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藤野先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3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7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藤野先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1 藤野先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藤野先生.docx

《1 藤野先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藤野先生.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 藤野先生.docx

1藤野先生

1 藤野先生

知识与技能

学会按要求筛选文本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重点

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难点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

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关爱和真诚鼓励。

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

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关的藤野先生。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

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变换了几个地点?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变换了三个地点:

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1.文章开头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持什么态度?

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鄙视而又怒其不争。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3.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

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4.为什么抓住这个特点?

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反映出对清王朝的态度。

5.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

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

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6.“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

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

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表现。

7.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8.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

9.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

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

“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熳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污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10.这一部分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不离题。

这一部分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抱着求学的目的来到了日本东京,看到的却是清国留学生污浊的生活。

带着这种失望,作者离开了东京,来到了仙台。

在仙台学医期间,作者又有哪些遭遇呢?

作者的老师藤野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随着作者一起赶往仙台。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

作者牢记不忘这两处,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3.那么作者对这一优待有什么感受呢?

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

(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

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2)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将作者在生活上的艰辛与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居然睡安稳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没有想到的意思。

该词前面写的内容是说明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差,蚊虫多,晚上难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护措施,竟出乎意料地睡得安稳,表达了作者对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4.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

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见到藤野先生后,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

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6.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有着怎样的品质?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

通过它们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

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

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

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7.作者还写了在仙台学医期间的哪些事情?

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

8.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这两件事对志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

“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

“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

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

“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9.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10.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打算继续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辞“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

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

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11.到第35自然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1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

“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使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怕”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1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

怎能不感激他呢?

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

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14.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

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写匿名信者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15.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

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

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

写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

写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

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

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自然段):

这一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了先生的崇高品德。

第三部分(第36~38自然段):

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

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

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

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

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

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在教学本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去感知文章内容,以此来继续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其次,我主要从“分析人物”入手。

引导学生把直接描述藤野先生的内容提出来分析,帮助学生从藤野先生的声音、神态、语言、行动以及与“我”的关系中,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了解作品的其余部分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不足之处是本课教学所用时间较长,深入浅出、长文短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 我的母亲

知识与技能

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作者。

过程与方法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能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能够品味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怎样为人的教诲,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

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摩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胡适的相关资料、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好好感谢她。

中国现代史上,曾有这样三位母亲,一位是冯顺弟,安徽绩溪中屯村人,胡适的母亲;一位是吴清芝,河南唐河小吴庄人,冯友兰的母亲;一位是鲁瑞,浙江绍兴东北乡安桥头村人,周树人(鲁迅)的母亲。

她们在身世际遇上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第一,都出生在农村;第二,都嫁给了读书人或小官吏;第三,年轻时都不幸丧夫,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抚育幼小子女的重担;第四,她们都识字,有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又是怎样的。

胡适(1891~1962年),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

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28年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

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

主要著作还有:

《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去。

这样接连的打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

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唯一的儿子胡适。

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为了供胡适读书,使之出人头地,她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在历尽寡居的艰辛之后,她离开了人世。

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

(1)说说看,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身份?

“我”的母亲、当家的后母、死了丈夫的寡妇。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来源:

W]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

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及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1)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2)文绉绉的;(3)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4)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5)喜欢看书;(6)只学得了读书、写字;(7)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请用一句原文,概括作为“我”的母亲的人物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4.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1)学习上的督促。

天刚亮,母亲叫醒“我”,“催”我去上早学;

(2)做人上的训导。

“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责罚“我”。

(3)从这些事中,你感受到母亲的什么品性?

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既严格又慈祥。

5.找出你认为母亲最感人的细节,谈谈你的体会。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

胡适的母亲深感教子的责任重大。

丈夫去世后,对孩子的教育全部落在了自己头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更要对得起去世的丈夫,所以,她想培养孩子早日成才。

[来源:

Z#xx#k.Com]

(2)“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充分体现出母亲的慈爱。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课文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自己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作者为什么要叙述这些事情呢?

我们接着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母亲是怎样的。

1.作为当家“后母”,母亲和家人是怎样相处的?

表现出她怎样的品性?

(1)除夕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善良的品性。

(2)处理与“我”大嫂、二嫂的矛盾:

表现母亲的容忍、温和的性格。

2.作为一名寡妇,母亲又是怎样处世为人?

受到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让五叔认错陪罪。

表现母亲“刚气”的一面。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5.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

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作者写道:

“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这一自然段里,作者尽管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但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

40岁的胡适,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

有幸和胡适交往过,或读过他传记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美好品质。

但作者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却极为低调。

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体现了谦谦君子风度。

文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这一点正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6.这种感情,却是用极质朴、极有分寸感的语言来表达,形成形质统一。

试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加以体会。

[来源:

Z+xx+k.Com]

(1)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双重否定,加强对“打了一点底子”的主观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一点”,也是谦虚的说法。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混”,表明了作者谦虚的态度,也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7.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

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有些语句就饱含感情: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就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

其次,文章是成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