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9619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docx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

浙江省高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2018年3月)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着(zhuò)装不拘礼节,可能表示又对交流沟通的另一方的漠视,但肮脏的牛仔裤与笔挺气派的西装确实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因此备受年轻人的青睐(lài)。

B.《哈姆莱特》中既有大段当(dàng)事人沉痛的独白和以近似旁观者的悠长咏叹,又有唇枪舌剑和刻薄辛辣的讽喻,还有轻狂的市井俚语和放荡的插科打诨(hùn)。

C.他始终坚持多种材质媒介的尝试与探索,他的木雕作品留住了材质自然生长的纹理与质感,以大刀阔斧、拙(zhuō)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凿(zuò)之际的刀痕。

D.近日,美国硅谷大佬埃隆·马斯克忧心忡忡(Chōng),他高瞻远瞩,大声疾呼:

人工智能的发展潜(qián)力令人惶恐不安,政府得尽快对这种技术加强监管督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关于说谎,著名的莫过于“匹诺曹”和“狼来了”这两个故事。

【甲】喊“狼来了”的小孩虽然一次次让人相信,最后自己却被狼吃了——不断说谎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因为你可以欺瞒一时而不可能欺瞒一世,匹诺曹说一次谎鼻子就变长一点——说谎是无法掩盖的,你的表情时刻在揭露你的行为。

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个关于说谎的故事,似乎是东西方文化的隐喻。

研究者认为人类为争夺资源与配偶,普遍拥有欺瞒彼此的能力,并且预测说谎行为源起于语言出现后不久。

【乙】实际上,为了生存,连昆虫都会应运欺瞒策略,比如伪装、拟态。

可见,欺瞒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来的本领,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心理学有个新名词叫“匹诺曹效应”,【丙】2012年西班牙某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说谎时,由于大脑中的岛叶皮质会被激活,用热成像仪记录下被测试者面部的影像发现,说谎者鼻子及周围肌肉的温度会有所上升。

看来,皮诺曹说谎后鼻子变长长不是空穴来风。

在新技术与新手段面前,人们随时能发现匹诺曹的鼻子变长,但“狼来了”的谎言依然有人相信。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B.预测C.繁衍D.空穴来风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和就业的状况,比如通信邮电、司机行业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更快地改变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

B.越剧小镇就是要在教育、娱乐、旅游等各个方面全面融入以越剧为代表的戏剧元素,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和运营,形成越剧保护与传承的文化生态。

C.大力开展厕所革命,使洁净厕所覆盖全域,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是民心所向,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欢迎。

D.装备拟似大脑的小型无人机将很快同其他飞行物一样在天上飞来飞去,自主预见和躲避潜在的危险,可能预示着无人机在快递服务和监控庄稼方面即将应用。

5.用简明的话概括下面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字。

(3分)

6.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语言形象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6分)

梅雨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一一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

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

我们都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

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

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

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如果容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

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

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

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阅读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规则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这些规则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

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

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文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

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就像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一样。

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

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

相反,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

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

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

“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

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

7.不属于对文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A.诗与戏剧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有时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B.在诗与戏剧的写作中,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每个人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

C.虽然在诗中找不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但整首诗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陈述了某种超越主旨的东西。

D.我们可以从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阅读想象文学。

8.关于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差异,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两种文体的写作目标不同,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读者只能在这次阅读中拥有或分享的经验。

B.这两种作品的阅读对心智的诉求不同,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由感官与想象来获得体验,而阅读科学或哲学全靠判断与推论。

C.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葆有一种“主动的阅读方法”,阅读想象文学更需要一种“带着活力的热情”,读者要打开心灵,接纳它。

D.想象文学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来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

9.根据原文,针对“想象文学”的阅读提出两条建议。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雅号

刘怀远

小丁从小最忌讳的,是同学们喊他“丁麻子”。

小丁眉清目秀面光皮滑,别说麻子,连个痣都没有。

原因出在他爸爸那里,他爸爸叫“丁麻子”。

而他爸爸也是面白皮光的。

据说这个雅号源自他爸爸的爸爸,小丁的爷爷是个浅皮麻子。

走在街上,俊朗的小丁很是出众,不认识的就问:

“这俊小子是谁家的?

”“丁麻子家的。

”问的就咂咂舌:

“麻子英俊,儿子更好!

