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7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省级联考重庆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节日期间城市里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雾霾的形成

B.我国最近合成的某新型炸药(N5)6(H3O)3(NH4)4Cl,其中“N5”显-1价

C.维生素C具有较强还原性,高温烹饪会损失维生素C

D.生理盐水可用于养殖场消毒,以杀死H7N9等病毒

【答案】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氧原子数为0.3NA

B.1L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0.3NA

C.常温常压下,4.2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9NA

D.将0.1molCl2通入足量热的浓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生成NaCl、NaClO3和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

【答案】C

【解析】A、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NH4)2Fe(SO4)2溶液中的阳离子要发生水解反应,因此1L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少于0.3NA,故B错误;C、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为CH2,4.2g混合气体含有0.3mol最简式,含有0.3mol碳原子,0.6mol氢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0.9NA,故C正确;D、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歧化反应,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1,0.1mol氯气反应转移

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甲酸(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苯和甲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C.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篮烷(结构简式如图

)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含立体异构)

【答案】A

【解析】A、旋转羧基中的C-O单键,可以使羧基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通过旋转羧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苯甲酸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B.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甲苯与高锰酸钾反应使溶液褪色,所以苯和甲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故B正确;C.食用花生油成分是油脂,鸡蛋清成分是蛋白质,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C正确;D、该分子属于高度对称结构,有如图

所示的4种H原子,故其一氯代物就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A。

4.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

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CH3CH2Br含有溴原子

B

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还原为NH3

C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所得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向体积为100mL浓度均为0.01mol/LNaCl和Na2Cr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AgNO3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砖红色沉淀(Ag2CrO4)

同温下,溶度积常数:

Ksp(AgCl)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CH3CH2Br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溶液中,应水解后、冷却加酸至酸性,再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故A错误;B、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说明有氨气生成,则NO3-还原为NH3,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反应中,碳和浓硫酸之间会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气体,该气体也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C错误;D、向体积为100mL浓度均为0.01mol/LNaCl和Na2Cr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AgNO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砖红色沉淀(Ag2CrO4),由于AgCl和Ag2CrO4的组成形式不同,不能比较溶度积常数Ksp(AgCl)和Ksp(Ag2CrO4)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

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的大小:

Y>W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C.单质Y和Z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D.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于X的气态氢化物

【答案】C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Al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A.铝离子只有2个电子层,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离子半径:

Y<W,故A错误;B.非金属性Si<S,故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Si的强,故B错误;C.铝能够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硅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则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掌握比较离子半径的一般方法,同时知道,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本题中也可以借助于氧离子进行比较。

6.一种可连续使用的锂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Li电极经Li+透过膜进入Fe2+、Fe3+的水溶液移向Ti电极

B.T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Fe3++e-=Fe2+

C.Li+透过膜除允许Li+通过外,还允许H2O分子通过

D.贮罐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S2O82-+2Fe3+=2Fe2++2SO42-

【答案】BD

【解析】A.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即由Li电极经外电路移向Ti电极,不能经过溶液,溶液是通过离子导电的,故A错误;B.Ti电极为正极,正极上三价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反应式为:

Fe3++e-=Fe2+,故B正确;C.Li+透过膜为阳离子透过膜,允许Li+通过,不允许H2O分子通过,故C错误;D.贮罐中S2O82-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2O82-+2Fe2+═2Fe3++2SO42-,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负极上得失电子及电极反应式是解本题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金属和溶液导电的区别。

7.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8.5

B.在pH=9.5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CO3ˉ)>c(NH2COOˉ)>c(CO32ˉ)

C.在pH=9.0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2c(CO32ˉ)+c(HCO3ˉ)+c(NH2COOˉ)+c(OHˉ)

D.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减小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开始没有NH2COO-,后来也不存在NH2COO-,在8.5

c(NH4+)>c(HCO3-)>c(NH2COO-)>c(CO32-),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

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故C正确;D.已知Kb=

,温度一定时,Kb为常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CO2的通入,c(NH4+)逐渐增大,则

不断减小,则

不断增大,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的应用、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等。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根据平衡常数分析判断。

8.据报道,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已应用于我国研制的巨型激光器“神光二号”中。

