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030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9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docx

商业银行行业分析

(J6826820)

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

一、定义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其含义有三:

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

二、行业特点

商业银行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

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

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

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使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

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而专业银行只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服务。

随着西方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专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差距甚远;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优势。

一、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借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

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

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2)支付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

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创造功能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转帐和支票流通,商业银行。

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是构成贷市供给量的主要部分,因此,商业银行就可以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具有了信用创造功能。

  

(4)金融服务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银行间的业务竞争也日益剧烈化,银行由于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咨询服务,对企业“决策支援”等服务应运而生,工商企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

个人消费也由原来的单纯钱物交易,发展为转帐结算。

现代化的社会生活,

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

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5)调节经济职能  

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

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凸现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行业特征

商业银行通常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一)经营大量货币性项目,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控制;  

(二)从事的交易种类繁多、次数频繁、金额巨大,要求建立严密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三)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区域广、会计处理和控制职能分散,要求保持统一的操作规程和会计信息系统;  

(四)存在大量不涉及资金流动的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要求采取控制程序进行记录和监控;  

(五)高负债经营,债权人众多,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受到银行监管法规的严格约束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

三、外部组织形式

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

单一银行制

  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这一体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分支银行制

  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

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

分支行制按管理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

总行制即总行除了领导和管理分支行处以外,本身也对外营业;而在总管理处制下,总行只负责管理和控制分支行除,本身不对外营业,在总行所在地另设分支行或营业部开展业务活动。

    

集团银行制

集团制银行又称为持股公司制银行,是指由少数大企业或大财团设立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家商业银行。

银行控股公司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非银行性控股公司,它是通过企业集团控制某一银行的主要股份组织起来的,该种类型的控股公司在持有一家银行股票的同时,还可以持有多家非银行企业的股票。

二是银行性控股公司,是指大银行直接控制一个控股公司,并持有若干小银行的股份。

四、内部组织结构

  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按《公司法》组建的,它们的组织结构大致相仿。

他们的组织结构一般可分为3个系统,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

其特点是: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决策系统

  商业银行的决策系统主要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组成。

股东大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股本招募中购买银行发行的优先股票的投资者成为银行的优先股东,购买花旗银行是典型的集团制银行

执行系统

  商业银行的执行系统由总经理(行长)和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其领导的各业务部门组成。

监督系统

商业银行的监督系统由监事会和稽核部门组成。

五、业务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法》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及代理保险业务等。

按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政府债券以外的证券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名称、经营内容和重点各异,但就其经营的主要业务来说,一般均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表外业务。

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这些业务还可以延伸为国际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

归纳起来,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外来资金两大部分。

  

1.商业银行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是其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初始资金,简单来说,就是其业务活动的本钱,主要部分有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的利润。

自有资本一般只占其全部负债的很小一部分。

银行自有资本的大小,体现银行的实力和信誉,也是一个银行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因此自有资本的多少还体现银行资本实力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

具体来说,银行资本主要包括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和其他资金来源。

  

2.各类存款  

按照传统的存款划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1)活期存款。

主要是指可由存款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作事先的书面通知。

持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存款者可以用各种方式提取存款,如开出支票、本票、汇票、电话转账、使用自动柜员机或其他各种方式等手段。

由于各种经济交易包括信用卡商业零售等都是通过活期存款账户进行的,所以在国外又把活期存款称之为交易账户。

作为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活期存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

由于活期存款存取频累,流动性大,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的超额准各金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在取得贷款后,若不立即提现,而是转入活期存款账户,这样银行一方面增加了贷款,另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创造出派生存款。

二是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风险较大。

由于活期存款存取频繁,而且还要提供多种服务,因此活期存款成卒也较高,因此活期存款较少或不支付利息。

三是活期存款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

尽管活期存款流动性大,但在银行的诸多储户中,总有一些余额可用于对外放款。

四是活期存款是密切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桥梁。

商业银行通过与客户频繁的活期存款的存取业务建立比较密切的业务往来,从而争取更多的客户,扩大业务规模。

  

(2)定期存款。

指客户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存款期限通常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不等,期限最长的可达5年或10年。

利率根据期限的长短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都要高于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的存单可以作为抵押品取得银行贷款。

