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42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docx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

 

09级高技矿井维修钳工专业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

(48学时)

 

江苏工贸技师学院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是机电安装技术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机械维修的基本知识、零件失效及技术诊断、机械零件的修理方法、机械设备的修理、安装与装配和液压系统的故障及处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是机电安装技术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涉及内容广,知识点多,本着“重在技术能力培养”的原则,教师应精讲多练,采用多媒体、模型、实验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使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交叉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后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基本思路

本课程标准主要是为矿井维修钳工专业进行设置,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是采用模块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法,大部分内容应该在一体化实验室进行,建议学时在36-40之间,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化的综合训练方式,使学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机械设备检修工艺课程的目标要求。

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每个项目都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并且力求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为学生向更高发展服务。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面向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技术知识,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

(二)具体目标

1、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及科学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勇于创新、工作严谨的作风

2.知识目标

1)机械故障、维修度概念;机械故障的分类及产生的基本规律;维修性的指标,维修性设计;可靠性维修的目标;定期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可靠性维修技术的分析与实施。

2)摩擦、磨损、润滑、金属变形、断裂的概念;摩擦、磨损的本质及分类;磨损机理;磨损规律及极限的确定;润滑的作用、分类及选用;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的类型及牌号;零件变形的原因及危害;断裂类型分析,机械诊断技术的基本方法;机械的油液分析;零件的感觉检验、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旋转零件平衡的检验等检验技术的检验原理及方法。

3)焊修的概念;修理磨损零件的工序;焊修的特点及准备;焊修注意事项及焊后处理;零件电镀修复的特点、分类及修复方法;常用镀层金属;金属电涂镀的工作原理、应用;金属涂镀层的主要性质;金属粘接修复的特点;常用粘结剂及其应用;粘接工艺。

4)机器的检修工艺过程分析;轴的选材;新轴的配制;轴拆卸后的清洗;检查和修复;轴的装配;轴的过盈配合连接的装配的概念、要求、方法选择;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压入力的计算;压入装配的基本过程;热装法装配的基本过程;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润滑原理;滑动轴承的损坏、损伤类型;滑动轴承间隙的确定;滑动轴承的修理;滚动轴承的种类与应用;滚动轴承的配合选择;轴与轴承箱几何形状对滚动轴承装配的影响;滚动轴承的拆卸、清洗、检查和装配;滚动轴承装配间隙的调整;滚动轴承的预紧;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势及防止措施;齿轮的修理;圆柱齿轮的装配与调整;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查;圆锥齿轮的装配与调整;蜗轮蜗杆副的装配与调整

5)液压系统故障产生的特征及诊断方法;齿轮泵的修理;齿轮马达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柱塞泵故障排除与维修;柱塞马达的障排除与维修;液压缸常见故障与排除;液压缸的修理;溢流阀的故障排除与修理;换向阀的故障与排除;流量控制阀的故障排除。

6)空压机的拆卸及注意事项;空压机主要零部件的修理;空压机装配质量要求;空压机运转中重大事故的防止;离心式水泵的拆卸及注意事项;水泵主要零件的检查和修理;离心式水泵的装配与调整及装配时的注意事项;通风机的检查及其主要部件的修理;通风机工作轮的装配;大型轴流式通风机出风端轴承座的拆卸、修理及调整;提升设备的修理制度;提升设备主要部件的修理与装配;

7)机械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葫芦、梁式起重机、起重桅杆、起重安全技术简介;钢丝绳的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基础的简易计算和基础验收;轨座的形式;地脚螺栓、垫板介绍;设备的找平找正、清洗装配;常用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的检查及调整;典型设备安装工艺安装;机械设备的

3、能力目标

1)掌握机械维修的基本知识,并能进行简单检修

2)会对机械零件、液压系统进行检修。

3)具备机械设备安装维修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一)课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第一章机械维修基本知识