利用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流程步骤已省略):

已知萃取的主要反应原理:

KCl+H3PO4

KH2PO4+HCl;其中,反应产生的HCl易溶于有机萃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将氟磷灰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使用二氧化硅陶瓷材质的沸腾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副产品N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在得到KH2PO4晶体的一系列操作Ⅲ,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4)若用1000kg质量分数为50.4%的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来制取磷酸二氢钾晶体,其产率为80%,则理论上可生产KH2PO4的质量为_______kg。

(5)电解法制备KH2PO4的装置如图所示.该电解装置中,a区属于_______区(填“阳极”或“阴极”),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还可以用氟磷灰石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同时逸出SiF4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大氟磷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4HF+SiO2═SiF4↑+2H2O(3).NH4Cl(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5).326.4kg(6).阴极(7).2H++2e-=H2↑(8).4Ca5P3FO12+21SiO2+30C

20CaSiO3+3P4+SiF4↑+30CO↑

【解析】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粉碎后加入浓硫酸,反应生成氢氟酸、硫酸钙、磷酸等,加入氯化钾后用有机萃取剂,KCl+H3PO4

KH2PO4+HCl,反应产生的HCl易溶于有机萃取剂,有机相中含有氯化氢,加入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副产品主要为氯化铵,水相中含有KH2PO4,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KH2PO4晶体。

(1)流程中将氟磷灰石粉碎,可以增大氟磷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增大氟磷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根据流程图,反应中生成了氢氟酸,氢氟酸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因此不能使用二氧化硅陶瓷材质的沸腾槽,故答案为:

4HF+SiO2═SiF4↑+2H2O;

(3)根据上述分析,副产品N的化学式为NH4Cl;在得到KH2PO4晶体的一系列操作Ⅲ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故答案为:

NH4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1000kg质量分数为50.4%的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中含有Ca5P3FO12的质量为504kg,根据P元素守恒,理论上可生产KH2PO4的质量为504kg×80%×

÷

=326.4kg,故答案为:

326.4kg;

(5)根据图示,应该在a区生成KH2PO4,则钾离子由b区移向a区,则a区属于阴极区;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

阴极;2H++2e-=H2↑;

(6)用氟磷灰石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同时逸出SiF4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a5P3FO12+21SiO2+30C

20CaSiO3+3P4+SiF4↑+30CO↑,故答案为:

4Ca5P3FO12+21SiO2+30C

20CaSiO3+3P4+SiF4↑+30CO↑。

9.纳米级Cu2O既是航母舰艇底部的防腐蚀涂料,也是优良的催化剂。

(1)已知:

1克碳粉燃烧全部生成CO气体时放出9.2kJ热量,2Cu2O(s)+O2(g)=4CuO(s)ΔH=–292kJ•mol-1 ,则工业上用碳粉与CuO粉末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Cu2O(s),同时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纳米级Cu2O作催化剂可实现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

CH3OH(g)

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0(填“>”或“<”);600K时,Y点甲醇的υ(正)____υ(逆)(填“>”或“<”)。

②从Y点到X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t1K时,向固定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温度保持不变,9分钟时达到平衡,则0~9min内用CH3OH(g)表示的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___,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纳米级的Cu2O也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①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水的分解反应使用Cu2O催化剂与不使用催化剂相比,使用催化剂会使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热(Δ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如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容器A、B中分别充入0.04molH2O(g),起始时V(A)=V(B)=2L。

在一定条件下使水分解(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中活塞可以自由滑动),达到平衡时,V(B)=2.4L。

平衡时,两容器中H2O(g)的分解率A_____________B(填“<”、“=”或“>”)。

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时,B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答案】

(1).2CuO(s)+C(s)=CO(g)+Cu2O(s),ΔH=+35.6kJ•mol-1

(2).>(3).<(4).缩小体积增大压强(5).0.05mol·L-1·min-1(6).4.05mol·L-1(7).减小(8).不变(9).<(10).2.8

【解析】

(1)1g C(s)燃烧全部生成CO时放出热量9.2kJ;24gC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热220.8KJ,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2C(s)+O2(g)=2CO(g)△H=-220.8kJ•mol-1;②2Cu2O(s)+O2(g)=4CuO(s)ΔH=–29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

