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515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0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docx

自动实验2预习报告leeee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院别:

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名称:

PID控制特性的实验研究

实验教室:

6111

指导教师:

周蓉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

程凤2008071048

李同学2008071059

顾新武2008071060

刘虎2008071061

实验日期:

2010年月日

评分: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平台进行控制系统复数域和时域仿真的方法;

2、通过仿真实验,学习并掌握应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及根据系统性能选择系统参数的方法;

3、通过仿真实验研究,总结PID控制规律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

二、实验任务及要求

(一)实验任务

针对如图所示系统,设计实验及仿真程序,研究在控制器分别采用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微分(PD)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和控制器参数(Kp、KI、KD)不同取值时,控制系统根轨迹和阶跃响应的变化,总结PID控制规律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系统根轨迹、系统阶跃响应影响的规律。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比例(P)控制,设计参数Kp使得系统处于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三种状态,并在根轨迹图上选择三种阻尼情况的Kp值,同时绘制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P)控制的规律。

2、比例积分(PI)控制,设计参数Kp、KI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和KI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积分(PI)控制的规律。

3、比例微分(PD)控制,设计参数Kp、KD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和KD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积分(PD)控制的规律。

4、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设计参数Kp、KI、KD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两个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实轴上:

固定一个开环零点在被控对象两个开环极点的左侧,使另一个开环零点在被控对象的两个极点的左侧、之间、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移动。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I和KD的变化情况。

2)复平面上:

分别固定两个共轭开环零点的实部(或虚部),让虚部(或实部)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绘制根轨迹图并观察其变化;在根轨迹图上选择主导极点,确定相应的控制器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六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I和KD的变化情况。

综合以上两类结果,总结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规律。

(二)实验要求

1、合理选择P、PI、PD、PID控制器参数,使开环系统极零点分布满足实验内容中的要求。

通过绘图展示不同控制规律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根轨迹图可以单独绘制,按照不同控制规律、不同参数将阶跃响应绘制于同一幅面中。

2、通过根轨迹图确定主导极点及参数值,根据阶跃响应曲线确定系统性能指标并列表进行比较,总结控制器控制规律及参数变化对系统特性、系统根轨迹影响的规律。

3、总结在一定控制系统性能指标要求下,根据系统根轨迹图和阶跃响应选择PID控制规律和参数的规则。

4、全部采用MATLAB平台编程完成。

 

三、实验方案设计(含实验参数选择、控制器选择、仿真程序等)

1、比例(P)控制,设计参数Kp使得系统处于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三种状态,并在根轨迹图上选择三种阻尼情况的Kp值,同时绘制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P)控制的规律。

实验系统模型:

控制器结构应为:

绘制根轨迹图,选择实验参数:

(1)、过阻尼

实验参数选择: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Kp

0.5

1

1.5

2

2.5

3

实验代码:

t=[0:

0.01:

3];

Kp1=0.5;Kp2=1;Kp3=1.5;Kp4=2;Kp5=2.5;Kp6=3;

num1=[Kp1];num2=[Kp2];num3=[Kp3];num4=[Kp4];num5=[Kp5];num6=[Kp6];

den1=[1812+Kp1];den2=[1812+Kp2];den3=[1812+Kp3];

den4=[1812+Kp4];den5=[1812+Kp5];den6=[1812+Kp6];

step(num1,den1,t);holdon;step(num2,den2,t);step(num3,den3,t);

step(num4,den4,t);step(num5,den5,t);step(num6,den6,t);

grid;

gtext('Kp1=0.5');gtext('Kp2=1');gtext('Kp3=1.5');gtext('Kp4=2');gtext('Kp5=2.5');gtext('Kp6=3');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的变化情况: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Tr(s)

0.909

0.948

0.99

1.084

1.08

1.14

Tp(s)

3

3

3

3

3

3

Ts(s)

1.6

1.68

1.76

1.85

1.95

2.05

P.O.

