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972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docx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高考语文漫画类图文转换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类图文转换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文转换这类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考点阐释:

年低碳生活漫画

年铁路公路民航客运情况两对比图

年画鱼充饥图写题诗或培文解说画面

2、图文转换题类型1、漫画类2、图表类3、图标类

3、教学目的

二、了解漫画

1、什么是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2、漫画的构成:

主题、注释、标题和寓意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

主体:

是画面各因素的构成情况。

标题:

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可以没有)

注释: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可以没有)

3、命题形式描述(说明)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

4、解题思路:

“四看一联系”

三、画面描述题

1、例题例题1: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

【描述】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例题2、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

【描述】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

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眉飞色舞地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2、解题要领:

①仔细观察整体画面(描述要全面)

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主体),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②客观描述画面(说明性的文字)

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③注意说明的顺序

◇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3、练习巩固

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图画分为上下两半:

上半部四只小狗从画面的右边鱼贯而出,走在最前面的一只眼睛上还架着一部望远镜,它们前面的不远处有一敞开口的地窖;下半部画的是前三只小狗掉入地窖的脚印和走在最后的戴着墨镜、手拄拐杖的盲小狗和它绕过地窖的脚印

四、揭示寓意

1、例题讲解

例1、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例2仔细阅读这幅漫画,揭示漫画寓意。

这幅漫画由两部分构成。

中间的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密匝。

下面的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

由于这幅漫画运用了象征手法,所以答题难度较大。

要通过大树与小树之间的关系,联系到当代家庭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问题。

而这正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寓意:

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2、如何抓住漫画的寓意①主体是谁?

(因为“他”或“他们”才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

②、干了什么事?

(通过这件事才能体现讽刺或颂扬的是什么)

③、这样做对不对?

(绝大多数是不对的,因为漫画以讽刺为主)

④、为什么?

(追果溯因,也就找到了漫画的寓意)

3、解题指导

①.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

②.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

(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③.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一类人

④注意方面⑴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不就事论事。

⑵、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4、练习巩固

观察下面漫画,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解析:

必须介绍的内容:

喇叭、大钟、耳朵、眼睛以及文字“报喜”和“警钟”,说明方位要清楚合理,分析寓意时要看清楚图中的人听什么、不听什么,特别是本该长在两边的耳朵都到一边去的夸张细节尤为重要。

漫画的左侧是正在鸣响的钟,钟身上写着“警钟”两字。

右面的是正在吹响的喇叭。

中间是一个都戴小帽身着中山装的男子,男子的两只耳朵都长在靠喇叭的一面,靠近喇叭的眼睛圆睁,靠近警钟的眼睛紧闭,脸上一副着洋洋得意的神情。

寓意:

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欺人的人。

五、综合练习

1、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写一段文字。

要求:

①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②点明漫画寓意;(60—80字)

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重的债务。

漫画揭示了普通家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

2、请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进行解说,不超过100字;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解说:

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

措施。

整个画面是,一人为防范老鼠在墙上画了一只猫,然后得意洋洋掉头而去。

[①分说三个形象共占1分(“猫”的形象必须写出“图”或“画”,否则无分);②总说占1分;③方位词占1分(解说中无方位词者无分);④标题占1分;共4分。

]

寓意:

讽刺(批判)那些形同虚设的防范犯罪或防范出错的法规和制度。

六、拟写标题

例题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注意:

不能以“无题”为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主题和拟加标题。

这幅漫画的表象内容是: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它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

可以做这样的联想:

画面中的“大树”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人,“小树”则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小孩。

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

此题可概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根据讽喻的主体,可拟为“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可拟为“溺爱之下难成材”。

从讽刺主体命名:

“溺爱”“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从呼吁主体命名:

“妈妈,请给我阳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从两者的关系:

“爱与碍”“庇护与妨碍”

从寓意角度:

“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

“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练习观察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注:

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标题:

①外行领导内行误人子弟;

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③纸上谈“泳”终觉浅;

④教鸭游泳鸡为师;

⑤老师是个门外汉不懂装懂;

⑥“专家”授课。

七:

小结

描述画面纵观画面,关注细节,注意说明顺序,语言要客观

揭示寓意由表象含义到深刻内涵(议论性语言)

拟写标题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2.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解析】【分析】本题所给的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然后分析图的构成,把握构成的顺序,因为题干说这是“3+1+1”模式,所以应从“高一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开始,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必考3科,第二个部分由限选一科和任选2科共计12种组合构成。

