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4892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

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

2019年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

2019年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范文3篇(篇一)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市、县相关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在工作的具体落实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各网格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现将xx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镇下辖10个党总支,104个行政村,总面积49.7平方公里,8121户,总人口29612人。

按照“居住分布,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全镇划分成二级网格体系(镇一级网格,党总支、村二级网,村设网格管理服务站),初步形成“小网格,大服务”的格局。

全镇共划分10个基础网格,首批确定10个网格化工作示范村。

将“网格”与“安监办网格”并联运转,确保优势互补。

网格员履行辖区内基本信息录入、事件处理信息动态录入、特殊人员帮教、政策法规宣传等职责。

选拔“三长一员”队伍30人,组织专题培训,成立镇村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把该项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

构建了以镇、社村、网格为单位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其他相关领导同志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组”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各项工作。

各村成立网格管理服务站,由支部书记任站长,每个站点设立网格管理员。

2、建章立制。

以网格化工作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镇、片区、村、基础网格长工作职责,网格管理员、协管员工作职责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镇里专门印制民情日志50本,印制信息采集表3000份,信息采集率均达到95%以上。

统一制作了工作证,印制了联系卡,制定网格员绩效考核制度。

3、摸清家底。

按照市、县统一要求,7月11日我镇召开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通过座谈、走访初步完成了村基础网格的划分,明确了网格长、街长、家长和指导员“三长一员”网格员队伍人选,明确了工作职责。

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与管理特点,大胆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8月20日,我镇又召开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培训会议,对计生、民政、司法、教委等成员单位,10个村涉及办事处党总支书记,村书记、主任、会计和指导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就信息采集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印发了《xx镇村民(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表

(一)》、《xx镇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住房、学校、医疗点和便民服务店信息采集表

(二)》,对10个村基础信息进行采集上报。

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督导检查社区(村)网格化工作。

4、组建队伍。

创新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二)注重实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

形成全镇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

集中管理,条块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

最终形成由社区(村)、网格片区负责人、综合服务管理员组成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

三级即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党总支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村基础网格(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户)。

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

“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村工作者及居民协管员)。

“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网格工作人员职责。

“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岗位并明确职责。

“一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

3、创新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上下调节:

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中心、片、站”三级联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

(2)分流调解:

协管员入户调解→社区(村)调解→镇调解中心;(3)联动调解:

法律工作者、民警明确专人,积极参与调解,形成社区(村)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培训。

上岗培训的时候,网格工作相关人员可能对“网格化”管理只有抽象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对网格化管理有了一定的认知,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再次开展培训会,培训会上将强化培训业务能力,并鼓励各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探讨,交流工作经验。

(二)加强落实责任。

督促各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强调本项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日常工作内容,落实考核细则。

(三)做好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认识到网格工作的职责和作用,创造全民参与“平安创建”的氛围。

通过网格化的服务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网格化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和深化,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推行,充分发挥了在各项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了凝聚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完善和提升网格的功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篇二)xx年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并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我镇结合工作实际,有效强化环境监管主体责任,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并充分发挥了三级网格的作用,现将我镇xx年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措施一是完善机制,加强领导。

为完善网格化监管组织建设,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网格化环境监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

同时成立了以镇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环保督察小组,加强对各村、企事业单位环保工作开展实情督察,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公室新增工作人员1人,增强我镇环保工作力度。

二是制定方案。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制度文件,部署全镇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明确制度、职责及奖惩。

对镇全体机关干部环保工作驻村进行分解,明确了工作职责、目标任务。

三是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我镇与11个行政村两个社区及辖区内学校、单位签订了网格化环境监管目标责任书,明确村级单位作为三级网格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

同时我镇实行所有党委委员包片做法。

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

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

成立由各村包村领导任组长的环保巡查组,负责本村环保检查工作;成立由值班领导为组长的节假日环保巡查组;成立由镇环保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日常巡查组,负责督察各村、各单位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

为摸清全镇污染生产经营单位底数,我镇开展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调查摸底工作,并建立网格化监管企业台账。

五是加强督察,确保效果。

结合上级部门环境保护巡查,处理各类违规污染问题。

二、存在问题一是工作经验不足,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

二是镇环保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监管点多面广,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时,因没有行政执法权,缺乏对监管对象的强制措施,导致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绿化、美化,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二是加大对区域内流域、水库巡查力度,严控各类情况污染水源。

三是积极按照上级关于网格化环境监管要求开展工作。

(篇三)xx年,xx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xx‟56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川办发„xx‟47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成办发„xx‟42号)的要求,以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以网格化环境管理工作为实际,进一步加大环境监察工作力度,强化区域环境风险防范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有效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现将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方案落实,推动环境监管合力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省市环保部门关于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的工作要求,xx区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执法前移、监管下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结合xx区实际情况,编制并印发了《成都市xx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

同时,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研究网格化工作管理重点和难道,细化分解相关工作任务,形成以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街道办事处环保科属地监管、环境保护部门指导监督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底数摸排,初步形成排污清单xx区结合“互联网+政府”体系建设和街道环保机构建设工作,以全面理清全区排污单位底数为目标,强化部门信息沟通互动,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向环保部门提供本部门掌握的排污单位名单。

同时,各街道办事处环保科根据分解到本辖区的清单进行进一步现场调查摸底,核实清单中各类污染源是否正常经营,并对清单外的“三无”污染源进行调查,及时查漏补缺。

已收集各类污染源清单3500余条,为我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监管奠定坚实基础。

三、探索城区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xx区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环境监管工作重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紧密结合中心城区环境管理实际,以行政区域和行业监管为主要划分依据,不断探索中心城区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制度,初步构建“区政府(区环保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驻区企事业单位”四级环境监管网格骨架,初步划分“府河以内区域”,“府河以外沙河以内区域”,“成龙狮子山沙河街办区域”以及“柳江三圣区域”为主体的环境监管网格,逐步实现“区域清、职责清、底数清”及“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沟通到位”的总体目标。

四、执法前移,监管下移按照区政府要求,区环保局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开展新《环保法》宣传以及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培训,明确“问、望、看、问、听、查、走、访”的工作方法以及“分批巡查、随机抽查、应急响应”等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现场巡查检查记录》和企业档案管理规范,为全面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数量少,持有执法证上岗的人员不足,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业务工作学习和培训不够,高效利用移动执法系统不足。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以学习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xx‟56号)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激励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不断学习环境监察新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坚持依法执法和按程序执法,加强作风建设,规范监察执法行为。

二是严格按照《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xx‟56号)和省环保厅及市环保局的要求,在局党组领导下,进一步规范区域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推进环境监管工作高效运行。

三是持续保持开展违法排污单位集中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等各项专项工作,与市级和区上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