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007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docx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向生命致敬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

向生命致敬

护士抗震救灾演讲稿:

向生命致敬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上午好!

    我是来自湘雅三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从小到大,我一直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从没有经历过大灾难。

这次汶川的8级地震,震垮了四川灾区的设施,摧毁了四川灾民的家园,也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回想起在彭州灾区的十几个日日夜夜,我的心始终无法平静。

在那里,我目睹了灾难的残酷,我亲历了生命的脆弱。

然而,最让我自豪和感动的是,我履行了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我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南丁格尔曾说,我们要“终身纯洁,忠贞职守……谋求病人之福利。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更要对生命的脆弱保持悲悯和同情,对生命的尊严保持敬畏和景仰。

    那是5月14日晚,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我作为湖南省抗震救灾第三医疗队中的一员乘专机抵达成都,随后赶到重灾区彭州市。

晚上12点我们被安排到彭州市人民医院。

当时一派紧张繁忙景象,到处挤满了救护车、帐篷和志愿者。

稍作安顿,领队便带着我们简要了解了伤病员的情况,连夜查看了病人。

回到宿营地已是凌晨三点多,此时恰逢送来一位脑外伤病人,我们神经外科的医生和护士都顾不上休息,赶紧为伤员施行了第一台手术。

    15日清晨,领队安排我们部分队员到病房查房、手术,另一部分在门诊楼前搭起了简易接诊台。

此时的伤员很多,我们全体队员全部进入“野战医院”的警备状态。

救护车呼啸鸣笛声接踵而至,救护车一来,我们就飞速迎上去,对有的伤病员就地清创、缝合、打石膏,有的重病人收到病房。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们湖南医疗队到彭州之前,所有的伤员都被转到成都市去了。

我们到了之后,伤员就可以就地医治。

    彭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在地震当天已经停止使用了,其外走道墙上和走廊上有条10厘米的裂缝从七楼一直到延伸到一楼。

伤病员越来越多,临时手术室越来越挤,我们想重新清理医院的手术室,为病人及时手术,手术室设在七楼,进去后一看,里面的空调倒在地上,消毒机斜挂在墙上,手术床和器械被震得东倒西歪。

虽然是这样简陋的手术室,可对于那些重症伤病员来说,这里就是通往痊愈的向生之门啊。

我们赶紧把手术室仔细清理好,准备手术。

    在这里,我们给一位双侧股骨骨折的84岁老奶奶施行手术,当时她的血色素只有4克,而正常人一般在10克以上。

为了手术安全,我们的骨科医生打破常规先做左侧股骨手术,再做右侧,一边输血一边手术。

手术进行到一半,突然,手术台晃动起来,器械发出尖锐的碰撞声,窗户在摇晃,地面在颤抖,每个人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余震来了。

余震来了,我们的病人怎么办?

台上的护士马瑛和陈阳赶紧协助医生保护好手术创面,作好随时带病人撤离的准备。

幸好,余震很快过去,手术继续进行。

7个小时之后,老奶奶被安全送出手术室,我们成功了。

    余震每天都在发生。

看着墙上一道道裂缝,说心里话,我们也害怕,如果余震一来,房子倒塌的话,我们肯定是跑不出去的。

我们没想到,平时最塌实的土地此刻都变得不可靠了。

即使最疲惫的时候,大家也不敢脱衣服,我们都把证件放在护士长一个人身上,随时准备疏散。

到了后来,大家反而对余震习惯了,每天好象盼着余震快来,只要来过了,心里反而安稳了。

    在接诊台,我们碰到一个孩子,他叫张鹏,来自彭州市郊的小鱼洞村。

地震后他被埋了几天,是自己从废墟里慢慢爬出来,爬了一天一夜,碰到志愿者才被送到我们这里来。

见到他时,他的双手肿胀,指甲磨掉了,血肉模糊,连矿泉水瓶子都拿不起,身上的衣服也破了,浑身有股浓烈的异味。

最让人揪心的是,他始终呆呆的,一双空洞无助的眼神盯着帐篷顶,一言不发。

我们为他治疗换药,问他“吃了没?

”他说“吃了”,问他“吃饱了么?

”他说“没”,我们赶紧拿来米粥喂他,给他买来苹果和黄瓜。

我们问他要换衣服吗?