考生逐一把这些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

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3.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使用“无题”作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

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1)标题:

孔夫子讲学。

(2)启示:

学生使用手机,遗害无穷。

【解析】【分析】此题画面叫简单,孔子正在讲学,下面的学生都看手机,孔子说“子路,收一下手机”,拟题可从画面内容的角度切入,启示注意从手机对学生的危害的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标题:

孔夫子讲学。

启示:

学生使用手机,遗害无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4.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一些人喜爱皮草,因为它温暖而奢侈。

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每年都有大量无辜的动物被宰杀,它们的皮毛被制成各种衣服。

【注】XL,S代表衣服的尺码。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

要求:

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20个字。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析它的创意。

【答案】

(1)你追求的是时髦,我们失去的是生命。

 

(2)构图简洁,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发人们的联想——豹子的脊背上标有代表衣服尺码的S和XL符号,意味着这两条生命即将逝去,它们的毛皮将成为人们的衣服,从而激起人们对这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杀害无辜动物的行为的愤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根据画面内容,结合材料内容“每年都有大量无辜的动物被宰杀,它们的皮毛被制成各种衣服”分析可知,抓住保护动物这一中心作答即可。

(2)结合【注】的内容“XL、S代表衣服的尺码”分析可知,要认识到作者用简洁的符号代表衣服,从而激发读者想象力,引发人们对两只豹子命运的担心。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公益广告词能力。

公益广告词具有主题鲜明,语言简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的特点。

根据公益广告词特点,紧扣公益广告词的主题,运用一定的修辞修辞,比如运用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化用歌词或者诗词。

(2)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要求评价广告画的创意。

无论是评价“广告画”,还是文字式“广告语”,都应该从内容和形式(指构图、手法等)两方面入手。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描述画面内容。

(2)揭示画面寓意。

【答案】

(1)画面左上角的树枝上悬挂着一枚公章,左下角有一堆砖,上面写一“政”字,中间有一人正抱着“绩”字的砖向左边走来。

右边是一座已被拆掉墙脚的房子,房子上面写着“百姓利益”四个字。

整幅画下面写着“拆东墙,垒西墙”的标题。

(2)揭示了某些部门为了搞政绩,不惜损害百姓利益的做法。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型。

漫画题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

描述漫画内容,拟漫画的标题,品漫画的寓意。

首先仔细观察画面,注意观察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图到字,读懂画面内容:

画面左上角树枝上悬挂一枚公章,左下边有一堆砖,上面写一“政”字,中间有一人正抱着“绩”字的砖向左边走来。

右边是一座已被拆掉墙脚的房子,房子上面写着“百姓利益”四个字。

整幅画下面写着“拆东墙,垒西墙”标题。

第二问,寓意的概括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标题“拆东墙、补西墙”,要注意拆的是“百姓利益”,补的是“政绩”,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哲理,最后概括寓意为“揭示了某些部门为了搞政绩,不惜损害百姓利益的做法”。

故答案为:

(1)画面左上角的树枝上悬挂着一枚公章,左下角有一堆砖,上面写一“政”字,中间有一人正抱着“绩”字的砖向左边走来。

右边是一座已被拆掉墙脚的房子,房子上面写着“百姓利益”四个字。

整幅画下面写着“拆东墙,垒西墙”的标题。

(2)揭示了某些部门为了搞政绩,不惜损害百姓利益的做法。

【点评】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6.阅读华君武漫画《科学分工》,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寓意?

【答案】

(1)漫画中,吹奏笛子的人只用嘴吹,出调的是另一个人在按笛子的发音孔。

(2)比喻在某一事情上工序分工太细,表面好像科学,实际上本来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却要两个人去做,反而导致工作的繁琐、疲沓、浪费。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题干给出了两个小问题,第

(1)题要求“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即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作答时要细察画面,(人、物、景不遗漏),分析细节,抓住矛盾。

本题漫画中有两个人坐在一起吹笛子,一个人按孔,一个人吹。

(2)题问“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寓意”,这是分析漫画的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这幅漫画的标题是“科学分工”,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吹得笛子,非得两个人分工,看来这“分工”并不“科学”,而且还浪费资源,使得工作效率太低,答题时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漫画中,吹奏笛子的人只用嘴吹,出调的是另一个人在按笛子的发音孔。

