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71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χγ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docx

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

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III类射线装置、IV、V类放射源、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和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测量。

射线装置——III类射线装置:

医用射线装置

非医用射线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摄影装置

兽医用X射线机

牙科X射线机

工业X射线探伤机

乳腺X射线机

工业γ射线探伤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

放射源——IV类放射源:

主要用于料位、密度测量、测厚等。

V类放射源:

校准源、ECD、静电消除器、敷贴器等。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级 别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

甲级

>4×109

乙级

2×107~4×109

丙级

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

2方法标准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GBZ264-2015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

DB31/462-2009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

GBZ117-2015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要求

GBZ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GBZ14583-19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Z121-2017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16351-1996医用γ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仪器设备

χ-γ辐射剂量率仪AT1123。

第一部分III类射线装置

一、医用χ射线诊断机房监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χ射线机、牙科χ射线机、乳腺摄影χ射线机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χ射线机等医用诊断χ射线设备所在机房的卫生防护检测和评价。

不适用于χ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机房检测和评价。

2方法依据

DB31/462-2009医用χ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GBZ264-2015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

GB16351-1996医用γ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监测布点

3.1控制室门和机房防护门

门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和上、下2个点。

图1对控制室门和机房防护门的检测

3.2操作位

工作人员操作位距地面高度1m处,测左侧、正中、右侧三个点。

图2对操作位的检测

3.3观察窗

观察窗外0.3m处上、下、左、中、右侧5个点。

观察窗面积小于0.09m2时检测点酌情减少。

图3对观察窗的检测

3.4防护墙

防护墙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主射线照射墙3个点,其它墙2个点。

图4对防护墙的检测

 

3.5机房上方

对于人员可能到达的机房顶,在其上方1m正对X射线机处不少于2个点。

图5对机房上方的检测

3.6机房下方

对于人员可能到达的机房下方,在离地面1.7m正对X射线机处不少于2个点。

图6对机房下方的检测

3.7其他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

通风管道口、穿墙管线洞口、传片口1个点。

4检测条件

4.1对新安装的或经过重大维修医用X射线诊断机,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或装置可以达到的最高曝光条件下检测。

检测点必须包括3.1-3.7各点。

4.2对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的常态检测。

普通X射线透视机曝光条件采用70kV3mA;有自动照射量率控制的透视机,加40mm铝衰减层;摄片机和其它X射线机选用常用体位相应条件。

检测点必须包括3.1-3.3,其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3体模的使用

检测中采用水箱体模,其外尺寸为250mm×250mm×150mm,箱壁用有机玻璃XXX。

模体内加满室温条件下的水。

4.4照射野大小的选择

对于可调节照射野大小的X射线机,将照射野调节到最大。

4.5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的选择

对于可调节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的X射线机,将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调节到1m。

4.6检测前准备

检查检测仪器工作电源指示。

查验仪器自校源的指示值。

调整仪器“零点”,选择适合待测辐射的探测器窗,在远离待检测场所处,查验并测读仪器“本底读数值”。

 

5χ、γ辐射剂量率结果的计算

5.1AT1123χ、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检定证书有关内容

相对固有误差:

6.2%(使用137Csγ辐射源)

重复性:

0.3%

校准因子:

Cf:

X射线校正系数计算表

kV或核素

K(mSv/h)

1

0.4

0.08

0.007

60

0.93

0.96

0.99

1.01

80

1.00

1.03

1.06

1.09

100

1.05

1.08

1.12

1.14

150

0.99

1.02

1.05

1.07

200

1.03

1.06

1.10

1.12

137Cs

662

0.94

0.97

1.00

1.02

60Co

1250

0.67

0.69

0.71

0.73

管电压

KX1

KX2

KX3

KX4

60-80

0.72

0.74

0.77

0.78

80-100

0.80

0.83

0.85

0.87

100-150

1.17

1.21

1.24

1.27

150-200

0.87

0.90

0.93

0.94

200-662

300

1.01

1.04

1.08

1.10

662-1250

1.24

1.28

1.32

1.35

校准因子Cf=

校准因子Cf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6.5%(k=2)

