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4843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docx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周

集体备课初案

学年

六学年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初案修改教师

课题

7地平线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周

(1)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

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一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读写无拘无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沦、寂寞等词语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文字材料

德育渗透点

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落实核心素养

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

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师述:

你望到了吗?

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课文

1.师述:

课前预习了吗?

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渭、咀、嚼

(1)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

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

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

(宽广、辽阔、平坦)

(2)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

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

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

我们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

(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

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线呢?

快速浏览,快速寻找。

(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

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

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1)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2)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

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

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

(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指导朗读。

五、总结

作者是否能走出这神秘的地平线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交流已有知识。

 

2、全班交流

解读地平线(生交流)

朗读、升华情感:

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板书设计

长大自然的目标

   追寻↑地平线↑奋斗

   小时候人生的谜

集体备课初案

学年

六学年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初案修改教师

课题

7地平线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周

(2)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

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一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读写无拘无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沦、寂寞等词语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文字材料

德育渗透点

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落实核心素养

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第二课时

一、齐读一至五自然段

二、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

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

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

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

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

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

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

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

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

(然而)

6.引读:

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

齐读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1)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

(联系语境)

(2)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

(联系上文)

(3)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

(联系我的经历)

(4)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

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

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

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

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三、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

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

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

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

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1)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2)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

(追寻的内容和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

(3)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

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

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2、全班交流

解读地平线(生交流)

朗读、升华情感:

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齐读继续学习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按提纲学习,提前出示阅读提纲,课件出示)

生自读体会交流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长大自然的目标

   追寻↑地平线↑奋斗

   小时候人生的谜

集体备课初案

学年

六学年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初案修改教师

课题

8张石匠拜师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周

(3)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艺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认识“捺、啧、档”3个生字,正确书写“碑、输、楷”等11个生字,读懂带生字的词和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

德育渗透点

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落实核心素养

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导入:

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

在太行山脚下就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

有一天,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

2.审题:

看文题,可知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拜师学艺,是很平常的事,张石匠拜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谁能把文章读得准确、流利!

1.给足时间学生自由读书,读中圈出生字新词,并自认自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激励赛读),师生共同围绕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进行评价(在读中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纠正读中的问题)。

3.交流: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内容概括,可以是对人物的看法,也可以是初读感受等。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以便不断找准新的交流切入点。

三、细读对话,初识人物

过渡: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也很善于思考,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看一看手艺高超的张石匠心甘情愿地拜小伙子为师的前因后果。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5自然段,把张石匠和小伙子的对话画出来,仔细地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批画。

2.展示对话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读。

忽然来了一个小伙子,毫不客气地插嘴说:

“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

张石匠咧咧嘴说:

“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小伙子瞅了张石匠一眼,不急不恼地说: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

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张石匠艺高气粗地对众人说:

“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3.交流:

在他们的对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4.学生发言,教师引导、点拨。

(板书:

张石匠骄傲)

5.引导学生抓住话语前面的提示语,想象当时人物的内心活动,把对话读出味道,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分角色读。

(3)展示读的情况,指名读,鼓励学生带着表情、动作读。

三、观看比试,品赏结果

谈话:

既然张石匠看不起小伙子,小伙子也毫不相让,那就只有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

请同学们读6-9自然段,看看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

结果怎样?

1.学生自读、思考,并边读边圈点批画。

2.交流:

师随机板书:

刻碑洗字刻东西

3.指导学生读描写张石匠和小伙子刻碑洗字的句子,读出各自的特点。

比一比,谁刻得好?

并说明理由。

重点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活干得干净漂亮……丝毫不走样。

”特点是:

照样子临刻,“笔笔匀称,秀丽端正,丝毫不走样。

(2)“只见那字个个如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

”特点是:

看了几遍就自己刻,气势非常,干净利落,分毫不差。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各有特点,但小伙子刻得更好。

理由:

A草书难度大于楷书;B使用的刻法难度大;C分毫不差。

5.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抓住描写两个人刻字时的四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读出味道。

【从课题入手,在平常中寻不平常,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提问的能力。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不认识的生字所带出来的词画出记号。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课文空白处的补白,更深层次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集体备课初案

学年

六学年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初案修改教师

课题

8张石匠拜师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周

(4)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艺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认识“捺、啧、档”3个生字,正确书写“碑、输、楷”等11个生字,读懂带生字的词和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

德育渗透点

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落实核心素养

学习张石匠知错就改和小伙子谦虚的美好品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第2课时

一、再次比试,感受输赢

谈话导入:

经过一次比试,张石匠认输了吗?

(没有)(教师板书:

不服气)那么,第二次的比试结果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读第8、9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书,品味描写再次比试的部分。

2.学生交流,深入悟读。

教师提问:

在两人拿出作品之前,用同一个词“不慌不忙”写了两个人的神情,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两个人都胸有成竹,说明他们都是艺高胆大)从观众表现中的哪个词说明他们艺高?

