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084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37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docx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编

2015-2017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2015年新课标Ⅰ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一封特别的“家书”

小陈:

你好!

小时候我们受过很多有关“家书”的教育,有诗词有电影有书报有歌曲,形式各异,深入人心大抵是因为爱在其间。

今天借小陈你举报老陈的事给你写信,并非为了抒发亲情,也不是探讨“坑爹”,反而是想深入“传递”,即“互联网+”时代,爱的传播、沟通和表达。

你是个大学生,父亲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迫于无奈,更是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你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

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这让我想起童年的电影《鸡毛信》。

海娃与鬼子斗智斗勇终于通过羊群完成了任务。

当然,小陈你和老陈不是“敌我矛盾”,但都是“命悬一线”。

目前“互联网+”的时代,沟通介质和维度也是最受惠的红利之一,公开的私下的世界的中国的,QQ微信微博私信……你采取了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却也达到了劝阻父亲的目的。

你的这一封特别的“家书”,的确是“95后”的另辟蹊径。

据称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但不可避免的,就方式方法也引发一些质疑,尤其是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亲情,我们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观者,尤其是琐碎日常中的菜篮子、米缸油缸酱缸醋缸……如何在传统的沟通中重构表达,抵达爱的路径,确实是一门艺术。

日本著名家庭伦理导演是枝裕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亲去世前从未与父亲有过深入沟通,反倒在父亲去世后才更多地能继续发展和生长父子之间的默契。

但在他的电影中,家庭始终是阳光撒进窗棂那一刻最温柔的出口。

无独有偶,台湾已经过世的著名导演,被誉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的杨德昌,在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一》开播受访时说:

“这个电影是以家庭为单位出发,家庭具有很复杂的、互相交错的、层次感很丰富的厚度。

《一一》代表简单自然,其实就是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不仅是言语的互相沟通,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马克思几百年前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什么大事却比什么都重要。

”到了当下,爱的教育并不缺乏,但切莫将爱的传承和表达局限于“局域网”的一隅。

爱的“鸡毛信”当用则用,毕竟鸡飞蛋打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真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组织的和谐发展。

譬如小陈你可以给老陈买个蓝牙耳机,或者陪老陈看场主题思想为“听人劝吃饱饭”的电影,说不定效果也不亚于“鸡毛信”。

明华

2015年6月7日

2015年新课标Ⅱ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老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高职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所有人都是最有风采的人

个体生命之于广大的自然界是渺小的,然而,个体生命从不会因为体量的大小决定其意义之有无。

我们无力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我们可以凭借努力掌握自身的命运。

从事创新研究工作是有意义的,将自己的焊接工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是有意义的,用自己的镜头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样是有意义的。

生命的意义从来不拘形式,人生的精彩始终来自坚持。

“人贵有恒”,古往今来,有多少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到达光辉顶点”的故事:

苏武持节,牧羊北海19年归汉而不辱使命;甘地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终其一生无怨无悔;陈景润钻研数学,呕心沥血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当然,对于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普通人而言,也许注定要度过平凡的一生,但是,只要保持热情与专注,我们同样可以让平凡的生命显现光彩。

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身处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辛苦育人而自得其乐;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井下作业的矿山工人,于黑暗中发掘光明而毫无怨言;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出海航行的水手,凭借礁石一般的意志面对与爱人的别离。

是的,绚丽多彩的世界不正是来自于这些散在色彩的集合吗?

诚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

从事创新研究工作,带领创新团队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要大于焊接工艺,但是我们知道,大自然的美丽绝不是仅仅由鲜花构成的,绿叶的作用同样重要。

人类需要凭借灵魂交流获得精神愉悦,艺术产品的功用往往大过食粮,人们渴望通过艺术再现现实,从而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

这也许正是艺术产品往往具有更高价值的原因。

一个阳光健康,心态向上的儿子,便是父亲眼中“最有风采的人”;一个独立聪慧,大方善良的女子,便是男友眼中“最有风采的人”;一个刚强勇敢,无畏牺牲的战士,便是战友眼中“最有风采的人”。

如果要问我,谁是“最有风采的人”?

