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265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docx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邻里之间

第一课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情感:

帮助学生认识周围的邻居,了解邻居家的基本情况。

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及相处的能力。

知识:

在与邻里交往中,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及相处的能力。

教学难点: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习提纲:

学生了解自己邻居的基本情况。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邻居,邻居之间相处首先要从认识开始。

你认识你家周围的邻居吗?

是怎样认识的?

你了解他家的情况吗?

今天学习第一课认识周围的邻居(板书课题)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1、比一比

2、赛一赛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用这个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参与热情。

三、展示:

1、填写调查表并让学生互评。

2、小组内交换调查表,在小组内评比。

3、各小组评比,选出最佳调查员。

四、反馈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感想?

2、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所以,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节课,很多同学认识了自己的邻居,很多学生能把自己邻居家的基本情况清晰的说给小组成员,说给班级同学听,但也有个别的学生有邻居却并未认识自己的邻居,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与人沟通交际能力这方面还需要多多鼓励他。

课堂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1、学生设计表演自己与邻居相识的过程。

2、搜集邻里之间相处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你认识哪些邻居?

把你了解的情况写下来吧!

二、表演:

1、根据教材两幅图表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表演。

3、学生讨论、交流:

认识邻居还有哪些办法?

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表演。

三、讲故事

搜集邻里之间相处的故事。

四、反馈总结

五、搜集邻居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小故事(古、现)

板书设计:

1、认识周围的邻居

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点帮助,都会拉近我们和邻居间的距离。

通过学习本课很多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邻居。

利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重新了解到对于不认识的人要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小组配合的还不够融洽,学生到台前表演时还有些放不开,需要以后多练习。

第二课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教学目标:

情感: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

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与邻居的相处,培养沟通的能力。

知识:

初步学习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习提纲:

1、搜集正反两方面对邻里关系进行处理的资料。

2、了解邻里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讲故事《深夜电话》

二、出示: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讨论,各小组发表意见。

三、召开一个故事会。

《夸夸好邻居》

(讲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是听来的、看到的。

四、身同感受,出点子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让学生结合实际给邻居和睦相处出点子,他们不但不觉得生疏,还会体验到快乐。

五、反馈总结

六、搜集邻里的小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邻居有困难要主动帮助,知道了平时要多和周围的邻居交往,才能不断的增进与邻里之间的感情。

课上学生讲述自己帮助人会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快乐。

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看图编故事

阅读《让他三尺又何妨》

一、导入: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许多同学都搬进了楼房,在生活中我们与住楼房的邻居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呢?

二、联系实际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替邻居着想?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三、活动展示图例

装修房子场景:

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小组汇报

四、看图编故事

(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

你家对邻居有哪些不满的事情?

是怎样解决的?

五、读故事《让他三尺又何妨》谈谈感想:

六、反馈总结

七、搜集故事

板书设计: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遇事互相谅解,可以化解邻居之间的矛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正含义,再通过书中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懂得如何替他人着想。

第三课共建邻里好环境

教学目标:

情感:

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原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能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怎样保护、创建美好的邻里环境。

知识:

通过调查、访问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和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怎样保护、创建美好的邻里环境。

教学难点:

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原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第一课时

预习提纲:

搜集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教材第12页中的三幅图,看图说图意。

(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劣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出示图:

你喜欢哪一幅图中的环境?

为什么?

(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状况。

三、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以学校为中心调查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

(学生分成两组,可以多种形式进行调查。

教材提供了两种形式实地考察发现问题、访问居民。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其他的调查形式。

四、交流、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五、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把调查中形成的对生活环境满意的地方、不满意的地方及自己的建议填写在书中。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为居住的地方环境做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感受?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共建邻里好环境

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

互相谦让

利用课件和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能感受出好的环境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优势,不好的生活环境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有哪些危害,从而能够知道怎样去做能让周围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课堂氛围很好。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制定《邻里公约》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分析教材第14页中的三幅图,结合图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为居住的地方环境做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感受。

2、自己周围有没有为居住环境做贡献的人?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为了维护身边的环境,你准备怎么做呢?

二、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让人们能够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分组制订以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主题的《邻里公约》。

(制订《邻里公约》的方法,可以根据学生们提供的更好的方式解决人们自觉维护生活环境的问题。

3、怎样在维护现有的环境的基础上,创建更好的环境。

(可以把自己的创意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如绘画、口语表达、写改建方案等。

三、故事明理

谈话:

今天的课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1、一起阅读《孟母三迁》

2、讨论:

你赞同孟母的做法吗?

3、自由发表意见

4、师小结:

出示:

子曰: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释:

孔子认为,只有邻里是一些仁人君子,那才是上佳的居住环境。

要学会选择居住环境,选择邻里,那才算是智人。

四、我为邻里添欢乐

1、生活有你有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邻里对你那样关心,你也应该为邻里做点贡献,添点欢乐。

2、活动:

设计快乐活动

要求:

如果大家都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邻里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让我们一起为邻居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活动吧。

五、反馈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总结:

美好环境靠大家,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

板书设计:

3、共建邻里好环境

课堂上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要怎么去做才能改变身边这些不好的环境,懂得如何去与身边的人一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课堂内容设计还有些不足,以后会尽量改正,并从多角度思考如何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