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40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docx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

安徽泗双语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第二次抽考--历史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

1.“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2.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3.2018年4月21日,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主墓室前的耳室中出土了2000年前的精美漆器。

你认为该其主墓室出土的文物中最不可能有

A.青铜器皿B.描绘民间“井渠”情形的帛画

C.铁制兵器D.刻有“四书五经”字样的竹简

4.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表达儒家思想中的〔〕

A.礼B.仁C.中庸D.德治

5.某思想家曾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6.“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

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8.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干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

以下作品最能表达其书法特点的是〔〕

A.《丧乱帖》B.《肚痛帖》C.《汉汲黯传》D.《玄秘塔碑》

9.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

以下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

10.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以下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表达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11.虽然庄子与普罗泰戈拉的思想都是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但在深度的解读中却发现庄子与普罗泰戈拉的相对论思想在内涵、根源以及理论意义上都存在着截然不同之处。

普罗泰戈拉〔〕

A.把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B.强调理性且反对统治阶级有为

C.重视道德教育,思想朴素辩证D.把人作为社会和自然的中心

1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以下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13.《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以下关于这段独白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B.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

C.说明了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

14.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5.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以下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

16.“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假设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害。

”这一思想反映了〔〕

A.伏尔泰的“开明君主”主张B.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C.狄德罗的“自然神论”学说D.康德的“思想自由”学说

17.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那么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此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18.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到: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B.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表达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D.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1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20.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一位哲人断言:

“奴隶主统治奴隶是违反自然的,因而是非正义的。

”这一言论说明他〔〕

A.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批判传统否认绝对权威

C.注重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主张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21.《独立宣言》声明:

“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那么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

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①表达社会契约论的思想②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③这是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斗争的标志④说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和牛顿力学的关系是

A.前者否定了后者B.前者包容了后者

C.前者补充了后者D.前者发展了后者

23.在17到19世纪的科学领域,直接受到宗教神学观念束缚而其发现又明显冲击神学观念的是

A.物理学B.数学C.电学D.生物学

24.之所以说,人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纺织、采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采用蒸汽机作动力

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

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

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

25.“《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

”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是指〔〕

A.气势恢宏,篇幅较长B.语言通俗深刻

C.现实感强,篇幅较短D.形式朴实自然

【二】非选择题〔共3题,总分50分〕

26.〔20分〕《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注意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朝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6分〕

〔2〕概述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的形成过程。

〔6分〕

〔3〕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政策角度分析指出导致清朝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

〔8分〕

27.〔15分〕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镰两个步骤,展开探究。

群呈闪烁

材料一孔子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4分〕

分道扬镳

材料二天垣流行,触处皆是:

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新”在何处?

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5分〕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那么,打算通过这些原那么实现大规

模的社会改革。

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申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6分〕

28.〔15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

“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

”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材料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材料三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明清小说》

请回答:

〔1〕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8分〕

〔2〕指出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分析其繁荣的原因。

〔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

〔2分〕

27.〔15分〕

〔1〕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4分〕

〔2〕融合了佛、道等思想;〔1分〕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2分〕影响: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2分〕

〔3〕经济:

引起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宗教:

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2分〕政治:

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等〔2分〕

28.〔15分〕

〔1〕原因:

唐朝的统一和巩固;科举制的推行;封建经济繁荣;对外政策的开明;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8分〕

〔2〕词。

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科技的高度发展;词比较适宜抒发感情。

〔5分〕

〔3〕特点:

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