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67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北大培文学校届高三语文考前押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文章引用“草木有情,万物趋灵”和“石不能言最可人”论证中国人历来善于以已度物、将心比心的观点。

D.文章基于中国的艺术特征,层层论述,循着文化背景、艺术特质及色彩魅力等途径来谈欣赏中国画之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赏者如果对浸润、孕育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的中国文化的特质缺乏了解,那么也就不能领略中国画的气韵风神。

B.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词来形容国画的点线皴擦,正是中国人对美的认识融汇于生命运动之中的体现。

C.国画中的人物画若能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外貌、动作、背景等,又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便可以称得上“传神”。

D.如果一幅国画作品能令观者产生共鸣,从中获得画家传达的观念并受到启迪,即便它并非形似,也是优秀的作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位在中国居住多年的外国友人乘坐中国高铁的体验:

或许从票价看,你觉得坐高铁还不如坐飞机。

但是飞机需要提前一小时候机,而高铁你只要提前十分钟到达就行,这样看起来是不是节省了大量时间?

当你坐在高铁的座位上,你会发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伸展你的腿,即使起身要穿过身边的乘客也完全不会打扰到他们,简直以为自己变瘦了!

列车飞驰,窗外中国的乡村风光一闪而过,仿佛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在宽敞的通道上走来走去,仿佛血液循环都更好了。

如果想在停靠时间较长的车站下车活动一下,你会发现和你同行的乘客其实有很多,周围人头攒动。

于是你恍然大悟:

原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将北美远远甩在身后。

(摘编自“北京时间”)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18—2023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和谐号”与“复兴号”的区别:

首先,它们发展的历程不同。

“和谐号”是我国原铁道部于2004年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列车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需求生产出来的列车,于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和谐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CRH。

“复兴号”的研发时间比较晚,于2012年开始研发,是由中国铁路带头完全自主研发的列车,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于2017年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列车的英文代号C为R。

其次,它们的能耗也不相同。

在3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下,“复兴号”的能耗较低,总能耗可以下降10%。

最后,“复兴号”寿命要比“和谐号”长。

在相同的环境下,“复兴号”可以使用30年,而“和谐号”只能使用20年。

“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

此外,“复兴号”容量也比“和谐号”大,在设计时不仅增加了列车的高度,连座位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加宽敞了。

在安全性上,“复兴号”的智能化感应系统更先进,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列车减速或者停车。

“复兴号”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即使生产厂家不同,也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互联互通的性能在国际上可以说是首创。

(摘编自“百家号”)

材料四:

“复兴号”代表了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

高铁的兴起让铁路迎来了新时代,而“复兴号”的运营则是另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

“复兴号”代表了我国交通强国的目标正在实现。

交通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对于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三的中国来说,高铁动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经济圈范围由一城一市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

“复兴号”让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更有底气。

全自主研发而又世界领先的“复兴号”就像是一剂强心剂让我们备受鼓舞,外媒的关注也证明“高铁文化”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摘编自“众说”)

1.下列关于“和谐号”和“复兴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号”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列车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而“复兴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且技术水平更高,体现了我国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B.“复兴号”的能耗要比“和谐号”低,总能耗可以下降10%,且“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要比“和谐号”长,在相同环境下,“复兴号”可以使用30年,而“和谐号”只能使用20年。

C.“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而且即使生产厂家不同,也可以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这些都是国际首创。

D.“复兴号”在设计时增加了列车的高度和座位之间的宽度,使乘车体验更好,且它的智能化感应系统更先进,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列车减速,安全性更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可知,国外高铁的运营时速最快是320km/h,而我国“复兴号”能达到350km/h,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铁。

B.久居中国的外国友人认为乘坐中国高铁可以节省准备时间,而且车内活动空间大,列车行驶速度快,这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夯实和完善。

C.材料二的图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高铁保有量为2700列,比法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高铁保有量总和还要多。

D.高铁的出现,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使得经济圈范围由一城一市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髙铁速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复兴号”的特点及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解语花

刘正权

开了药,出了药店,顾卫东忍俊不禁,到底笑出了声。

是苦笑,他自己知道。

仕途不畅也就罢了,居然尿路也不畅,这热闹凑的。

店里老中医告诉他,小使刺痛是尿路结石造成的。

病休只是一个借口,又一次跟局长位置擦肩而过,顾卫东忽然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念头。

带着老中医开的药,顾卫东开始了自己的南山之行。

从广义的文化上来说,有菊花的地方,都是南山。

一般中药熬起来麻烦,这个老中医很善解人意,给顾卫东开了一味半点都不麻烦的中药,马先蒿20克,研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每日2次。