他说“我有。

”我们这才发现,他爬出来时始终背着一个书包,书包里放了衣服,还有一些书。

他上初中二年级,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我们不敢去问他的家人,后来我们巡诊到小鱼洞村,试图打听他家人的情况,可是那里一片废墟,根本打听不到。

可怜的孩子啊,也许你的亲人已经不在了,也许你在泥泞的路上承受了太多坎坷。

可是,你从劫难中活过来了,请你笑一笑吧,请你哭一哭吧,我们有勇气活下来,难道我们还没有勇气笑么?

没有勇气哭么?

坚强的孩子啊,我们以后还要买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呀。

    我们几个队员商量着要把他接到湖南来,一起供他上学,陪着他一起成长。

可是有一天我们巡诊回来,发现帐篷全部撤走了,张鹏可能被其他的志愿者好心人接走了。

勇敢的张鹏,你现在过得好吗?

你的手还疼吗?

你书包上的泥巴洗干净了吗?

无论你走到哪里,请一定记得你还有我们湖南的亲人啊。

    我们还碰到一个101岁的老奶奶,她被埋了4个小时才被解救出来,受伤的小腿又红又肿,脸上还有大片淤青。

然而她对生活的那份热爱和那份执着,她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让一切灾难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在接诊台,老奶奶一边伸出受伤的腿给医疗队员清理伤口,一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白面馒头。

    从17日起,医疗队一部分继续在医院接治伤员,另一部分则深入灾区第一线巡回医疗。

我们曾到过通济镇一个十分偏远的小山村,那里的受灾群众还没来得及集中安置,分散在一个狭长的区域。

在这里,我们碰到一个73岁的老农,他的后脑到耳朵部位受伤了,鲜血直流,可是他好象一点都不在乎,平静地跟我们聊天,他说:

“只要人活着,一切都好办。

”他热忱地非要拉着我们去吃饭。

旁边的人悄悄告诉我们“他26岁的女儿死了”。

我们都惊呆了,默默地陪着他一起做饭,虽然这些“饭”只是一些稀粥和菜汤,我们却觉得这是我们吃过的最可口的美味佳肴。

    去灾区巡诊,我们什么车都坐过,拖拉机、三轮车、小客车,甚至是军车,在路上只要你招手,任何一辆车都会停下来,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救助灾区人民。

我们每次进山,两旁的景观都不一样,在风景区银厂沟,我们亲眼看到一座大山比我们刚进山时矮了100多米。

    19日那天,我们巡诊来到一个山体滑坡的山脚下,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今天中午1:

50有余震,请全体医护人员注意安全。

但是想到山里还有等着我们去送药的灾民,我们继续往里走。

接着又有预报说下午3点有余震,随时可能滑坡埋人。

山体不时发出轰鸣,泥石流还在继续下滑,山路越来越崎岖陡峭,已经无路可走了。

此时我们又跟已经进山的第二医疗队失去了联系。

这时,领队黄进华教授坚定地说:

“你们先撤退,我留在山里等,绝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手机没有信号,余震正在发生,万一被他们被掩埋了,怎么办?

虽然我在医院见多了病痛和死亡,虽然我知道灾难面前每个人都要勇敢坚强,可我一想到那些失去联络的队员,想到我们身处险境的黄队还在焦急的等待,我的泪还是流了下来。

    巡诊时发生余震的时候,我们甚至连方便都不敢,因为不知道蹲下去之后还有没有机会站起来。

后来,我们学了些经验,随身带上手电、巧克力、水和救命的哨子,这样遇到危险时还能获救。

我们白天巡诊,晚上仍回彭州市人民医院,19日晚上,彭州市人民医院所在地发生了6-7级的余震,由于帐篷不够用,我们就把自己的帐篷全部让出来给受伤的灾民住,那天晚上开始降雨,我们在湿地上垒起几个砖头,铺上捡来的木板,睡在上面。

清晨起来,发现睡袋褥子衣服都湿了,头发像刚洗过一样,脚浸泡在水里都起皱了。

连日的高强度工作使大家非常疲惫,别说睡帐篷睡地板,就是坐在椅子上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也能偏着头睡着。