定期存款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定期存款带有投资性。

由于定期存款利率高,并且风险小,因而是一种风险最小的投资方式。

对于银行来说,由于期限较长,按规定一船不能提前支取,因而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是定期存款所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活期存款。

因为定期存款有期限的约束,有较高的稳定性,所以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要求低一些。

三是手续简单,费用较低,风险性小。

由于定期存款的存取是一次性办理,在存款期间不必有其他服务,因此除了利息以外没有其他的费用,因而费用低。

同时,定期存款较高的稳定性使其风险性较小。

  

(3)储蓄存款。

主要是指个人为了积蓄货币和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

储蓄存款也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储蓄存款多数是个人为了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

二是金融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的规定。

因为储蓄存款多数属于个人,分散于社会上的各家各户,为了保障储户的利益,因此各国对经营储蓄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并要求银行对储蓄存款负有无限清偿责任。

除上述各种传统的存款业务以外,为了吸收更多存款,打破有关法规限制,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存款工具上有许多创新。

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大额定期存单等等。

  

3.商业银行的长、短期借款 

 商业银行对外借款根据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短期借款。

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务,包括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

同业借款,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由于同业拆借一般是通过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的,实际上是超额准备金的调剂,因此又称为中央银行基金,在美国则称为联邦基金。

中央银行借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再贴现,二是再贷款。

再贴现是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人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叫间接借款。

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放款,也叫直接借款。

再贷款和再贴现不仅是商业银行筹措短期资金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有转贴现、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和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

  

商业银行的短期借款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对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

短期借款在时间和金额上都有明确的契约规定,借款的偿还期约定明确,商业银行对于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需要在时间和金额上即可事先精确掌握,又可计划地加以控制,为负债管理提供了方便。

二是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

短期借款不像存款对象那样分散,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金额上都比存款相对集中。

三是存在较高的利率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短期借款的利率一般要高于同期存款,尤其是短期借款的利率与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密切相关,导致短期借款的利率变化因素很多,因而风险较高。

四是短期俗款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

  

(2)长期借款。

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

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主要采取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

金融债券可分为资本性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

  

发行金融债券与存款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筹资的目的不同。

吸收存款是为了扩大银行资金来源总量,而发行金融债券是为了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满足特定用途的资金需要。

二是筹资的机制不同。

吸收存款是经常性的、无限额的,而金融债券的发行是集中、有限额的,吸收存款是被动型负债,而发行金融债券是银行的主动型负债。

三是筹资的效率不同。

由于金融债券的利率一般要高于同期存款的利率,对客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而其筹资效率要高于存款。

四是所吸收的资金稳定性不同。

金融债券有明确的偿还期,一般不用提前还本付息,有很高的稳定性,而存款的期限有一定弹性,稳定性要差些。

五是资金的流动性不同。

一般情况下,存款关系基本固定在银行与存户之间,不能转让;而金融债券一般不记名,有较好的流通市场,具有比存款更高的转让性。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收人的主要来源。

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除了留存部分准备金以外,全部可以用来贷款和投资。

  

1.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业务,大致要占其全部资产业务的60%左右。

贷款业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贷款三类;二是按照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放款、担保放款和票据贴现;三是按贷款用途划分,非常复杂,若按行业划分有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按具体用途划分又有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四是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划分,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

五是按贷款质量划分有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

对于任何一笔贷款,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即贷款的申请、贷款的调查、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贷款的审批、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贷款发放、贷款检查、贷款收回。

 

2.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

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买卖股票、债券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有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和提高收益等意义。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主要对象是各种证券,包括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公司债券。

在这些证券中.,由于国库券风险小、流动性强而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投资工具。

由于公司债券的差别较大,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投资于公司债券的比重越来越小。

商业银行其他资产业务还包括租赁业务等。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中间业务的涵义  

中间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中间业务指那些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广义的中间业务则除了狭义的中间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

按照《巴塞尔协议》提出的要求,广义的中间业务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或有债权凋务,即狭义的中间业务,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

二是金融服务类业务,包括信托与咨询服务、支付与结算、代理人服务、与贷款有关的服务以及进出口服务等。

20世纪肋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商业银行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纷纷利用自己的优势大量经营中间业务,以获取更多的非利息收入。