注意事项:

(1)上表中的非阴影部分是校准证书给出值;

(2)阴影部分是根据662keV的137Cs数值和给出的Cf的计算值。

(3)如果测量时仪器示值在0.2~0.05、0.05~0.02、0.02~0.005mGy/h时,选择最左侧一列的待测仪器电压值对应一行的Cf上限值。

例如:

待测仪器电压值为60KV,测量时仪器示值为0.10mGy/h,选择Cf=2.17。

5.2周围剂量当量率计算

式中:

H*——测点周围剂量当量率;

Aa——测点处的稳定读出值或重复测读的平均值;

A0——本底测读的平均值(在远离源容器处测读,通常连续测读5次);

f1——能量响应因子,即校准证书上的RE;

f2——测量仪器刻度因子,由计量检定证书给出,即校准证书上的Cf。

注意事项:

按照GB18871-2002评价时,年有效剂量和年当量剂量用2000小时计算。

6结果评价

6.1屏蔽满足GB18871-2002中的剂量限值要求。

职业工作人员与公众限值要求不同,根据环评确定监测区域相应限值。

6.2对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不大于0.1mSv/周,对于周围公众剂量不大于0.01mSv/周。

6.3在距机房屏蔽墙外表面0.3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Sv/h。

二、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监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查行李包的柜式X射线系统。

不适用于检查行李包的便携式小型X射线机、大型集装箱安全检查的X射线系统。

2方法依据

GBZ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3监测条件

应在门及盖板全封闭并固定到位,X射线管的电压、电流、射线束方向及散射状况的组合保证处于操作状态的系统外表面X射线辐射达到最大时,在直线距离不超过5cm,横截面不小于10cm2的接受面积上进行平均测量。

 

4监测布点

 

图1旅客通过侧平面示意图

 

图2行李包入口侧平面示意图

5结果评价

系统产生辐射时,距其外表面5cm任意一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得超过5mGy/h。

三、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要求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使用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

2.方法标准

GBZ117-2015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要求

3.仪器设备

AT1123------------X,Y辐射检测仪

4.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准备

1)在实施现场探伤工作之前,运营单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实现安全操作。

评估内容至少应包括工作地点的选择、接触的工人与附近公众、天气条件、探伤时间、是否高空作业、作业空间等。

2)运营单位应确保开展现场探伤工作的每台X射线装置至少配备两名工作人员。

3)应考虑现场探伤对工作场所内其他辐射探测系统带来的影响(如烟雾报警器等)。

4)现场探伤工作在委托单位的工作场地实施的准备和规划,应与委托单位协商适当的探伤地点和探伤时间、现场的通告、警示标示和报警信号等,避免造成混淆。

委托方应给予工人充足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工作的安全开展和所需安全措施的实施。

5.定点采样

一般应检测以下个点:

1)通过巡检,发现的辐射水平异常高的位置;

2)探伤室门外30cm离地高度为1m,每个墙面至少测3个点;

3)人员可能到达的探伤室屋顶或探伤室上层外30cm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检测点;

4)人员经常活动的位置;

5)每次探伤结束后,应检测探伤室的入口,以确保X射线探伤机已经停止工作。

6.结果评价

6.1X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

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μSv/周,对公众不大于5μSv/周;

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μSv/h。

6.2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

a)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

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6.1;

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μSv/h。

四、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1.适用范围

适用于γ源后装治疗实践

2.方法标准

GBZ121-2017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3.仪器设备

AT1123X,Y辐射检测仪

3.防护要求

治疗室入口应采用迷路形式,安装防护门并设置门-机联锁,开门状态不能出源照射。

4.检测结果

治疗室墙壁及防护门的屏蔽厚度应符合符合最优化的原则,治疗室屏蔽体外30cm处因透射辐射所致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超过2.5μSv·h-1。