繁忙的工作,加上精神高度紧张,使得队员们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有的队员三四天没洗澡,全身都沤馊了。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家招待所,那里有一间只能容身一人的浴室,20多人轮流使用,虽然浴室的门坏了,莲蓬头也掉下来了,墙上还有一条地震后留下来的裂缝,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这个时候,我们顾不得这么多了,心里只想着再多救一个人,再多救一个人,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三头六臂来,让每一个灾区同胞少受一点苦难。

    因为工作忙,也因为通讯时常中断,我们很少跟家人联系。

一次巡诊回来,我们的护士长何玉妮接到家里的电话,原来他5岁的儿子感冒了,想妈妈,我们听到电话里传来沙哑的童声:

“妈妈我想你,你要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护士长强忍着泪水说:

“乖,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那一刻,我们都想哭了。

虽然,我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但此时此刻,我们更是光荣的护士,我们用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爱心守护了一方平安。

我们不是不爱家人,而是无法割舍对职业的那份牵挂,无法割舍对受灾伤病员的那份心疼。

    5月26日,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我们护送部分四川的伤病员回到了湖南。

我们都是幸运的,最终都平安的活着,可是更多的遇难者是不幸的,那些长埋于地下的几万人是不幸的,他们也许刚为人父为人母,也许他们懵懂的眼睛还没有读懂人世的精彩,也许他们还没有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可是无情的灾难去让他们用了这样一种沉重的方式向精彩的世界挥手。

    愿天佑中华,愿生民不死。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前行。

愿那些惊恐万状的心灵得到抚慰,愿那些纯洁善良的人们不再伤痛。

生命需要温暖,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次仰望都将成为永恒。

请允许我以一名护士的名义,向生命致敬。

 我是一名护士,还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一个小伙子被几个人抬着冲进来时,已经是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了,又是一起可怕的车祸。

一场紧张的抢救随即开始。

量血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与主治医生配合的有条不紊,我们整整忙碌了五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已经让我们忘记了疲惫!

可是小伙子还是离开了人世。

容不得我们休息,家属的责怪声、漫骂声、哭喊声、打闹声一起涌来。

是啊!

又有谁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突然从眼前消失呢?

没有安慰,不需要安慰,我们的心底不能有一丝涟漪,只能悄悄地独自将伤口抚平,再次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

是啊!

护士的工作不允许我们在感伤中苦苦徘徊。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要拥有博大的胸怀,纵使受了委屈,我们的脸上依然是灿烂的微笑,我们知道:

这微笑是阳光,能减轻病人的疼痛;这微笑是雨露,能滋润患者的心灵;这微笑是翅膀,承载了千万个家庭健康平安的希望!

 我是一名护士,打针、输液、查房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还记得有一次病房里住着一位老人,脾气非常暴躁,每天给他输液送药他都大发雷霆。

对于这些,我没有丝毫抱怨,更没有不理不睬,而是主动嘘害问暖,去病房与他拉家常,津津有味地听他讲陈年往事。

每当我看到他久久地沉浸在回忆中时,就感觉自己的心和他更贴近了,我更理解他了,他也更配合我的工作了。

临出院时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

“你就是我的好孙女”。

这时所有的委屈、不快都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是啊!

作为一名护士,要用春天的雨露去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要用有力的双手搀扶患者走过心灵的沼泽,要积极与病人架立一座座心灵之桥,患者才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我是一名护士,可是儿子感冒发烧时,我却不能象其他母亲一样守侯在他身边,在丈夫劳累时,我不能及时送上一杯新沏的茶,在爸爸妈妈思念女儿时,我也只能说工作太忙。

作为母亲,我何尝不想像其他母亲一样时刻陪伴着儿子,帮他驱除病痛;作为妻子,我何尝不想享受儿女情长;作为女儿,我又何尝不想对父母尽一份孝心?

可是,为了病人,我只能选择扮演好一个角色。

作为母亲、妻子、女儿,我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还女儿,但我深知我是一名好护士,一名深受病人爱戴的好护士。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如今我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十四个年头。

十四年,几千个日日夜夜,可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细细搜寻,却找不到走过的痕迹。

是啊!

