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9351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1.1.1国家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具有高起点,长周期,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征。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仍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温家宝在全国第三次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上指出,农业综合开发要实现指导思想的“两个转变”,但前提是:

“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开发结构的调整及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五”期间,某某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以配合自治区“保护生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内的生产活动与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可以预见,在我区水土资源潜力最为丰富的伊犁河流域,必将是自治区今后重点开发区域。

在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大力发展林牧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为某某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发展大农业做出努力。

1.1.2项目的由来

西部是我国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某某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伊犁又是某某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是西部大开发中最具潜力的一块宝地。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伊犁积极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四是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五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而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农业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必将也必需在伊犁乃至某某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某某县地处伊犁河流域的喀什河河谷,喀什河由河谷中部流过,省道S315线由某某县穿过,西连国道218线,东连国道217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条件较好,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是今后某某县农业发展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某某县政府决定实施某某县某某乡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范围及规模

本项目为某某乡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区位于某某县某某乡境内,属于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基本农田,地理位置:

萨依博依村位于乡政府以西一公里处,东与某某乡原第五中学,与某某乡哈校为界;西靠狼大阪、克木齐克牧点山区,北临喀什河与某某军马场隔河相望,南毗邻喀沃依村,耕地7612.5亩(507.5公顷),草场面积244904亩(16326.9公顷);喀尔沃依村距乡政府5公里,东与木斯乡以774县道为界,西与萨博依村,阔克托汗村接壤,北与阿克塔斯牧场、79团农业营毗邻,南至托铁达阪与巩乃斯种羊场为界,该村耕地面积5660亩(377.3公顷)草场面积240390亩(16026公顷)。

项目区现有农田面积1.3万亩。

本项目对项目区1万亩低产田进行改造,配套完善项目区道路、渠道、农田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将项目区1万亩低产田建设成高标准稳产、高产的农田,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建设内容

新建防渗支渠1条总长3km,新建防渗斗渠10条总长13km,总计15km,维修防渗渠30.0km。

配套闸、桥涵等渠系建筑物213座,其中斗渠节制分水闸125座,农桥85座,跌水3座。

修建砂石路面的田间道10km,新增防护林面积400亩,平整土地300亩。

另外配套相应的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措施。

1.2.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计划1年完成:

即2011年9月开工,2012年4月底前全部交工验收。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估算总投资为915万元。

其中:

水利措施工程费536.3万元;农业措施投资289.7万元;林业措施投资45万元;科技推广投资28万元,项目管理费8万元,工程管护费8万元。

按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造项目申请项目资金915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投资610万元,占总投资的66.67%;地方财政出资244万元,(其中:

自治区财政配套219.6万元;伊犁州财政配套24.4万元);占总投资的26.67%;项目区农牧民投工投劳及以劳折资61万元,占总投资的6.66%。

1.4效益

项目区2008年-2010年粮食产量较低,小麦平均单产280kg/亩,玉米550kg/亩、甜菜3500kg/亩、油料120kg/亩。

项目建成后,小麦每亩可增产120kg,玉米可增产200kg,甜菜可增产1000kg,项目区新增粮食55.35万公斤,新增油料3.75万公斤,新增产值75.73万元,亩均增产201.96元,亩均净增产值100.98元。

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34元/人。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由目前的0.57提高到0.67,每年可节约水资源53.02万m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内部收益率10.87%;经济净现值120.0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18。

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项目的建设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分析是经济、合理、可行的。

通过对水成本及水价分析计算,预测水价为0.076元/m3,略高于本地区现行水价,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此从财务评价角度分析项目具有可性行,建议尽早兴建。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本项目为某某县某某乡的一项低产田改造项目,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某某县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及某某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和督促项目的实施,并协调各方的关系,落实各项配套资金的到位。

项目的实施单位为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

项目严格按国家基建程序进行,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项目建成后移交某某县某某乡,由某某乡自主管理。

1.6项目编制依据

(1)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土地治理项目工作方案;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4)国农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

(6)某某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

(7)某某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规划与布局;

(8)伊犁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9)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10)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

(11)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某某乡系哈萨克语,意为黑山堡,1937年迁移哈萨克族在此规划建村,从前蒙古族游牧居住。

