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0316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docx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

2014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6

知识纵横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

对象

项目  

中国

西方

从出现的原因看

经济基础

在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传统的消费观念使官僚、地主、商人将钱财用于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

而在西方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关系相对松散,便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上层建筑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

西方统治者利用王权的力量极力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对外政策

明清时期,中国统治者越来越走向闭关锁国,多次下令实施海禁,严重阻碍海外市场的开辟

西方已将“目标指向世界”,西、葡争相开辟新航路,英、法、荷兰纷纷进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从具体表现看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江南地区的个别生产部门,基本上没有渗入到农村,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有了长足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成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国家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

从影响看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成长为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也就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多大变化,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萌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致了西方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规范答题类——材料信息与教材结论冲突时怎么办,洞察命题意图是关键

[增分策略指导]

备考练习中会遇到试题材料信息与所学教材结论相冲突的情况,此时应怎样做,正确的方法是:

(1)阅读并正确理解材料。

首先,粗读材料,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主旨,确认属于教材中哪一方面的知识;其次,依据材料认真分析设问,这是关键之处。

第三,在完成前两步基础上带着问题再仔细研读材料,应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2)体会命题意图。

我们应尽力去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具体回答问题时,有的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此时就要根据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作答,而不要想当然,用书本上的内容来“硬套”答案。

(3)根据要求组织答案。

作答时要注意按问作答,简明扼要,还要做到史论结合。

[典型案例展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

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

上曰:

“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

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

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

”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敕中书省曰:

“朕初以边戍馈饷劳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

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

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

(8分)

[阅卷话得失]

 

[点评]  

(1)该卷形式上做到了答案要点化、提示化、序号化等规范要求。

(2)内容上有较大偏差,尤其是回答第

(1)问不看材料信息要求,纯凭经验主义误答为“重农抑商”。

(3)最大失误在于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应用能力欠缺。

 

[点评]  

(1)该卷卷面整洁,格式规范。

(2)内容上有较大失误,回答第

(1)问完全没有读懂材料,两个设问几乎全没有参考结合材料信息,仅凭教材所学组织答案。

(3)答题过程中表现出对文言文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名师叮嘱]

(1)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的,切记要充分全面地提炼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信息来组织答案,即使材料观点与所学内容严重冲突也应大胆应用材料信息。

(2)平时复习和解答非选择题,一定要避免粗心,考生甲和考生乙对材料信息与教材结论不一致的试题应变能力差,导致大量失分。

(3)强化对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4)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从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

[针对训练提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

出售)。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故曰:

‘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

……元稹《贾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三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

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

……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

(2分)

(3)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

(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

(1)问,前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乐观时变”“趋时”“谋”“用兵”“行法”等最大限度地、最充分地提取有效信息,在对材料信息归纳、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正确作答;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作答。

(2)(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作答即可。

答案:

(1)理念: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

(3分)特点:

战国时期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

(3分)

(2)变化:

由奢侈品到日用品。

(2分)

(3)不同之处:

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4分)

长效热点类——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备战高考年年热点

1.当今“三农”问题

(1)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城乡差异、农民工问题、农村体制改革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否则将影响改革的进程。

党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设》,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三农”问题的解决迎来了历史的新机遇。

(2)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稳定之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

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

截至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这9个文件的主题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中国由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到现代化农业

(1)古代的农业:

①主要耕作方式: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②主要土地制度:

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水利工程:

都江堰、京杭运河等。

④农业技术、农学著作: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⑤农耕工具:

曲辕犁等,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

(2)近代农业:

①传统农业的解体。

②太平天国与《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与“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3)新中国的农业:

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业的发展。

3.欧美国家的农业和苏联的农业政策

(1)欧美国家的农业:

英国圈地运动,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

(2)苏俄和苏联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③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和斯大林体制导致农业的长期落后。

⑤赫鲁晓夫当政期间重点对农业进行了改革。

勃列日涅夫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等政策。

4.古今中外都有“三农”问题

(1)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农”问题:

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及其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2)中国近代史上不同阶级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农业政策及其影响,重点是以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为代表的三个阶级制定的政策及其影响,核心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分析。

(3)中国现代史上农村经济政策的几次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现实意义;时政热点中的“三农”问题,如取消农业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等。

(4)世界史要多关注西方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过程中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比较英、美等国与法、俄等国农业政策的不同与历史影响,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教训。

[典例]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与史实不符,周代制度并未被后代严格奉行,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活动,并非政治制度,排除B项。

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的,C项错误。

材料中统治者重视农桑,反映出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

[答案] D

[命题者说] 以三农问题为命题切入点,联系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视角。

[针对训练]

1.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天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农业社会的风俗——祭拜龙王的成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祭拜龙王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

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

2.每到春节,农村人挂的灯笼上会有“五谷丰登”的字样,预祝农业丰收,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以下四幅图中,属于“五谷”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选A “五谷”即为黍、稷、稻、麦、菽,俗名分别为黄米、谷子、水稻、小麦、豆类。