护士这份工作太普通了,普通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职业,护士工作太琐碎了,琐碎的好象自己什么也没做。

护士工作太辛苦了,辛苦的许多人都不愿从事这个职业。

可是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关爱,一份汗水,一份真情,换来的却是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健康拥有者的安详。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作为一名护士,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姐妹们:

大家好!

 您见过连绵起伏深远的山吗?

您看过汹涌澎湃宽广的海吗?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

护士的心——就是那深远的山,宽广的海!

 自从南丁格尔那盏小马灯照亮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那一克起,便有无数巾帼志士受到那生命光辉的感召,纷纷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各个需要帮助的人们身边,承担起守护健康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

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博大的爱心,将人类的至真、至善、至美发挥到了极至,一如春风吹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们的职业是被人尊称的“白衣天使”,也许只有同行们才清楚这天使背后的苦和累。

工作对我们的要求是苛刻的。

白大褂一穿,什么情绪和烦恼都得抛得远远的。

在医院消毒水的气味中,我们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从血淋淋的伤口边我们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的氛围中送走了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爱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伤痛病人。

众所周知我们的工作辛苦,没有固顶的节假日;没有固顶休息时间。

工作琐碎,责任重大。

有的护士还需要跟麻风患者、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打交道。

我们默默无闻的付出了很多。

然而我们却经常遇到委屈和误解。

但我们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深知服务对象是一个个需要人帮助和同情、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病人。

 “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不说别的,就是一个晚上,上急诊班的夜班护士全部走下来的就有四五十里路。

腿都跑肿了。

也许您不相信,但是请您看看护士姐妹们小腿上那盘曲的静脉曲张,您就明白了。

在急诊科曾有一件这样真实的事情:

下午快下班了,几声长笛送来了十几名乘坐小公共汽车出车祸的外伤病人。

白班的护士都主动地留了下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抢救。

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家。

当饿着肚子拖着疲惫身体的小王问:

“护士长,我们忙乎了一大顿却遭来一顿臭骂,那个醉汉还差点打着您!

”护士长却大度地说:

“那对小夫妻新婚燕儿,丈夫看到心爱的妻子伤得那么重,心里太焦急,加上又喝了酒。

咱们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象五一这样的长假,大家都留恋在如画的山水和浓浓的亲情中时,我们的急诊科却经常发生着这样的事情。

 记得有一件事情我终生都难忘。

当时,我为一名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处置时。

他气管套管里不时喷出的血溅了我一身一脸,空气中弥漫着臭味和血腥味。

我真有点支撑不住的感觉,可是我忽然间看到,不能开口说话的病人做了一个动作,一个我终生都难忘的动作——病人费力地合拢手指做成作揖状,眼睛紧盯着我,满是无声的感激。

那一刻,我被病人感动了,被我的工作感动了,感到这点委屈真的不算什么!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曾经有一个小脑萎缩的病人,病人原来是一位英语老师,但他连续说三个字都不行。

这样的病人单纯依靠医疗手段是不行的。

我们就着重从心理因素是与他沟通,病人果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出院后为感谢我寄来了书法作品。

我裱好后,拍成照片给他寄回去。

让他真心感到护士对他康复的良好祝愿。

一直到现在,病人都跟我保持联系,逢年过节都不忘给我寄一张贺卡。

 您知道在英镑的背面印有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南丁格尔的肖像吗?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南丁格尔是英雄,是我们护士的骄傲。

每一位真正的护士都是天使。

我们的职业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职业,但又不是一种简单的职业。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谁都无法拒绝天使,从您出生到您的生命完结,几乎每个人的生命都和护士有关。

当生命悄悄来到每个人的身边,与病魔抗争和搏斗是,与生命同行的是护士。

我们是普通的女性,在家里是女儿、妻子、母亲,我们又不是普通的女性,是这个城市时刻与生命同行的人。

我们是护士,从开始喊护士小姐到阿姨到已是祖母级别的主任护师,我们坦然接受的称呼是“护士!

”。

 踏着春天的脚步,“5,12”护士节又来了。

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我将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的处置而减少痛苦,因我的健康指导而有所收获,因我的安慰而树立信心。

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体会到了平凡中的伟大,选择了护士这一行,我无怨无悔!

 各位亲爱的朋友,请看一看那连绵起伏深远的山,看一看那汹涌澎湃宽广的海,那就是我,是我们,是护士,是白衣天使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