0

0

0

0

0

0

(2)、临界阻尼

实验参数选择:

序号

(组)

y

Kp

4

实验代码:

t=[0:

0.01:

10];Kp=4;num=[Kp];den=[18Kp+12];[y,x,t]=step(num,den,t);

plot(t,y);legend('y');xlabel('t');ylabel('y(t)');grid;title('(Kp=4)')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

Tr(s)

Tp(s)

Ts(s)

P.O.

ess

0.84

>3.5

1.46

0

0

(3)、欠阻尼

实验参数选择: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Kp

5

10

15

20

25

30

实验代码:

t=[0:

0.01:

3];Kp1=5;Kp2=10;Kp3=15;Kp4=20;Kp5=25;Kp6=30;

num1=[Kp1];num2=[Kp2];num3=[Kp3];num4=[Kp4];num5=[Kp5];num6=[Kp6];

den1=[1812+Kp1];den2=[1812+Kp2];den3=[1812+Kp3];

den4=[1812+Kp4];den5=[1812+Kp5];den6=[1812+Kp6];

step(num1,den1,t);holdon;

step(num2,den2,t);step(num3,den3,t);

step(num4,den4,t);step(num5,den5,t);step(num6,den6,t);

grid;

gtext('Kp1=5');gtext('Kp2=10');gtext('Kp3=15');

gtext('Kp4=20');gtext('Kp5=25');gtext('Kp6=30');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g0=tf(1,conv([12],[16]));figure

(1);rlocus(g0);kp=[2.68,4,31.5,78];holdon

fori=1:

length(kp)

gc=kp(i)

g=g0*gc

sys=feedback(g,1)

figure

(2)

subplot(2,2,i)step(sys)end

 

2、比例积分(PI)控制,设计参数Kp、KI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和KI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积分(PI)控制的规律。

实验系统模型:

控制器结构应为:

(1)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绘制根轨迹图,选择实验参数:

Kp=1;Ki=10;p=[1Ki/Kp];q=[18120];sys=tf(p,q);

rlocus(sys);grid;rlocfind(sys)

实验参数选择(固定Ki/Kp=10,Ki随Kp变化取值,y3的Kp值为临界阻尼点的K值):

y1

y2

y3

y4

y5

y6

Kp

0.4

0.5

0.55

1

5

10

Ki

4

5

5.5

10

50

100

实验代码:

t=[0:

0.01:

16];

Kd1=2.128;Kp1=0.152;Ki1=6.08;

Kd2=6.916;Kp2=0.494;Ki2=19.76;

Kd3=14;Kp3=1;Ki3=40;

Kd4=27.86;Kp4=1.99;Ki4=79.6;

num1=[Kd1Kp1Ki1];num2=[Kd2Kp2Ki2];num3=[Kd3Kp3Ki3];

num4=[Kd4Kp4Ki4];

den1=[1Kd1+812+Kp1Ki1];den2=[1Kd2+812+Kp2Ki2];den3=[1Kd3+812+Kp3Ki3];

den4=[1Kd4+812+Kp4Ki4];

step(num1,den1);grid;holdon;step(num2,den2);grid;holdon;step(num3,den3);grid;holdon;step(num4,den4);grid;holdon

title('((Kp,Kd;Ki)=(2.18,0.152,6.08),(6.916,0.494,19.76),(14,1,40),(27.86,1.99,79.6))');gtext('Kp=2.18,Kd=0.152,Ki=6.08');gtext('Kp=6.916,Kd=0.494,Ki=19.76');gtext('Kp=14,Kd=1,Ki=40')gtext('Kp=27.86,Kd=1.99,Ki=79.6')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i的变化情况:

序号

(组)

y1

y2

y3

y4

Tr(s)

3.81

1.89

1.19

1.19

Tp(s)

6.6

9.15

2.77

2.49

P.O.