(①-②)得:

2CuO(s)+C(s)=CO(g)+Cu2O(s),ΔH=

×[(-220.8kJ•mol-1)-(–292kJ•mol-1)]=+35.6kJ•mol-1,故答案为:

2CuO(s)+C(s)=CO(g)+Cu2O(s),ΔH=+35.6kJ•mol-1;

(2)①根据图像,升高温度,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600K时,甲醇的转化率小于Y,则Y点反应逆向进行,υ(正)<υ(逆),故答案为:

>;<;

②要减小甲醇的转化率,可以通过缩小体积增大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可以实现从Y点到X点,故答案为:

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③在t1K时,甲醇的平衡转化率为90%,向固定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温度保持不变,9分钟时达到平衡,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甲醛为0.9mol,氢气为0.9mol,三者浓度分别为0.05mol/L、0.45mol/L、0.45mol/L,则0~9min内用CH3OH(g)表示的反应速率v(CH3OH)=

=0.05mol·L-1·min-1,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05mol/L,故答案为:

0.05mol·L-1·min-1;4.05mol·L-1;

(3)①使用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ΔH),故答案为:

减小;不变;

②A为恒温恒容容器,B为恒温恒压容器,随反应进行A容器中压强增大,B容器中为维持恒压,体积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A容器中水的分解率小于B中容器中水的分解率,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时,为恒压容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平衡后体积为4.8L,B的体积为4.8L-2L=2.8L,故答案为:

<;2.8。

10.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实验2-3中用到了硫代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一物质展开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制备Na2S2O3·5H2O

通过查阅资料,该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来制取Na2S2O3·5H2O晶体。

已知烧瓶C中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2H2S(aq)+SO2(g)=3S(s)+2H2O(l);S(s)+Na2SO3(aq)

Na2S2O3(aq)

(1)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

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性质探究

(5)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mol·L-1Na2S2O3溶液pH值约为8,测定时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Na2S2O3的应用

(7)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

取废水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

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8.02

20.03

17.98

18.00

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3I2+2Cr3++7H2O

②I2+2S2O32-===S4O62-+2I-

滴定时Na2S2O3标准溶液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盛装,该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调节硫酸的滴加速度(3).吸收多余的SO2或H2S,防止污染环境(4).2:

1(5).取一小段pH试纸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pH试纸中段,与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值(6).S2O32-+4Cl2+5H2O=2SO42-+10H++8Cl-(7).碱式滴定管(8).0.0024mol·L-1

【解析】

(1)A中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故答案为: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

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通过调节硫酸的滴加速度实现,故答案为:

调节硫酸的滴加速度;

(3)在装置C中,通入的二氧化硫使溶液呈现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存在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2H2S(aq)+SO2(g)=3S(s)+2H2O(l)、S(s)+Na2SO3(aq)

Na2S2O3(aq),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会污染环境,因此装置E可以吸收多余的SO2或H2S,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

吸收多余的SO2或H2S,防止污染环境;

(4)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根据2H2S(aq)+SO2(g)=3S(s)+2H2O(l),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故答案为:

2:

1;

(5)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mol·L-1Na2S2O3溶液pH值约为8,测定的具体操作为取一小段pH试纸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pH试纸中段,与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值,故答案为:

取一小段pH试纸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pH试纸中段,与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值;

(6)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有硫酸根离子生成,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10H++8Cl-,故答案为:

S2O32-+4Cl2+5H2O=2SO42-+10H++8Cl-;

...............

11.C、N、O、Si、P、Ge、As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1表示碳、硅和磷三种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其中表示磷的曲线是___(填标号)。

(3)NH3的沸点比PH3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等电子原理,NO+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5)Na3AsO4 中AsO4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As4O6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则在该化合物中As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

(6)锗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已知该晶体密度为7.4g/cm3,晶胞边长为4.31×10-10m。

则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已知:

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313=80,NA=6.02×1023mol-1)

【答案】

(1).5

(2).b(3).NH3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而PH3分子间仅有较弱的范德华力(4).

(5).正四面体(6).sp3(7).GeO(8).73.1

【解析】

(1)N为7号元素,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