答案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

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

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

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

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

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尽管,大李潜心钻研学术,可能无暇修饰外貌,难以兼顾家庭,但他极为丰富的内涵尤为珍贵;尽管,高端的学术研究看似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但我们的生活定会因为大李们的付出得到积极的改变,而我们的后代,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受益。

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

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

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

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

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2015年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

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

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例文】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

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

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穿越千年历史,这一天我和心中的英雄司马迁生活在一起,我是一个卑微的小吏。

我再次走到司马迁近旁悄声心痛地说:

“太史公大人,我可以帮您逃离天牢,从此隐姓埋名,便可躲过此劫,日出之前,您要做好选择,否则就没机会了。

”昏暗的灯光下,司马迁猛然站起: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臼;活,忍辱偷生,完成未竟事业,使文采表于后世。

岂可隐姓埋名,湮没于世?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

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

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

我一定要想办法营救我心中的英雄司马迁。

“太史公大人,还有一条路,以您的才华和文笔,给皇帝写一封认错信,一定能让他改变主意,怎么样?

时间不多了,您赶快写,小人拼了命,一定在天亮前,把信送到皇帝手中。

太史公一动不动,然而借助昏暗的灯光,我能感受到,无法遏的愤怒在他心中升腾。

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

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然而他不能容忍,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遭人污蔑。

为此他奋起抗争,替李陵辩护,为此他不惜触怒龙颜。

我凝神屏气,等待我的太史公做出决断,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四周寒气在凝结。

终于太史公打破沉寂坚定地说:

“谢谢你,但是,着成信史是我的使命!

也许,他想到过屈原的投江;想到过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

他想到过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怎能接受世间的奇耻大辱!

司马迁再次掏出父亲交给他的笔。

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仿佛浮现在他眼前。

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

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着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

东方发白了,牢外传来一声吆喝:

“司马迁,想好了没有?

”“愿受极刑而无愠色。

”面对司马迁的坦然,我禁不住泪水滑落。

千年之后,一位诗人说:

“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

”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我知道那是史家之绝唱,从远古传来。

深入灵魂的热爱

深入灵魂的热爱是怎样的?

大概是深入骨髓,时刻挂牵,一丝波澜便可牵扯情绪。

能让一个人深入灵魂的爱是什么?

祖国,大自然,或者只是自己对某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对那个远在千里的家?

又或者只是你的一个兴趣爱好,读书,下棋,听歌?

其实不管怎样,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或兴趣抑或只是一个情绪寄托,都是足够幸运的。

我的一个朋友,关于她所深入灵魂热爱的,是她一个偶像,一个长相帅气,才华横溢,舞蹈歌喉都过人而无不及的一名艺人。

开始时我对她的定义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即一个“追星”族,甚至难以想通一个距离自己遥远的人有什么值得追捧,但她就是热爱,不许别人说他的不好,否则会生气。

凭借我对她的了解,她不该是脑残粉那一类,尽管我曾经的确默默的这样给她定义过,那也只是一种玩笑般的调侃,而后她给我推荐了那个艺人的一首歌,翻唱周华健的那首《一起吃苦的幸福》,她跟我说那些艺人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日子,说起他们的艰辛与成就,慢慢的似乎就理解她了。

其实很多时候,音乐更能说明得了一切,就是她讲述的关于他们的经历配上他们的音乐,渐渐让我感受到他们在奋斗历程中所散发的魅力与朝气。

而朋友对偶像的这种热爱也在冥冥中给予了自己某种力量,在这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跟着偶像学会坚毅不屈的品格,这种热爱是深入灵魂,洗礼过灵魂的。

我常想,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热爱的东西,与自己内心需要的寄托是有绝对的关系的,不管是哪一种寄托,那些热爱的东西总能给予迷茫疲惫的我们希望和方向,每个人内心都需要这样一种深入灵魂热爱的东西的,那也可以说是自己一个单独空间,为自己欣赏喜欢的世界,提起它内心是激动澎湃的,觉得不管生活怎样不堪,那一方宁静的领域,有自己爱着的东西,便是幸福满足的。

我们是需要这种热爱的,它让我们有理由一如既往的相信,世界的美好,与我们自己本身的美好。

愿你能早日寻到自己的所爱,愿你能坚持自己现在热爱的,愿我们的每一份深入灵魂的热爱,都给予我们生命的洗礼。

2015年上海卷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例文】

夜半沉思

夜半醒来,静静的思考下自己,感觉自己真难得需要静一静了。

近年来,渐渐发现,自己的功利心是越来越重了。

自己总希望凡事有个好的结果。

没有“好结果”感觉没了做事的动力。

在这烦躁、浮夸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没了“清心”,没了拂面而过的“清风”。

有时,想写篇文章却也屡屡无疾而终。

曾经怀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诗词了,只得叹曰:

“吾才至此,尽矣!