随着中间业务的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迅速增加。

从1984年至1990年,美国所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2.97%。

其中资产在5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1.93%。

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员主要的盈利来源。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类别: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所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以及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包括担保、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票据等。

这类表外业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由某银行向交易活动中的第三者的现行债务提供担保,并且承担现行的风险。

  承诺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不可撤销的承诺,即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潜在借款者的信用质量下降或完全恶化的条件下,银行也必须履行事先允诺的义务;二是可撤销的承诺,即在某种情况下,特别是在浴在借款者的信用质量下降或完全恶化的条件下,银行可以收回原先允诺的义务而不会受到任何金融方面的制裁或惩罚。

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是指80年代以来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创新金融工具,主要有金融期货、期权、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工具。

六、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制度

1、银行财务会计制度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行的财务会计制度。

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根据国家国家专门的规章,专门设立的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依法纳税,并且接受审计机关监督的各种财务会计制度的总称。

2、会计原则

银行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财务活动的原则;

(3)银行应该按期报告财务状况,公布审计报告的原则。

3、银行会计核算规定

银行会计核算规定包括:

(1)银行存款业务的规定;  

(2)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核算规定;

(3)信托业务核算;

(4)证券业务核算;

(5)其他业务核算

4、呆帐准备金

指根据国家规定,由贷款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门为了冲销呆帐的准备金。

全额提取的呆帐准备金,增加贷款呆帐准备金余额;差额提取的呆帐准备金,年初呆帐准备金账面余额高与或低于应按贷款余额计算提取的呆帐准备金的,应当予以调整,再冲回多提的差额或补足少提的部分。

贷款资本家应当单独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贷款的减项单独反映。

抵押贷款、拆放资金和委托贷款等不应提取呆帐准备金。

全额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的,借记"营业费用",贷记本科目。

差额提取的贷款资本的,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5、会计年度

 商业银行的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

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仍以该日为决算日,不可顺延。

商业银行按照法定的会计奶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财产管理,使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以此作为审核商业银行决算的期限和上缴财务报表的期限,计算贷款的逾期或呆帐情况,并以此作为评价银行经营情况的时间基础。

6、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督。

(1)依法审批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终止和业务范围。

(2)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结算、呆帐等情况随时进行稽核检查与监督,对银行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或贷款利率的行为进行查处。

(3)要求商业银行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表和年度报告。

(4)检查商业银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情况。

(5)检查商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信贷计划、现金计划和外汇计划以及财务计划的情况。

  (6)检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贷资产质量水平、资金流动情况和银行经营效益情况;

(7)检查商业银行各项年度财务会计报表。

七、我国的商业银行

  5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12家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平安、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发、渤海、广发、兴业、恒丰、浙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10家城市商业银行

20多家村镇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乡村银行。

【二】

行业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现状

1经济环境现状分析

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安排的组织结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主体的行为原则和方式。

我们目前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时期,目前的经济制度还不能很好地协调各经济主体的运行,必须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体现出这种制度的优越性。

商业银行在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资源配置作用,这种作用已完全被各种行政机构、计划部门的指令来替代,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商业银行更是这一核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从原先的专业银行转制而来,旧的组织结构、经营原则或多或少的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层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应立即转换思维、更新观念,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严明的内部权责制度,形成良好的财务约束和内在风险防范机制,这是经济制度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出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世界各国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一般规律十分接近。

从收入结构看,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并居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稳步上升,并于1985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则持续下降。

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略升,第三产业则持续稳定提高,表明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多数进入第三产业,这些都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典型特征。

在三种产业的分类中,商业银行是属于第三产业的金融服务业,当国民经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趋利性使得银行服务的重点也将由第二产业客户转移到第三产业客户上来,这就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国的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社会资源其最大特征是可变性,随着我们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资源总量增长较快,人均分布也得到了提高;自然资源消耗的逐渐增加自然资源总量逐渐萎缩,人均情况也日趋紧张。

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最近二十多年中一直都取得了世界注目的成绩,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名列前茅。

截止至2003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GDP历史性的超过了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消费结构开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起点。

目前稳定持续发展的经济为我国商业银行顺利推行有效地公司治理提供了前提保障,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需要将行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调整,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欠佳,只能缩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调整空间,延长整个商业银行开展公司治理的进程。

2政治环境分析。

我国是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