,衰落

主要成就

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形成昆曲

梁鱼辰,《浣纱记》

杰出代表:

汤显祖,《牡丹亭》

地位意义

明代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流形式,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京剧的崛起

形成

经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融合徽剧、汉剧,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而形成。

发展

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涌现“同光十三绝”

走向世界

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表2-4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发展

“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总趋势

由繁到简

过程

古文字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隶楷阶段

正式书体:

隶书(汉)→由隶到楷(魏晋)→楷书(隋唐)

辅助书体:

草书,行书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两个阶段

自发阶段

魏晋以前

自觉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

楷书

发展

始于东汉,魏晋得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主要成就

初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盛唐: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晚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

发展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特点

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代表人物

东晋:

王羲之、王献之;盛唐:

张旭、怀素

行书

发展

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主要成就

王羲之《兰亭序》

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新石器时代早期

门类

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

主要成就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夏商周时期

门类

壁画、帛画

主要成就

以人物肖像为主。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地位

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处在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秦汉时期

门类

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

主要成就

马王堆汉墓帛画、洛阳东汉墓壁画《夫妻宴饮图》

魏晋南北朝

地位

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

主要成就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隋唐五代

地位

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

主要成就

隋:

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

阎立本《步辇图》、盛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隋唐:

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时期

特点

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地位

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成就

风俗画是最大两点。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

元明清时期

特点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成就

写意画。

元代王冕《墨梅》、明代徐渭《黄甲图》、清代郑板桥《墨竹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表3-1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派别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

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90年代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推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工商业。

康有为:

“三世说”。

梁启超:

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严复:

民主君仆、主权在民.

目的性质

要求向西方学习,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

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实践活动

林则徐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洋务运动

没有付诸行动

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戊戌变法。

意义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促进西学传播,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但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彻底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最终失败。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谈不上付诸行动。

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表3-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的诞生

背景

政治方面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废除临时约法,实行专制,复辟帝制。

思想文化方面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兴起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大

德先生和赛先生

前期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界的空前解放

进步性

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局限性

一些先进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表3-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进一步传播

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阵营分化

“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扩大传播

1920年,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各地出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思想流派

科学社会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

各地酝酿组织共产党。

(1920年8月,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程标准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表4-1孙中山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

背景

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但是这些方案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不断碰壁。

以孙中上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孙中山流亡海外,攻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提出

《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十六字纲领。

《民报·发刊词》进一步阐发,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内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评价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

思想论战

背景

康有为为代表的保皇派主张改良反对革命。

内容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意义

通过论战,三民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临时约法

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背景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主张,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

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

意义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对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4-2毛泽东思想

形成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思想诞生。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重要问题,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深远影响

科学内涵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作用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表4-3邓小平理论

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说明“左”的指导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邓小平大力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宣言书:

1978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1987年,中国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邓小平理论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992年,“南方讲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中国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表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多新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

条件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

过程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泽民在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使之更加系统、成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此次会议上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互关系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