仔细回顾近年来的自己,发现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功利主义充斥了整个心扉。

放下自己的心,慢慢发现,在前进的道路上,背负的不再是“奋斗”、“努力”这些加油剂,而是“功利”这沉重的石块。

在前行的道路上,时刻被“功利”驱使着。

偶尔,心中的“圣贤”之气,“士人”之风刮来,使内心很矛盾,很痛苦。

发现自己不再是“读书人”,没有了浩然正气,赤子之心逐渐被灰尘所湮没。

忽然发现自己成了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随着捡的东西越来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来越重,难以前行。

当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动了,便会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来,而千辛万苦捡的“东西”便会霍然消失。

婆罗门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佛曰:

“放下,勘破,自在。

”人上之路,每个人都背负很多“布袋”,当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负担就越重,甚至有时难以前行。

“功利”之人,当有一天“功利”消失,便发现没了“功利”自己也就没了前进的动力,逐渐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古人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一个人有了广阔的胸襟,便不会被身边的“布袋”所缠绕,又何来烦恼;没了欲望,又怎能被其他的“东西”所羁绊。

人生百年,何其短暂,何须要让自己变得如此沉重。

超然物外方为圣贤,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诗书,有何等悠闲!

傲立于高山之巅,抚琴一曲,弄箫断玉,卧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坚硬与柔软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

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

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

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

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

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

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

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

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

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

201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例文】

青春范儿

青春的范儿是什么,青春可以是一切,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一篇文章,那么最美的青春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初开的青春就像那骄阳下的玫瑰,娇艳欲滴;成长的青春就如同那雷雨下的芳草,坚韧无畏;枯萎的青春就像那微风下的柳枝,安逸无思。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喜欢在阳光下许下自己的梦想;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崇拜在人群中挥舞闪光的焦点;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愿意在泥泞中追寻不变的坚持。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的骄傲,一样的自尊。

因为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蓬勃的不言放弃的青春。

有人说,青春是关在监牢里的囚徒,它的一切都只得听从命运的命令,在平淡艰辛中走完;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耀眼的诗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给它焕发光彩,才显得与众不同;有人说,青春是一笔过时不来的财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放弃了一切去享受,才能体现生命的乐趣。

可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从不这么想。

因为我们知道,有一种信念一直跟随着我们的青春,那就是梦想。

青春之所以显得平淡,是因为你没有为了梦想而足够努力;青春之所以显得豪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生命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这样东西莫过于奋斗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一旦失去了我们的肯定,它就显得毫无意义!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自信满满的范儿,骄傲勇敢的范儿,大胆真诚的范儿,没有人能够瞧不起你,如果你有不平凡的青春。

因为你不仅理解青春的奋斗,也可以在奋斗中完成青春的使命。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

2015年重庆卷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

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

”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

因为,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一定有一颗崇善之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刚上车的男孩请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一分钟后他的妈妈还没来,车上的人开始抱怨,孩子的妈妈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孩子的妈妈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看故事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了车上的乘客们身上?

他们为什么沉默?

是因为先前不知道孩子母亲是残疾人,对自己错怪了他人而惭愧,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因为乘客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

可以这样说,他们抱怨行动迟缓的母亲时,心中的善良尚未复苏,可当他们的双眼看到残疾母亲艰难行走时,他们深藏心底的善良被激活了。

这是令人高兴的。

原谅他人的错误,是一种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是一种恶习。

车上乘客没等他人提醒便能自省,他们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他人以理解,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这也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孔子如是说。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少年叫周处,年少时胡作非为,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为乡野除掉了“三害”,名扬古今。

别因感到惭愧而羞耻,因为惭愧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只是,别让你的惭愧吃到。

2015年3月2日,在T168次列车上,一母亲说儿子才上一年级,没超过高不用买票,随后测身高,男孩已超1.2m的购票标准。

女子因儿子虽高,但年龄太小不愿补票,男孩在这时说道:

“我今年11岁,上四年级了,这是我的压岁钱,可以给自己补票。

”母亲看了看儿子,没有说话,默默地低下头,从身上拿出钱为儿子补了票。

等列车员转身离去后,母亲对儿子说:

“儿子,这件事是妈妈的错,你做得很对,妈妈为你自豪,以后妈妈再也不会这样了……”

男孩纠正了他妈妈的错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母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儿子的车票补上了,差点在儿子心灵上留下的阴影也及时抹去了。

一切都没有缺憾,一切都还算完美。

能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并改正,这也是一种美德。

人难免犯错,你在错误面前感到过惭愧吗?

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2015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

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

何谓“感知”?

“感”即感受,“知”为相知。

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

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

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

作家迟子建曾说过:

“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

”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

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