1.51

19

21.8

17.8

ess

1.02

1.19

1.22

1.18

(2)、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绘制根轨迹图,选择实验参数:

Kp=1;Ki=4;p=[1Ki/Kp];q=[18120];sys=tf(p,q);

rlocus(sys);grid;rlocfind(sys)

实验参数选择(固定Ki/Kp=4,Ki随Kp变化取值,y3的Kp值为临界阻尼点的K值):

y1

y2

y3

y4

y5

y6

Kp

0.6

1

1.67

3

5

10

Ki

2.4

4

6.68

12

20

40

实验代码:

t=[0:

0.01:

25];

Kp1=0.6;Kp2=1;Kp3=1.67;Kp4=3;Kp5=5;Kp6=10;

Ki1=2.4;Ki2=4;Ki3=6.68;Ki4=12;Ki5=20;Ki6=40;

num1=[Kp1Ki1];num2=[Kp2Ki2];num3=[Kp3Ki3];

num4=[Kp4Ki4];num5=[Kp5Ki5];num6=[Kp6Ki6];

den1=[1812+Kp1Ki1];den2=[1812+Kp2Ki2];den3=[1812+Kp3Ki3];

den4=[1812+Kp4Ki4];den5=[1812+Kp5Ki5];den6=[1812+Kp6Ki6];

step(num1,den1,t);holdon;step(num2,den2,t);step(num3,den3,t);step(num4,den4,t);step(num5,den5,t);step(num6,den6,t);grid;gtext('Kp1=0.6ki1=2.4');gtext('Kp2=1ki2=4');gtext('Kp3=1.67ki3=6.68');gtext('Kp4=3ki=12');gtext('Kp5=5ki5=20');gtext('Kp6=10ki6=40');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i的变化情况: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Tr(s)

10.1

5.7

3.11

1.59

0.966

0.542

Tp(s)

25

25

25

3.33

2.04

1.23

Ts(s)

18.2

10.3

5.38

3.09

3.66

2.93

P.O.

0

0

0

2.19

8.26

18.9

ess

0

0

0

1.02

1.08

1.19

(3)、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绘制根轨迹图,选择实验参数:

Kp=1;Ki=1;p=[1Ki/Kp];q=[18120];sys=tf(p,q);

rlocus(sys);grid;rlocfind(sys)

实验参数选择(固定Ki/Kp=1,Ki随Kp变化取值,y3的Kp值为临界阻尼点的K值):

y1

y2

y3

y4

y5

y6

Kp

4

5

5.37

10

15

20

Ki

4

5

5.37

10

15

20

实验代码:

t=[0:

0.01:

20];

Kp1=4;Kp2=5;Kp3=5.37;Kp4=10;Kp5=15;Kp6=20;

Ki1=4;Ki2=5;Ki3=5.37;Ki4=10;Ki5=15;Ki6=20;

num1=[Kp1Ki1];num2=[Kp2Ki2];num3=[Kp3Ki3];

num4=[Kp4Ki4];num5=[Kp5Ki5];num6=[Kp6Ki6];

den1=[1812+Kp1Ki1];den2=[1812+Kp2Ki2];den3=[1812+Kp3Ki3];

den4=[1812+Kp4Ki4];den5=[1812+Kp5Ki5];den6=[1812+Kp6Ki6];

step(num1,den1,t);

holdon;

step(num2,den2,t);step(num3,den3,t);

step(num4,den4,t);step(num5,den5,t);step(num6,den6,t);

grid;

gtext('Kp1=4ki1=4');gtext('Kp2=5ki2=5');gtext('Kp3=5.37ki3=5.37');

gtext('Kp4=10ki=10');gtext('Kp5=15ki5=15');gtext('Kp6=20ki6=20');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i的变化情况: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Tr(s)

7.01

5.66

5.29

2.9

1.91

1.34

Tp(s)

20

20

20

20

20

20

Ts(s)

12.9

10.5

9.91

5.94

4.4

3.6

P.O.

0

0

0

0

0

0

ess

0

0

0

0

0

0

g0=tf(1,conv([12],[16]));gc=tf([14],[10]);figure

(1);rlocus(g0*gc);kp=[1.47,15.4,38.6];holdon;fori=1:

length(kp)

g=g0*gc*kp(i)

sys=feedback(g,1)

figure

(2)

subplot(2,2,i)

step(sys)

end

holdoffgtext('kp=1.47');gtext('kp=15.4');gtext('kp=38.6')

3、比例微分(PD)控制,设计参数Kp、KD使得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

(1)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2)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3)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右侧(不进入右半平面)。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根轨迹图,在根轨迹图上确定主导极点及控制器的相应参数;通过绘制

