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116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docx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

毕业论文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

 

专业:

金融管理与实务

班级:

08金融33

学号:

0804153339

姓名:

范正晔

指导老师:

秦唏

 

2010年12月10日

 

目录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4

二、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利影响--------------------------------------------5

(一)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5

(二)巨额外汇储备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5

(三)巨额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5

(四)巨额外汇储备增加持有的机会成本-------------------------------------------------6

(五)巨额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6

三、外汇储备的投资保值及合理利用-----------------------------------------------6

(一)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黄金储备-------------------------------------------------------7

(二)外汇储备的适当多元化----------------------------------------------------------------7

(三)外汇储备大量转换成能源资产-------------------------------------------------------7

(四)利用过度的外汇储备提高社会福利-------------------------------------------------8

四、结论------------------------------------------------------------------------------------------8

参考文献----------------------------------------------------------------------------------------9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

内容提要:

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时间,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纵观世界经济的历次金融危机,无论从危机的形成机制、波及范围还是从危机的传导机理来看,没有任何一次能够与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这一轮新型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这次危机具有新的自我加速与向外扩散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借助一体化的金融市场转移和分散风险,这就要求以美元为主要储备币种的国家积极应对。

而中国的外汇储备正是以美元为主要储备币种,特别是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相当大,而且结构上过度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格局严峻挑战。

鉴于外汇储备管理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中的特殊作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提出了新的问题。

怎样缓解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价值下跌风险的潜在冲击,正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金融危机;汇率风险;外汇储备

 

金融危机下我国高外汇储备的管理

专业:

金融管理与实务

班级:

08金融33

姓名:

范正晔

指导老师:

秦唏

摘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国内的金融机构和进出口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如何积极有效的管理中国的高外汇储备成了全球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

本文首先在总结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不便影响,为我国的高外汇储备制定合理的外汇储备管理方案。

关键词:

金融危机;高额;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主要包括美元、日元、英镑和欧元这四种,其中美元资产较多,据统计至2010年9月美元占总资产的62.1%。

2010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为24152.21亿元至9月增长到26483.03亿元,可见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

亚太区国家的外汇储备额占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国家高出很多,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而且高外汇储备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有帮助的有些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的银行坏账情况比较严重,适当的增加外汇储备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现在的储备水平还太低,也有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

三、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近十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经过连年累积,已形成1.9万亿美元的规模。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完全实现意愿结汇制,所以国际收支的差额基本上都会反映到外汇市场的供求上来。

高额外汇储备显示在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而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大量的买入外汇,又再一次强化了本币升值的预期。

由此一来,会对我国本来就技术含量不高的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二)巨额外汇储备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

我国人民币发行主要通过三个渠道:

银行信贷渠道、财政渠道和外汇占款。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外汇统一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之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大量增加。

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买进大量外汇,形成超额外汇储备。

这部分被迫买入的外汇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导致我国的货币供应迅速上升。

为避免过多的货币供应,央行不得不采取对冲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即在收购外汇投放基础货币的同时,相应收回或减少发放再贷款等信用放款,这种政策操作的结果导致我国的货币供应结构发生改变,也就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的比重急速上升,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三)巨额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外汇储备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内外平衡的一个重要的宏观金融变量指标。

外汇储备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只有在很好地协调经济内外平衡基础上的外汇储备增长,才会进一步促进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使经济发展进入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且出现过剩的状况,过多的外汇储备降低了外汇的使用率,举例说如果中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并且借入大量外债,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同时又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其潜在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四)巨额外汇储备增加持有的机会成本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以及将外汇储备存在美国银行等为主,即主要投资于美国的国债,截止到2010年,我国持有美国国债800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而对美国国债的平均收益率要远低于国内的平均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目前,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回报,多年来一直在15%左右,而我国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国债回报只有3%的水平,这表明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是放弃了自己国民消费和投资的机会而向美国提供低息融资,充当别人的现金流。

实际的效果是我国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给美国人使用,刺激美国人的过度消费,让美国人掠夺了我们大量财富,而这些钱又转给美国的企业重新到我国来投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身对资金需求巨大,却牺牲本国国民的消费和投资机会,把外汇储备廉价交给别人使用,这种发展思路很不经济。