(“连声叫绝”“啧啧称赞”)。

从中,我们感觉到,张石匠和小伙子的手艺确实都是了不起的!

3.如果你是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赛的裁判,你觉得谁刻得好?

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入描写两人所刻出的石链和石算盘的句子,再一次在品读中感受两个人技艺的高超。

4.从当初的约定,到今天的比赛,在3天的时间里,张石匠和小伙子各是怎么想的,怎样准备的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色,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写一写他们3天的准备过程。

(提示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5.指名读一读所写的内容。

二、读出因果,感受人品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张石匠此时还有什么话说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书。

2.交流:

(教师板书:

自愧不如)

3.这就是张石匠拜师的故事,对于他的举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耿直、守信、知错就改、有胸怀)

4.你从小伙子的话语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

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5.齐读最后一段。

三、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2.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

3.课后搜集与本文有关的“谦虚谨慎”“艺无止境”等方面的格言警句。

【通过反复品读人物对话,能使张石匠和小伙子的形象和性格跃然纸上,有利于学生对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印象。

【突出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比较,在读中想象,张石匠和小伙子所刻的字的特点便随读而出。

这样不需教师作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对比试的答案了然于心。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课文空白处的补白,更深层次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集体备课初案

学年

六学年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初案修改教师

课题

快乐读书屋诗二首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周

(5)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能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4.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2体会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

德育渗透点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落实核心素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第一课时

一、了解诗人,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习了不少古诗,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看到这些图片,想一想这是学过的哪首古诗?

图中对应的诗句是哪一句?

相机引导背诵《题西林壁》《登鹳雀楼》《游园不值》中的经典名句。

出示《示儿》这是我们刚学过的古诗,谁来背?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板书:

(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这位诗人呢?

小结:

从《示儿》一诗中,我们知道了他是宋代一位伟大爱国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诗篇,这样的一位诗人,在生活中,他又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

2、出示: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

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

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课题、齐读)。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出示题目:

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

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讲解:

子聿,陆游的幼子。

交流:

相同点:

都有“示”字,都是告诉的意思。

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告诉”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

2、从题目上你还知道了什么?

(交流)时间:

冬天的一个夜晚;诗人在读书时生发了感想……

3、小结: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肯读诗书。

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

本诗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4、再读课题。

过渡:

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了些什么呢?

三、自读古诗,正确流利。

1、自读古诗:

(1)读通顺、流利;

(2)读出节奏、停顿。

2、检测朗读。

个别——集体

过渡:

初读古诗,同学们做到了正确、流利,并且读出了诗的节奏和停顿。

要想读出古诗的韵味,古诗的意境,还要深入理解古诗的意思。

四、深入理解,交流感悟

(一)相互交流。

课前,同学们一定对这首古诗进行了预习。

对文中重点字词进行了批注。

现在请同座之间相互交流对这首诗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二)集中交流:

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你理解了哪些字词?

①“学问”:

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遗”:

留;

“无遗力”:

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师:

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2)在古时候,许多人学习时做到了不遗余力。

出示图片,谁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指生讲一两个小故事)

(3)小结:

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感觉到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在学习上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

(板书:

孜孜不倦)

2、少壮工夫老始成。

(1)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

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

(学习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习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不错,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

持之以恒)

(3)你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

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

出示:

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

(4)看到“工夫”这个词,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

功夫。

我们经常会混淆,谁能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工夫功夫

A.他三天()就学会了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C.明天有()再来玩吧!

D.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

“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

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学无止境”。

(5)小结:

诗人在诗中的一二两句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

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6)齐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诗句意思。

过渡:

除此而外,做学问还要注意什么呢?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重点字词意思:

【课件随机出示】

①“终”:

到底、毕竟的意思;

②“绝”:

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

深入、透彻地理解;

③“躬”:

亲自;

“躬行”:

亲自实践。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提示:

“觉”“绝”音同义不同,写的时候要注意。

(4)联系实际:

A、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读“纸上谈兵”的故事)

B、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赵括为什么会兵败而死?

(相机板书: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C、教师启发:

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

没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但光有书本知识也是不够的,还要亲身实践才行。

将获取的知识通过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5、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钱泳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俗语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拓展提升、感悟诗境:

1、引导看图:

陆游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儿子?

同学们猜一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他会以一种怎样的语气教育子聿?

2、指导朗读:

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饱含着深邃的教育思想,凝聚着诗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由此可见,陆游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3、点拨:

这首古诗与课前背诵的几首诗都是寓理诗,诗的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告诉了人们一些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运用。

4、说话练习:

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看看子聿是否听明白父亲的教诲了。

(对话练习)

5、补充阅读《五更读书示子》:

说说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1、默写这首古诗。

2、读一读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几首,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研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自由阅读后,进行阅读的交流。

(1)交流认识文中的生字、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