对应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三种情况下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和KD的变化情况。

总结比例积分(PD)控制的规律。

实验系统模型:

控制器结构应为:

Gc(s)=Kp+Kd*s=Kd(s+Kp/Kd)

(1)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被控对象两个极点的左侧;

绘制根轨迹图,选择实验参数:

Kp=10;Kd=1;p=[1Kp/Kd];q=[1812];sys=tf(p,q);

rlocus(sys);grid;rlocfind(sys)

实验参数选择(固定Kp/Kd=10,Kp随Kd变化取值,y3的Kd值为临界阻尼点的K值):

y1

y2

y3

y4

y5

y6

Kp

4

5

6.8

10

15

20

Kd

0.4

0.5

0.68

1

1.5

2

实验代码:

t=[0:

0.01:

3];

Kp1=4;Kp2=5;Kp3=6.8;Kp4=10;Kp5=15;Kp6=20;

Kd1=0.4;Kd2=0.5;Kd3=0.68;Kd4=1;Kd5=1.5;Kd6=2;

num1=[Kd1Kp1];num2=[Kd2Kp2];num3=[Kd3Kp3];

num4=[Kd4Kp4];num5=[Kd5Kp5];num6=[Kd6Kp6];

den1=[1Kd1+812+Kp1];den2=[1Kd2+812+Kp2];den3=[1Kd3+812+Kp3];

den4=[1Kd4+812+Kp4];den5=[1Kd5+812+Kp5];den6=[1Kd6+812+Kp6];

step(num1,den1,t);holdon;step(num2,den2,t);step(num3,den3,t);

step(num4,den4,t);step(num5,den5,t);step(num6,den6,t);grid;

gtext('Kp1=4ki1=0.4');gtext('Kp2=5ki2=0.5');gtext('Kp3=6.8ki3=0.68');

gtext('Kp4=10ki=1');gtext('Kp5=15ki5=1.5');gtext('Kp6=20ki6=2');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d的变化情况: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Tr(s)

0.427

0.503

0.618

0.726

0.807

0.859

Tp(s)

3

3

3

3

1.31

1

Ts(s)

1.48

1.38

1.22

1.01

0.794

0.625

P.O.

0

0

0

0.00288

0.112

0.375

ess

0.362

0.362

0.362

0.455

0.556

0.627

(2)由控制器引入的开环零点分别处于被控对象两个极点之间;

绘制根轨迹图,选择实验参数:

Kp=4;Kd=1;p=[1Kp/Kd];q=[1812];sys=tf(p,q);

rlocus(sys);grid;rlocfind(sys)

实验参数选择:

y1

y2

y3

y4

y5

y6

Kp

4

12

20

28

36

44

Kd

1

3

5

7

9

11

实验代码:

t=[0:

0.01:

2];

Kp1=4;Kp2=12;Kp3=20;Kp4=28;Kp5=36;Kp6=44;

Kd1=1;Kd2=3;Kd3=5;Kd4=7;Kd5=9;Kd6=11;

num1=[Kd1Kp1];num2=[Kd2Kp2];num3=[Kd3Kp3];

num4=[Kd4Kp4];num5=[Kd5Kp5];num6=[Kd6Kp6];

den1=[1Kd1+812+Kp1];den2=[1Kd2+812+Kp2];den3=[1Kd3+812+Kp3];

den4=[1Kd4+812+Kp4];den5=[1Kd5+812+Kp5];den6=[1Kd6+812+Kp6];

step(num1,den1,t);holdon;step(num2,den2,t);step(num3,den3,t);

step(num4,den4,t);step(num5,den5,t);step(num6,den6,t);

grid;gtext('Kp1=4kd1=0.41');gtext('Kp2=12kd2=3');gtext('Kp3=20kd3=5');

gtext('Kp4=28kd4=7');gtext('Kp5=36kd5=9');gtext('Kp6=44kd6=11');

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系统性能指标随参数Kp、Kd的变化情况:

序号

(组)

y1

y2

y3

y4

y5

y6

Tr(s)

0.733

0.483

0.354

0.276

0.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