大量外汇储备的背后,反映的并不是国民财富的增长,而是我国大量的实物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美国。

一边是我们廉价借款给别人,一边又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五)巨额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

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一部分来源于贸易顺差,欧、美等国不时以此为借口,制造贸易纠纷,严重困挠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

从2003年至2006年,美国就先后宣布对我国实施纺织品配额、对我国彩电加征关税、对我国木制家具征收440%高关税,同时美国政府还受理了美国有关纺织行业组织对我12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导致印度纺织品出口接近我国,有取代世界第一的可能。

欧盟则于2005年接连对我国输欧的劳保鞋、皮鞋、纺织面料鞋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涉及我国企业数量达1000多家。

2006年以来,欧、美、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对我国钢铁、铜版纸、家具等实行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税。

2008年一季度,共有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17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达20亿美元。

我国还遭遇了美国“337调查”5起,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外汇储备剧增,人民币升值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外汇储备的投资保值及合理利用

(一)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

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

黄金储备作为一国的经济保障:

在一国的经济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对稳定国有经济,保持币值稳定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且黄金是一项独特的资产,它不受任何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的直接影响。

因此,当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黄金不会贬值。

因此也不会存在风险,所以家中存点黄金就不怕发生通货膨胀。

黄金储备的发展可以作为各国实力的标志:

目前世界黄金总储量为37650吨约为世界黄金年产量的13倍。

其中1000吨以上的国家和组织有:

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述国家中以美国储备最多为8136.9吨。

百吨以上的国家地区有32个,不足10吨47个。

我国的黄金储备已达600吨。

从上述的数字看,实力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也多。

这说明黄金仍是各国综合实力的标志。

因此,黄金储备仍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所重视。

所以,作为我们个人,一个国家都想多储备黄金为何我们个人不存?

如果不存点金到时有事不能应急。

(二)外汇储备的适当多元化

外汇储备多元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币种的多元化;二是虚拟资产与实物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第一层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是指外汇资产中除了美元资产外,还可以配置欧元、日元、澳元等资产;第二层意思是指外汇资产中除了配置各国的金融资产外,也可以考虑配置黄金、石油、战略性矿产等实物资产。

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对资源性产品需求量大,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购买原油、铁矿石、铝土矿、大豆等,前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严重削弱了外汇资产的购买力。

随着全球经济即将进入经济下行周期,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目前也许正好是外汇资产进行实物资产配置的时机。

(三)外汇储备大量转换成能源资产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紧缺,煤炭也已从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统计表明,2008年中国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增长10.1%;电力消费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

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

其中,原煤产量27.93亿吨,比上年增长4.1%;原油产量1.9亿吨,比上年增长2.2%;天然气产量760.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9%;发电量34668.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6%。

同期,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比上年增长9.6%,价值1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同期,中国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价值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7%。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消耗逐年增加,并且增加速度飞快,所以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应大手笔地控制国外的能源资源。

(四)利用过度的外汇储备提高社会福利

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建设明显滞后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

这有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对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全社会已经有共识,但短期内融资的难度很大。

而国家已经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可以部分用于帮助完善福利体系、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目前所采取的缓解外部账户不平衡的措施多数是短期性的和治标的,而福利体系的健全则可以降低储蓄与投资的差距,从而在根本上逐步消除外部账户不平衡的原因。

第三,这样的做法在政治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政府持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持美国等国的过度开支,另一方面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拿不到养老金,这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合理的。

五、结论

在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巨额外汇储备遭受了严重冲击,外汇储备管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短期来看,中国外汇储备在规模、币种结构以及投资结构方面的调整是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家外汇资产的冲击的暂时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采取各方面相对应的战略应当是我们长远追求的目标。

从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长期战略角度来看,放缓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实体化是一个值得管理层站在国家战略调整的高度认真考虑的长期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储备统计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

[2]管豪.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黄伟.我国外汇储备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9)

[4]李新军.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09,(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