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97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docx

0Ieynpn060920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

Timewillpiercethesurfaceoryouth,willbeonthebeautyoftheditchdugashallowgroove;Janewilleatrare!

Abornbeauty,anythingtoescapehissicklesweep

.--Shakespeare

杨营矿井建设情况汇报

杨营矿井自2004年11月1日筹建至今,先后完成了矿井普查、精查勘探,主、副井井筒检查孔施工,主、副井井筒冻土试验,工广、井口位置确定,工广、矸石山、道路租地,青苗及地面附着物补偿,农村排灌六支渠改造、工广围墙、矸石山围墙、场外农用生产路、运煤大门及门卫室等土建项目建设;场前路、运煤路混凝土路面完成;工广至矸石山桥涵已完成;特别是前期手续的办理进展迅速,在矿井建设所办理的26个手续中,已办理并拿到批文有19个,基本具备了矿井开工建设条件;截止目前,共完成投资4800余万元。

现就矿井建设、勘探及设计、矿井初步设计概算投资及近期矿井的工程安排等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矿井建设进展情况

一、矿建前期工程方面

1.精查钻探施工。

自2004年11月6日开始,12月20日完成了普查剩余的3个钻孔,同时开始精查钻探施工。

精查设计钻孔25个(包括3个深部孔),自2004年12月10日第一个孔开始测放孔,至2005年3月15日全部终孔,完成工程量24940.94m,揭露可采厚度以上见煤点21个。

2.物探施工

(1)二维地震

在勘探期间,施工二维地震侧线44条,共施工323.14km,物理点18098个。

(2)三维物探

自2005年1月1日进场布点开始,至2005年1月30日结束施工,完成三维束线28束,完成物理点11714个,控制面积12.76km2。

3.井筒检查孔施工。

主、副井筒检查孔分别于2005年4月5日、4月6日开工,6月21日副井检查孔完成钻进取芯进尺及测井;主井检查孔于7月19日结束野外施工;于7月22日完成井筒冻土试验报告,并通过验收。

4.井筒冻结施工招标资料。

冻结造孔、冻结施工及掘砌施工各项招标资料、设计图纸均已上报到位,并已发标,集团公司三公公司原定2005年9月12日招标,因立项核准未批复,之后推迟,目前尚未确定招标时间。

二、土建方面

1.已完成工业广场圈定及总平面图初步设计。

2.已完成工广围墙、矸石山围墙、场外农用生产路、运煤大门及门卫室、场前道路、运煤道路混凝土路面;工广至矸石场桥涵已完成;汽车库正在施工。

3.1#、2#单身宿舍楼、行政区队联合办公楼、食堂联合建筑图纸已到位并审查;变电所、锅炉房、主井井架、副井井架、副井罐笼内阻车器开闭装置、副井井口设备安装四角稳罐装置等图纸已到位。

4.2005年4月14日至7月7日全面完成了土建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勘查报告已提交。

三、机电设备安装方面

1.自2005年5月已多次审查35KV变电所供电方案,并多次修改和完善35KV线路设计方案,目前尚未确定设计方案。

2.完成了变电所、锅炉房设备选型招标,2005年8月8日招标确定了制造单位,制做单位已完成变压器、锅炉等设备。

四、前期手续方面

已拿到《用电证明》《用水证明》、《用地证明》、《水资源论证》、《地质勘探报告》、《地震灾害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5KV变电所供电方案》、《矿产资源储量确认》、《职业病防治报告》、《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办煤矿企业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工业广场矿产资源压覆报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采矿许可证》等十九个手续的批文或证件;《项目申请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已编制完成,并已上报主管部门待批;《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完成;《首采区村下采煤可研报告》已评审,近期批复;《水土保持方案》近期内部审查后报济宁市水利局审查批复。