五、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γ射线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及探伤作业中的防护、监测要求。

2方法依据

GBZ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3γ射线周围辐射水平监测

3.1用AT1123X,Y辐射检测仪巡测探伤室墙壁外30cm处的剂量率水平。

巡测范围应根据探伤室设计特点、照射方向及建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决定。

探伤室四面屏蔽墙外及楼上如有人员活动的可能,应巡测墙上不同位置及门外30cm门四周的辐射水平。

3.2定点监测

3.2.1探伤室门外30cm离地高度为1m,测们的左中右3个点和门缝四周;

3.2.2探伤室墙外或邻室墙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测3个点;

3.2.3人员可能到达的探伤室屋顶上方1m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监测点;

3.2.4人员经常活动的位置。

4结果评定

上述测量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5μGy.h-1。

第二部分IV、V类放射源监测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基于粒子注量测量的含密封源的检测仪表,包括料位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

方法依据

GBZ125-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一、含密封源仪表

1布点总体要求

1.1密封源在贮存位置(源闸关闭)时,源容器外围辐射剂量测量点

(1)用测量仪器在源容器表面巡测,找到最高辐射剂量位置。

(2)以密封源为坐标原点,有用线束中心轴方向为Z轴,垂直于Z轴平面内任选相互垂直的X、Y轴。

(1)项探测出的最高剂量点处于其中一轴。

在X、Y、Z轴线的正负方向上,距源容器表面5cm和100cm的位置上进行测量。

(3)源容器和探测器位于待测物两侧的透射式仪表,在有用线束轴上,源容器和探头的相邻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cm时,不必在二者之间的区域内测量。

当该距离大于10cm时,进行测量。

1.2密封源在工作位置(源开启)时,源容器外围辐射剂量的测量

(1)对透射式仪表(被检测体处于密封源和探测器之间的仪表),在无待测物的条件下测量。

(2)对反散射式仪表(密封源和探测器处于被检测体同侧的仪表),在有待测物的条件下测量。

测量点一包括:

各图位置、预计剂量较高的位置、人员可近距离接触辐射源的位置、人员停留时间长的位置等。

(3)确定相应于H*(10)为2.5Sv/h的等剂量边界位置。

1.3距1.1所述边界外5cm处的测量,所记录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是10cm2面积上的读数平均值,并相应于H*(0.07)。

距1.1所述边界外100cm处的测量和1.2(3)的测量,所记录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是100cm2面积上的读数平均值,并相应于H*(10)。

1.4测量点与边界的距离应以防护剂量测量仪器探测器的中心位置计量。

距1.1所述边界外5cm处的检测,当测量仪器的探测器头的体积较大时,可以防护剂量仪器的探头贴近仪表相应表面位置进行近似测量。

1.5对于含中子源的仪表,应使用中子和γ辐射测量仪分别进行测量,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是中子和伴随γ辐射两者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之和。

2布点具体要求

2.1密度计的测量

密度计多内含Co-60或Cs-137放射源,用于挖泥船、化工厂测量液体密度。

 

 

图1密度计示意图

 

图2密度计源容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

2.2料位计的测量

料位计多含Cs-137或Co-60放射源。

用于测量液面高度。

 

图3料位计示意图

 

 

(a)(b)举例

图4料位计源容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

2.3测厚仪的测量

测厚仪多内含Am-241、Sr-90、Kr-85、Tl-204、Pm-147等放射源。

多用于测量钢板、薄膜、纸张厚度。

 

 

(a)(b)举例

图5测厚仪源容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

2.4核子秤的测量

核子秤多内含Cs-137放射源。

用于称量散装物料。

 

图6β、γ反散射式测量仪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

2.5水分计的测量

水分计多内含Cs-137、Am-Be中子源,用于测量含水量。

 

图7表面反散射式测量仪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

2.6骨密度仪的测量

骨密度仪多内含Am-241放射源。

 