4

2

第二章零件失效及机械技术诊断

6

3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修理方法

4

4

第四章通用零件的修理

10

含2课时实习

5

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故障与处理

8

含2课时实习

6

第六章机械设备的修理与装配

6

7

第七章机械设备的安装

10

含2课时实习

合计

48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章机械维修基本知识

1、教学任务

1)机械故障概论

2)机械维修

3)可靠性维修基本原理

2、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故障、维修度概念;

2)掌握机械故障的分类及产生的基本规律;

3)掌握维修性的指标,维修性设计;

4)掌握可靠性维修的目标;

5)掌握定期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可靠性维修技术的分析与实施。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维修性的指标,维修性设计;

2)机械故障的分类及产生的基本规律;

3)机械故障、维修度概念;

4)可靠性维修的目标;

5)定期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可靠性维修技术的分析与实施。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二)第二章零件失效及机械技术诊断

1、教学任务

1)零件的磨损

2)润滑

3)零件的变形

4)断裂

5)机械技术状况的诊断

6)机器与零件的检验技术

2、教学目标

1)掌握摩擦、磨损、润滑、金属变形、断裂的概念;

2)掌握摩擦、磨损的本质及分类;磨损机理;磨损规律及极限的确定;

3)掌握润滑的作用、分类及选用;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的类型及牌号;

4)掌握零件变形的原因及危害;

5)掌握断裂类型分析,机械诊断技术的基本方法;

6)掌握机械的油液分析;

7)掌握零件的感觉检验、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旋转零件平衡的检验等检验技术的检验原理及方法。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摩擦、磨损、润滑、金属变形、断裂的概念;

2)磨损机理;

3)摩擦、磨损的本质及分类;

4)磨损规律及极限的确定;

5)润滑的作用、分类及选用;

6)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的类型及牌号;

7)零件变形的原因及危害;

8)断裂类型分析,机械诊断技术的基本方法;

9)机械的油液分析;

10)零件的感觉检验、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旋转零件平衡的检验等检验技术的检验原理及方法。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三)第三章机械零件的修理方法

1、教学任务

1)零件的焊修

2)零件的电镀修复

3)零件的喷涂修复

4)零件的粘接修补

2、教学目标

1)掌握焊修的概念;

2)掌握修理磨损零件的工序;焊修的特点及准备;焊修注意事项及焊后处理;

3)掌握零件电镀修复的特点、分类及修复方法;

4)掌握常用镀层金属;金属电涂镀的工作原理、应用;

5)掌握金属涂镀层的主要性质;

6)掌握金属粘接修复的特点;

7)掌握常用粘结剂及其应用;粘接工艺。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焊修的概念;

2)修理磨损零件的工序;

3)焊修的特点及准备;

4)焊修注意事项及焊后处理;

5)零件电镀修复的特点、分类及修复方法;

6)常用镀层金属;金属电涂镀的工作原理、应用;金属涂镀层的主要性质;

7)金属粘接修复的特点;常用粘结剂及其应用;粘接工艺。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四)第四章通用零件的修理

1、教学任务

1)检修工艺过程

2)轴的修理和装配

3)过盈配合连接的装配

4)滑动轴承的修理与装配

5)滚动轴承

6)齿轮传动装置的修理与装配

2、教学目标

1)掌握检修工艺过程

2)掌握轴的修理和装配

3)掌握过盈配合连接的装配

4)掌握滑动轴承的修理与装配

5)掌握滚动轴承

6)掌握齿轮传动装置的修理与装配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机器的检修工艺过程分析;

2)轴的选材;新轴的配制;

3)轴拆卸后的清洗、检查和修复;

4)轴的装配;轴的过盈配合连接的装配的概念、要求、方法选择;

5)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压入力的计算;

6)压入装配的基本过程;

7)热装法装配的基本过程;

8)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润滑原理;

9)滑动轴承的损坏、损伤类型;滑动轴承间隙的确定;滑动轴承的修理;

10)滚动轴承的种类与应用;滚动轴承的配合选择;

11)滚动轴承的拆卸、清洗、检查和装配;滚动轴承装配间隙的调整;滚动轴承的预紧;

12)轴与轴承箱几何形状对滚动轴承装配的影响;

1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势及防止措施;齿轮的修理;