截至目前,在矿井建设整个过程中,需办理的手续有26项,目前已获得批文(或评审)的有19项,已编制、上报待批的有3项;除《开工报告》、《建设征地》尚不具备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任职资格证》需在投产前办理外,矿井建设的相关手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已基本具备了建井开工条件。

五、安全、质量管理

杨营矿严格落实公司要求,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安全、质量工作放在首位,并安排矿领导专职负责抓安全、抓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施工现场由矿领导配合技术专工分批进行日巡回检查、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的方法进行检查,对于隐蔽工程、封孔、终孔验收、资料验收等重要关口,落实专人严格把关,做到安全、质量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空挡。

钻探施工质量特级孔率占67%,甲级孔率占33%,井筒检查孔取芯率及钻孔偏斜率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消灭了不合格工程。

六、外协工作

在做好内部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矿井建设的外协工作。

一是加强与县委、县政府联系,及时汇报矿井工作进展情况,取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县政府成立了“支援煤矿建设领导小组”副书记亲自抓;以县政府名义印发了“支援煤矿建设通告”,每月召开一次煤矿建设调度会。

常务副县长亲自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取得村民支持。

二是与县属部、委、办、局等部门联系,定期走访,争求对矿井建设的帮助、协调。

先后与16个部门多次交流,一路绿灯,大力支持。

2005年、2006年取得了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临时租地协议。

三是加强与镇、村工作协调,积极做好村民工作,保证矿井各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是对农事赔偿基本顺利。

第二部分勘探及设计情况

一、矿井前期勘探方面

公司和矿上先后7次请专家对杨营井田《精查勘探设计》进行了设计优化,考虑到本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煤质的多样性,提出了提前在首采区和主要含煤地段搞三维地震,充分利用三维物探、钻探和电测井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使三种勘探手段相互认证;以既要节省投资,又要准确的控制出该区的煤层赋存情况、构造分布情况,并以满足精查勘探阶段的各项地质任务要求为宗旨;经勘探发现,因本矿区断层构造较多、岩浆侵入、煤层冲刷较重,虽布置了较多的钻探工程量,圈定出的331储量所占的比例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为减少钻探前期投资,提前在首期开采区域12.76km2的范围内进行了三维地震物探,实践证明三维物探对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的控制程度是很高的,通过钻探和三维物探相互认证,报告认为该区地质勘探已达到了预期效果,已满足了精查勘探的各项地质任务要求,《勘探报告》于2005年6月16日通过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取得批文,认为目前地质资料基本能满足建井要求,但随着矿井生产的推进,在深部、边缘块断及侵蚀冲刷块断还要安排适当的钻探量进行补充勘探控制。

1、勘探区面积及矿区面积。

勘探区面积155km2,划定矿区面积41.7km2。

2、煤层。

本区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3上、3下、8下、16、18下,平均厚度累计6.37m。

其中:

3下煤层平均厚2.08m,煤层稳定,是主要及首采煤层;

3上煤层平均厚0.89m,面积3.4km2,属较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8下煤层平均厚1.25m,属稳定煤层;

16煤层平均厚1.25m,属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18下煤层平均厚0.92m,属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3、煤质

本区煤层煤质较好,是山东省稀缺煤种,主要为焦煤、1/3焦煤、贫煤、贫瘦煤、瘦煤、弱粘煤、气煤、天然焦、无烟煤。

其中:

3上煤层为贫煤、弱粘煤、焦煤,低中灰,特低硫;

3(3下)煤层为天然焦、无烟煤、贫煤、贫瘦煤、瘦煤、弱粘煤、焦煤、1/3焦煤、气煤,中灰分,低硫;

8煤层以焦煤为主,中灰分,中高硫分;

16煤层为天然焦、贫煤、1/3焦煤,中灰分,高硫分;

