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887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1112.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高中历史学业测试1112

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0学年度2009.12

高中历史学业测试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号

1-50

51

52

53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50分)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B.郑伯不畏周王

C.分封制瓦解D.诸侯之间不和

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褒奖地方官员B.恩惠贵族子弟

C.削弱王国势力D.建立赏罚制度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废除宰相B.设置南书房

C.设立内阁D.创立军机处

5.图1所示的皇家园林被侵略者野蛮焚毁。

这一严重事件发生在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下列太平天国事迹,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和西征图1

D.颁布《资政新篇》

7.同盟会纲领中,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

8.1912年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系指

A.清廷实行“新政”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D.新文化运动兴起

9.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的事实依据是

A.运动中商人罢市浪潮波及全国

B.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C.迫于民众压力,军阀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D.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声援爱国学生,推动运动走向高潮

10.图2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一枚铜币。

它见证了

①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性

②中国共产党重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③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影响

④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初具国家职能的政权图2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这首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2.图3、图4记录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图3中的“昭和十二年”即公元1937年,图4中城墙上的标语为“誓复国仇”。

结合相关资料印证,这两幅照片记录的历史真相是

 

图3图4

①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②日本侵略军攻陷了中国首都南京

③占领南京当日日寇即开始了大屠杀④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不甘屈服的民族精神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近代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甲午战争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共同繁荣D.互相监督

15.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③和平与发展两大世界主题④“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7.下列有关对罗马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以《十二铜表法》肇始,《民法大全》为总结

②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为资产阶级所借鉴,成为反对封建制度的武器

④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影响广泛而深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

18.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这突出体现在

A.规定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B.皇帝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C.联邦议会批准帝国议会法案D.帝国宰相成为联邦议会主席

19.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它的问世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影响殆尽B.工人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巴黎公社的诞生

20.图5所示的军舰闻名世界,因为它“亲历”了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图5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它的前身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3.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联合国的影响扩大

C.美国试图建立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缺少国际支持

D.除美国外,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24.“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一现象始现于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25.图6(组合)出自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注:

耙(bà):

碎土、平地;耔(zǐ):

培土。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图6

④小农经济为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6.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商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者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7.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杀死丝厂工人。

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私擅购置机器”。

这一事件表明

①清政府重视社会和谐,力求平衡各方利益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8.图7为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的火花(火柴商标)。

火花

图面四边写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顶上国货”等

字样。

图中间用齿轮、麦穗组成圆形图案,内中有“五一”

字样与工厂图。

作为证据,该火花可以用于研究

①洋务运动兴起②民国早期工人运动发展状况图7

③实业救国思潮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状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9.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对象不包括

A.农业B.国营工商业

C.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

3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

从根本上说,这一“转折”是指该会议

A.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C.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D.决定拨乱反正,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31.“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①,又娶媳妇又盖楼。

”1978年前后,凤阳民歌内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反映了国家哪一决策实施的巨大成功?

注:

①十块头:

指人民币。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这主要是指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②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

③开拓了人们的视野④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3.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

A.商品种类的增加B.资本主义的发展

C.贸易中心的转移D.贸易范围的扩大

34.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主要是指新政

A.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B.成功解决了美国经济危机

C.制定了企业公平竞争制度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5.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

其特点不包括

A.以全球化为背景B.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C.以重工业为核心D.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36.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B.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C.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是

A.亚洲国家B.发展中国家

C.西方国家D.环太平洋国家

38.下列有关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②使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A.

②③B.

②④C.

③④D.②③④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主张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A.孔子B.孟子

C.荀子D.庄子

40.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荀况B.董仲舒

C.朱熹D.王阳明

41.明末清初,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42.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造纸术②《九章算术》

③指南针④《石氏星表》

A.

②B.

③C.

②③D.

②③④

43.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D.《变法通议》

44.康梁维新思想的主要贡献是

A.确立中体西用的治国主张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45.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和科学B.宣传马克思主义

C.建设新文学D.振兴民族工商业

46.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立初期

47.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48.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A.神权主义B.重商主义

C.人文主义D.民族主义

49.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

C.卢梭D.康德

50.科学史上,被称之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拉马克

C.普朗克D.达尔文

二、综合题(51题16分、52题20分、53题14分,共计50分)

51.民主政治是人类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孕育出来的一种制度结晶,民主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分析下列有关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分)

 

图8图9图10(1954年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组织)

(1)根据图8、图9,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4分)

 

(2)根据图8、图9,完成以下表格:

(6分)

英国

美国

国家

体制

政体形式

政体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统而不治。

国家

元首

产生方式

国家

政府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对谁负责

总统

(3)图10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4分)

它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

 

52.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盛会,它汇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分)

资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隆重开幕。

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约630万人次参观。

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

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

有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11

(1)伦敦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昭示了什么重大意义?

(4分)

 

(2)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4分)

 

资料二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约725万人次参观。

众多的展品主要是反映了强国的工业成就和新近的发明,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在参展中不经意所引起的发明。

那是比利时的齐纳布·格拉姆送展的环状电枢自激直流发电机。

布展时,他偶然接错了线,即把别的发电机发的电,接在自己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发电机迅速转动起来,变成了电动机。

图12

这一事件,直接促成了实用电动机的问世。

更预示着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维也纳世博会展示的科技发明,昭示了什么重大意义?

(2分)

 

(4)工业革命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后,产生了许多新兴工业。

请举出2例。

(2分)

 

(5)从伦敦世博会到维也纳世博会,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4分)

 

资料三继北京申奥成功之后,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激烈投票,中国上海最终胜出,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

截至2009年9月,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预计约7000万人次。

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图13

(6)2002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

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分)

 

(7)综合上述三则资料,世博会的历史能给我们哪些深刻启示?

(本问回答不列入计分)

 

53.在中华文明演进的历程中,产生了众多杰出思想家,其深邃思想和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资料一道①千乘②之国,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使④民以时⑤。

──《论语·学而》

注:

①道:

治理。

②乘:

兵车。

③敬事:

敬,认真;事,政事。

④使:

役使。

⑤时:

时令、农时。

(1)这番话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分)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分)

 

资料二为了减少地主对于抗日的阻力,只实行减租减息①,不取消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又奖励地主的资财向工业方面转移,并使开明士绅和其他人民的代表一道参加抗日的社会工作和政府工作。

对于富农,则鼓励其发展生产。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注:

①减租减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减轻农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但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土地政策。

(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暨中国共产党作出“减租减息”这一决策的根本目的何在?

(2分)这一决策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哪些丰富内涵?

(4分)

 

资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3)邓小平的这番话阐明了什么问题?

(2分)他的这一思想对党的决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