”别人来买烧饼喊他爸爸“麻子”时,他爸爸都清脆而响亮地答应着。

小丁同学多是知根知底的邻居,在学校里都童言无忌地喊他“丁小麻子”,小丁可不心甘情愿。

为摘掉这个世袭的绰号,他骂过娘,打过架,还是无济于事。

后来老师出面制止,才没谁当面喊他丁麻子。

不让喊麻子,调皮捣蛋的同学就换了称谓,叫他“石榴皮”。

叫了几天,嫌不精准,又改成“外翻石榴皮”。

多烦人啊,多伤害一个孩子的自尊啊。

所以,从小到大,小丁对“麻子”二字避之不及。

但他的叫“丁麻子”的父亲有一手好手艺,会做烧饼,做的烧饼外酥里嫩,饼上的芝麻看着生,吃起来却焦香,是得了小丁爷爷真传的。

丁麻子烧饼香出街巷,誉遍全城,有时赶来买烧饼的人多,宁愿等上半小时。

后来,丁麻子英年遇祸,年轻的小丁在悲痛之余,也长吁一口气:

父亲走了,自己终于摆脱“麻子”二字了。

小丁参加了工作,单位离家远,没人知道他的老底儿,再没谁故意人前背后“麻子麻子”地刺激他。

远离“麻子”二字的小丁娶妻生子,生活美满幸福。

以为生活就这样一帆风顺下去了,工作单位却仿佛一夜之间就垮了。

小丁回到了家,雄心勃勃地捣腾了几年服装、家电,都是拿出去的钱多,收回来的钱少,单位买断给的几个钱就折腾光了。

小丁又去找工作,当过两个月保安,做不到一年的仓库保管,终因各种原因作罢。

饱受伤害的小丁灰头土脸地蜗居家中,头发花白的母亲看他愁眉不展,说:

“现在这个社会连瞎眼的雀儿都饿不死,还能饿了你七尺男儿?

”小丁说:

“呀,做生意没本钱,去应聘没特长,你说我能不饿着吗?

”妈妈也叹口气:

“实在不行,重新拾起你爸爸的烧饼铺,既不用投什么资,还没有赊欠。

”小丁说:

“可我不会做烧饼啊。

”妈说:

“我没白跟你爸这么多年,我会。

经过母亲多天的培训,小丁的烧饼店开张了。

小丁是精心准备的:

特级精白面粉,桶装的一级食用油,上好的芝麻,加之严格按照母亲亲授的操作工艺。

他做的烧饼也基本做到了外酥里嫩,芝麻焦香,生意却不好。

小丁叹了气,给出的理由是,毕竟不是爷爷和父亲卖烧饼的那个年代了,现在小吃品种多,连洋早点都漂洋过海地来凑热闹。

这天,小丁边做烧饼,边盘算下一步自己再改行千什么。

走来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买了两个烧饼,咬完一口就一愣,等把一个烧饼三口两口吃完,才说:

“烧饼做得不错啊!

”小丁说:

“那就多吃几个。

”老者说:

“是家传的手艺?

”小丁摇摇头,又点点头,因为他想起了母亲的手艺源自父亲,父亲的手艺源自爷爷,极不情愿地想起麻子的雅号带给他的童年伤害。

老者说,味道很像多年前的麻子烧饼呢。

小丁脸红了,说:

“我是他儿子.”老者打量下小丁和他的铺子说:

“多好的老味道啊,做梦我都在回味,还以为失传了呢,原来你叫个什么飘香烧饼,这让我们怎么能找到啊?

”老人这么一嚷嚷,立马起了广告效应,上百个烧饼一下被抢光,小丁立刻如梦初醒。

“丁麻子烧饼”几个大字从容醒目地上了招牌,小丁的生意一下火起来,店前有时也要排队了。

这个年头,除了买经济适用房,哪还有排队的事情呀?

买小丁的烧饼就要排队!

没半年,小丁又分别在城东和城西开了两家分店,同时也发现有人悄悄地挂起了“麻子烧饼”的招牌。

小丁气坏了,他才是丁麻子唯一血统纯正的传人,怎能容忍别人分享“麻子”红利?

他没见过爷爷,就请画家按照他父亲的照片画了像,脸上任意而夸张地点上几颗大黑点儿,然后去注册了“丁麻子”商标,请了律师,经过维权,小丁赢了。

小丁还上了电视,面对千家万户,小丁字字铿锵句句煽情地大声说:

“老街旧邻们,您还记得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麻子烧饼吗?

还记得四十年前卖烧饼的丁大麻子吗?

相信您一定还留着舌尖上的记忆,我是他老人家唯一的儿子,也就是丁麻子烧饼唯一的正宗第三代传人,记住丁麻子,记住麻子烧饼,记住我,我就是新时代的丁麻子!

现在,谁都知道,已经不亲手做烧饼的烧饼店老板,那个脸白面光的中年人,叫丁麻子。

(本文有删改)

10.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摇摇头,又点点头

(2)如梦初醒

1l.文章首尾写小丁的“面光皮滑”“脸白面光”,各有什么用意?