18下煤层为无烟煤、贫煤、弱粘煤、1/3焦煤,中灰分,中

高硫。

4、构造。

井田内断裂受区域构造控制,断层较发育,共71条。

其中对采煤影响较大的断层48条,落差≥50m的断层6条,30m≤H<50m的断层2条,10m≤H<30m的断层23条,落差<10m的断层17条,构造复杂。

5、水文。

根据本井田已有资料,结合邻区资料综合分析,本井田上组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及三灰,两者富水性均比较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上组煤水文地质类型为裂隙、岩溶类简单型;开采下组煤(16、18下)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十灰和奥灰,十灰富水性比较弱,奥灰富水性中等,十灰与奥灰之间的水力联系比较密切,下组煤的水文地质类型为岩溶裂隙类中等偏复杂型。

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2.74m3/h,考虑井下消防洒水、防尘用水、煤层注水、防火灌浆等因素,确定矿井排水量按330m3/h计算。

6、储量。

对井田内-1300m以上煤炭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全井田共求得3上煤层的资源量283.9万t、3(3下)煤层的资源量6589.7万t、8下煤层的资源量1426.3万t、18下煤层的资源量1589.5万t,共计资源量(331+332+333)9889.4万t,另外,还有原煤硫分平均大于3%的16煤储量为2880.9万t。

7、煤的工业用途。

(1)无烟煤、天然焦的加工利用。

根据以上煤质化验指标,本井田无烟煤、天然焦抗碎强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多数为中灰、低硫,中高热值煤,煤灰熔融温度属较高软化温度灰,均可用作动力锅炉、窑炉的燃料和部分气化原料,粉煤可制型煤、高炉喷吹等,型煤气化、制产碳素材料、制橡胶及城市水处理用滤料等工业用煤;天然焦在加热时常发生爆裂,但经技术处理后便可消除热爆现象,一般可制型煤作燃料或造气。

(2)烟煤的加工利用。

除作动力燃料用煤外,一部分可作炼焦配煤,尤其经过洗选加工后在气化、液化、水煤浆、铸造焦、碳素材料、成型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现评述如下:

①炼焦用煤:

焦煤、1/3焦煤、气煤精煤灰分3上煤层为低中灰,3(3下)、16、18下煤层为中灰分;精煤硫分3上煤层为特低硫,3(3下)煤层为低硫,16煤层为高硫,18下煤层为中高硫;各煤层均为低磷;粘结性能好,成焦率较高。

因此,这些煤层精煤均可用作炼焦配煤,但太原组煤层因硫分较高经过洗选后仍要控制配煤比,或应用“缚硫焦”工艺,则能使各煤层硫分均符合炼焦配煤的要求。

②动力燃料用煤:

各煤层的挥发分、发热量、灰分、硫分等指标均符合火力发电厂固态除渣煤粉锅炉用煤要求,但16、18下煤层灰熔融性(ST)指标均小于1350℃,必须和灰熔融性高的3煤层掺混或和低发热量煤掺混(使Qnet,v,ar≥12.54MJ/kg),才能使之符合煤粉锅炉用煤要求。

③气化、液化用煤:

本井田焦煤、1/3焦煤的煤对二氧化碳反应性试验温度在900~950℃时二氧化碳分解率均小于60%,因此,不宜于固定层和沸腾层煤气发生炉用煤。

粉煤悬浮床气化炉对煤质要求不严,特别是中高硫、较低~中等软化温度灰、中等粘结性的焦煤、1/3焦煤、弱粘煤、气煤等均可适用于K-T炉气化用煤的要求。

焦煤、1/3焦煤、气煤大都符合液化用煤工业要求,特别是16、18下煤层具有较高的硫分,铁系化合物和硫在液化中起催化作用,有利于液化反应。

二、矿井设计方面

在矿井设计方面,始终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鲁能实情”的原则;在工程造价上严格贯彻“慎重投入、注重产出、任重发展”的方针,追求最优性价比。

1、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及建井工期。

该井田地质储量9889.4万吨,工业储量8300.1万吨,可采储量3445.4万吨;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按90万吨/年装备;设计服务年限54.7年;建井工期38个月,认为是可行的。