顾卫东喝茶,都比这个讲究。

他在办公室和家里,都有置办一套茶具。

顾卫东爱茶,跟小时见过一个茶查有关,老式的,上面写着五个字:

心也可以清。

这五个字,怎么排列读,都带着禅意,也可以清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

说白了,顾卫东好的不是茶,是茶衍生出的文化。

顾卫东天生不适合当官,局长帽子没落在他头上,是明智的,他太清高。

水至清则无鱼。

组织部长很含蓄告诉他,在官场就得按照官场的套路来,顾卫东回了一句,水可以干,但不能浑。

那就清清白白做学问吧,组织部长说。

他的副局长,就是靠做学问上来的。

我们不差一个正处的局长,我们缺一个做学问的顾先生。

这是组织部长跟他喝醉酒后掏心窝子说的话。

顾卫东是土壤学专家,偶尔也关注一下植物。

马先蒿是没被顾卫东关注过的植物,因为自己的病,顾卫东在喝了一服药后XX了下,马先蒿居然有多个品种,什么奥氏马先蒿,多齿马先蒿,纤茎马先蒿,等等,不一而足,分布地也广。

顾卫东是有心人,那些图片虽只扫了一下,就入眼入心了。

怎么说自己尿路都指望人家在不遗余力做着疏通呢。

顾卫东要看的菊花,是野菊,那种星星点点遍地金黄在山野肆意开放的。

城币里的菊花成,顾卫东是不屑的,人工培育的东西,过于精致,精致得都失去花之所以为花的乐趣。

如同官场,会给你套上一个模子,想跳出那个禁锢,很难。

缘于此,顾卫东的身影就出现在一个不知名的山中,山不是很大,都没好意思有正式名字,顾卫东叫它南山,是恰好它就在顾卫东居住城市的南边。

在一片冷杉树下,顾卫东意外发现一种花,开得像出浴的美人,出浴的美人身上无处不是风景,这种花也是,感觉就是为花而生似的,从底部依次往上开,芝麻开花是节节高,这花不是,它越往上,花蕾越小,中间一柱高擎,挂满花朵。

顾卫东精神没来由为之一振。

这花一定有什么讲究,同茶一样。

顾卫东忍不住低下身子,仔细琢磨起来。

知道这花名字吗?

一个声音在顾卫东身后响起来。

顾卫东担头,很意外,竟然是那个老中医,带着一柄锄头。

不知道,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这是吃了果子忘了树,老中医笑。

马先蒿?

顾卫东心里一激灵。

嗯,不过这是马先蒿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叫扭盔马先蒿!

老中医点明说。

扭盔马先蒿,这名字有什么高意?

顾卫东一怔。

喏,富意应该在这,老中医指着马先高的花蕊示意顾卫东看。

花蕊呈逆时针盘旋而起,顾卫东明白了,难怪叫扭盔,那些花像扭着的头盔。

我倒觉得啊,它担转的是人体的机能,马先蒿常用于风湿节疼痛,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大风癞疾,疥疮等病。

老中医娓娓道来,顾卫东心里却是有如醍醐灌顶。

扭盔,扭亏,顾卫东在心里默念数遍,忽然笑了,关得如同眼前的扭盔马先蒿一样,阳光,亮丽,清新。

花都晓得扭转逆势向上生长,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难怪看到这花的第一眼,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

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花为谁解语啊。

老中医一脸郑重,马先蒿的使命不单是让人欣赏把玩,更是要与世人解除苦痛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顾卫东的视角,运用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山中冷杉树下开得明丽、清新的扭盔马先蒿花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解语花”的喜爱。

B.小说引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接着叙述顾卫东仕途不畅后开始的探寻之旅,这样写使小说具有古典的诗意,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C.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事,主要叙述了顾卫东官场失意后找老中医看病而得以深入认识“解语花”的经过,旨在表达作者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批判。

D.小说中设置了“南山”“野菊”,刻着“心也可以清”字样的老式茶壶等意象,它们在叙事中具有凝聚意义与精神的功能,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2.小说塑造的顾卫东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3.有读者认为小说结尾一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表明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丁度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

度强力学问,好读《尚书》,尚拟为《书命》十余篇。

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

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

时江西转运使移属州,凡市末盐钞,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

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

度对曰:

“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

”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

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

“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未几,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

因言:

“周世宗募骁健,有朝出群盗、夕备宿卫者;

太祖阅猛士实骑军。

请择河北、河东、陕西就粮马军,以补禁旅之阙。

”又言:

“契丹尝渝盟,预备不可忽。

”因上《庆历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

后二年,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

度曰:

“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请付外台穷治党与。

”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

迁尚书右丞,卒。

赠吏部尚书,谥文简。

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

然喜论事,在经筵岁久,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

尝问蓍龟占应之事,乃对:

“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

”度著《迩英圣览》十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总录》八卷。

(节选自《宋史·

丁度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B.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C.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D.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指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黄河流经山西省境,由北而南,故称。

B.“契丹”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国家,国号又称“辽”,与北宋、西夏鼎立。

C.“社稷”是我国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来就用作国家的代称。

D.“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度专心治学,凭此进入仕途。

他努力求学,尤其喜爱读《尚书》,曾拟《书命》十多篇,后来考中服勤词学科进士,因此担任大理评事、通州通判。

B.丁度审时度势,根据需要荐才。

皇帝问用人优先考虑什么,他说天下太平时重资历,战时重才能;

他还建议朝廷从就粮马军中挑选人来补充禁卫军的缺额。

C.丁度一心为国,力主严惩叛贼。

禁卫军发生叛乱,因为关涉宦官,有官员认为不应将事态扩大,而他坚持彻查,并在皇帝面前争论,最终被免职。

D.丁度敦厚质朴,深受皇帝敬重。

他长期居住一室,拒绝姬妾侍奉;

他潜心学术研究,著述颇多,长期为皇帝讲解经史,皇帝称他为学士而不喊他的姓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2)乃对:

三、诗歌鉴赏

5.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

《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

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首句"

百年春梦"

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

田蹊埋没开新径"

一句与刘禹锡的"

芳林新叶催陈叶"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四、默写题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中,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

氓》中善用比兴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出对年轻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劝诫。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洞庭湖上烟雾消散,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月光下的美景。

五、语言表达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犹记中国海军第二十二批护航编队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

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的场景__________。

护航10年,在帆樯林立的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助力这片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赢得世界各国的__________。

10年间,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31批护航编队、100艘次舰艇、67架直升机、2.6万余名官兵;

圆满完成了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

103次出访三大洋六大洲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一组组数据折射出10年护航的丰硕果实。

架起合作的桥,打造和平之海,( 

),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__________。

在她们身边,祖国的战舰屹立如山,撑起一片安宁,“我们接你们回家”7个字掷地有声,也感人肺腑。

十年风雨无阻,十年劈波新浪,护航行动也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过程中最深刻的足印,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这背后凝结着护航官兵__________的付出,也离不开无数人的接续奋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数不胜数 

赞不绝口 

痛哭流涕 

夜以继日

B.数不胜数 

交口称赞 

泪如雨下 

C.多如牛毛 

宵衣旰食

D.多如牛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B.每一次中国海军的出发,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C.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是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

D.中国海军一次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B.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C.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D.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制造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

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曾侯编钟,金缕玉衣,三星堆圆明园,中国文明彰显纷繁富丽。

材料:

引领 

稳定 

传承 

月球车 

调结构 

斩荆棘 

可燃冰 

拓道路 

扩内需

精准扶贫 

量子通信 

不忘初心 

蛟龙下水 

服务三农 

砥砺前行

六、材料作文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说:

“陈国不能够讨伐。

”楚庄王说:

“为什么呀?

”使者回答说:

“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

”宁国说:

“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

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老百姓力气肯定都用尽了。

”楚庄王深思后采纳了宁国的建议,果然攻下了陈国。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七、改错题

4.下面是某班主任在迎新生师生座谈会上发言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班的任课教师个个都是精英。

语文老师在教学上颇有建树,今年又成功忝列特级教师,成为我们学校的骄傲。

数学老师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其教法被其他老师纷纷效尤。

英语老师不光课教得好,还是位作家,今天他为大家送上他的新书,请大家笑纳。

音乐老师歌声悠扬,稍后她将为大家献丑唱一首歌,请大家欣赏。

最后希望大家在座谈会上不要受拘束,姑妄言之即可。

参考答案

1.答案:

1.B;

2.B;

3.C

解析:

2.答案:

1.A2.D

3.特点:

速度快:

我国完全自主研发;

能耗低;

寿命长;

容量大;

互联互通的性能在国际上是首创。

意义:

代表着我国高铁半业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交通强国的目标正在实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

1.B项,表述不严密,“复兴号”总能耗比“和谐号”可以下降10%是在3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下;

C项,“即使生产厂家不同,也可以使用同—系统进行控制”是国际首创,而对于“车身造型……减少运行时的阻力”是不是国际首创,材料没有提及;

D项,“当列车出现异常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