14)圆柱齿轮的装配与调整;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查;

15)圆锥齿轮的装配与调整;

16)蜗轮蜗杆副的装配与调整。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五)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故障与处理

1、教学任务

1)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

2)齿轮泵和齿轮马达的修理

3)柱塞泵及柱塞马达的修理

4)液压缸的修理

5)液压控制阀的修理

2、教学目标

1)掌握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

2)掌握齿轮泵和齿轮马达的修理

3)掌握柱塞泵及柱塞马达的修理

4)掌握液压缸的修理

5)掌握液压控制阀的修理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液压系统故障产生的特征及诊断方法;

2)齿轮泵的修理;齿轮马达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柱塞泵故障排除与维修;柱塞马达的障排除与维修;

4)液压缸常见故障与排除;液压缸的修理;

5)溢流阀的故障排除与修理;

6)换向阀的故障与排除;

7)流量控制阀的故障排除。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六)第六章机械设备的修理与装配

1、教学任务

1)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修理与装配

2)离心式水泵的修理与装配

3)通风机的修理与装配

4)提升设备的修理与装配

2、教学目标

1)掌握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修理与装配

2)掌握离心式水泵的修理与装配

3)掌握通风机的修理与装配

4)掌握提升设备的修理与装配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空压机的拆卸及注意事项;空压机主要零部件的修理;

2)空压机装配质量要求;空压机运转中重大事故的防止;

3)离心式水泵的拆卸及注意事项;水泵主要零件的检查和修理;

4)离心式水泵的装配与调整及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5)通风机的检查及其主要部件的修理;通风机工作轮的装配;

6)大型轴流式通风机出风端轴承座的拆卸、修理及调整;

7)提升设备的修理制度;提升设备主要部件的修理与装配;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七)第七章机械设备的安装

1、教学任务

1)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2)起重设备简介

3)机器和基础的连接

4)机械设备的安装

5)联轴器的安装与检查

6)典型设备安装工艺

7)设备的试运转

2、教学目标

1)掌握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2)了解起重设备简介

3)掌握机器和基础的连接

4)掌握机械设备的安装

5)了解联轴器的安装与检查

6)掌握典型设备安装工艺

7)了解设备的试运转

3、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机械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2)葫芦、梁式起重机、起重桅杆、起重安全技术简介;

3)钢丝绳的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4)基础的简易计算和基础验收;

5)轨座的形式;地脚螺栓、垫板介绍;

6)设备的找平找正、清洗装配;

7)常用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的检查及调整;

8)典型设备安装工艺安装;

9)机械设备的试运转。

4、考核评价

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学生模拟训练的现场操作。

其中试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30%、现场操作成绩占40%。

5、拓展知识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的组织实施

尽管本课程的许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讲解,建议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抓典型、重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幻灯、录像、课件等形象化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新型机械机构的新发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作业基本要求:

作业量:

理论课时=1:

1。

根据该课程特点,首席教师可确定典型题目,并可根据要求适当调整作业量(具体要求在授课计划中明确)。

(二)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较多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建议教师提高这部分内容在平时成绩中的比例,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改革基本考核方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要求:

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占10%);通过实验操作考核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占20%);通过闭卷考试评定学生理论成绩(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三)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高技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组织开发校本教材,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的骨干教师,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围绕项目设置的相应工作任务,力求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项目应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际,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学习的难度,可增加部分选学内容,力求新教材能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建议有条件的教师将实验演示等内容做成课件,在各校教师间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习实验设施配置建议

本课程中涉及较多观察、实验内容,建议建立机械设备维修实验室,添置完备的实习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经历从感官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减小学习中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

这不仅体现了理论实践合一、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也使得课堂与车间保持“零距离”,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六)其他

1.本标准适用于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半的矿井维修钳工专业,也可用于近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

完成本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最少时数为40学时。

2.本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顺序是建议性的,各章学时分配也是建议性的,仅供参考。

3.根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标准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标准所列内容除课堂讲授外,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一定份量的内容,组织学生自学。

 

制定人:

田大海日期:

201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