图8骨密度仪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

3结果评价

3.1对于发射α、低能β低能χ射线的密封源,距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Sv/h。

3.2除上述检测仪表外,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二、含非密封源仪表

1敷贴源布点要求

 

图11敷贴源布点示意图

2仪器校准源布点要求

 

图12仪器校准源布点示意图

第三部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监测

1方法依据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

2布点要求

 

图1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布点示意图

第四部分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定核设施和其他辐射装置附近环境地表的γ辐射剂量率的测定,也适用于其他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的测定。

2方法依据

GB/T14583-19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规范

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监测布点

3.1建筑物内测量要在室内中央距地面1m高度处进行。

3.2在城市中的道路-草坪和广场测量时,测点距附近高大建筑物的距离需大于30m,并选择在道路和广场的中间地面上1m处。

3.3测量点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无积水、有裸露土壤或有植被复盖的地表上;至少在10米直径的范围内巡测的数据不应有显著的差异。

3.4避免周围其他一些天然或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湖边、砖瓦、矿石、燃煤垃圾等堆置场附近不能作测量点。

4测量时间

测量时间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室外测量时,雨、雪天、雨后六小时内一般不进行测量,其它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测定方法

5.1即时测量:

直接测量出点位上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瞬时值。

5.2连续测量:

测量环境辐射场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连续变化值。

5.3需扣除仪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部分。

6数据处理

6.1每次读数都应该记录在规定的记录表内。

6.2环境γ辐射剂量率由以下公式获得:

a)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空气吸收剂量率响应值Rc:

Rc=K1⋅K2⋅K3⋅R           

(1)

式中:

Rc——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空气吸收剂量率响应值;

K1——空气中γ辐射照射率换算成吸收剂量率的转换因子。

K1=8.73nGy⋅h-1/μR⋅h-1;

K2——仪器在水面上测量时所用量程刻度因子;

K3——仪器检验源效率因子。

K3=A0/A,基中A0、A分别是刻度时和测量当天检验源的净计数。

如仪器无检验源,则该值为1;

R——仪器在水面测量时的读数均值。

b)陆地γ剂量率的响应值D:

D=K1⋅K2⋅K3⋅R-K4⋅Rc

(2)

式中:

D——测点陆地(原野、道路、房屋)γ空气吸收计量率响应值;

K1、K3、Rc——同上;

K2——仪器在陆地上测量时所用量程刻度因子;

R——仪器在陆地测量时的读数均值;

K4——建筑物对宇宙射线的屏蔽修正因子,楼房的屏蔽修正因子为0.8,平房的屏蔽修正因子为0.9;原野、道路的屏蔽修正因子为1。

6.3剂量估算

环境γ辐射照射对居民产生的有效剂量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式中:

He——有效剂量,Sv;

——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Gy⋅h-1;

K——有效剂量率与空气吸收剂量率比值,本细则采用0.7Sv⋅Gy-1;

t——环境中停留时间,h。

6.4为便于扣除宇宙射线,应使宇宙射线点的地磁纬度、海拔高度与测点的地磁纬度海拔高度尽量保持一致,必要是做高度修正。

6.5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误差表达方式应符合有关误差理论的规定。

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一般应多1位于监测依据中技术参数的有效位数。

7质量控制

7.1对于常规监测点位,均在现场建有标志或对确定该点位的特征物拍照备案,保证点的可重现性。

7.2投入使用的仪器每年检定次数不少于一次,并定期在本站稳定辐射场内检查仪器的可靠性。

7.3每年仪器经国家计量部门标定以后,都应在选定的水面上测量一次仪器的宇宙射线响应及其自身本底。

测量仪器的宇宙射线响应及其自身本底,应在距岸大于1000米,水深超过3米的湖面上的木制小船上进行,测量时应考虑到大气氡及水中放射性核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7.4测量仪器的宇宙射线响应及其自身本底时至少应读50-100个读数,或使读数平均值的误差小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