某某乡位于某某县城东南面,喀什河转变处界地距县城距县城18公里,东面与胡吉尔台乡接壤,西与某某县军马场毗邻,北面以喀什河环抱,南以阿热勒山与木斯乡相连。

该乡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无霜期84-130天左右。

农区为流水堆各阶地地貌,牧区为中低山侵蚀地貌。

海拔高程802-3830米,其中乡政府驻地海拔1160米。

下辖四个行政村,即塔斯卓勒村、阔克托汗村、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

全乡总人口2119户9828人,由哈、汉、维、回、柯尔克孜、锡伯族等六个民族组成;人口出生率为18.5‰,自然增长率为13.46‰。

下辖4个行政村、1所学校、6个党支部。

全乡耕地面积2.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600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12亩。

本项目为某某乡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区地处喀什河南岸,位于某某县某某乡境内,属于某某乡基本农田,地理位置:

北纬43°25′~44°17′;东经81°58′~82°18′。

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3万亩。

项目区属于某某乡灌区的一部分,由某某渠、科克汗托、吉仁台战备渠三条主要渠道组成,水流量21.5立方米/秒。

控制面积9.41万亩,实灌面积8.1万亩。

2.1.2气象

某某县某某乡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气温上升快而不稳定,年较差和年际变化都大,因受地形地势影响,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热量分布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减。

气温年变化很明显,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补充热量的不足。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5.8℃,冬春两季时间长,夏秋两季短,气候变化较明显,春季气温升温快,夏季气温高,秋季气温降温较快。

项目区日照时数较长,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795小时,由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量充足,对作物生长有利。

降水量受西来气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分布特点是东部大于西部、山区多于河谷,降雨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季节的4-9月份。

项目区年降水量平均500mm,蒸发量为1490.7mm。

降雪一般从11月中旬开始,翌年3月中旬终止,平均积雪深度23.3cm。

某某县某某乡地形复杂,各地风速、风向都表现有一定的差别,基本特点是山区风大,河谷风小,春、秋大风多,且多偏东偏西风,平均风速2.5米/秒。

2.1.3地形地貌

某某县某某乡属山区,山区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四周高山围绕,峡谷遍布。

项目区处于喀什河河谷中游地区,地形开阔,地面潮湿,农区为流水堆积阶地地貌,海拔高程1160-1250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在1/100-1/110之间。

某某县某某乡土层比较深厚,肥力较好,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34%,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09.3PPM。

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5PPM。

土质多为中壤和轻壤,耕作性好,蓄水保墒性强,地下水位较低,除少数沼泽地外,无大面积次生盐渍化,宜农作物生长。

项目区土壤属黑钙土,结构为粒状或团块状,潮湿、多草根,耕层15-40厘米,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19%,碱解氮含量平均为99PPM,速效磷含量平均为3.5PPM。

2.1.4土壤

项目区土壤属黑钙土,结构为粒状或团块状,潮湿、多草根,耕层15—40厘米,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19%,碱解氮含量平均为94PPM,速效磷含量平均为3.5PPM,整个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约为75%。

项目区土地平坦连片,土层厚1-3m,土壤肥沃,属黑钙土,耕作年限已达30余年,黑钙土腐殖质积累过程明显,表层有机质积累较丰富,腐植质厚度在项目区内变化不大,较均匀,一般为20一40厘米,质地为轻壤一中壤,多为块粒状结构,土质松软通气,透水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8%,全氮含量平均0.15%。

碱解氮平均含量94PPM,速效磷10ppm,速效钾395ppm。

PH值8-8.5,呈弱碱性反应。

土壤容重1.36kg/cm3,土壤较肥沃、可耕性良好,易于培肥改良,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2-10m,南部居民区一带埋深达2m,北部靠河滩地一带地下水埋深10m。

2.1.5水资源

某某县某某乡地形平坦,气温较高,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水资源丰富,主要有喀什河水系,地下水储量多。

项目区属某某灌区,由某某渠、科克汗托、吉仁台战备渠三条主要渠道组成,水流量21.5立方米/秒。

控制面积9.41万亩,实灌面积8.1万亩。

2.1.6工程地质

项目区位于喀什河南岸一级阶平原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物,结构密实,表层覆盖1.5~3.0m的粉土层,下部为深厚的砂砾石层。

