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9707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洪秀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每年被选为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因为这一年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中国。

1839年最有资格当选为感动的中国的人物,只有林则徐,1839年虎门销烟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的人民,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选项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选项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焚烧圆明园,这是一场“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4.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猴首猪首牛首虎兽)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当年流失海外与火烧圆明园有关,该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5.马克思说:

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通过题干描述,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6.“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选项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选项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是曾纪泽;选项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功绩;选项D黄海海战、壮烈牺牲的是邓世昌。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7.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的主题之一。

下列再现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是()

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太平天国》D.《甲午风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黄海海战中,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8.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相关知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是《辛丑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是《北京条约》等,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是《马关条约》,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9.《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A.割地B.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比较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赔款,《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开设通商口岸《辛丑条约》中没有,开设工厂只出自《马关条约》。

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的内容。

这四次战争是中国近代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其中,列强攻入当时都成北京城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没有。

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都是近代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民族英雄,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方面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题目中选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12.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

根据《辛丑条约》,列强一口吞下了整个东交民巷地区,划为外国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和设立衙署,行政管理权完全归使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割占了台湾岛,引起了台湾人民反割台运动,《南京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都没有涉及台湾,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得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

选项A、B、D都不涉及开设工厂问题。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15.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

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选项A、B、C选项的说法都符合史实,选项D不符合,因为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答案】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7.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于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宣告其破产。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8.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识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19.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没有实权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维新派依靠手中毫无实权的皇帝实行变法,由于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再加上袁世凯的出卖,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其中谭嗣同说中国自古没有为变法而流血者,如果有自我开始,为变法慷慨就义,题目中选项D表述错误,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怕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发展壮大,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通病,后来的辛亥革命也证明了这一点,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2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奕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代表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奕䜣,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洋务派地方的代表,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21.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孙中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提出的主张的相关内容。

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提出了“变者,天下之公理”的主张,宣传变法维新。

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2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强学会成立D.创办《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关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2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话出自()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志士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他在临刑前写下了上述绝命诗,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24.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性质。

“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说明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所以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25.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安庆内军械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史实的识记。

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选项B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选项C福州船政局和选项D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

(共50分)

26.阅读下列二个材料(6分)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

(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谁?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

(4分)

【答案】

(1)林则徐(2分)

(2)林则徐;严禁鸦片。

(4分)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7.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

(4分)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

(4分)

【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圆明园(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通过阅读材料考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考查,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根据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与这则材料相关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并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英国和法国。

材料中的“夏宫”是指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并火烧圆明园,反映了侵略者贪婪野蛮的本性,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践踏了世界文明。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28.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

(16分)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

结果怎样?

(4分)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4分)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分)

(4)在近代日本曾经割占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那么你知道台湾是日本发动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割去的吗?

(2分)

(5)从明朝迁都北京以来,一直居住在东交民巷的朱进的曾祖父一家,在1902年不得不将家搬了出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分)

【答案】

(1)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4分)

(2)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4分)

(3)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4分)

(4)甲午中日战争(2分)

(5)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与西方第一次较量的战争名称和战争爆发的和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鸦片战争,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和赔款数目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的识记可考查,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政府在中国屈辱的历史中的本质的归纳和总结,是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鸦片战争的战败及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看,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落后,对外屈膝求和,对内镇压的反对本性。

也充分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4)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中日《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与八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故从明朝迁都北京以来,一直居住在东交民巷的朱进的曾祖父一家,在1902年不得不将家搬了出来。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9.阅读下列材料:

(共8分)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二个政治派别的主张?

(4分)

(2)请举出二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

(4分)

【答案】

(1)洋务派,维新派(4分)

(2)洋务派──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政治派别,是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的口号。

根据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可知,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的思想主张。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代表人物,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的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30.从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起,随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强迫中国订立了不平等条约。

中国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一步一步沦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共12分)

【答案】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

(3分)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3分)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3分)

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后。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考一轮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