(4分)

1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6分)

13.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结合原文简析。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书黄梦星卷

【明】王阳明

潮有处士黄翁保号坦夫者,其子梦星来越,从予学。

越去潮数千里,梦星居数月,辄一告归省其父;去二三月辄复来。

如是者屡屡。

梦星性质温然,善人也,而甚孝。

然禀气差弱,若不任于劳者。

窃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因谓之曰:

“生既闻吾说,可以家居养亲而从事矣。

奚必往来跋涉若是乎?

梦星跽而言曰:

“吾父生长海滨,知慕圣贤之道,而无所从求入。

既乃获见吾乡之薛、杨诸子者,得夫子之学,与闻其说而乐之,乃以责梦星,曰:

‘吾衰矣,吾不希汝业举以干禄。

汝但能若数子者,一闻夫子之道焉,吾虽啜粥饮水,死填沟壑,无不足也矣。

’梦星是以不远数千里而来从。

每归省,求为三月之留以奉菽水,不许;求为逾月之留,亦不许。

居未旬日,即已具资粮,戒童仆,促之启行。

梦星涕泣以请,则责之曰:

“唉!

儿女子欲以是为孝我乎?

不能黄鹄千里,而思为翼下之雏,徒使吾心益自苦。

’故亟游夫子之门者,固梦星之本心;然不能久留于亲侧,而倏往倏来,吾父之命不敢违也。

予曰:

“贤哉,处士之为父!

孝哉,梦星之为子也!

勉之哉!

卒成乃父之志,斯可矣。

今年四月上旬,其家忽使人来讣云,处士没矣。

呜呼惜哉!

呜呼惜哉!

圣贤之学,其久见弃于世也,不啻如土苴。

苟有言论及之,则众共非笑诋斥,以为怪物。

惟世之号称贤士大夫者,乃始或有以之而相讲究,然至考其立身行己之实,与其平日家庭之间所以训督期望其子孙者,则又未尝不汲汲焉惟功利之为务;而所谓圣贤之学者,则徒以资其谈论、粉饰文具于其外,如是者常十而八九矣。

求其诚心一志,实以圣贤之学督教其子,如处士者,可多得乎!

而今亡矣,岂不惜哉!

岂不惜哉!

阻远无由往哭,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乃父之志。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禀气差弱禀气:

脾气

B.既乃获见吾乡之薛、杨诸子者获见:

获得接见(认识)

C.故亟游夫子之门者亟:

急切

D.则众共非笑诋斥非笑:

讥笑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善人也,而甚孝因人之力而敝之

B.乃以责梦星作《师说》以贻之

C.则责之曰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D.处士之为父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梦星不顾身体羸弱,在潮州和越州两地来回奔波,向王阳明学习先贤之道,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勉好学的少年形象。

B.黄保十分向往圣贤的学问,但因为自己身处海滨,找不到可以学习交往的朋友,就把做学问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C.作者批评了当时一些读书人只做表面文章,名与实往往相背离的情况,推崇黄保真心实意教育儿子努力学习的品性。

D.文章语言平实,细节生动,叙述黄梦星求学的艰苦历程,侧面表现了黄保的不求功利诚心向学,显示出高明的写作技巧。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忘乃父之志。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窃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

(4分)

(2)圣贤之学,其久见弃于世也,不啻如土苴。

(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8分)

春日访山人

【唐】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漫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19.诗中能反映作者和山人深厚情谊的两个词语是_▲和▲。

(2分)

20.赏析后两联的表达手法。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

(《论语·述而》)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

“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苏秦曰:

“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

21.苏秦为什么认为人生不能轻忽势位富贵?

(2分)

22.综述上文材料,简析孔子的富贵观与苏秦的富贵观。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关于“初心”,《三字经》解释为“性本善”,《华严经》秉持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孟子》则认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高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2018年3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A(B当dāng事人;C雕凿záo;D督查)

2.(3分)B(应改为“推测”)

3.(2分)A(甲处“因为你可以欺瞒一时而不可能欺瞒一世”“皮诺曹说一次谎鼻子就变长一点”之间应该用分号,表示前后部分是并列关系。

其余均正确。

4.(3分)C(A不合逻辑,生产方式与工作,概念同一。

B缺少宾语中心语,D句式杂糅或句子结构混乱)

5.(3分)讽刺教育存在的一刀切、模式化、同质化现象和缺乏个性与自由思想的不良倾向。

(表述的格式:

“讽刺……现象”1分,讽刺的现象2分,意思相近即可)

6.(6分)评分标准:

扩展语句题。

围绕意象“梅雨时节”“春”“草”“池塘”“蛙”展开想象进行描写暮春时节的景物,给3分;修辞手法,给2分。

语言连贯、准确、生动,给1分。

字数不到100个,酌情扣分。

二、现代文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7.(3分)D(不是想象文学的含义,是推论)