地下水埋深2-10m,潜水含水层为砾卵石层,地下水潜水赋存能力极强,地下水径流条件好,地下水对项目区工程影响较小。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知该区地震功峰加速度为0.20g,地震裂度为Ⅷ度,区域稳定性较好。

项目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有全新统冲洪积层(Q4apl),地表土层为1.5-3m厚粉质沙壤土,下部为深厚的砂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2.1.7天然建筑材料

项目主要为土方工程,路基填筑、渠基所需土料均可就地取材,工程所需砂石料可由某某县城东专业砂石料场进购,该砂石料场为某某县较好料场之一,砂石料规格齐全,质量较好,供应量充足,完全可满足本项目砂石料供应,该料场距项目区运距10km,运输条件较好。

工程所需水泥由某某水泥厂购进,水泥品种、规格齐全,质量优良,是某某县主要的工程用水泥供应生产厂家,距项目区约40km。

2.1.8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

项目区所在某某乡现有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2.6万亩,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2008年粮食作物2.6万亩,经济作物7415万亩。

该乡耕地面积较少,人均水浇地面积约0.38亩/人。

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现有的耕地均属于中低产田。

项目区现有耕地1.3万亩,属于该乡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基本农田,土地布局除林地略偏低、道路渠道占地略高外,布局基本合理,通过道路渠道的一步调整优化,减少其占地面积,可新增一定的土地,主要用于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提高农田防护林的占地比例。

多年来只生产不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较差,路、渠、林等设施不配套,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土地均为中低产田。

项目区内有很好的自然条件,但生产却处在落后的状况,生产力水平较低,想要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努力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以农田基本建设为先导,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田、林、渠、路的综合治理和配套。

同时大力开展平整土地,科学的改良土壤,合理地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加强生态建设,逐步把项目区建成高产稳产的农田。

2.1.9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水和冻害。

其中春季洪水对农田水利工程危害较大。

通常5~6月份干旱少雨,有的年份持续干旱达50天,8~9月份雨水偏多,冻害主要由春季“倒春寒”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给农作物生长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农业增产增收。

同时由于项目区林木少,林网化低,大风造成农作物倒伏减产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地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某某乡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全的乡,全乡辖4个行政村。

全乡现有人口9828人,2119户,有汉、哈、维、回、柯尔克孜、锡伯族等6个民族组成。

项目所在的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属农、牧结合村,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有6个民族组成,共1210户,5843人,牲畜存栏6.3万头(只)。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菜、亚麻、油料等。

项目区现有村干部12人,项目区的两个村共有贫困户367户。

2010年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人均收入分别为4510、4456元,主要依靠畜牧业、农业。

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量,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2.2.2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现有农田面积1.3万亩,为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基本农田,多年来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项目区属于中低产田,2008年种植面积1.3万亩,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等。

小麦单产280kg/亩,玉米550kg/亩、甜菜3500kg/亩、油料130kg/亩。

2.2.3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010某某乡全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6270万元,较上年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030元,达到4558元。

项目区所在村人均纯收入:

萨依博依村4510元、喀尔沃依村4456元,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2.2.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某某乡有较完整的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经济辅导站、林业站、水管站、农机站及土地站、种子、农药经销单位和变电站等服务单位。

共有各类技术人员30人,其中:

中级职称6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24人,有着较强的农牧技术服务能力。

另外还可依靠全县更为全面有力的科技服务单位为项目区服务。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位于某某乡灌区,灌区内分布有某某乡重要的水浇地,规划灌溉面积9.41万亩,现灌面积8.1万亩。

灌区由喀什河引水,水资源丰富,引水有保障。

灌区骨干水利工程有贯穿喀尔沃依村、萨依博依村中支干渠。

目前中支干渠已建,设计引水流量2.5m3/s,可充分保障灌区各业用水。

中支干渠全长7km,沿线设有支渠分水闸36座,斗渠分水口18座,各分水闸均为永久性建筑物,建筑物基本完好,支渠设计引水流量2m3/s,斗渠分水流量0.6-0.8m3/s。

项目区位于某某乡灌区的上有游,灌溉引水由胡吉尔台乡段喀什河引水,支渠过境流量2.5m3/s,新修中支干渠可以满足项目区引水要求。

2.3.2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渠布有斗渠10条,目前10条斗渠均为土渠,已运行多年,渠道冲刷、淤积破坏严重,输水能力严重不足。