玉米是在明代才传入我国,并非中国古代传统农作物,不在五谷之内。

3.农业、农村、农民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

材料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根源。

(2)结合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的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分别产生的影响。

解析:

“三农”问题是高考长效热点。

从考查形式看,题目一般是综合性的,多角度考查“三农”问题历史演变的原因和影响;从考查角度看,关注社会热点,重视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等视角,理解“三农”问题。

(1)问,第一小问,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等,另外墨子的“兼爱”“非攻”等都体现了民本思想;第二小问“私学文化”产生的根源,应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这一背景来分析。

(2)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中“因贫富不均”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核定地价和涨价归公方面考虑;第三小问,评价要一分为二,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作答。

第(3)问,抓住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措施”可结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内容回答,“影响”从农业的发展以及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来分析。

答案:

(1)主要内容:

孔子“仁者,爱人”,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等。

根源:

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的发展);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2)原因:

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

具体内容: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评价:

“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体现了孙中山对农民的同情;是在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一定制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利益,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愿望,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

(3)20世纪50年代中期:

农业合作化运动。

影响:

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0世纪70年代末: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

解析:

选A 首先要明确“刀耕火种”的含义,即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故此时使用的工具都是石器。

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解析:

选B 以土地和农作物作为国家的代称,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点。

3.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

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犁具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D.除草工具

解析: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具。

由材料信息:

一农具“两足中虚”“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可知,此乃耧车,属播种工具。

4.《吕氏春秋·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社会分工B.经济制度

C.生产力水平D.劳动力状况

解析:

选C 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之下男耕女织的特征及人民辛勤的一生。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民为了生存只有增加劳动量。

B、D两项均不能体现材料内容。

男耕女织虽然体现了社会分工的特征,但这种分工与传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即受制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排除A项,故C项正确。

5.据《礼记·月令》载: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解析:

选D 题干材料表明,手工业者不能制作新奇物品,不能向民众展示高超技艺,这种严格限制手工业者的政策,直接扼杀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D项符合题意。

6.《康熙松江府志》记载:

“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  )

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

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显示松江地区每天有大量棉布上市,且这些棉布是农村妇女在“农暇”时生产的,这种生产仍属于家庭手工业的范畴,只是与市场的联系加强了。

7.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

这一措施(  )

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解析:

选C A项小农经济瓦解于近代;B项,在明朝之前棉纺织业就已产生;D项工场手工业产生于明中后期;政府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

8.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  )

A.人口众多B.市民殷富

C.商业繁荣D.雇佣关系出现解析:

选D 由材料中“参差十万人家”描绘出当时三吴地区人口众多;由“钱塘自古繁华”可以看出商业繁华的现象;由“户盈罗绮,竞豪奢”看出市民殷富;但是D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9.有一族谱记载:

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

这说明(  )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解析:

选D 题中材料“壮则服贾,老则归田”是指所获的商业利润主要用于买田置地。

10.1565年,徽州人叶权在《游岭南记》中写道:

“广城人家,大小俱有生意,人柔和,物价平……若吴中非倍利不鬻者,广城人得一二分息成市矣。

以故商贾骤集,兼有夷市,货物堆积,行人肩相击,虽小巷亦喧填,固不减吴阊门、杭清河坊一带。

”材料说明广州(  )

①商品经济异常繁荣 ②商业促进了中外交流

③商品实行薄利多销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

从材料看,广州人和气,物价合适,并且奉行薄利多销的政策,故商品经济繁荣;“夷市”说明中外交流有所发展。

材料中不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因素。

11.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发展,从而严重束缚了商业发展。

12.明清时期,杭州人将数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

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此杭曲大调反映了明清时期(  )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杭州城市形成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解析:

选C 杭州早在唐宋时期就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是出现雇佣关系,材料未能体现这种关系,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杭州商业的繁华,没有反映其文化生活,D错误;从材料信息看,杭州城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区域分工,故选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

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二 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镇油坊可二十家。

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

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逃罪者。

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千百为群,虽坊主人亦畏之。

——康熙《嘉兴府志》卷十五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手工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

简述其出现的原因。

(10分)

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有效信息进行解读的能力。

(1)问“主要目的”可直接分析材料得出,即手工业生产基本被官府控制,故其目的当然也是为王室和奴隶主贵族服务。

(2)问从材料二“进一步的发展”“官吏管理”“官府控制”“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等关键信息可以总结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第(3)问从材料三中油坊的生产规模以及“佣”“佣值”等信息可以解读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原因”要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出现等方面思考。

答案:

(1)为王室和奴隶主贵族服务。

(2)特点:

发展较快;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相结合,以宫营手工业为主;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3)现象:

以雇佣关系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原因:

农业商品化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

14.大文豪雨果说: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

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

明清两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祠堂逐渐成为各地民间建筑中的代表。

材料二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