2、井田开拓方式。

本井田为全隐蔽煤田,第四系和新近系松散层平均厚度在500m左右,煤层赋存标高在-500m~-1300m之间,埋藏较深,且井筒穿过第四系、新近系需采用特殊凿井法施工,而立井具有适应性强、提升能力大等优点,但考虑到本区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分析各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今年3月3日在济南召开优化杨营矿井设计方案专家论证会,首采区有原来的西部一采区调整为东部二采区,减少了暗斜井工程量3548m。

3、井口、工业广场位置及水平标高。

分析井田地质构造,地层总体为向北倾覆的向、背斜相间的构造,煤层赋存范围呈一狭长结构,东南部煤层赋存较浅,煤层赋存标高一般在-500m~-1300m之间,煤层稳定,勘探程度较高,前期应以开采此范围内的煤层为主。

西北部煤层赋存较深,一般在-900m以下,并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可作为矿井后期开采的储量。

根据本井田地面建井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在选择井口位置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由于本矿井煤层埋藏深,储量相对有限,工业场地的选择应考虑井上、下条件相结合,尽量布置在浅部,少压开采条件好的煤层。

(2)井田东南部煤层赋存浅,开采条件好,井筒及工业场地应距此块段近,以便减少初期井巷工程量和投资。

(3)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应尽量接近储量中心,保持井田两翼均衡生产和采区的正常接续,降低生产运营费用。

(4)兼顾矿井前后期开拓,有利于井下煤炭运输、矿井通风,使前后期巷道布置简单、合理,尽量多打煤巷、少打岩巷。

(5)尽量选择在第四系、上第三系地层总厚度比较薄的区域,减少井筒冻结深度,节约冻结费用,减少矿井初期投资,同时,井筒及井底车场与奥灰含水层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

(6)场外公路及地形条件有利于工业场地布置。

依据上述原则,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提出四个方案。

经多次分析论证,确定方案Ⅰ。

方案I:

井口位于9-1钻孔西北480m,泄洪水沟以西,丁杨路以北620m处,地面标高+40.8m左右。

布置一对立井开拓,井底车场水平-566m,初期开采一采区,向北布置一组石门至3煤层,沿3煤层布置暗斜井至-950m水平,利用暗斜井作为采区下山布置工作面;向东布置一组大巷及下山开采东翼二、三、四采区。

今年3月3日在济南召开专家论证会,首采区调整为东翼二采区。

优点:

(1)工业场地位置布置在泄洪水沟西侧,距村庄较远,地面开阔,有利于工业场地布置。

(2)井筒及井底车场布置在三维勘探范围内,构造控制可靠,并且距断层构造较远,地质条件稳定。

(3)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在煤层露头附近,场地煤柱范围内主要为冲刷带和断层煤柱,场地压煤量最少。

(4)井口处Q+N厚度小,井筒冻结深度浅,冻结费用低,建井工期短。

(5)场外公路短,费用低。

(6)下山采区主运系统和石门主运系统可采用一条胶带输送机,设备投资省,运输环节少。

(7)首采区开采的东翼浅部煤层厚度较大,煤层开采条件较好。

缺点:

首采区开采东翼煤层,虽然煤层厚度较大,但地面村庄密布,须留煤柱开采,并且断层构造较多。

4、矿井通风。

根据煤层赋存特点和开拓部署,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

矿井由副井进风,主井回风。

矿井后期在HJ6-8钻孔附近增加一个回风立井,实现分区通风。

首采区的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回采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U”型通风,认为是可行的。

5、矿井排水。

矿井井口标高+43.0m,井底车场标高-566m水平,直接排至地面。

矿井正常排水量330m3/h。

6、矿井主要设备

(1)提升设备。

主井:

JKMD-2.8×4;直流电动机:

ZKTD1120kw;一对6t多绳箕斗。

副井:

JKMD-3.5×4;直流电动机:

ZKTD900kw;一对1t双层四车罐笼。

(2)通风设备。

轴流式通风机BD-II-8-No25,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2×280KW,10KV防爆电动机4台,每机2台。

(3)排水设备。

-566水平:

高扬程多级离心泵PJ200B-8×3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Q420m3/hH=694.1m;配1600KW,10KV防爆电动机。

(4)压风设备。

FHOG340W型水冷单螺杆空压机3台,二台工作,一台备用,排气量42m3/分;配250KW,10KV电动机。

(5)采煤设备。

采煤工作面采用综采配套设施,装备双滚筒无链牵引采煤机,采高1.5-3.1m,滚筒直径1.6m,截深0.63m,电机功率375KW,电压1140V。

(6)蒸汽锅炉。

型号为DZL4-1.25-ACⅢ3台4t/h锅炉,采暖期3台同时运转,非采暖期1台运转。

对以上设备选型认为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7、《可行性研究报告》。

于2005年6月8日在梁山组织召开了由发展集团生产技术部、公司全体领导、省煤炭工业局、省煤炭工业协会、南京设计院、济南设计院及社会上各专业知名专家参加的内部评审会,济南设计院对照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经行了优化和修改完善。

8、《杨营矿井井口位置、井底水平标高及开拓方案》。

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方案进行多次专家评审论证的基础上,于2005年6月27日再次组织召开由公司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社会上建井专家、冻结专家、设计大师、南京设计院、济南设计院、龙崮煤矿、赵楼煤矿等各专业知名专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专家们根据杨营矿井的井上下实际条件,从井上的工广位置选择、交通运输及修路工程量大小,井下的首采区选择、压煤量多少、地温及通风难度、地压及巷道洞室支护难度、井下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科学、安全、经济、合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后确定选用目前的井口位置、井底水平标高,在今年3月3日专家再次召开论证会,首采区进行了调整,开拓方案也随着调整。

9、《杨营矿井井筒施工方案》。

召开各种论证会10余次,请专家1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7月24日组织召开由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建井专家、冻结专家、设计大师、南京设计院、济南设计院、龙崮煤矿、赵楼煤矿等各专业知名专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专家们通过综合对比、论证,确定了井筒冻结深度及施工方案。

10、《矿井村庄下采煤可研报告》。

经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原定的首采区进行了优化调整,确定二采区为首采区,由于地面几个村庄连成一片,根据该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及村下压煤实际,由济南设计院编制了《杨营矿井二四采区村庄下采煤可研报告》,经内部审查后报省煤炭工业局,并于9月17日组织专家在泰安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确定作为矿井初步设计首采区开采方法参考依据,近期省煤炭工业局将批复可研报告。

11、地面工广建筑。

对地面工广建筑进行了设计优化、修改和完善,使工广建筑总面积降到17897m2,较同样设计能力的彭庄煤矿减少近6000m2,并降低了装饰档次,降低了投资费用。

12、35KV变电所供电方案。

从相距最近的梁山西郊变电站供电的方案,该方案于2005年6月16日获得济宁市供电公司批复,由于梁山县供电公司统筹考虑境内三对矿井的供电电源,确定从西郊站、北关站各出一回路,济宁圣地电力设计院对35KV线路重新设计,尚未确定。

第三部分杨营矿井建设投资概算优化情况

说明

2006年3月3日,山东鲁能煤电公司组织专家对杨营矿井建设方案及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论证,与会专家对首采区、首采工作面及设备选型等提出调整意见,并要求根据设计优化情况,对原概算进行调整。

4月5日煤炭工业部济南设计研究院提出了调整后的《杨营矿井初步设计概算书(实施版)》。

2006年8月9日又针对杨营矿井首采区村庄下采煤方法进行了论证,并报省煤炭工业局,并于9月17日组织专家对首采区村庄下采煤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确定了可研报告提出的采煤方法。