斗渠上现有的分水闸及桥涵配套很不完善,配套率很底,现有的各种闸涵桥共39余座,老化破损严重,不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要求。

项目区内每隔150-200m设有农渠一条,农渠均为土渠,渠道淤积严重,过水断面不足,时常发生跑水现象。

项目区平行斗渠设有排水渠2条,由于多年未进行过清理,渠道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影响项目区排水。

项目区现有田间道8条,路面宽6m,田间道均沿斗渠一侧布置,均为土路,路况较差,个别路段易积水,每年开春、秋收季节和阴雨天气,路面湿滑,车辆难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某某乡已具有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技术服务站等农业技术服务部门。

现代农业机具配套齐全,共拥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项目区所在农牧业机械共有27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5台、整地机6台、播种机械46台、小型拖拉机141台。

可为实施低产田改造项目提供必要的机械保障。

2.3.4交通、电力

项目区北界为某某乡居民区,也是某某乡政府所在地,项目区田间道与之相通,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项目区内部现有南北向田间道8条,均为土路,路面高低不平,通行有一定难度。

经过农村电网改造,某某县电力设施已覆盖全县各乡村,项目区南界的居民区电力设施配套齐全。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项目区属某某灌区的一部分,已建多年,属于老灌区。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所建,多年来只生产不投入,各项基础设施一直维持80年代水平,经过多年运行,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导致灌溉设施严重不配套,致使灌溉引水困难,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作物产量逐年下滑。

由于灌溉设施不配套,渠道防渗率低,大部分渠道均为土渠,渠道冲刷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大,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土地资源不断流失。

项目区排水渠多年来未进行过清淤,淤积严重,杂草丛生,严重影响项目区排水和项目区洪水的排除。

项目区农田道路不配套,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不完善,防护林建设标准低,农田防风减灾能力弱,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加之项目所在乡村经济基础薄弱,投入少,科技含量低,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手段落后,管理粗放,导致项目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提高,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经济主要因素。

要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就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造项目区低产田现状,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水平。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项目建设是项目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为伊犁州粮食、畜牧生产区和供应基地之一的某某县,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精神,县委及县政府把发展农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放在更为显著的位置来抓。

项目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甜菜等,均为绿色无公害作物,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近年来,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科技培训,使高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

但是由于项目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1万亩农田,灌排渠系、生产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各项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项目区成为低产田。

为了加快项目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对项目区进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是最重要的途经之一。

3.2.2是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底,农业生产不便,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水平较底,项目区现有的1万亩农田成为广种薄收的低产田,农作物单产较低,小麦单产280kg/亩,玉米550kg/亩、田菜3500kg/亩、油料130kg/亩,黄豆160kg/亩。

严重影响到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提高。

项目区是该村主要的基本农田,是该村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水平上不去,导致该村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项目的实施,可彻底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使项目区田、路、渠、林等各项设施配套完善,灌溉有保障,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可极大促进土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农牧民收入,可进一步促进某某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3.2.3是加强民族某某乡,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

项目所在的萨依博依村、喀尔沃依村是两个多民族聚居的农业村,长期以来,由于,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偏低,生活水平较低。

这与我国当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严重不复,长此下去,将会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尽快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村经济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加强社会稳定的需要。

3.2.3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区灌溉渠系不配套,渠道纵坡较大,渠道冲刷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土地资源不断被侵蚀。

另外项目区排水渠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导致项目区北部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土壤存在次生盐碱化的趋势。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配套不完善,建设标准低,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生态环境较脆弱。

项目实施后,灌溉渠系配套完善,提高了项目区的灌溉保证率,使项目区土地得到有效灌溉,同时对排水渠进行清淤,提高了灌区排水力度,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

通过灌排渠系的配套建设,土地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同时改善了大环境和小气候,为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居民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3.1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支持

党和国家十分注重土地保护,近年来,连续做出各种保护农业生产基本农田的决策,把保护基本农田与提高基本农田单位面积产出相合,控制宜农荒地开垦,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的优惠,这是对我国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极大支持,同时也为我县农业生产环境的改造提供了大好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3.3.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涨

近几年,某某县县委、人民政府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