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92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标准范本Word格式.docx

编写:

xxxxx

审核:

使用说明:

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二、工程概况

  1、根据聊城气象台的数据,聊城市冬季平均气温--0.8℃"

>

0.8℃,季极端最低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19.6℃,最大冻土深度41cm。

  2、地下水埋深0.3~7.3m,高程23.97~31.11,水位年变幅约3~5m。

地下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据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

地表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具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

  3、场地内地下水及地面地表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侵蚀性,其环境作用等级为H1,对处于氯盐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据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处于氯盐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据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在L1中。

  4、本段桥水位变动区破坏作用等级为D4,处于常水位42号墩自高程29.98m至承台顶的墩身混凝土应满足耐久性规范,混凝土的抗冻等级(56d)≥F300。

  5、桥址区场地类别等级为Ⅲ类,场地土类型属中软~中硬土,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

  

(1)、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要求:

  为满足混凝土有适当的温度,通过采取水、砂、石加热等措施来实现混凝土温度的提高。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持新拌混凝土的不降低。

浇灌混凝土过程中要保证周围的温度在冰点以上,满足混凝土水化反应的进行。

通过模板保温和外加热,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或掺化学外加剂促使棍凝土凝结和早强。

采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提高混凝土的标号,采用适应性较强的工艺改进措施来保证混凝土质量。

具体措施还应根据气温选定。

  

(2)、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工艺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选择的骨料必须清洁,不能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物质。

石料的级配要符合工艺要求。

掺和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不得混有活性骨料,防止发生反应导致体积膨胀及结构破裂。

混凝土冬期施工加人外加剂,可以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负温条件下硬化,减少用水量。

一般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

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也多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具体参考《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使用的保温材料应根据工程类型、结构特点、施工条件、气温情况选择。

优先利用地方材料、如草帘、草袋、炉渣、锯末、塑料布和保温板等保温。

这些材料坚固耐用,价格便宜、又可以多次使用。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多采用蓄热法施工。

通常搭设简易暖棚,再配合覆盖措施,既经济又简便。

混凝土保温材料撤出时间,应保证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棚气温相差小于25℃,大棚温度最低点-10℃,混凝土中心温度低于15℃时,才可撤下保温材料,通常在26--35天左右。

混凝土中心任意时刻的温度按规范GB50204-2002中的公式计算。

混凝土冬期施工材料的加热,按照材料比热的大小和加热方法的难易来加热材料,加热顺序为水、砂、石,具体要根据热工计算来决定。

通常水用烧水锅炉、火锅直接加热,或直接向水箱内通蒸汽加热。

砂石骨料的加热可采用骨料表面加覆盖物,将蒸汽通人骨料中,或用火炕、火炉直接加热。

  (3)、混凝土冬期施工配制和搅拌要求:

  配制冬期施工混凝土除了对水泥选择以外,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

时,水泥比≤0.6。

另外,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宜采用蒸汽养护。

为提高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搅拌机应预热处理,搅拌时间要加长一半。

投料顺序为先加骨料、热水,搅拌一定时间后再投人水泥继续搅拌到规定的时间,防止水泥假凝,保证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在10℃以上。

  (4)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运输和浇灌要求:

  冬期施工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人模的温度,为此应尽量缩短距离,减少装卸的转运次数,增加运输工具的保温,防止混凝土热量的散失、冻结和离析。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出机温度,根据热平衡原理,混凝土拌合物获得的热量等于各组成材料的热量之和。

混凝土的浇灌应保证模板的钢筋不冻结冰雪,金属埋设件和大径钢筋应进行预热处理。

分层浇灌大体积结构时,已浇灌的混凝土温度,在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按热工计算的温度,且不低于2℃,对加热养护的现浇灌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缝位置,应能防止在加热养护时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对于装配式结构,浇灌接头的混凝土或钢筋,先将结合处加热至正温,浇灌的接头混凝土或钢筋在20℃为宜。

养护到设计要求强度,浇灌接头的混凝土,可掺用不致引起钢筋锈蚀的外加剂。

冬期不得在冻涨地基上浇灌混凝土,基土应进行保温,不得遭冻。

在地基土上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在受冻前,其拉压强度不得低于临界强度。

  (5)、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在低温下硬化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混凝土在负温下受冻,一般分为已硬化并达到一定强度的混凝土的受冻与新灌混凝土早期受冻两种类型,因此在冬季施工中主要是避免混凝土早期冻伤。

  四、冬季施工措施

  1、用料的常用加热方法:

  

(1)、拌和站储料仓在冬季施工时,料仓开口用和料仓端墙等高的木板或者石棉瓦等板材进行围挡,减少风雪影响,确保仓内温度。

  