现将《杨营矿井初步设计概算书(实施版)》与原《杨营矿井初步设计概算书》优化后进行比较,其矿建工程、设备及安装投资优化后减少6071.3887万元。

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一、矿建部分

1、原设计西翼一采区为首采区,需要掘砌长度为1340m的胶带暗斜井和1104m的轨道暗斜井、回风暗斜井三条暗斜井。

优化设计后将东翼二采区作为首采区,取消暗斜井,减少资金34336739元。

2、在井底车场及峒室,将-950水平及其它硐室进行了调整。

由原设计概算22207861元,调整为20108909元,减少资金2098952元。

3、在排水系统,将-950水平排水系统及其它峒室进行调整。

由原设计概算9272690元,调整为6999579元,减少资金2273111元。

矿建部分经过多次优化调整,仅上述3项就减少概算资金38708802元。

(见下表)

矿建部分优化概算投资优化表(单位:

元)

井巷建筑工程

原概算

新概算

变幅

暗斜井

34336739

-34336739

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

22207861

20108909

-2098952

排水系统

9272690

6999579

-2273111

合计

65817290

27108488

-38708802

二、设备与安装工程

由于对矿井首采区进行优化,二采区改为首采区。

原设计中的-950水平的大泵房、排水管路,暗斜井需安装的大型绞车,以及供电、排水、提升等系统及采区的设备及安装工程均发生相应的变化。

具体内容如下:

1、设备及工器具购置

(1)主要运输道及回风道:

将暗斜井带式运输机改为大巷带式运输机,由原设计概算8107620元,调整为4365298元,减少资金3742322元;暗斜井输送机改为大巷带式运输机配电控制,由原设计概算381774元调整为370644元,减少资金11130元;原井下电机车变流设备及架线调整为采区带式输送机由原设计概算265000元,调整为3760414元,增加资金3495414元;绞车机暗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由原设计概算1060000元与采区配电控制370644元相比,减少资金689356元;暗斜井架空乘人配电控制159000元,与井下电机变流设备及架线265000元相比,增加资金106000元。

主要运输道及回风道设备由原概算13072304元调整为12230910元,减少资金841394元。

(2)采区:

回采工作面设备由原设计概算27218940元,调整为13988881元,减少资金13230059元;综掘面由原设计概算2830701元,调整为5630120元,增加资金2799419元;普掘头由原设计概算623258元,调整为440945元,减少资金182313元;备用设备由原设计概算2621193元,调整为7526775元,增加资金4905582元;采区部分由原设计概算33294094元调整为27586721元,减少资金5707371元。

(3)提升系统:

将轨道暗斜井提升机械设备改为采区下山绞车,由原设计概算1944040元调整为593600元,减少资金1350440元;轨道暗斜井提升电器设备调整为采区下山绞车,由原设计概算1013360元,调整为106000元,减少资金907360元;信号系统由原设计概算48760元,调整为1168元,减少资金47592元。

提升系统由原设计概算15110536元,调整为12805144元,减少资金2305392元。

(4)排水系统:

将-950水平泵房设备改为-750水平泵房设备,由原设计概算2794690元,调整为956650元,减少资金1838040元;电控设备由原设计概算430520元,调整为17813元,减少资金412707元。

排水系统由原设计概算7094992元,调整为4844245元,排水系统共减少资金2250747元。

(5)供电系统:

井下中央变电所由原设计概算1150312元,调整为1242002元,增加资金91690元;减掉胶带机头配电室减少资金408524元;采区变电所由原设计概算498412元,调整为1016010元,增加资金517598元;优化掉-950水平泵房变电所设备减少资金494596元;35kv变电所设备由原设计概算11645160元,调整为5822580元,减少资金5822580元;井底车场动力线网由原设计概算87450元,调整为177550元,增加资金90100元;采区动力线网设备由设计原概算1822744元,调整为2010301元,增加资金187557元;优化后增加首采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