8.(3分)B(参看第一段)

9.(4分)

(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如回答“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或者“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也可)

(2)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10.(4分)

(1)他不愿接受“麻子”这个雅号,迫于生计又无奈承认的复杂心情。

(2分)

(2)老者的启发和烧饼的畅销,让他突然领悟到“丁麻子烧饼”的价值。

(2分)

11.(4分)文首写他的“面光皮滑”是突出他的眉清目秀,与下文的“雅号”作对比,也为他因伤害而努力逃避做铺垫(2分);文末写他“脸白面光”强调了他的生活好转、容光焕发,与他大打“丁麻子”品牌,成为新时代的丁麻子形成反差,富有意味(2分)

12.(6分)

(1)排比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与丁麻子烧饼的关系;

(2)第二称的运用拉近了与街坊邻居的关系,颇有鼓动性;(3)用“舌尖上的记忆”等时尚的语言引发大家对丁麻子烧饼的美好回忆;(4)设问手法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味的记忆;(5)口语化的表达,通俗易懂,生动有力。

(“踩”到其中一处给2分,写出三处即可)

13.(6分)

(1)童年时代对雅号的排斥、逃避与后文对雅号的接受、继承形成鲜明反差。

(2)小丁失业在家的生计困窘与后文适应时代变化,靠“丁麻子”品牌获得市场成功形成对比。

(3)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前后对比,人们对小丁的态度对比,小丁长相与雅号的对比,小丁烧饼生意的前后对比。

(任选3个角度来分析即可,其他角度只要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14.(3分)A(体质)

15.(3分)C(C都表示承接。

A.表并列/表转折;B.因此/“用来”;D.取消句子独立性/指代“我”)(3分)

16.B(“无所从求入”的意思,不是找不到朋友,而是找不到方法)

17.(3分)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忘乃父之志。

(断对一处0.5分。

断在其他地方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18.(8分)

(1)我私下里奇怪梦星竟然不惧路途之艰险遥远,不停辛苦地来来往往。

(落实“窃”“惮”“乃”“已”,错一处扣1分)

(2)圣贤的学问,长时间被人们抛弃了,比不上渣滓糟粕(还不如土块草芥)。

(落实“啻”、“土苴”各1分,译出被动句式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9-20题。

(8分)

19.(2分)相携,共惜(每空1分)

20.(6分)

(1)用了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情,用“残雨,落花”来写暮春之景和快乐之情:

(2)用“候门童子问”到谁家游乐这个实境,虚写出返家后作者内心的轻快;(3)炼字,“逢”与“见”二字来突出心理细节,表现作者的随性和闲适。

(“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任选其中两点作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6分)

21.(2分)苏秦认为人生世态,一个人富贵,那么亲戚畏惧(1分),而贫穷就会被人看不起(1分)。

所以不能忽视势位富贵。

(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一点给1分,共2分)

22.(4分)孔子的富贵观:

以仁义为重,安贫乐道;追求富贵,要合乎道义。

(2分)

苏秦的富贵观:

通过个人奋斗以求富贵;以富贵为重。

(2分)

(四)古诗文默写

23.(6分)

(1)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每空1分,如出现错、漏、增字,则该空不得分)

四、作文(60分

24.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

译文

潮州有个未出仕的读书人,叫黄保,号坦夫,他的儿子黄梦星来到越地,向我学习。

越地距离潮州几千里,梦星住几个月后,就请一次假,回去探望他的父亲。

回家两三个月后,又再来越地。

如此去而复返很多次了。

梦星品性很好,是一个温和而善良的人,并且很孝顺,但是身体素质稍差,好像受不住劳苦。

我暗地里奇怪梦星竟然不惧路途之遥远,而不断辛苦地来来往往。

于是我对星说:

“你已经听了我说的道理,可以在家里住着,在侍奉亲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什么一定要像这样来来去去地跋山涉水呢?

梦星跪下来说:

“我父亲生长在海边,知道向往圣贤的学问却没有找到学习方法。

后来得以认识家乡的薛先生、杨先生等人,从他们那儿知道了您的学术思想,了解您的学术思想后十分高兴。

因此对我说:

‘我老了,我不指望你参加科举,求取禄位。

你只要能像这几个人,懂得先生所说的道理,我即使吃稀饭,喝清水,死了以后丢弃在沟壑之中,也心满意足了无遗憾了。

’我因此不远千里来向您学习。

每次回家探亲,希望留上三个月,以侍奉父母亲,父亲都不答应;要求留下一个多月,父亲也不答应。

住了不到十天,父亲就已经准备了路费和干粮,告诫随身书童和仆人,催促我出发。

我哭着请求,父亲就责骂我说:

“小孩子想这样来孝顺我吗?

不能像黄鹄那样千里翩翔,总学着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