(2)、冬季施工中拌制混凝土用的材料(如:

砂、石子、水)都应保持正温,一般应进行适当加热,使混凝土达到要求的温度。

加热的材料,应优先考虑加水,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加热也方便,只有当水加热到规定最高温度还达不到要求时,在考虑对砂、石子加热。

如石子比较干,只加热砂即可,水泥不能加热,宜使用暖棚中保存水泥。

  (3)、水加热时,可以用炉火烧水,也可以直接用蒸汽通入水箱,使水升温,还可以用电热棒加热法。

对粗细骨料,应提前备料,将粗细骨料置于防风防雨雪的棚内,在棚壁四周用保温材料进行围挡。

如温度还是达不到拌和要求,可对砂石加热,一般是将蒸汽管直接插入砂堆中通蒸汽加热,或在施工现场搭设临时暖棚,用暖棚内的热空气使砂蓄热。

如用量不大,也可以将砂、石子放在架空的铁板上用火烘烤来加热,但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骨料。

  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可以分一次投料和二次投料两种办法。

搅拌时应先加入砂石和水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拌和,防止水泥产生假凝现象,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降低后期强度。

不得将水泥和热水直接搅拌,禁止将带有冻团及冰雪的砂石装入搅拌机内。

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

  3、混凝土的运输和保温:

  混凝土搅拌时,因材料加热而得到热量,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损失。

应注意选用大小合适的,最好带保温设施的运输工具(如运输罐车用双层棉被包裹,其外表面、支架部分也用棉毡包裹,料斗上方覆盖双层棉被制成的盖子,以防装入混凝土后散发热量。

导管顶端设置的灌注料料斗,也用棉被包裹并加盖棉被盖子保温,以上措施保证了混凝土从拌和到出料,在经过运输入导管全过程的温度);

减少运输次数,缩短运距;

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的工作;

混凝土入孔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0℃以上。

  4、混凝土浇注:

  

(1)、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浇筑时,拌合物由拌板、料斗、漏斗或各类使用工具在浇筑砼时容易与容器冻结,故在浇筑前应采取防风、冻结保护措施,一旦发现砼遭冻必须作出退场处理。

  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钢筋、预埋件位置,拆模后砼表面平整、光洁。

  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在施工缝处接着浇筑砼时,应先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湿润冲洗干净,并使接缝处原混凝土的温度高于5℃,然后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待已浇筑的砼强度高于1.2Mpa时,允许继续浇筑。

  

(2)、模板支搭完毕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再次检查模板的尺寸,防止模板由于冻胀而产生结构尺寸变化。

  砼拌和物入模浇筑,必须经过振捣,使其内部密实,并能充分填满模板各个角落,制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

冬期振捣砼采用机械振捣,振捣要快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检查、清除冰雪冻块、浇筑时所用脚手架、马道的搭设和防滑措施检查、振捣机械和工具的准备等。

在进行砼浇筑时必须四周对称浇筑,防止由一端向另一端推移浇筑时造成模板受力不均匀产生倾斜给施工带来难度,浇筑必须连续及高效地进行,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要严格审核混凝土的冬季混凝土的配比及试验情况,并对其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抽检,保证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浇筑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浇筑混凝土时,硬化接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

持续浇完成后,采取苫布覆盖措施使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新浇筑砼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外露结构的冬季养护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根据不同部位的砼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采取蓄热法养护;

T梁预制及张拉压浆采用暖棚保温法进行养护。

  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物在拆模时,尽量选择在白天的高温时段,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温措施,为保证蓄热养护的效果,混凝土养护保温包裹材料采用聚乙烯多孔保温材料(保温被)或土工布。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温度差不能超过15℃。

  ①、凝土结构物顶部覆盖塑料保温被保温,并固定防止掉落;

  ②、混凝土结构物侧面及周身应捆绑、覆盖保温效果较好的塑料保温被;

  ③、定期检查塑料保温被的覆盖情况,对破损、吹翻等情况及时进行修复;

  五、其他还应注意的事项

  1、水泥只能保温,不能加热

  2、注意加班用水加热时不得超过60℃,粗骨料加热时骨料温度不得高于40℃

  3、混凝土拌和前,用热水或温水冲洗搅拌机

  4、对骨料的积雪冻团进行清理,不得装入搅拌机内搅拌

  5、根据混凝土浇注当天的实际温度,换算出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但不得超过上述的最高温度规定

  6、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可延长拌和时间,一般比常温时延长50%。

  7、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假凝现象,混凝土拌和时按照砂石、水、水泥的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8、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

次用加热养护时,养护前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EnterTheNameOfOrganization/Organization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