(2)比喻在某一事情上工序分工太细,表面好像科学,实际上本来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却要两个人去做,反而导致工作的繁琐、疲沓、浪费。

【点评】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7.下面是某公司售后服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客户提出售后服务申请并说明问题后,先由工程师远程协助客户,如问题解决,应记录故障原因、处理结果和预防措施并交售后部门存档。

如远程协助不能解决问题,工程师应上门服务,解决问题后同样记录相关情况并存档。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图表可知,​客户提出售后服务申请并说明问题后,先由工程师远程协助客户,如问题解决,应记录故障原因、处理结果和预防措施并交售后部门存档。

如远程协助不能解决问题,工程师应上门服务,解决问题后同样记录相关情况并存档。

故答案为:

客户提出售后服务申请并说明问题后,先由工程师远程协助客户,如问题解决,应记录故障原因、处理结果和预防措施并交售后部门存档。

如远程协助不能解决问题,工程师应上门服务,解决问题后同样记录相关情况并存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

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8.描述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30字。

【答案】内容:

漫画标题为“视死如归”;漫画左侧足一个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男青年,面对疾驰而来的小汽车,无所谓地挥挥左手;而右侧的小汽车司机异常吃惊,吓得脑袋从前窗伸出来,紧急刹车才避免了撞飞青年的惨剧,后座的乘客也吓得睁大了眼睛。

寓意:

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

【解析】【分析】该漫画由标题“视死如归”和左右两幅图构成。

分析左右两图之间的关系,左侧骑自行车人无视交通过规则是因,右侧开汽车的人和车上乘客反应是果。

因此表述时,先说标题,然后描述左侧图,再描述右侧图。

理解漫画的寓意,细致观察漫画内容,①找出对象.②思考讽刺或颂扬的原因。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注意夸张、变形之处,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③联系现实,由物到人。

想象要合理。

分析该漫画中骑自行车的人和开车的人的表情,结合生活实现,可分析出该漫画的寓意是要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

故答案为:

内容:

漫画标题为“视死如归”;漫画左侧足一个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男青年,面对疾驰而来的小汽车,无所谓地挥挥左手;而右侧的小汽车司机异常吃惊,吓得脑袋从前窗伸出来,紧急刹车才避免了撞飞青年的惨剧,后座的乘客也吓得睁大了眼睛。

寓意:

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9.用简略的文字表述下列图表中的过程,不超过80字。

【答案】桑蚕立体养殖过程:

农民在池塘边种桑树,用桑叶养蚕,再把蚕的分泌物蚕沙投如泥塘,最后给桑树提供养料。

【解析】【分析】本题中心主题是:

桑蚕立体养殖。

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箭头的指向方向,最后要注意要求:

用简略的文字表述下列图表中的过程,不超过80字。

字数的限定是最关键的,考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本题特别要注意在桑蚕养殖步骤的衔接中语言表达的连贯。

故答案为:

桑蚕立体养殖过程:

农民在池塘边种桑树,用桑叶养蚕,再把蚕的分泌物蚕沙投如泥塘,最后给桑树提供养料。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10.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

每条不超过25个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

负荷)加大。

【解析】【分析】由图表可知,人平躺时腰椎受力为25,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为220,人在站立时腰椎受力为100,人在站立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50,坐着时腰椎受力为140,坐着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85。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

故答案为:

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

负荷)加大。

【点评】该试题属于图文转换的题型。

做图文转换题的步骤分三步:

一要看清题干,弄清图表针对的对象,以及题干的要求;二要依据题干的调查对象和题干要求认真观察图表寻找有效信息;三要根据试题要求把寻找的有效信息理清思路,形成答案。

1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并写出寓意。

不超过90字。

应付

【答案】这是一幅题为“应付”的漫画,漫画左边是没有井盖的污水井,右边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竖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来往行人注意安全”。

这幅漫画讽刺了不解决实际问题,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解析】【分析】概括画面注意“没有井盖的污水井”“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竖一块牌子”“来往行人注意安全”等要素,然后注意分析其讽刺意义“不解决实际问题,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故答案为:

这是一幅题为“应付”的漫画,漫画左边是没有井盖的污水井,右边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竖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来往行人注意安全”。

这幅漫画讽刺了不解决实际问题,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漫画的能力。

答题时要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把握对象或行为。

描述画面的内容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画面中有什么信息,不能遗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